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认知心理学自考论文3000字以上

坚烘分享

  现代认知心理学是指采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人的认知过程,主要是以研究揭示人如何认识世界方面的问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3000字以上认知心理学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3000字以上认知心理学论文篇一:《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用户思维模型研究》

  摘要:随着技术的进步,产品功能越来越复杂,同时由于商业竞争加剧了产品的更新换代,设计师们有更多的机会对产品进行改进设计。但是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仍然受到固有经验的影响,使其在使用中无法识别设计师的意图,或者造成误解和误操作。因此设计师在设计初期要从用户的角度理解其思维方式和认知习惯,从而借用用户思维模型使设计更加人性化。文章介绍了用户思维模型的内容、框架和建立方法,并对其进行实例应用和分析。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用户思维模型;人性化设计

  一、认知心理学的概念和作用

  认知心理学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二十世纪70年代开始成为西方心理学认识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知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并进而研究人们如何学习、构成、存储和使用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以及决策。这也是用户在使用产品时所经历的心理活动过程,所以在产品设计时,要针对不同用户分析其心理思维过程。

  认知的主要器官是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心理现象的物质基础,人的一切心理和意识活动也是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的。人的认知分为感觉和知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人们了解外部世界的渠道,也是一切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感觉的类型包括视觉、听觉、化学感觉(嗅觉和味觉)、皮肤感觉、本体感觉等。知觉是在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和主观状况整体的反映,知觉过程带有意志成分,人的知识、经验、需要、动机、兴趣等因素直接影响知觉的过程。

  另外由于人的认知本身存在缺陷,例如容易遗忘,注意力资源有限无法长时间集中于任务,瞬时记忆一次只能记住少于五个符号的信息,遇到操作问题喜欢根据固有经验去解决,视觉识别能力有限……因此在产品使用中容易出现各种错误。

  二、用户思维模型的概念和研究方法

  在产品设计中,为了了解用户在实际使用操作中遇到的人机关系问题,我们在建立用户模型时应当全面考虑“人-产品一环境”三者的相互作用。设计师可以从两方面描述使用对象来建立用户模型:用户的思维模型和用户的任务模型。前者是用户如何理解和认知产品,后者是如何把用户的需求转化为机器容易处理的命令。为了在设计中有效制定用户任务模型,我们首先要通过各种研究方法,调查了解用户的思维模型。

  1、调查了解用户知觉特性

  “用户思维模型又叫用户心理模型。建立用户思维模型的目的就是调查了解用户在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的知觉特性和认知特性。了解这些需求的目的是为了设计符合用户需要的信息”,其基本内容包括:

  (1)人的五官知觉

  认知心理学的实质在于主张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核心是揭示认知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是如何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在用户知觉特性中要了解人的视、听、嗅、味、触等五官知觉,在人机界面设计中应考虑提供多媒体信息,充分调动多种感官能力,增加信息的识别性。

  (2)人的生态知觉

  根据吉布森的生态知觉理论,观察者通过环境的移动会产生一个连续变化的视觉排列,这也是他对形式、大小、距离、深度和运动知觉解释的中心。同理,用户在操作时处于产品的某个方位,不一定能觉察到设计所提供的各个角度的信息,因而会造成信息传达不畅,产品功能浪费等问题。因此设计师需要了解用户与产品的相对位置,分析在哪些操作中、依靠什么知觉系统、关注什么信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3)人的审美知觉

  审美知觉包括用户对产品的形状、颜色、协调性等要素的综合把握,在建立用户模型时也应考虑美观性对用户的吸引力。用户审美知觉受到年龄、职业、文化修养和时代潮流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2、调查用户认知特性的方法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调查方法,一般采用以下三种调查方法,其各有优缺点:

  (1)口述法:让用户在操作中同时口述自己的思维内容,这种方法可以反映真实的操作感知,但有时会影响用户的正常操作,例如减慢速度或者出错。

  (2)回忆法:在整个操作结束后,再让用户写出操作的思维过程,缺点是有些知觉感受容易遗忘,导致调查内容无法反映真实操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

  (3)观察法:好的设计应该操作流畅,同时眼睛的注视方向往往表现了用户的思维动机意图和兴趣所在,所以在用户的操作过程中观察他的动作连贯性和眼睛注视的方向,可以从中发现设计问题。必要时可以使用眼动仪进行观察。

  三、用户思维模型的研究框架

  根据对认知理论和用户操作过程的研究,本文将用户知觉特性的内容细分为三个阶段:在操作前所涉及的内容有任务理解、操作期待;在操作中涉及的内容有:反馈信息、帮助信息、选择和决策、记忆-提示;在操作后涉及的内容有误操作和修正等。

  1、任务理解

  指用户在执行任务前根据自身的知识经验不同而对产品操作的思维认知模式有较大差别,他们对操作装置的形状与操作含义之间的匹配关系有着不同的理解。我们首先要调查用户期望中的操控装置是什么形状,如何操作?符合用户操作心理的产品界面应该如何设置操作指令、图标和菜单等要素。

  2、操作期待

  指在操作过程中期待产品能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进行反应。例如,信息是否符合用户的知觉期待?用户是否能直接理解设计的信息?是否存在冗余信息?产品界面是否存在不易注意到的视觉盲区?

