学习啦>新闻资讯>学习资讯>

2019国考笔试指导-言语理解与表达大纲解读

碧瑶分享

  一年一度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拉开帷幕,各路英豪纷纷摩拳擦掌,努力让自己在此留下浓厚一笔。今天小编就带大家做好言语理解与表达的大纲解读,提前做好规划准备。

  一、言语大纲解读

  与近几年的国考大纲相对比,今年的大纲几乎没什么变动。言语模块依旧是换汤不换药的如下表述: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根据大纲表述不难发现,片段阅读的重点题型和逻辑填空仍占较大比重。但值得一提的是,17年和18年国考省部级考试均出现了2篇篇章阅读,据此推测今年很有可能继续延用此类题型。因此在备考时,考生应有侧重区分,特别是考省部级的同学在复习的时候应该多练习篇章阅读,以此提升自己的做题速度。

  二、题型及题量分布

  纵观历年真题,题量都维持在40题。但从2017年开始,地市级与省部级的国考题却出现了一个分水岭,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异同。2017年与2018年的省部级国考题目中,逻辑填空所占题量为15题,而地市级则保持一贯的传统——20题的半壁江山;此外,还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则是2017年与2018年的省部级国考题还出现了两篇篇章阅读。众所周知,篇章阅读通常文字篇幅较多,耗时较长,这在争分夺秒的考试中,无疑给考生增加一定的负担。所谓篇章阅读,其实是将地市级内的传统题型如主旨概括题、细节理解题等糅合在一篇文章中,但是由于篇幅较长,往往给考生造成难度系数较大的误区。因此,分清题型及题量分布有助于考生更有针对性地提高。

  三、备考建议

  经过对考生分数的统计,发现大部分考生的逻辑填空得分率普遍不高,其他题型分差相对较小。诚然,逻辑填空更多考查考生平日的积累,但也可通过熟记了解一些高频成语及文段上下文的暗示,帮助我们来提高正确率。

  以“等量齐观”为例,其含义是强调“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即被看待的个体差异性还是存在的。了解其含义可以帮助我们选出恰当答案。

  从统计学角度看,用平均数指标反映趋势虽精确敏感,但也有其致命弱点,尤其是平均数的“_________”,很容易掩盖个体之间的差异。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以管窥天

  B. 削峰填谷

  C. 大而化之

  D. 等量齐观

  根据最后一句话“掩盖个体之间的差异”是上句中“平均数的特点”产生的结果可知,所填词应有“平均”之意。A项“以管窥天”强调“片面”,比喻见闻狭隘或看事片面。C项“大而化之”强调“马虎、大意”,多指工作作风粗糙,把本该细致具体对待的问题笼统而简单地处理。两项均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和C项。B项“削峰填谷”意思是削低山峰来填平山谷,有“消除差异,平均看待”之意,符合语境。D项“等量齐观”强调“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即被看待的个体差异性还是存在的;而文段“平均数……掩盖个体差异”强调“个体之间的差异已经不复存在,变成一样的了”,与文意不符,故排除D项。

  四、心理指导

  其实,国考不仅是对知识技能的考查,也是对心理素质的考究。考生应当放宽心态、以积极阳光的态度去面对考试,突破自己的心理大关。平日也可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地放松学习压力,避开考试雷区。

  总而言之,国考是一场征途,唯有做到手中有粮,才可做到心中不慌。


国考笔试相关文章:

1.求职招聘笔试题目及答案大全

2.国考有限制吗 哪些人不能参加公务员考试

3.公务员报名条件

4.想当公务员却不想参加笔试怎么办

5.国考面试人际关系题

    4043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