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心理护理论文优秀范文
做好心理护理工作,有助于手术患者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病人心理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病人心理护理论文范文篇一:《浅谈急诊病人心理护理》
[摘要] 目的 对院前急诊病人的心理特点进行探讨,并探寻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和策略。方法 分析我院2009年11月-2010年7月接诊的602例院前急诊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其心理特点进行探讨总结,根据其心理特点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和策略。结果 602例院前急诊病人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急躁易怒、紧张恐惧和悲观绝望三种心理。 结论 根据不同类型的急诊病人的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和措施,在急救工作顺利进行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急诊 患者 心理 护理
目前,心理护理在急诊科病人的护理上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大多数急诊病人的病情紧急并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病人和家属的角色转换较慢,对医院的心理依赖性较强。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充分地掌握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状态,及时地采取有效心理护理措施对急诊病人进行护理。这对加强院前急诊病人的心理护理工作,减少医疗纠纷,改善医患关系和提高救治效果上有着重大意义。
1资料
自2009年11月到2010年7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诊病人一共有602例。其中男362例,女240例,年龄12-63岁,平均36.5岁。其中,病因分类:自然灾害致伤23人(3.8%),服药自杀24人(4%),打架斗殴致伤72人(12%)人,醉酒82人(13.6%),慢性疾病急性发作144人(23.9%),车祸伤257人(42.7%)。
2方法
由急诊高年资护士和具有心理学知识的专职人员对急诊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以患者的典型行为和语言为根据,对急诊患者的心理状态分类:第一,急躁易怒型。急躁易怒型的典型表现是高声吵闹难以平静,情绪激动极易激怒且行动具有攻击性。第二,紧张恐惧型。紧张恐惧型的急诊患者的典型表现是言语慌乱、情绪激动、坐立不安,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发抖蜷缩身体和试图躲藏等行为。第三,悲观绝望型。悲观绝望型的典型表现是懒言少语,情绪低落,对外界的环境刺激反应不敏感。
3结果和分析
经过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打架斗殴者与醉酒通常以急躁易怒的心理为主;慢性疾病急性的发作和车祸伤者往往以紧张恐惧的心理为主;服药自杀者通常以急躁易怒和悲观绝望两种心理为主;自然灾害患者则表现出紧张恐惧心理与悲观绝望的心理。
3.1急躁易怒
打架斗殴者与醉酒通常表现出急躁易怒的心理。一般这类患者都有着不良情绪长期的积累,在家庭或工作中由某些应激事件引发。如果出现纠纷和醉酒等诱发因素就往往会导致矛盾激化,从而爆发。此类患者具有急危重的病情,心理上带有情绪难以承受,容易产生急躁情绪,在就诊时不易平复稍微遇到些不顺就会引发暴躁情绪和攻击性态度。
3.2紧张恐惧
慢性疾病急性的发作和车祸伤者往往表现出紧张恐惧的心理。由于意外伤害和病情急剧恶化的突然性使得患者及其家属在思想上都未能有充足的准备。又由于对疾病了解不够无法预知疾病后果,对医院的环境和抢救设备的陌生使多数患者产生了紧张恐惧的心理。
3.3悲观绝望
服药自杀患者与自然灾害受害患者往往容易表现出悲观绝望的心理。这类患者通常表情淡漠、沉默寡言、情绪非常低落及对刺激不敏感并且不愿意被打扰。轻生的患者一般是由于长时间心理应激或长期慢性疾病的折磨而对生活失去信心,进而促发悲观绝望心理的产生。经历了自然灾害的部分患者及其家属在在自然灾害中受到了严重刺激和意外打击,不愿意、不敢接受现实状态而失去信心产生悲观绝望的消极心理。
4护理方法和措施
不同情况的急诊病人心理特点是及其不同的。所以,护理人员应当根据不同急诊病人的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急诊护理方法和措施。
4.1不同心理类型患者的护理
对怀有紧张恐惧心理为主的急诊患者,护理时需要耐心,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对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措施等详细说明,同时引导谈话的方向来转移患者对疾病的过度的注意力,从而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对怀有急躁易怒心理为主的急诊患者,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有不同的护理。对于意识清楚和能够保持理性的患者,先使其愤怒情绪充分宣泄,并让其感受到被理解从而信任医护人员配合护理工作。接着对患者的情绪进行合理的引导,促使患者对自身的不理智行为进行反省,使患者迅速冷静下来从而有利于治疗。对于特殊的患者必要时应当采取强硬态度。急救医治时间紧任务重,急诊医护人员应当掌握专业的医护技能外还应当能够安抚患者的心理并进行判断,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4.2 外伤急诊病人心理护理
