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脑力开发>想象力>

培养小学生想象力

卓洵分享

  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对孩子将来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你知道怎么培养小学生想象力吗?今天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培养小学生想象力的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培养小学生想象力

  一、关注教育自身,切忌形而上学

  由于高考、中考是应试取材,我们的教育在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中,在社会越来越现实和功利的评价标准中,成绩、升学成了我们关注的焦点,小学教育过早开始与中学接轨,从而出现了所谓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分和背离教育本身。“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自古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等的综合教授,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更成为包含素质能力、知识文化、思想道德、思维创新、生存行为等等的教育,因此素质只是教育的一方面,应试则应该是教育的一种评价形式,不应成为一种“新”的教育。比如:一些学校错误理解,为了配合课改,增加了道德行为训练等地方课程,自编道德行为等教条文本向学生灌输所谓的“素质”内容进行“素质教育”。又如:某些学校一味追求成绩也升学率,摒弃、弱化甚至变相用“自修课”取代音、体等课程,只上语、数、英的应试课程。

  二、突出主体性,关注想象创新

  面对经济社会的挑战和国际、国内严峻的形势,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它是一个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线的社会整体的进步理念;十七大报告进而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本次新课改也将关注学生自身、提高学生的主体性作为努力的方向之一,其基本的精神可以概括为“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不管社会主流及其文化如何发展,学生作为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都是教育及其改革不能忽视的“主体和根本”,而其自身特点,如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萌芽阶段、身心初步发展和想象力及丰富的时期、可塑性最强的年龄阶段等,都要求我们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就要求我们关注教育的核心和学生的将来作用,即与创造能力机密联系的想象创新。教学中学生接受知识,并经过积极思考,才能在新知与旧知之间建立有机联系,而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能动作用,联想发挥及探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的孩子呢?但他们最富有想象力的时候,我们却设置了种种规则,强调整齐划一,强调整体性,使得我们的教育简单化,机械化,我们的教育变得放弃了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而强调学生的答案与标准答案的一致。这样,孩子们进入学校学习之前是各式各样的,出来之后是一模一样。我们看不到了花朵般的灿烂的儿童,却看到了少年老成的乖巧。成长了,他们习惯于守纪律,富于个性的东西被视为另类。殊不知,天才就是在另类与不平衡中,打破常规,产生了奇妙的火花,创造出了奇迹。

  三、多管齐下,持续推进新课改

  小学生受年龄、社会经验的限制,与社会主流文化及我们的常理认知本身有一定的差距,会有其特定的角色观念和接受模式。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及方法,变单向式交流,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把创新教育即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与激发的思想衍化为自觉的课堂教学行为。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一、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创造能力提供土壤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自身的素质决定着教育的成败。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教师的一个主体性行为。没有正确的育人观,教师就不可能在教学中贯彻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本的思想,更谈不上去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前提。教师应时刻保持一个乐观开朗的心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努力创造。教师应对学生的一些违反常规的思维持宽容的态度,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为创造能力提供突破口

  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培养以积极的态度注视事物的习惯,有助于观察力的发展。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是指乐于观察、勤于观察和精于观察。乐于观察是指对周围的事物有强烈的兴趣。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教师要积极引导他们对好奇的事物加强观察。 引导学生确立观察的目的。目的性是观察力的最显著的特征。有目的地观察,才会对自己的观察提出要求,获得一定的广度和深度的锻炼。反之,如果是无目的地观察,东张西望,对事物熟视无睹,那就锻炼不了学生的观察力。只有带着目的性的观察,才是有效的观察,才能尽快地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为学生确立观察目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然后有所思、有所获。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创造能力提供基础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造“潜质”。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提出不同凡响的见解。学生的创造思维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去刺激、引导,如准备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思维的教具(如实物、挂图、教学资料等)以及创造良好课堂氛围。要允许学生走入“误区”,在思维磨擦中,自省自悟。学生在进行创造思维中,难免出现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冒险,敢于犯错,要善于以“错误案例”催开学生的创造之花,对学生知识性、结论性、判断性的错误,教师不要马上给予否定评价,要以点拔为主采取激励、暗示、提醒等方式,促使学生继续思维,把改进的机会留给学生,在矫正误点的同时,促进学生的自悟,启动学生的创造潜能。

  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创造能力提供翅膀

  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充分想象。心理研究表明,有创造性的孩子往往会因为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方式偏离通常的模式而感到不安。他们最初对事物的学习和模仿通常能受到赞扬,但一旦有了“异想天开”的想法和做法以后,教师或家长也许会有不同的反应了。可能有的教师告诉孩子:“别再胡闹了”;也可能有的教师会很高兴:“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孩子创造的积极性更应该细心加以保护,以便给孩子一种“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勇气,让他们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性。

  美国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首先,对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做保证。中国孩子整天忙着应付作业和考试,有多少空余的时间可以做富于想象的创造呢?在中国,分数挂帅,成绩说明一切,谁会在乎什么想象不想象的?在美国学校,尤其是在美国小学,学生课余时间多,课后作业又非常少。只有在如此宽松的条件下,美国的小学生才有可能任意想象,并让稚嫩的思想展翅飞翔。

  其次,美国小学里艺术类功课的设置,要比中国丰富得多。算术语文固然重要,但艺术熏陶是培养孩子想象力的重要手段。大家都知道,达芬奇是位著名的意大利画家。他在绘画艺术上的巨大成就,让我们忽视了他同时也是一位发明家的事实。达芬奇在1495年设计了一幅降落伞的草图。许多年以后,法国科学家根据这幅草图,终于让达芬奇的幻想变成了事实。由此可见,艺术和想象与创造发明大有关联,没有想象力的艺术家是无法进行创作的。依此推理,让孩子们用艺术的方式,在纸上自由涂抹心中的想象世界,对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肯定大有益处。

  同样是绘画涂抹,中美学校的教学也有不同之处。在中国小学,老师通常会拿出绘画样本让全班同学临摹。谁模仿得最逼真,谁的得分就最高。在美国小学,你几乎看不到全班学生都画同一个大熊猫。与此相反,美国老师会鼓励学生自由想象。无所谓标准答案,更谈不上模仿得是否逼真,只要是用心设计的,最后都得了高分。

  除了绘画课,美国小学的音乐教学也非常值得称道。每次参加孩子们的学校音乐会,我都会感慨一番。我们在中国学校时上的音乐课,都学了些什么呀?美国小学生到了三年级,人人都要选修一门乐器。随后,到了初中和高中以后,这门乐器会跟着孩子们一起升学。我相信,选修乐器的中国孩子肯定大有人在。但在中国小学里,高质量的音乐普及教育肯定不如美国。中国孩子在音乐教育方面的总体缺陷,无疑会影响孩子们的想像力。也许你会不解,音乐和想象力有什么关系?大有关系。作曲家是根据什么创造出美妙的音乐的?一定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失聪后的贝多芬,他晚期的创作被认为是“超越了以前所有音乐,向人类想象力所能及的最高领域翱翔”。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就没有贝多芬的晚期成就。


看过“培养小学生想象力_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的人还看了:

1.激发想象力创造力

2.如何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怎么保护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4.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孩子想象力的培养方法

6.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682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