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浅谈老年人心理护理论文范文

斯娃分享

  在人们广泛关注身心整体护理模式的今天,心理护理已经成为老年护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年人心理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老年人心理护理论文篇一:《简述老年人的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

  【论文关键词】老年期 心理分析 心理护理

  【论文摘要】老年期是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其生理、心理均有明显变化,易患许多疾病,因此了解老年期的变化特点,及时予以心理护理,能提高生活质量,使其愉快度过晚年生活。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世界人口老龄化已日趋明显,这已成为21世纪各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全世界大于60岁的老人已达6亿,目前全世界大约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现有老年人口1亿多人,为全世界老年人口的1/5,80岁以上的人口达900余万。人口平均寿命普遍延长,老龄化问题也日益突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环境的改善,躯体疾病得到良好的救治,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老年期是人生中的一个特殊时期,是走向人生的完成阶段,也是实现作为人的生活价值的最后时期,这一时期随着生活适应能力的下降,身体状况的减退,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因此对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1 老年人的特点

  1.1 老年期认知变化:随着年龄增长,感知觉的适应性变化最明显。表现为视力明显减退,出现所谓的“老花眼”;听力下降,尤以70岁以后明显;味觉、嗅觉、皮肤觉在60岁以后都有明显下降;记忆力下降表现为记忆广度、机械识记,再认和回忆等均减退[1];思维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组织质量和脑细胞数减少,萎缩,思维迟缓。但现实生活中各国政府官员和大中型企业中的决策者大多是50岁以上,甚至70岁以上的老人,表

  明思维的个体差异是很大的,虽然思维速度逐渐变慢,但可以用经验、技能或专业知识来弥补。

  1.2 老年人的社会变化:由社会人变成自由人,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短期内可能不适应,随之而带来情绪上的变化,表现为消沉、郁闷、烦躁等。

  1.3 人格的变化:不安全感主要表现在身体健康,经济保障两方面。由于权势的失落而诱发的孤独感;由于子女关心照顾的较少,或失去配偶等因素而导致的孤独和苦楚。适应性差对周围环境的态度和方式趋于被动,依恋已有的习惯对新环境很难适应,拘泥刻板,速度减退,趋于保守。

  2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2.1 焦虑紧张: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躯体各器官功能减退,易患许多慢性疾病,由于对身体健康问题的担忧,惟恐自己得了不治之症,给家人带来烦恼,给自己带来痛苦而焦虑,紧张不安,甚至夜不能寐,食欲不振,机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患躯体疾病,造成恶性循环。

  2.2 抑郁:由于离退休后,社会角色的转变,一时难以适应,认为自己对社会、对家庭没有贡献了,成了社会、家庭的负担,而导致抑郁,也有的丧偶后,一个人独自生活,子女都忙于自己的事务,对老人缺乏关心、照顾,老人长期生活在孤独与寂寞、单调等待之中,久而久之,便觉得生活毫无意义而导致抑郁,甚至有轻生的念头。也有的长期生活在躯体疾病的

  折磨之中感到生活没有希望而采取自杀行为。

  2.3 沟通障碍、人际关系紧张[2]:老年人由于脑组织萎缩,脑细胞减少、脑功能减退而导致智力水平下降,记忆力减退,敏感、多疑、爱唠叨,对人不信任、斤斤计较等,造成与家人及周围人沟通困难,人际关系紧张。

  3 心理护理

  3.1 确立生存意义、正确对待身体的变化:人贵有自知之明,老年人也一样。老年人应客观地意识到岁月不饶人,要正确地对待身体的变化,要定期体检,发现疾病及早治疗。不要抱侥幸心理,麻痹大意,欺人自欺,延误治疗;也不要被疾病吓倒,要坦然面对死亡,认为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要认真地过好每一天,不仅应老有所养,还要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3.2 保持与外界环境的接触:即与自然、社会和人的接触。这既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愉悦心情,又可以及时的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在退休之前先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工作,认识到退休是将工作岗位让给青壮年,有利于提高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从而有利于社会发展,避免“养老金死亡”。退休后多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发挥

  余热。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使生活丰富多彩。

  3.3 生活规律、适度脑体劳动:让老年人学会安排规律的生活与合理的作息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体质状况有选择性、有规律地进行运动。

  包括跑步、打球、爬山、太极拳等体力运动,下棋、打牌等脑力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延缓大脑功能的衰退,有效地延缓记忆力的减退,思维能力和精力等高级心理功能的减退。

