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货币政策的形势论文
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实施宏观调控,是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责之一。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浅议我国货币政策的形势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议我国货币政策的形势论文篇一
《小议我国当前货币政策》
[摘 要]遭遇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后,我国高度依赖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所潜伏的弊端展露无遗。作为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货币政策能否扛起复苏的大旗,护送中国经济重回稳定轨道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研究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挑战,对我国当前货币政策提出建议。
[关键词]货币政策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工具
一、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挑战
(一)投资与消费失衡
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三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否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到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国目前多以政府和国有资产投资为主,还有低廉劳动力成本推动产品大量出口,整体经济长期运行在产能过剩、消费需求不足的大环境中。投资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但消费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拉动作用并不显著。
(二)国际收支持续巨额“双顺差”
1.外汇储备规模失控
由于强制结售汇制度,导致多年来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投放量中所占的比例长居高不下,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压力以及由此可能衍生的相关风险接踵而来。另外,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会削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限制中央银行运用基础货币和汇率政策高效调控宏观经济。
2.流动性过剩
自2004年以来,我国M1和M2整体增长速度都高于GDP增速,货币供给大大超过经济正常发展的需求,说明流动性过剩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隐患。过多的流动性注入资本市场后会进一步推高资产价格,造成股市和房地产出现严重的泡沫现象,产生通货膨胀压力,从而破坏我国经济的长足发展。
3.人民币升值预期趋强
贸易长期巨额顺差导致外汇市场供大于求是人民币出现升值预期。我国实施的各种鼓励外资的政策使得外商可以在我国境内直接投资也使人民币升值预期趋强。从而导致大量海外游资开始涌入中国的股市和楼市,企图攫取人民币升值的利益,投资消费者的心理预期进一步加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
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操作
(一)存款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主要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冲金融机构的流动性,2007年至2008年10月,我国将实施十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为从紧的货币政策。期间中央银行共1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直到2010年1月18日,针对较为充裕的流动性,中央银行再次变动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至15%,2月25日再次上调至15.5%。
(二)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中央银行为提高企业和个人应对国内价格上涨的能力,调节和稳定通胀预期,在2007年共6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贷款利率都在2007年末达到历史高点,分别为4.14%和7.47%。2008下半年四次下调1年期贷款利率,在年末下降至4.86%,5次下调1年期存款利率,在年末达到2.25%。
(三)公开市场操作
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主要包括现券交易、回购交易(正回购、逆回购)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的重要货币政策工具。自2007年以来,中央银行通过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开展正回购操作、重启三年期中央银行票据等措施,有效回收市场上多余的流动性。
三、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
目前扩大民间消费仍是最大的难题,货币政策应继续关注和鼓励民间投资,通过调节利率水平影响投资和消费需求结构,将货币政策重点放在扩大内需和调整结构上。同时要合理控制信贷的投放规模和流向,扶持中小企业、弱势行业发展。进一步通过适当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回收经济运行中多余的流动性,避免通货膨胀出现和资产价格过快上涨。面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货币政策应积极寻找平衡国际收支的途径,从而控制外汇储备快速增长。总之,货币政策要继续保持适度宽松的基调,并在此基础上,依据外部环境和国内情况适度进行灵活微调。
四、对当前货币政策的建议
(一)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促进投资与消费协调发展
扩大内需的核心又在于提高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尤其是扩大中低收入者和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可考虑的办法除了通过将储蓄利率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从而刺激居民的消费需求,还能向发达国家学习,将发展消费信贷作为扩大居民消费的主要模式,鼓励城乡居民使用信贷消费方式。
(二)改善“双顺差”格局,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均衡
无论是规模过大的外汇储备,还是过剩的流动性和日益增强的人民币升值预期,都主要是由巨额“双顺差”引起的,因此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平衡国际收支。目前,货币政策可以考虑通过缩减进出口差额,再配以限制外商直接投资,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均衡,将外汇储备控制在合理规模内,稳定人民币升值预期。
(三)推进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寻找新就业增长点
其一,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变动货币供应量,影响利率等参数,从而影响就业率。尽管依靠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和汇率,争取外资投资,扩大外需,从而达到就业率提高的方法是可行的,但这样依旧以大量低廉的出口产品换取美元,外汇储备会进一步增加,居民的生活质量难以提高,经济增长模式将越来越不平衡。
其二,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调整贷款结构,改变产出结构和就业结构,达到改善失业率的目的。可做的努力有扶持中小企业和个体的发展,积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挖掘潜力,发展与高科技相关产业;优化创业环境,提供创业贷款,鼓励失业群体尤其是大学生自主创业。
参考文献:
[1]陈新年.论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2]杜军,任景波.流动性问题与对策研究[M].首经贸大学出版,2009
[3]汪洋.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4]徐雪.中国经济问题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