急诊中,大部分患者都是属于外伤病例,其伤口疼痛、出血较多,活动受到阻碍。外伤大多是因为意外伤害所造成的,患者通常情绪不能自控、惊慌失措,休克的病人家属心理会出现更大的障碍。又由于患者和其家属对就诊的程序、诊疗的必要措施不能够有效的理解,希望快速治疗、立刻见效。此时,如果不加强心理护理工作,就会非常容易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因此,医护人员要时刻保持沉着冷静、快速有效地进行诊治。还应当用温和的语言与患者沟通交流,安慰患者及其家属。在抢救护理时,医护人员应当镇静,准确有效的操作从而赢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同时,应当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一些必不可少的程序和诊疗手段,争取病人的理解从而积极地配合诊治。
4.3服毒病人心理护理
急诊中的大多数服毒病人都是主动服毒,往往是由于患者的社会和家庭因素所导致的。患者通常有悲观绝望,拖延抢救时间,把愤怒情绪向医护人员转移等表现。此时,医护人员需要控制好自身的情绪不能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埋怨、嘲讽等,应当理解关心患者,积极地做好病人及其家属的思想工作,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不同的心理安慰和指导。争取尽快详细地了解患者服毒的原因和病史等。医护人员需要积极的安抚病人的心理从而使患者认识到错误并积极配合医治工作。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工作,使其主动地安慰病人配合医治从而使得抢救治疗顺利进行。
4.4患者家属心理护理
因为急诊患者的病情一般都较为严重,患者家属对疾病和急诊知识也不够了解,往往会不知所措、过分地担扰惊恐、流泪哭泣等从而使得患者更加的紧张恐惧,不利于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护理人员在抢救患者时,也应当重视其家属的心理需求,对家属进行合理安慰并给予一定的心理指导。应当让患者家属明白配合医护人员对成功抢救的重要性,让家属了解有关的抢救信息从而解除其不必要的焦虑,进而争取到患者家属的配合使得检查、护理和治疗顺利地进行。
5讨论
急诊科接收的患者的病情一般都叫较为严重,有着较高的意外发生率,所以目前对急救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历来的临床经验表明有效及时的心理护理在急诊病人的护理和医治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的康复及和谐的护患关系构建。因此,急诊医护人员应当及其重视急诊病人和家属的心理护理工作从而使患者能够在身心的最佳状态进行医治,进而使得治疗效果提高。具体来说,医护人员应当严格要求自身,在掌握医护技术的基础上要能够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和对策从而提高抢救效果,改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庞艳华,常丽娟,孙立英.急诊病人的心理护理[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02)
[2] 洪炜.医学心理学[M].第2版.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
[3] 恽建花.急诊病人的心理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09,(19)
病人心理护理论文范文篇二:《消化科病人心理护理的体会》
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了生物医学模式之后,心理护理已成为新的医学模式不可缺少的部分,其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笔者在医院工作多年,充分体会到一个护士在护理服务中努力做好心理护理,使病人能处于诊查和治疗的最佳境界,对病人的疾病的转归和健康的恢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消化科病人 心理护理 体会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了生物医学模式之后,心理护理已成为新的医学模式不可缺少的部分,其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笔者在医院工作多年,充分体会到一个护士在护理服务中努力做好心理护理,使病人能处于诊查和治疗的最佳境界,对病人的疾病的转归和健康的恢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内科病人做好心理护理的体会:
1 要做好对患者的护理,必须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道德,从心理护理做起
