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土地资源集约利用
陈丽萍分享
摘要:土地的有限性决定其稀缺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提升我国现代化水平的重大而又艰巨的历史性任务,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经济与保护土地资源一直是一对并存的矛盾,如何通过研究来建立合理的土地利用机制,使经济发展与保护土地资源协调发展,以实现经济社会和资源保护的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土地资源;集约利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郊区城市化、城乡一体化、乡村城镇化、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快,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土地资源的自然供给却是有限的,如此\"三化一新\"需要我们转变原有观念,使土地资源利用从传统的利用方式向高效科学的方式转变;从粗放型向集约利用转变。
一、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内涵
土地集约利用的基本涵义就是指在土地上增加投入,以获得土地的最高报酬。一般用单位面积土地上的资本和劳动投入量来衡量土地利用的集约度。土地集约利用侧重于土地利用潜力的挖掘,以节约用地和高效用地为原则,是投入产出比和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最高。但是由于土地利用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提高是有限度的。
二、新农村建设中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一是新农村建设与村庄建设的关系。必须明确指出,新农村建设不单是村庄建设。新农村建设不能违背农民意愿、不讲条件、搞不切实际地大拆大建,更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搞形象工程。二是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建设的关系。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生产力,特别是要大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这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
第一,新农村建设中的\"空壳村\"现象严重新农村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建设在前、规划滞后,模式在前、政策滞后,实践在前、理论滞后。旧村改造不力,\"空壳村\"现象突出,有的地方不注意旧村改造,农民富裕后旧房不拆盖新房。导致村庄内部旧宅基地闲置,未能及时退耕还田,村庄建设向外围扩展,形成了\"外光内糠\"的空壳村。现代农村社区和新型农民公寓建设日益兴盛,农村居民地点突击似的大拆大建,一户多宅等新的土地圈占和浪费现象非常严重。
第二,村办企业分散,造成重复建设调查发现,由于土地使用制度的限制,\"乡办企业在乡,村办企业在村\"粗放生产,重复建设,基础设施一厂一套,不能科学合理的利用资源,占用土地较多。例如,村里的印刷厂和镇上的包装厂各自上马自己的项目,不能共用基础设施,重复建设,浪费严重。
第三,村庄布局零乱,规模偏小
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方式,使农村土地利用格局形成了相对封闭的不规则单元,农村居住分散化问题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农民长期习惯以\"居民点+责任田\"的自然院落的形式分散居住,形成了村民住宅\"满天星\"式的分布格局。造成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
三、新农村建设中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对策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此方针各个方面相互联系、互为因果。主要包括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等方面的丰富内涵。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农村各项建设中集约利用各种资源。
1、坚持土地资源高效利用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表现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的模式,宏观层次配置是指土地利用类型在各产业部门的用地分配,中观层次配置是各产业部门根据自身用地指标进行部门内用地组合,微观层次配置是指地块内部不同品种或类别的配置。
(1)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土地集约利用涵括土地优化配置,土地的优化配置可以实现集约利用,土地优化配置实质上可以理解为以土地可持续利用为根本目标和准则,在一定区域内使土地资源需求既能满足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不对人类未来的发展造成威胁。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资源短缺与低效利用造成,必须要通过优化配置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率。
(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土地资源的持续集约利用的必然要求。调整即墨市现有的农业产业结构,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用的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合理的农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增加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产出,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产出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对每一类土地实行分类指导,合理确定,不能\"一刀切\",以发挥每类土地的最高利用价值。
2、坚持土地资源节约利用
(1)因地制宜地开展以\"空心村\"整治为重点的旧村改造工作农民的新建住宅大部分都集中在村庄外围,而村庄内却存在大量的空闲宅基地和闲置土地,形成了内空外延的用地状况,即所谓的\"空心村\"。要挖掘村庄内部土地资源潜力,充分利用村庄内的闲散地,废弃地及其旧宅基地,严格控制村庄建设用地向外延扩大,旧村址及时复耕还田。旧城改造中要杜绝建平房,控制建而二层别墅楼,提倡建多层公寓楼和住宅小区,有条件的村庄要逐步向楼房发展。
