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心理素质论文(2)
警察心理素质论文篇二
《警察的心理素质教育分析》
摘 要: 在过去的10年内,全世界警察因心理原因发生的暴力执法、恶性斗殴和自杀事件频频发生,这些时刻在提醒我们,警察的心理素质教育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若再不加强警察心理素质的建设,警察队伍将很难迈上更高的发展平台。那么,我国警察队伍心理教育现状如何,我们又将怎样推进这些工作,本文主要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警察 心理素质教育 切入点
一、警察心理危机
警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职业,一方面他们的工作代表了政府和人民的形象,这要求他们的言谈举止必须得体,另一方面他们的工作又是与社会上的反面势力打交道,这又使得他们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暴力性和强制性。正是由于上述原因,警察的心理压力和心理矛盾远远高于常人,而由于担负着社会治安的重任,他们的心理状况若出现问题,将对整个社会治安系统带来严重的影响。根据美国《新闻周刊》和日本《读卖新闻》于2009年公布的数据,在过去的10年里,全世界警察因心理原因发生的暴力执法、恶性斗殴和自杀事件几乎翻了4倍,这些数据时刻在提醒我们,警察的心理素质教育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若再不加强警察心理素质的建设,警察队伍将很难迈上更高的发展平台。
二、我国警察心理现状
我国向来比较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所以我国的警察心理素质还是比较扎实的,但是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大量的新型犯罪、高科技犯罪都呈上升趋势,而犯罪分子犯罪手法的隐蔽性、残忍性、反侦察性也在不断上升,这些情况都对我国警察的综合心理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是近年来,我国警察的心理素质建设状况并不乐观,暴露出了不少问题。
1.心理教育系统性不强
虽然各大警察机关都不同程度地对警察进行心理培训,但是并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科学的体系对这些培训进行引导,这使得培训显得“盲目而杂乱”。
2.心理教育持续性不足
由于警察系统工作繁忙且有大量突发应急性事务,因此在警察系统内进行的心理教育在持久性方面很难得到保证,而心理培训作为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作,若断断续续地进行,效果必将大打折扣。
3.心理教育专业性不精
心理教育外延和内涵都十分广阔,其包括的相关课程和知识面也非常多。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的特点,这就使得制定符合行业特点的心理教育课程显得十分重要。而目前针对警察的心理教育在这方面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大量大众化的课程并没有针对警察的行业特点制定,这使得我们的心理教育目的性大打折扣,从而浪费了不少对警察而言本就弥足可贵的时间。
三、提升警察心理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警察的心理素质教育一方面十分重要,另一方面由于内外的原因难度又较大,这些情况决定了找准警察心理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对推动警察心理教育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些切入点必须满足两个要求:一是要充分结合警察的职业特征;二是要切实可行。这些切入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包容的心理
这有两层意思,首先是对犯罪分子的包容,包容不是放纵或包庇,而是要“对事不对人”,也就是对于犯罪分子决不能抱有“犯罪分子所有的行为都是犯罪”[1]的心理,对于犯罪行为要细致侦查,直至证据确凿,不能先入为主认定“罪犯必有罪”。其次,包容的心理还包括对同事的包容,因为在同一个团队中,各人的处事方法,考虑问题的思路都不尽相同,对于不同的意见,我们必须有一颗包容的心,能冷静分析不同意见并进行扬弃,而对于和同事在生活、工作中的误会或过节,决不能带到工作中,一个警察团队带有情绪执行任务,后果将不堪设想。
2.克制的心理
法制社会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我们必须用法律手段来处理所有的犯罪,“即使我们明知他罪有应得,也必须依靠相关的证据通过法律途径将其绳之于法”[2]。在面对罪大恶极且毫无悔改之意的犯罪分子时,克制心理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来说,警察和罪犯之间天生水火不容,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犯罪分子犯罪手法越发高明,反侦察能力也在不断加强,有时明知此人就是罪犯,但就是苦于找不到确凿的证据,此时警察若缺乏克制,轻者违反规定遭受处罚,重者将打乱上级对整个案件的部署,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
3.协作的心理
打击犯罪、维护稳定不是一人之力可以实现的,需要整个社会的通力协作。对于警察行业,我们不鼓励个人英雄主义,深入虎穴大战群匪只是电影中的场面。对于协作心理,我们一方面应该大力开展群众工作,多走访,多排查,对群众的意见虚心听取,对群众的信息合理判断。另一方面必须从根本上消灭“抢功,夺功”等类似心理对整个警察群体的恶劣影响,对所有有利的信息必须及时有效地与协作人员进行分享和商议,“在任务执行过程中不考虑个人任务的轻重和是否凸显出了自己”[3],只考虑自己如何协作,让整个团队能快速及时地完成任务。
4.感恩的心理
感恩的心理在警察行业内部是缺乏的,而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能有一颗无私无畏的奉献之心,这恰恰是警察特别需要的。首先应该对自己的领导和同事感恩,没有他们的支持、理解和帮助,任何一桩案件都是难以侦破的。同时更要感恩自己的亲人和社会,没有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尤其是亲属对自己的包容谅解,自己的工作就很难开展。
警察的心理素质应该也必须得到加强,这已经是时代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根据警察的职业特点找准提升心理素质的切入点将事半功倍、有的放矢。只要我们多分析、多总结,我国警察这一特殊工作群体的心理素质建设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伍源德,王崇举.迈向21世纪警察队伍[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2]涂裕春.警察心理建设[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3]杜荣.加快警察队伍综合素质的建设[J].探索,2006,(06).
[4]张克俊,邱云生.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07(04).
警察心理素质论文相关文章:
2.心理素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