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论文写作指导>

最新的财经大专毕业论文范文

家文分享

  了解财经知识,掌握世界金融局势,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收入。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最新的财经大专毕业论文范文,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欣赏吧。

  最新的财经大专毕业论文范文篇一

  关于加强财经纪律监督的对策

  【摘要】 一些地区和部门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日益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妨碍经济上进一步实行调整、政治上进一步实行安定方针的贯彻目标。加强财经监督、严格财经纪律成为会计审计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建立良好的财经经济秩序,是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有效利用,保障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所必须的,本文针对加强财经纪律监督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加强 财经纪律 财经监督 对策

  一、完善财经监督制约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财政监督制度多采用直接性和突击性检查,这种检查方式只能起到一时的治标不治本的作用,对财政中所产生的资金外流、“小金库”现象并不能有根本性的消除影响。这种在制度上缺乏针对性、科学性、超前性,严重影响了检查的效率和效果,因此完善财经监督制约机制是对财政中各种资金流失等现象的重要措施。

  财政监督是国家为了保障财政分配活动能够正常有序运行和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凭借政治权力,在财政分配过程中对直接影响分配关系的相关主体的各种经济活动进行监控、检查、稽核、督促和反映的总称,是国民经济监督体系中极其重要的一环。财政问题从根本上讲是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问题,有分配就必然有监督,如果组织具有严密性,管理方式比较科学且相当权威的财政监督机制,市场经济中财政的“内在稳定器”的作用就会失灵,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引起经济运行的紊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监督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共财政框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财政监督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我国进入了建设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阶段,为财政监督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由于传统体制的惯性及改革过程中制度建设与创新的滞后性,使我国在财政监督的研究与制度建设方面相对落后。

  科学的财经监督机制应该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角度出发,改革预算编制和财经支出制度,使政府公共预算和公共支出能够反映出“体现政府职能,公平配置资源;科学编制预算,强化预算约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公共支出透明度”的特点。加强政府的监督力度,对各单位设置专门的财政监督机构,进行全面、彻底、长期的财政监督工作。

  完善财经监督制约机制,促进各级执法部门和业务部门严格遵守财经法规,从制度上对财经纪律监督起到一定的约束力,要严格审查每笔财务支出是否完整,凭证内容是否真实,有无假公济私违反财经法规的行为。制度是国家各项政策执行和保障的基础,也是对不法行为制度上的遏制,起到财政监督中最根本的作用。

  二、增强财经监督和财经纪律认识

  许多管理者对财经监督和财经纪律观念认识不够深刻,单纯的以企业经济效益为重点,忽略财经监督工作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作用,从而导致企业固定资产流失严重、各种资金项目不明等。因此加强各级管理者和领导对财经监督以及财经纪律的认识显得首当其冲,贯彻财经监督的法律、法规,制度是加强认识的一个重要手段。

  “小金库”现象日益严重,除了个人利益的索取,最根本、最关健的原因其实是一些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不强,对财务工作实行个人主义,只考虑本单位的小团体利益和眼前利益,不考虑国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有的通过非法截留、隐瞒和转移收入,偷漏应上缴资金。有的滥发奖金、补贴和福利,片面照顾干部职工利益;有的只图用钱方便自由,不考虑是否违反规定;有的人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本位主义思想严重、利欲薰心、腐化堕落,为满足其私欲,损公肥私设立“小金库”,或请客送礼,或公款旅游,或大吃大喝,把“小金库”视为个人私囊,随意支用。

  财经纪律是党和国家制定的经济法规和相关政策,是规范各相关主体参与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也是经济工作包括财政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保障措施。加强财经监督和财经纪律是一次思想上的深刻认识,也是对个人自身素质和职业道德的要求,思想指导行动,意志力约束行为。增强财经监督和财经纪律的认识杜绝了单位和个人非科学和不道德的财经错误思想,对财经监督工作和严格财经纪律工作有着很大的思想意义。

  单位管理者和领导需要自觉遵守财经法规,学习法律知识和财经制度,营造群众监督和民主理财的良好氛围,增强每个人遵守财经纪律的自觉性。企业氛围和文化在许多方面可以塑造一种良好的财经纪律,个人和部门之间的相互约束以及相互监督也会起到很好的提醒作用。

  三、对财经决策部门实行权力分解

  集权是许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集权过于将企业的决策权集合为一个整体或部门,有个人主义垄断和决策自主化的倾向。这种现象导致许多企业在进行决策的时候缺乏多方分析和依据,盲目根据自己的想法而进行决定,使决策失去了本身的作用,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直接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对财经决策部门实行权力分解是指分工不同的领导负责大项支出的政论,从立项、执行和监督三个决策权出发,实行三权辅助、三权制约的政策。这种做法结合了西方的先进制度和我国现行财经管理制度的做法,进一步改革财经管理部门之间的权力制衡。