  3.4 家庭的和睦是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基础:老年人常会感到孤独,希望得到家人的关心、爱护和照顾,因此子女应经常与老人沟通,遇事与老人商量,使老人得到应有的尊重,丧偶的老人独自生活,会感到寂寞,因此子女应理解老年人求偶需求,支持老年人的求偶行为,满足老年人的愿望。

  总之,老年期是人生的特殊时期,是身体及心理极易出现问题的时期。因此应充分了解老年人的变化特点,及时发现老年人的变化,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与家庭、社会的沟通,及时治疗慢性疾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使之愉快地度过晚年。

  参考文献

  1 郭念峰主编.心理咨询师培训教材.基础知识.民族出版社,P241~248

  2 丁小媛、牛丁岚.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5.10(3)277

  老年人心理护理论文篇二:《如何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系指护理人员运用医学心理知识,以科学态度、恰当方法、美好语言对患者的精神痛苦、心理顾虑、思想负担、疑难问题进行疏导。用启发、诱导、说服、解释、安慰、劝解及调整环境等方法,帮助患者摆脱困难。老年阶段(≥60岁)是个体毕生发展过程中的特殊阶段,老年人具有独特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随着医疗条件改善,人均预期寿命延长,老年人口迅速地增加。但老年人大多患有慢性和老年性疾病,其中25%的老年人患有多种较严重疾病,因此随着老龄人口、老年患者数量日益增加,老年患者心理健康维护面临新的挑战。

  1 心理特点

  尽管衰老是自然规律,但老年人都希望健康长寿,不愿别人说自己衰老。老年人一旦生病,但意味着对其健康的重大威胁,他们易产生较强烈心理反应。通常老年人对疾病诊治的态度是宁愿被动接受,不愿主动寻求,以致加重疾病。老年患者一般有如下几种心理特点:

  1.1 紧张恐惧心理

  入院前对医护人员尤其是对主刀医生、责任护士不够信任,担心手术失败。当老人病情较重时,因意识到死亡将临可出现怕死、恐惧、激惹等情绪反应。有人则害怕担心无人照顾而焦躁不安。

  1.2 忧虑多疑心理

  有些老年患者害怕别人说自己年老体病,或害怕遭家人嫌弃而拒绝承认有病,不愿就医,尽管病痛在身,仍勉强操劳,以示自己无病。入院后,老年人一般较固执、易自怜或自弃、坚持己见,喜欢他人恭顺服从,不愿听从他人指令,尤其是年轻医护人员的意见。有时甚至突然拒绝治疗护理,有时又争强好胜,做些力不能及的事情,如70多岁老人独自外出不拄拐且拒绝搀扶,食用油腻、坚硬食物等,极易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如骨折、中风等。

  1.3 焦虑不安心理

  老人由于社会角色改变、家庭地位下降及长期孤独寂寞,一旦生病,他们易产生悲观情绪,自觉在世已无多日,许多事想做却力所不及,更加重其悲观、自卑、无价值感。有的老年患者因家庭经济拮据,担心因此会拖累家庭而放弃治疗。有的老年患者显现天真言行,常提难以实现的要求,情绪波动大,稍不顺心就与护士或患友冲突,爱哭泣、自控力极差。有的老人则小病大养、不愿出院,过分依赖家人和医护人员,力所能及的小事也要他人帮助。

  2 心理护理

  根据不同的心理反应,抓住主要心理特征进行心理护理。

  2.1 老年患者对病情加重时的紧张恐惧心理较为普遍

  首先我们要以热情友好的态度迎接他人来住院,用亲切礼貌的语言详细介绍责任护士、负责医生、同室病友、饮食制度、探视制度等,帮助他们尽快熟悉环境,引导和协调患者之间、护患之间关系,鼓励他们适应新的群体生活或发扬互帮精神。其次我们要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他们说明病情的重要性、可靠性及安全措施,给他们以足够的心理上的支持,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2.2 对于忧虑怀疑心理老年患者

  我们要利用术前接触患者机会多的有利因素,把握时机,引导他们向好的方向想,如要让他想想现在遭受疾病折磨,忍受一时开刀之苦,可免除长期的病痛。对他们的询问和质疑要“百问不厌”,用具有说服力的语言进行疏导、解释。满腔热情地介绍同种疾病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并邀请术后的患者现身说法,可通过这种交流,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同时客观地介绍主刀医师的高超技术,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依赖,耐心地讲解麻醉方法及麻醉效果,千方百计地消除患者忧虑怀疑心理。