  3、反馈信息

  指产品能否给用户操作提供反馈,以便让人理解产品的运行状态。反馈信息最好能够弥补用户的知觉缺陷。

  4、帮助信息

  指当遇到操作问题时,用户怎样尝试不同的操作方式?期待得到什么帮助信息?例如老年人使用电脑时因为无法及时找到帮助信息,因此担心搞坏电脑不敢进行操作。

  5、选择和决策

  指当出现多个选择操作时,用户如何进行选择和决策。选择决策次数过多会造成烦躁不安的情绪反应。好的设计应该减少用户的选择和决策的过程,或者提供明确的指示。

  6、记忆-提示

  在操作中尽量减少用户记忆操作命令的数量,最好能够根据操作步骤提供说明,减少用户的记忆负担。针对用户在操作中容易忘记什么,设计相应的提示信息,减少有意注意,减少过多的信息干扰。

  7、误操作-修正

  由于容易犯错误是人的天性,因此要考虑操作出错后,怎样纠正错误,并减少误操作所引起的不良后果。特别是对不按常规方式使用产品的儿童,更要在产品上加人容错设计,通过采用双手按钮操作,将重要结构隐藏,增加开合的难度等方式减少儿童误操作。同时还要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

  四、用户思维模型在设计中的应用

  在具体调查中,本文结合观察法和口述法,按照上述研究框架将产品操作任务分解,分别从用户操作的每个步骤进行分析,从而建立详细的用户思维模型。在不同具体产品设计中建立用户思维模型各有侧重,本文主要探讨一般情况下的模型建立框架,为建立其他类型的思维模型起到借鉴作用。例如本研究通过对银行取款机的调查,建立用户思维模型,试图发现其不良的设计,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步骤:

  首先,建立几个操作任务:任务1取款,任务2查询余额,任务3转帐……其次,以任务1取款为例,分析其操作的前后步骤,分别通过用户调查记录各个步骤的认知心理状况,应当同时考虑非正常心理因素、非正常环境因素、非正常操作状态等。

  再次,分别总结不同步骤下操作失败的原因,进行用户认知心理分析,并研究每个步骤中对应的知觉内容,并分析其知觉属性(例如形状知觉、运动知觉、状态知觉、过程知觉、结构知觉等),提出相应的设计原则,得出较为完整的用户思维模型。最后,借鉴诺曼提出的设计心理学原理将用户思维模型转换成产品可以读懂的用户任务模型,设计对应的解决方案。

  五、研究用户思维模型的意义

  随着技术的进步,产品功能越来越复杂,同时商业竞争加剧了产品的更新换代,设计师们有更多的机会对产品进行改进设计。但是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仍然受到固有经验的影响,造成在使用中无法识别设计师的意图,或者不同年龄和文化程度的用户由于自身理解力的不同,造成误解和误操作。因此设计师在设计初期要从用户的角度理解其思维方式和认知习惯,从而借用用户思维模型使设计更加人性化。

  建立用户思维模型的重要意义在于:其一,可以分解产品操作流程的每个动作,更容易发现隐藏的设计问题;其二,可以深入了解用户心理认知状况,并结合用户在使用中的心理过程和认知能力进行设计,减少错误发生;其三,经过广泛调研得到的用户思维模型可以成为有形的知识积累,在今后的相关设计中起到借鉴作用。

  3000字以上认知心理学论文篇二:《认知心理学与音乐欣赏教学》

  [内容摘要]本文以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为立场,结合我国音乐新课程的教学改革目标,论述了认知心理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对于我国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产生的积极影响。尤其是对教师传统教学角色和职能的转变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音乐欣赏;教师;教学

