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社会变革(2)
郭立场分享
三、农村社会的困境与出路
事实上,制约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最终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最大障碍,不在城市,而在农村。当前,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同时也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三者紧密结合,不可偏废。我国目前正处在城市化加速阶段,工业经济比重不断上升,信息产业和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农业经济比重在缓慢下降,适当而又高效地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关键的环节。“任何治理都不是孤立地进行的,都要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在中国,国家主导社会是国家治理的基本特点”。单单依靠农村自身,是很难建设好农村的。要依靠城市支援农村建设,最重要的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当前的工作是要取消户籍,加大城镇化进程,尤其注重中小型城镇的发展。小城镇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它不仅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下岗人员的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也可以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流动,避免农业人口盲目进入劳动力饱和的城市。因此,作为政府部门,应当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系统工程中的重要部分来抓,把它放在战略的高度加以考虑。
我国不适于提倡农业人口大规模、大批量向城市流动。其直接原因就是我国人口基数太大,城乡均有大量的劳动力剩余,大批农民工的涌入,势必加重当地的就业压力,还会带来诸如加重城市管理负担等综合负效应;另外,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必将造成流出地和流入地的人口结构失调,尤其不利于流出地的产业发展。为了积极而又稳妥地实现这种转变,避免或者减轻大规模社会变迁可能发生的混乱和震荡、必须解决好农民土地问题.防止大量失地农民沦为游离于正常社会生存状态之外的元业流民。因此,目前我国适用的人口转移模式应以就地转移为主,尽量在小城镇实现就地消化,实现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
城市化还意味着国民经济增长模式、国民生活形态的重大转变。现代的城市化,要求重视城市的功能建设.优化城市生活空间,解决城市环境容量和人口平衡等问题。农民的文化、技术水平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现代化农业必须以农民具备较高的文化教育水平为前提。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这是事物发展的辩证法。人口的绝对数量并不是问题,关键是人口的素质,也就是说要有教育的水平、创新的水平。教育的追赶一定要优先于经济的赶超。政府一定要以父母之心来办教育,一定要把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
解决“三农”问题,从根本上讲,还是要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职业化。也就是说,要千方百计将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落到实处。华西村、南街村的成功,跟强大的集体经济能够强有力地吸引资源有很大的关系。南街村有不少人在外边工作,村企业发展起来以后.吸引很多人愿意“回来参加企业,为南街事业做贡献”。因此,要逐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城市群或城市带,形成“大城市——中小城市——乡村”的两头小中间大的三级城镇化人口格局,避免人口过度涌向大城市,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区域人口的合理化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