  2.3 遇到焦虑不安心理的老年患者

  我们要有极大的同情心,充分理解他们的心情,了解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适当、适时安排家属探视。针对经济困难的事实深入浅出地讲解治疗与手术之间的关系。手术是在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情况下才采取的手段。手术从根本上治愈疾病,使你不再为疾病而担忧,生活能自理,这样可以减轻家庭或单位负担。通过解释和安慰,消除老年患者焦虑不安心理。除此之外,我们不应忽视对家属和所在单位方面的工作,主动向他们说明手术的必要性,使他们愿意出钱支持患者手术。鼓励家属合理安排好工作,关心照顾好患者,使老年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3 体会

  心理护理对于疾病向好的方向转归,起着积极的作用。在对老年心理护理过程中,我们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3.1 尊敬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突出的心理需求是受重视和尊敬,因此护士称呼老年患者要有尊敬之意,言谈举止要考虑老年人的感受,耐心地与之沟通,老年患者喜欢谈及往事,切忌生硬打断,而且听其讲话应专心,回答询问要慢而响亮、清晰。切不可奚落、挖苦老年患者,损伤其自尊心。

  3.2 关心老年患者

  关心老年患者需给予其精神支持和无微不至的生活照顾。老年患者因病住院,可因原已习惯生活方式改变而倍感方便,但又不肯经常求助他人,因此老年患者的住院生活更需要得到护士的细心关照。护理老年患者除勤快、细心、耐心、周到、不怕麻烦,还要充分考虑其特点和习惯,如把物品放在老年患者的易取之处,考虑老人的饮食特点的同时尽量满足老人的口味,不勉强老人接受不喜欢的食物,安排好老人的休息睡眠。此外,病室设备和布置也需考虑老年人人性化的需要,如病室放有轮椅,走廊和清洁室设有扶手,地面干燥不滑等。

  3.3 调节老人情绪

  安排老人参加些集体运动,如室外散步、打太极拳、练气功等,可起到调节老人情绪、克服孤独感之功效。对老年患者独特的不良行为如易忘事、刻板、古怪等,可在短期内有所改变的,应积极给予帮助,如帮助老人制定日常生活时刻表,按时提醒,以保持其日常生活的计划性;不易在短期内改变的,只要不影响其他患友和疾病诊治,则应避免过度关注,可通过赞扬、肯定等方式使其强化积极行为,忽视消极行为,切忌生硬强迫老人改变日久形成的癖好。

  3.4 加强社会联系

  老年人独居缺乏照顾,往往会造成老年人性情孤僻、焦虑、多疑等心理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心身健康。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加强社会联系,避免孤独就尤为重要。要鼓励组织他们热爱生活,心情舒畅。热爱社会,关心公益,积极参加有意义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鼓励其老友、老同事及单位前来看望,也可安排老人的交谈活动。亲人、朋友、同事的探访有时仅几分钟,对老人却是莫大安慰。但护士需提醒探望老人者切莫谈论强刺激性话题,以免他们因过于激动发生意外。

  3.5 努力做到“三心”

  3.5.1 要专心

  老年人的认识能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注意力分散,常常不能很好地遵守医嘱,听从医护人员的指导。因此,在一些重要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方面,我们必须忠于职守,专心于老年手术患者的护理工作,认识和体谅他们的心理变化,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

  3.5.2 要耐心

  老年人一般都有情绪稳定性降低,对自身情感、行为控制力减弱。我们要正确对待老年患者的这些特点,要耐心、恒心,要不厌其烦地劝解帮助他们,使他们能听从手术治疗的需要。

  3.5.3 要关心

  老年人他们的子女大都成家并且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做,不能始终陪伴在身边,这时特别需要护理人员给予热情的关怀,认真的照顾。生活上的关心,和蔼友善热情的服务态度,会给老年患者增加手术治疗的信心。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世界老龄人口比例的逐渐上升,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正引起医学界的重视,而心理护理正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不仅要有精通的业务技术和丰富的心理学知识,还要有崇高的道德修养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这样才能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为老年患者早日康复创造一个良好的医疗、心理和社会环境。

  老年人心理护理论文篇三:《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逐渐延长,社会老龄化程度也越来越严重,老年人群的健康问题也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问题。对于老年人群而言,不但存在严重的生理健康问题,也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在关注老年人生理健康的同时,也应重视其心理健康。本文对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使其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老年人;心理问题;护理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重,解决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也逐渐成为现代医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在实际生活中,大多只关注老年人的生理健康问题,并积极寻找到很多解决方案,但对于老年人所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还缺少足够的重视。因此,需要对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加强重视,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有效护理。