(2)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提高农地非农化成本目前,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对于通过提高土地占用成本,促进土地持续利用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土地资源的滥占滥用的现象。因此,须进一步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尤其是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人市制度,可以实行直接入市、公用事业用地市场价征地人市和按谈判价格将农村集体土地征购入市的制度。这样可以大幅提高农地非农化成本,减少建设部门对农地资源的不必要的占用。
(3)建立城乡建设用地的统一市场,节约公共基础设施用地新农村建设中,要走集中统一建设的路子,小城镇和有条件的村庄要实行综合开发,集中配套建设,建一片成一片,防止遍地开花,分散建设,尤其是小城镇的建设,要做到三个集中,即乡镇工业向工业小区集中,居民住宅向住宅小区集中,商贸经营向市场和商贸区集中,同时要统一安排道路、供水、供电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
3、大力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一要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认真贯彻国家关于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方针政策,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部门、行业规划相协调。
二要加大违法占地监管力度,当地政府及国土资源部门要进一步组织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为农村经济建设和新村建设提供有力的土地资源。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土地利用规划的项目用地以及一户多宅、超标准用地、占优补劣,基本农田保护措施不落实及严重的土地违法违纪案件,一经发现严查到底。对通过整理新增加的耕地,采取行政、法律、经济和科学技术手段加以保护,严肃查处违法占地、侵害农民利益、破坏基本农田等问题,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管理。
三要加强土地整理,增加农地储备。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农地占用逐年增加,农地面积在大幅度减少,加之农业技术进步较为缓慢,一定技术条件下农业生产力提高幅度有限,则会造成农地短缺,对粮食安全造成直接威胁。目前,当地政府及国土资源部门应注重加强土地整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以增加土地的有效供给;对土地资源进行复垦、改造及调整,促进农业土地利用有序化、合理化、科学化程度的提高;通过农业补贴政策,适度实行一定规模农地的休耕制度,并采取企业改制迁并、村落归并、农田整理、废弃地复垦等各种行之有效的土地整理方法,提高农地质量,增加农地储备,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4、坚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的实现目标是追求土地利用效率的最大化,节约建设用地资源,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最终目标,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必然选择,因此要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必须坚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参考文献:
[1]王文升.山东省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大地出版社.
2002.12[2]曹蕾.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14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土地资源;集约利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郊区城市化、城乡一体化、乡村城镇化、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快,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土地资源的自然供给却是有限的,如此\"三化一新\"需要我们转变原有观念,使土地资源利用从传统的利用方式向高效科学的方式转变;从粗放型向集约利用转变。
一、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内涵
土地集约利用的基本涵义就是指在土地上增加投入,以获得土地的最高报酬。一般用单位面积土地上的资本和劳动投入量来衡量土地利用的集约度。土地集约利用侧重于土地利用潜力的挖掘,以节约用地和高效用地为原则,是投入产出比和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最高。但是由于土地利用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提高是有限度的。
二、新农村建设中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一是新农村建设与村庄建设的关系。必须明确指出,新农村建设不单是村庄建设。新农村建设不能违背农民意愿、不讲条件、搞不切实际地大拆大建,更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搞形象工程。二是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建设的关系。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生产力,特别是要大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这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
第一,新农村建设中的\"空壳村\"现象严重新农村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建设在前、规划滞后,模式在前、政策滞后,实践在前、理论滞后。旧村改造不力,\"空壳村\"现象突出,有的地方不注意旧村改造,农民富裕后旧房不拆盖新房。导致村庄内部旧宅基地闲置,未能及时退耕还田,村庄建设向外围扩展,形成了\"外光内糠\"的空壳村。现代农村社区和新型农民公寓建设日益兴盛,农村居民地点突击似的大拆大建,一户多宅等新的土地圈占和浪费现象非常严重。
第二,村办企业分散,造成重复建设调查发现,由于土地使用制度的限制,\"乡办企业在乡,村办企业在村\"粗放生产,重复建设,基础设施一厂一套,不能科学合理的利用资源,占用土地较多。例如,村里的印刷厂和镇上的包装厂各自上马自己的项目,不能共用基础设施,重复建设,浪费严重。
第三,村庄布局零乱,规模偏小
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方式,使农村土地利用格局形成了相对封闭的不规则单元,农村居住分散化问题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农民长期习惯以\"居民点+责任田\"的自然院落的形式分散居住,形成了村民住宅\"满天星\"式的分布格局。造成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
