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人类思维的三大特性
人类在思维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三个最基本、最主要的特性,这三大特性到底是什么呢?今天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人类思维的三大特性,快一起来看看吧!
思维的单向性
人类在思考、解决问题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倾向于从自身所处的利害关系出发,受自身欲望、情感和意志的影响,以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伦理观来衡量事物,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去处理问题,思维内容总是紧紧地围绕着其所关注的事物,倾向于将所发生的现象同目前所关注的问题联系在一起,对问题的关注程度与该问题对主体利害关系的关联性和重要性成正比。
思维的单向性是造成人们之间误解与冲突的思想根源。这是因为同一事物、同一问题如果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以不同标准来观察、衡量,其结果必然各不相同,而每一种结果相对应于每个人各自所处的角度、立场及所引用的标准而言,可能又是相对正确的。
思维的单向性是由人类趋利避害的本性所决定的,受人们所处的具体利害关系因素的制约,它表明了人类难以完全地从理性上、从客观上全面、公正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思维的经验性
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种不断以旧经验理解新经验、根据已有经验作出新推断的思维过程(在无任何经验之前依据本能)。这种过程决定了人类的思维、认识离不开经验,人类的思维内容必然要以自身已有的经验为基础依据,而不可能产生与其经验无关的新内容。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受已有经验多少、深浅的影响和制约。
经验是人类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所见、所闻及所感积累而成的主观概念体系。经验有三种类型:直接经验、间接经验和衍生经验。直接经验指人们能够亲身经历和感受到的体验(实践经验),它主要受个人经历的影响。间接经验指从书本、传媒及与他人交流所获得的概念(理论经验),它主要受个人文化修养的影响。衍生经验指在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交汇的基础上,通过理性的思考与推理而获得的结论。它受制于天赋以及对问题的探讨程度、努力程度,是经验发展的最高阶段,一切真理皆属于这种衍生经验。
这三种经验与人类社会的实践关系依次由近而远,但对实践的指导性却是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片面至全面。思维的经验性一方面使人类能够加快、加深对新事物的认识与把握;另一方面也使人类受到经验的局限和误导,容易产生先入为主的成见和以偏概全的偏见。
思维的惯性
人类对事物的认识容易产生一种将其主要特性泛化的倾向。即将事物在主要方面所具有的特性推广到事物的其它方面,认为该事物在其他方面也应该具有与主要特性相一致、相符合、相统一的特点;将事物的外在表象特征延伸至事物的内在本质或把内在本质推广到外在表象,认为本质与表象具有相同的特性;将事物在特定时期所具有的暂时性特点扩展成整个时期都具备的永久性特点。思维的惯性主要受个人经验与文化涵养的影响,经验越少、涵养越低,惯性的影响也就越大。
思维的惯性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种缺乏辩证思维能力的表现,是人类产生英雄崇拜和宗教迷信的主观内在认识根源。例如:出于善良、美好的愿望,人们常常将怜悯、关爱更多地给予弱小、无助的对象,而忽略了他们身上可能同样潜藏着邪恶;同理,基于厌恶、愤怒的情感,人们往往在谴责邪恶时,而无视其心里同样可能存在着善良的一面……
以思维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划分人类的思维
(1)聚合思维
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辐合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
(2)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