  认知心理学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二十世纪70年代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以苛勒和沃特海默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它以大脑中的认知过程为研究对象,这个认知过程,即信息加工过程,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包括感觉输入的变换、简约、加工、存储和使用的全过程。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主流,可以说认知心理学相当于信息加工心理学。它的研究成果为现代教学开辟了新的天地,提供了新的途径。因此,它对现代教学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尤其适于音乐在感觉、行为的周期中,人类有限的能力处理的就是信息,而音乐中所包含的信息量总是大于听者所能够接受的信息量。本文认为认知心理学与艺术教育领域中音乐的关系更为密切,尤其是在当今新课程的改革大潮中,认知心理学在我国基础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早在本世纪初,美国著名儿童音乐教育学心理学学者詹姆斯・默塞尔就在其音乐教育心理学名著《学校音乐教学心理学》一书中反复强调指出:在普通学校中,音乐教育就是欣赏教育,在这里,欣赏被定义为:怀着由衷的欣喜热爱的情绪、情感去自动追求从音乐中获取自我满足和自我发展。目前我国普通学校的欣赏教学活动中所普遍采用的是以音乐知识、价值体系为教学内容;以听教师讲解音乐、展示音乐(播放录音、录像或现场表演)为主要教学方法,显然是与儿童在音乐领域进行实践的需要相距甚远的。

  在当今新课标中指出,音乐欣赏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和初步鉴赏音乐的能力;至于其他教学内容都是为更好地感受、理解和鉴赏音乐而服务的。这门课尤其对传统教师角色和职能的转变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马克思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实践告诉我们,音乐鉴赏能力需要后天培养。在音乐欣赏课上,通过认知心理学,老师对学生的启发、诱导,可使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可充分发挥其想像力。任何一个听力健全的人都可以不受任何训练而具有一定高度范围内的音,但远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对音乐进行审美的感知与体悟。因此,对音响的感觉是人类的共有本能。整体感受主要是通过欣赏与唱歌两个方面来进行教学活动。由各种音乐要素的综合运用而产生的音乐音响对人的情绪给予刺激,可以引起人的情绪波动----联想、回忆、感受、共鸣等;通过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逐步提高其心理素质。所以音乐教学必须符合音乐特质----以音乐的实际音响为表现形式、以情绪的感受和表现为目的。所有这些,使我们不难认识到音乐教师责任之重。为此,我们强调每位音乐教师都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上好音乐欣赏课。上好课,除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技术外,更重要的则是了解学生,为学生设想,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教师的学生观支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决定着教师的教育态度和相应的教学方式。

  一、学生的认知因素是决定学习结果的直接因素。

  传统欣赏教学中的学生观是教师往往把学生视为知识的被动、消极的接受者。只是注重讲解乐曲,从而忽视了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而且也忽视了学生内部的认知规律,不考虑任何其他因素,无视学生的内部认知结构。“强迫”学生接受教师所讲的有关乐曲内容。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不能营造一个主动的学习气氛,而且也不能唤起学生的内部认知规律,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欣赏学习。

  而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是学习这已知的、所碰到的信息和他们在学习时所做的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学习是从外界环境的刺激的输入开始,经过不同的认知加工和存贮结构的转换,最终积入长时记忆,成为知识的一部分。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认知因索(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才是决定学习结果和学习效率的直接因素。教师的教必须考虑学生的内部认知结构,例如在创造外部条件时,教师采用了什么样的导入新课的方式及其怎样激发起学生欣赏的欲望,如何使学生已有的内部欣赏知识与新知识相互加工、转换等,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的,而是学习者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主动地加工信息和构建意义的过程。既然学生的学才是决定学习结果的直接因素,那么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就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所以音乐教师在创造欣赏学习的外部条件时,必须以学生欣赏知识内部的认知规律为前,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教非常重要,因为技术和知识可在工作中日日进步,而徒具精深技术,却无法施教于人是最不可取的。教师的教能够影响学生欣赏乐曲学习的内部认知过程,即引发学生有意义的学习的心向,启发学生进行深水平的加工,帮助学生在知识上查漏补缺,改进和调动已有的认知结构。从中可以看出,认知心理学理论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学生视为积极、主动的信息加工者。

  二、学生的认知结构不同。

  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各不相同,因此当学生知识结构系统性比较好、层次分明,在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时就能够迅速、准确地提取出来,新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但是有些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零散、层次性差、比较混乱,遇到该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时就会有提取困难和错误的现象。当学生发现不能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来解释新学习的内容时,就会产生紧张和不平衡感,如果这种感觉长期得不到消除,学生就会产生厌倦、苦闷的心情。进而变得怕学、厌学。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能引导和控制学生的心理过程,当欣赏一首乐曲时,即要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引发他们丰富的情感,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体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就是要教给学生感受、理解与掌握音乐内涵的本领,又要把握不同年龄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合理的安排欣赏教学的程序和方法。音乐是时间的艺术,乐音随时间运动转瞬即逝,所以对那些比较大型、复杂的作品,最好在欣赏之前就把音乐主题、重要旋律给学生唱熟,或者背熟,使之在欣赏的时候,对乐曲有个印象,不那么生疏。这样有益于调动学生欣赏音乐的主动性、积极性,也有益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更益于理解乐曲的内容。