三、新农村建设中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对策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此方针各个方面相互联系、互为因果。主要包括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等方面的丰富内涵。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农村各项建设中集约利用各种资源。
1、坚持土地资源高效利用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表现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的模式,宏观层次配置是指土地利用类型在各产业部门的用地分配,中观层次配置是各产业部门根据自身用地指标进行部门内用地组合,微观层次配置是指地块内部不同品种或类别的配置。
(1)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土地集约利用涵括土地优化配置,土地的优化配置可以实现集约利用,土地优化配置实质上可以理解为以土地可持续利用为根本目标和准则,在一定区域内使土地资源需求既能满足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不对人类未来的发展造成威胁。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资源短缺与低效利用造成,必须要通过优化配置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率。
(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土地资源的持续集约利用的必然要求。调整即墨市现有的农业产业结构,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用的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合理的农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增加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产出,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产出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对每一类土地实行分类指导,合理确定,不能\"一刀切\",以发挥每类土地的最高利用价值。
2、坚持土地资源节约利用
(1)因地制宜地开展以\"空心村\"整治为重点的旧村改造工作农民的新建住宅大部分都集中在村庄外围,而村庄内却存在大量的空闲宅基地和闲置土地,形成了内空外延的用地状况,即所谓的\"空心村\"。要挖掘村庄内部土地资源潜力,充分利用村庄内的闲散地,废弃地及其旧宅基地,严格控制村庄建设用地向外延扩大,旧村址及时复耕还田。旧城改造中要杜绝建平房,控制建而二层别墅楼,提倡建多层公寓楼和住宅小区,有条件的村庄要逐步向楼房发展。
(2)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提高农地非农化成本目前,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对于通过提高土地占用成本,促进土地持续利用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土地资源的滥占滥用的现象。因此,须进一步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尤其是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人市制度,可以实行直接入市、公用事业用地市场价征地人市和按谈判价格将农村集体土地征购入市的制度。这样可以大幅提高农地非农化成本,减少建设部门对农地资源的不必要的占用。
(3)建立城乡建设用地的统一市场,节约公共基础设施用地新农村建设中,要走集中统一建设的路子,小城镇和有条件的村庄要实行综合开发,集中配套建设,建一片成一片,防止遍地开花,分散建设,尤其是小城镇的建设,要做到三个集中,即乡镇工业向工业小区集中,居民住宅向住宅小区集中,商贸经营向市场和商贸区集中,同时要统一安排道路、供水、供电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
3、大力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一要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认真贯彻国家关于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方针政策,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部门、行业规划相协调。
二要加大违法占地监管力度,当地政府及国土资源部门要进一步组织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为农村经济建设和新村建设提供有力的土地资源。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土地利用规划的项目用地以及一户多宅、超标准用地、占优补劣,基本农田保护措施不落实及严重的土地违法违纪案件,一经发现严查到底。对通过整理新增加的耕地,采取行政、法律、经济和科学技术手段加以保护,严肃查处违法占地、侵害农民利益、破坏基本农田等问题,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管理。
三要加强土地整理,增加农地储备。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农地占用逐年增加,农地面积在大幅度减少,加之农业技术进步较为缓慢,一定技术条件下农业生产力提高幅度有限,则会造成农地短缺,对粮食安全造成直接威胁。目前,当地政府及国土资源部门应注重加强土地整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以增加土地的有效供给;对土地资源进行复垦、改造及调整,促进农业土地利用有序化、合理化、科学化程度的提高;通过农业补贴政策,适度实行一定规模农地的休耕制度,并采取企业改制迁并、村落归并、农田整理、废弃地复垦等各种行之有效的土地整理方法,提高农地质量,增加农地储备,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4、坚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的实现目标是追求土地利用效率的最大化,节约建设用地资源,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最终目标,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必然选择,因此要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必须坚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参考文献:
[1]王文升.山东省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大地出版社.
2002.12[2]曹蕾.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