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两篇森林学术论文(2)
发表两篇森林学术论文篇二
浅议森林病虫害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和危害十分严重的国家,林业灾害是我过主要的自然灾害,“是不冒烟的林业火灾”是林业发展、生态建设的大敌。林业病虫害制约了生态建设的步伐,在新的历史时期,减少灾害,优化人居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亦成为我们目前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
Abstract: Our country is in the world the natural disaster occurs with the harm very serious country, the forestry disaster is I main natural disaster frequently, “does not belch smoke the forestry fire” is the forestry development, the ecological building archenemy. Forestry plant disease has restricted the ecological building step, in the new historical period, reduces the disaster, optimizes the human to occupy the environment, realiz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lso becomes the important issue which we need to study at present.
关键词:病虫害树木病害
key words: Plant disease trees plant disease
一、树木病害
植物界引起林木病害的主要是寄生性种子植物。动物界引起病害的主要是天牛类、毛毡病和松材线虫病等。原生动物界主要是寄生在植物根部细胞内部引起根部肿胀。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包括以下3个基本的环节:病原物与寄主接触后,对寄主进行侵染活动。由于初侵染的成功,病原物数量得到扩大,并在适当的条件下;传播(气流传播、水传播、昆虫传播以及人为传播)开来,进行不断的再浸染,使病害不断扩展。由于寄主组织死亡或进入休眠,病原物随之进入越冬阶段。病害处于休眠状态。到次年开春时,病原物从其越冬场所经新一轮传播再对寄主植物进行新的浸染。诊断树木病害有以下几个主要步骤,首先是正确区分侵染性和非侵染性病害,二者在病害的发生发展历史、分布规律、危害症状和是否存在病原物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差异,必要时可以进行治疗诊断。其次是正确按照症状和传染性等区别一起病症的原因。
二、杨树天牛
杨树天牛是光肩星天牛、黄斑天牛、桑天牛和云斑天牛等严重危害杨树的天牛科昆虫的统称。杨树天牛本身的生物学特性是杨树天牛生活隐蔽,天敌种类少、环境容纳量大而且自然控制作用弱,个体生存适应性很强。恶劣的自然地理气候环境等均不易对其生存构成威胁。一旦传入一个区域,就很难将其彻底消灭;主要杨树天牛世代分化较为复杂,一般世代较长,生活周期都在1年以上,由于个体所处的小生境的巨大差异,其生活史多变而复杂,给杨树天牛的防治工作造成很大困难;食物资源充足,寄主多样,涉及杨柳科、榆科、桑科等,不论健衰,都能作为杨树天牛的食物资源,为其种群的延续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生殖力强,种群存活率高,种群增殖迅速。几十年来我国北方地区造林以杨、柳树为主,树种单一,林分结构简单,且经营管理粗放,树势弱,生长量低,为害虫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研究人员研制开发成功的触破式微胶囊,对杨树天牛高效持效、成本低廉,已应用多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和应用。研究成功的高效持效涂干剂,尤其适于树干涂,杀灭诱饵树诱集的天牛。研究成功筛选出了高效持效低毒注干剂,还研制成功了适合于树干喷雾的新型喷头,极大地提高了防治效果。清除虫源木,饵料捕杀。如:清除树体高、天牛喜蛀蚀、在林间栽植相对矮小、天牛喜蛀的杨树作饵木,可集中捕捉成虫;也可用1:20倍磷化锌米汤液或1:100倍氧化乐果水溶液涂于饵木枝干,将天牛杀于产卵前。
三、松材线虫
红松的故乡――天然红松复层异龄混交林,经过千万 年的“自然选择”,顶极群落已形成,生物的“食物链”、“生命网” 比较稳定,抗灾能力强。相反,那里的红松人工纯林,病虫害就很严重。松材线虫病主要疫区在南方,但是随着全球变暖,北方各林区也不可忽视,应及早预防,让林业工人了解全国防治病虫害的信息,居高临下,方能临害不乱。要严格检疫制度,禁止疫区的苗木、木材、木制品、枝丫、锯片等运往非病区;清除病害的枯木或濒于枯死的树木;预防性喷药,包括树冠喷药和地面喷药。
松材线虫病是由线虫引起的、以松墨天牛为主要传播媒介的松树病害,具有以下4个特点:一是寄主种类多、分布广,松材线虫病寄主种类较多,主要以松树为主,少数亦非松属针叶树。据报道,在自然条件下感病的有44种,此外,尚有18种针叶树在人工接种的条件下能够感病,累计共达62种,分属于讼届、冷杉属、黄杉属、落叶松属。我国松树资源丰富,从南到北均有分布。在我国高度感病的松树有黑松、马尾松、琉球松、湿地松、红松(韩国在红松上发现松材线虫)。等。的病原生物,有时也要借助于一些试验。二是适生区范围大,我国大部分地区具有适宜松树线虫病发生的气候和寄主条件。三是传播蔓延迅速,松材线虫病的传播主要靠媒介昆虫和人为携带榷病木材及其制品来完成。四是致死速度快、防治难。。松材线虫通过松墨天牛补充营养的伤口进入木质部,寄生在树脂道中,在大量繁殖的同时移动,逐渐遍及全株,并导致树脂道薄壁细胞和上皮细胞的破坏和死亡,造成植株失水,蒸腾作用降低,树脂分泌急剧减少和停止,所表现出来的外部症状是针叶陆续变为黄褐色乃至红褐色,萎蔫,最后整株枯死。可以看出松材线虫病确为我国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
某些危险性病虫的人为扩散传播、大量滥用农药、不能适地适树、病虫害的“危机管理”等都能造成病虫的危害。因此,减灾,不是某个部门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要提高全民的减灾意识,每个公民应自觉节制违反自然规律、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参考文献:
[1]闫峻.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8
[2]李新贵. 论森林病虫害工程治理[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1, (03)
[3]李保平,陈红印.生物入侵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防治对策[J].植物检疫, 2002(06)
看了“发表两篇森林学术论文”的人还看:
2.机械学术论文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