  传统的财经管理模式是指由财务部门负责企业或单位的各项财经支出活动,缺乏一个监督的机构,使得财务部门独立行事,依附于领导的决策或自行判断。实行权力分解将原本的财务部门分为立项部、执行部和监督部,三者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立项部根据企业的概况和需求提出财务支出的书面申请,由部门领导签字和审核后交给执行部;执行部针对该部门的财经需求和企业财政支出制度进行审核,如果符合标准可以执行,对于不符合标准的打回原申请部门进行修改;执行部门的执行过程中接受监督部门的监督,包括执行前、执行中和执行后的全程监督。

  进行财经决策部门权力分解后,企业领导和个人对财经决策的主观影响性减少,财务部门能够秉公办事,无需考虑其他主观因素,因此使得财经工作的开展更加科学化和制度化。同时这种做法能够加强经济管理,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同时也优化了财经机构设置,严肃财经纪律。改善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及应对市场竞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不可替代的正确性。

  四、实行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企业内部审计是现代企业在财政监督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良好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是企业管理制度的核心部分,内部审计是为了指导企业的财经工作中更具有判断性和正确性,是为了企业良好健康发展的一个措施。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内部审计所发挥的作用也在逐渐增大,构建战略性的内部审计不仅能使组织机构增值,同时也是财经管理者正在研究的关键问题。

  内部审计在学术上的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运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而这一定义是也是在内部审计进入增值时代的标志和重要意义。

  如何建立一个高质量的、有效的内部审计机构,在监督企业生产经营的同时,又能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增加组织的价值是当前内部审计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内部审计从根本上谈不仅仅是企业监督的作用,也是企业内部组织机构优化的前提,从企业内部挖掘企业发展的价值和减少企业发展中的阻碍因素。内部审计监督意义上是从企业内部去发现问题从而处理问题,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缺点,内部审计就是善于发现缺点,改正缺点,更好地让企业无后顾之忧地去发展和经营。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作用的认识,对丰富和拓展内部审计研究、强化内部审计实务和完善公司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因此在企业实行内部审计制度是一项重要的举措,对企业自身发展有着十分巨大的意义。

  五、建立财税监督绩效考核指标

  长期以来我国的财税监督以对财税专职监督机构的考核指标组织收入为主,也就是以入库额多少为评价指标,致使监督机构对参检单位的考核也以收缴额为主,检查业务费的拨付也主要参照收缴额这一指标。这种考核指标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从表面上对检查单位进行了突击式的监督,单纯的问题纰漏和罚款做法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财经方面的不法行为仍然会继续维持。

  财税监督所存在的意义主要是为了遏制违纪行为、规范财政管理、保证财政资金安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而这种收缴额为财税监督绩效考核的指标并不能体现财税监督的性质,甚至存在着财税监督机制以次赚取个人收入的手段。财税监督执行中缺乏科学、客观的统计分析指标和管理体系,只是简单的数据分类汇总和总结分析,而针对数据分析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很少触及,缺乏对违纪问题的科学、准确、实事求是的分析评价。

  建立财税监督绩效考核指标是为了更科学地制定财税监督方针,从根本上解决违纪行为、资产流失和资金使用率低的现象,而正确的财税监督绩效考核指标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涉及:第一,企业规模前提下缴税额的多少,缴税额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企业生产的规模和发展状况;第二,企业资金使用率,企业资金从财政方面可以看出企业资金使用率的高低,从而判断企业资金是否使用充分和效率性。

  从财政监督的角度来说,建立财政监督绩效考核指标将财政监督工作更加细致化和条理化,也避免了财政监督过程中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问题,更利于找到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更能发挥财政监督的积极作用。

  六、结束语

  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了关于加强财经监督和财经纪律的对策,分别是完善财经监督制约机制、增强财经监督和财经纪律认识、对财经决策部门实行权力分解、实行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建立财税监督绩效考核指标。至于企业能否从上述的对策中制定符合自身发展道路的方针,这个无法定论,相信未来企业在财经监督和财经纪律方面的加强会让企业的发展更有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晓红:财政监督管理理论分析与制度优化[M].大连理工出版社,2003.

  [2] 陈小玲:基于权责发生制的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

  [3] 孟建军:内部审计的增值目标及其实现途径[J].财会通讯,2004(1).

  [4] 韩颂:内部审计职业化浅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2).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最新的财经大专毕业论文范文

2704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