  因此教师欣赏乐曲时不应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而是应灵活掌握,注意每个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照顾到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进行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创造不同的途径,帮助学生个体完成对新知识的意义构建。学生在用已有的知识水平解决新问题时才能顺利提取,那么学生的紧张和不平衡感就能很快消失,从而产生轻松感、满足感,增强了自信心,那么这种积极的心情就会促使他们主动地去学习。当然能做到这样很困难,这就需要对教师的水平要求非常高。

  三、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教材的知识结构不同。

  就教材而言,选入教材的作品必须是艺术精品。传统的教学往往重视对教材的分析,注重教材的知识结构或逻辑结构。“吃透教材”往往被视为有效教学的重要方面。对教材分析的强调会导致教学过程中较少考虑学生的特点,不注意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相关的背景知识。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其结果往往导致机械学习,影响学生学习的迁移。而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不同于教材的知识结构。两者之间至少存在以下三点错误:

  首先,信息的表征方式不同。教材中的知识主要是以语言文字的方式详细表达的,而头脑中的信息主要是以语义的方式简约表征的,多以自觉的方式储存。其次,信息的构造方式不同。教材中的知识前后顺序性和逻辑性很强,而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的顺序性淡化了,以另外的方式构造起来。最后,知识的完备性不同。教材中的知识是完备的、无缺口的、系统的,而头脑中的认知结构由于遗忘规律的作用,常常是有缺口的。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教师在讲课时不仅要把课本上的欣赏知识讲清楚,更重要的是要把书本上的结构、严谨的知识转化成与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相适应,便于学生接受和储存的知识,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头脑中知识的系统性和完备性。

  怎样使中学生喜欢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的内容呢?编选教材时除了考虑到各种必备因素之外,对于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也不可忽视。所选音乐作品必须是符合学生审美情趣(学生愿意接受)的作品。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音乐教材突出审美内容,并以情绪表现为主线,以欣赏为主要内容,强调对音乐基本要素的理解与掌握。欣赏为主,先听后唱,以对比及精听粗听等手段感受音乐,在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作品的情绪。这样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如果再配齐教材的全套音响和精致的课件,加上教师的教学与引导,是会受到学生欢迎的。教材其他内容的安排则是以应用与表现为目的,引导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作愿望。

  有了好的教材、好的作品,这仅仅为学生喜欢音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还需要教师通过一系列音乐教学活动使学生从整体上感受音乐,喜欢音乐,提高心理素质。认识到“感悟音乐的能力并非天生”的意义在于,音乐教师可以明确自己的责任:不能将学生领入艺术殿堂后就放任他们自行审美体验了事,而应当选择最优秀的作品作为范本加以分析、解释、评价,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评价,让学生在审美实践中,由浅入深地知晓音乐艺术特有的审美性质、手段和方法,提高审美敏感性,从而达到培养音乐审美力的教育目的。那么我们从事基础音乐教育的教师就尽到了培育“音乐之耳”的职责和义务了。

  就如孔子所言:“自乐乐人,自正正人。”而塑造健康的品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音乐导人向善的作用的同时,则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认知心理学知识,并懂得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品格及较高审美情趣的德才兼备的学生。所以,音乐教师除了要具有符合要求的音乐素质以及音乐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掌握音乐教学的规律和方法之外,还必须努力学习和掌握少年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并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音乐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总之,认知心理学研究为音乐欣赏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理念,给现代教育实践提供了许多新的启示和方法。在现在这个提倡索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应该运用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吸取其合理的成分,积极转变角色和职能、转变教学观念。应充分认识到学生不应是学习过程的被动接受者、不是被压抑者,而应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不应是传统教学观念中的知识灌输者,不应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包办者和学生个性的压抑者,而应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这样才能培养真正的素质人才,才能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子寸英,金杜林,应用认知心理学原理转变教师角色和职能,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9期。

  [2] 黄天元,当代认知心理学的“学习观”及教学启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年第4期。

  [3] 李瑾瑜,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期。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教学研究组 组编,郭东岐 编著,教师的适应与发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2期。

  [5] 吕维华 ,让音乐欣赏动起来 ,中国音乐教育,2002年第7期。

  [6]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期。

  [7] [美]Sternberg 张厚粲,教育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9期。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3000字以上认知心学论文”

2735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