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定势的主要特征和定义是什么
思维定势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那么它有什么特征呢?今天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思维定势的主要特征,一起来看看吧!
思维定势的主要特征
趋向性
思维者具有力求将各种各样问题情境归结为熟悉的问题情境的趋向,表现为思维空间的收缩。带有集中性思维的痕迹。如学习立体几何,应强调其解题的基本思路:即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
常规性
如学因式分解,必须掌握提取公因式法、十字相乘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等常规的方法。
程序性
程序性是指解决问题的步骤要符合规范化要求。如证几何题,怎样画图、怎样叙述、如何讨论、格式摆布,甚至如何使用“因为、所以、那么、则、即、故”等符号,都要求清清楚楚、步步有据、格式合理,否则就乱套。
思维定势的定义
所谓思维定势,就是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教训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
路线、方式、程序、模式(在感性认识阶段也称作“刻板印象”)。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给你看两张照片,一张照片上的人英俊、文雅;另一张照片上的人丑陋、粗俗。然后对你说,这两个人中有一个是全国通缉的罪犯,要指出谁是罪犯,大概不会犹豫吧!?
先前形成的知识、经验、习惯,都会使人们形成认知的固定倾向,从而影响后来的分析、判断,形成“思维定势”——即思维总是摆脱不了已有“框框”的束缚,表现出消极的思维定势。
认识的固定倾向是一种习惯,而习惯却是一种因循式的思维形式。习惯——已经熟练掌握的不假思索的反应行为和适应行为,经常使不饥而食,不困而眠,不愠而吼,压倒合理的思想而不给它以自由发挥的机会。若想要提高能力,就必须从冲破思维定势开始
思维定势的表现方式
思维定势通常有两种形式:适合思维定势和错觉思维定势。
前者是指人们在思维过程中形成了某种定势,在条件不变时,能迅速地感知现实环境中的事物并作出正确的反应,可促进人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后者是指人们由于意识不清或精神活动障碍,对现实环境中的事物感知错误,作出错误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