从一到医院实习,笔者便发现一些病人对不同的护士有着不同的态度,这些病人对某些护士相当尊重,相当信任;而对另一些护士则有点儿瞧不起。再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前者工作认真,服务态度好,对病人体贴关怀,自然受到尊重;而后者对别人的要求时冷时热,爱理不理,不时有意或无意的拒绝,这就难怪病人不尊重她;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就更深的体会到要做好护理工作,除了良好的护理技术外,还要有良好的护理道德,要从心理护理做起。心理护理要求护士在护理工作中通过自己的言语、行为、表情、态度的姿势去改变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调动起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而早日康复。所以,心理护理是护理道德的重要体现,是护理服务中的重要部分,一个护士要做好心理护理就要有强烈的事业心,护理工作平凡、辛劳、琰碎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更是“打针、发药、端尿壶”,既机械又忙碌。但作为一个护士应不为世俗观念所左右,要热爱自己的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善良的同情心和对患者满腔热忱。只有这样才能使患者感受对医院的温暖,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患者会乐于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向护士表露,使护士及时和准确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对症下药地进行心理护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提高心理护理的质量和护理服务水平。
2 掌握患者共同的心理特点,做好共性心理护理
从护理实践中可以发现患者一般都怀着急于了解病情和迫切需要治疗的焦虑心理,在反复检查仍未能确诊时候的猜测心理和恐惧心理。患者想得到别人理解、支持、同情和尊重。患者后出现依赖性、孤独、自卑、心情烦燥,易激动等一系列心理不平衡的症状。希望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尊重。例如,凡是患者就诊时,第一要求是尽快就诊,及时治疗。所以门诊护士对来者要热情接待,合理按排使之按顺序就诊,门诊中最常见的是某些病人用熟人关系“迟来先就诊”所引起的纠纷,作为门诊护士要随时防止这些问题发生并做好解释工作,以免患者为此争吵不满而心情烦燥,更会由于精神紧张而引起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症状影响医生的诊断;诸如此类问题,都需在各自的护理岗位上去掌握其规律并做好相关的护理服务和心理护理。
3 要善于区分不同类型的患者的不同的心理特点,满足其不同的心理需要,做好心理护理
笔者体会到不同性别、年龄、阅历、症状等不同类型的内科患者,应该满意了解和掌握其不同的心理需求,实行不同特色的心理护理。此如对老年患者针对其孤独、固执和忧虚心理,热情,礼貌、周到地进行护理;对女性患者要理解其心理意识较强、怕羞、耐受力差、多疑等心理。对她们更加体贴、关心。对容易产生焦躁、悲观的青年患者要注意安慰和开导等等。对不同消化科疾病的患者则应根据不同的疾病予以不同的心理护理。此外,还要注意根据不同患者不同个性,知识水平和社会地位等有区别的进行心理护理,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护理服务和心理护理。
4 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创造良好的医护关系,护士之间的关系和诊疗环境,使之有利于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4.1 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医护关系,我们知道护士和医生的目的是一致的只不过彼此分工不同。只有医护之间相互支持配合,关系协调,才能使患者得到满意的服务。作为护士应主动配合医生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运用自己的知识和临床经验去进行合理分析,对病情恶化者,主动做好处理准备,尽快配合医生配合抢救;对一般情况者给予相应处理,对无关紧要者,予以适当解释让其放心。对于日常医疗护理上出现的矛盾,医生护士反映出来的问题可以通过互相交流、商量。共同探讨取得一致意见后去落实。由于医护间互相支持病人认真配合,关系协调,医疗质量才能提高,患者就会更加信任,主动合作,医、护、患有了一个良好的合作,将会更利于医疗护理工作的进行。
4.2 创造一个良好的护士之间的合作关系。不同的护士当中,在学识、阅历、年龄、性格,作风等各方面存在不少差异,护士之间的良好关系主要体现在相互协作上,并能互相取长补短。一切护理工作都要从病人的利益和医院利益出发,以感情作为纽带,互相交谈、相互关心,求大同存小异,保持一个良好的合作关系。比如对新参加工作的护士要加强工作上的指导和生活上的关心。比如她们对输液时对滴速的执形不够严格,认为快些慢些问题不大,而忽视了其不良后果,需要职班时加强巡视,经常查对医嘱执行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又如对一些实际家庭困难的护士,在安排工作时给予一定的照顾,互相关心和体谅促进理解和合作。对工作热情适应力强及性格开朗的护士要敢于严格要求,批评和表扬,对性情忧郁,适应力差,人际交往少而性格内向的护士要多加帮助和鼓励。护士之间有一个良好的合作关系,才能使患者有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更有利于心理护理的进行和疾病的治疗。
4.3 创造一个良好的诊疗环境。患者们来到门诊或住院都希望有一个优美、宁静、舒适的诊疗环境。除了医院的硬环境处,对软环境的要求也是这样,而且在某种意义上则更为重要。因为病人的利益是医疗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医护人员要用自己善良美好的行为去服务,才既符合患者的准备,也有利于治疗疾病,减轻痛苦,促进健康,使病人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在付出最小代价情况下,在身体健康上得到最大的效益。而软环境的创造,就必须依靠医护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去实施良好的心理护理。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病人心理护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