  1.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

  1.1孤独感以及失落感

  对老年人而言,在离休之后没有机会与同事进行交流,并且儿女都有自己的家庭与工作,无法长时间陪伴身边,因此出现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大部分子女在其生活上比较重视,但都忽略在情感上与之进行交流。老年人与他人之间的交往有所减少,增加了其生活中的空余时间,另外,由于身体状况等原因造成行动不方便,导致老年人有空虚、寂寞感,在心理上会有一种孤独感产生,尤其是在其生病时,会使得孤独感以及失落感增加。

  1.2恐惧感

  对于老年人群,其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下降,担心自己会出现某些疾病,在心理上会产生恐惧感或者忧虑感;有些老年人虽然知道自己患有疾病,但出于自身经济状况的考虑以及担心增加儿女经济负担,因而将最佳治疗时机耽误,导致疾病更加严重,也使其心理恐惧感增加[1]。

  1.3抑郁

  对于老年人而言,抑郁是一种常见的情绪以及心理失调现象。抑郁情绪的出现大多是由于老年人被慢性疾病困扰以及死亡威胁而导致的,有一部分老年人是由于失去配偶或者生活单调、家庭失和以及内心空虚而出现抑郁与焦虑,有些老年人是因为在退休之后其生活方式出现改变,减少了社会交往,比较缺乏归属感,从而导致其出现抑郁心情,对于遇到的事情感到悲观失望[2]。

  1.4健忘

  老年人的机体功能会有所减退,并且其记忆力也会逐渐降低,常出现近期记忆力减退的表现,对于近期所发生的事情,经常会忘记,另外对于自己所做事情以及所说话往往会无法回忆起来,可能常常找不到东西,或者是对于所说过的话重复讲述。

  2.老年人心理护理对策

  2.1指导老年人正确认知,自我调节心理状态

  要帮助老年人将生活、家庭、健康、疾病以及业余生活与社会适应等方面的问题妥善解决,对于衰老事实要学会适应,使心情放松,从而及时享受剩余的人生幸福,并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随时准备好应付。在实际生活中要能够了解自身心理变化,对于出现的各种变化做到愉快接受并适应。培养自身积极思维方式,学会以积极心态来面对人生,使自己心态保持积极乐观。对自身善于进行调整,对事情不要有过高的期望值,要学会换位思考,从而使自己保持积极乐观心态[3]。

  2.2提倡老年人多接触社会

  指导老年人要学会尊重衰老的客观规律,利用不同方式融入社会,保持与其他人的交往。可以鼓励其尽可能地参加健身活动,通过锻炼身体,可以改善心肺功能,保持精力旺盛,从而消除很多不良情绪。保持平和心境以及稳定的情绪,使其具备更有深度与广度的认知,从而使其在生活上健康快乐。

  2.3及时疏导老年人消极情绪

  若发现老年人存在心理问题以及心理障碍,要指导其及时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并向其讲述和示范各种调节情绪的方法,通过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及药物治疗,使老年人的失眠、焦虑及抑郁等问题得以解决,从而使之保持良好心理状态 [4]。

  2.4鼓励老年人不断学习

  要避免老年人在心理上出现空虚与无聊,首先就应当使其有上进心和好奇心。好奇心是对新事物追求以及学习新知识所要具备的心理动力。在启发好奇心方面,组织老年人进行学习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措施。鼓励老年人对他们感兴趣的事情进行学习和交流,比如老年人生理和心理上的各种变化以及适应方法,老年人容易出现的意外事件、疾病与心理困扰等,通过学习这些方面的知识,不仅使其能够自我预防以及治疗疾病,还可以在学习的同时延缓衰老,特别是心理衰老。

  2.5引导老年人正确面对生老病死

  对于老年人而言,进入晚年并不代表着结束人生,而是要重新构建新生活。护理人员要正确引导老年人,使其正确面对死亡,消除对死亡的恐惧。生老病死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是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的,老年人要承认自己衰老的事实,对于自己无法做到的事,不要勉强去做,但心理上要保持年轻,老年人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对死亡有正确认识,才不会对死亡恐惧,对一切都坦然面对,从而做到安度晚年。

  3.小结

  现代社会,老年人出现的心理问题不断增多,对老年人进行有效护理,解决其心理问题,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护理措施,使老年人拥有一个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

  参考文献:

  [1]孙巧玲. 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的护理[J]. 基层医学论坛,2010,3(22):47-48.

  [2]赖冉冉,林梅. 养老机构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J]. 科技资讯,2010,23(25):232-234.

  [3]张文艳. 老年人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3):322-324.

  [4]彭雪琴. 社区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J]. 中国水电医学,2011,3(26):163-164.


猜你喜欢:

1.老年人心理护理论文

2.心理护理的论文

3.关于心理护理的论文

4.老年人心理分析论文

    1337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