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养成教育方法
下面是关于中职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养成教育方法,希望你们喜欢
立德树人是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坚持德育为首,加强诚信教育、敬业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自强不息,勇于探索的精神,把培养学生成人和成才更好的结合起来。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尚未成熟期,因此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学生道德意识、观念教育
1.加强学习国家、省、市相关的德育文件。全面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师德建设等文件精神,利用班会和团会加强理论学习,增强道德教育的灌输力。
2.充分发挥德育课主渠道作用。寓德育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德育课教学是实施德育的主要渠道,因此在德育课上积极引导学生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牢固社会主义荣辱观。并且在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设置课程,不断推动德育课程改革创新,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专业课教学及实训实习过程中,教师要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加德育影响,任课教师要密切结合职业特点及专业技术发展的需要,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劳动观念、敬业精神、职业纪律、职业责任感及创业精神教育。
3.突出第二课堂的德育功能。传承和创新活动载体,增强道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学校党团组织、学生会、班集体、学生社团,通过开展科技、文艺、体育活动,如"歌声满校园""兴趣体育竞赛"等文体活动,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培养健康的情趣。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学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以师生为主体,创造并形成共识的价值观念、办学思想、群体意识、行为规范,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一是优化校园人文环境,确立和贯彻具有本校特色的校训及校风、教风、学风内涵,创设深厚的文化环境;加强校园美化、绿化、净化的管理,完善校园文化活动的自然环境设施,创设优美的自然环境,同时积极推进优秀企业文化走进校园。二是结合传统节日、重大事件和开学典礼、建校发展史宣展、专业技能大赛、主题活动月等,开展吸引力强的系列主题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增见识,长才干,做贡献。三是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校园网络等建设,发挥板报、图书馆、校史馆及模拟职业场景等的宣传舆论作用,结合学校实际,重点宣传先进企业文化、行业劳动模范和本校优秀毕业生事迹,鼓舞学生学习干劲。
5.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对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等方面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予以心理辅导或援助,为学生减压,使学生增强抗挫折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道德自律能力
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培养学生道德自律能力,增进学生文明修养。引导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切实抓好学生"学做人",促成学生由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方面转化。
1.确立并完善学生行为规范。不断充实和完善相应条例,使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有章可循".例如,将"五大社会公德"(即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通过一整套行为规范内化到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中,并体现到学生具体行为要求的一系列考绩、考德的规章条例之中。
2.实施班级学生养成教育目标管理。将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诸方面的行为规范要求,分解成为学习考勤、纪律作风、着装仪表、体操队列、环保卫生、公益活动等各项考核内容,以一定的"分值"规划出"超标、达标、不达标"三个量化标级,一条线地穿插于班集体和学生个学生每日、每周、每月乃至学期、学年行为考核的全过程,塑造校园学生文明形象。
3.加强班风、学风建设。加强以"共建和谐文明班级"为主要内容的班风、学风建设。对班级设置每周班风、学风建设相应评比考核,确立嘉奖表扬机制,每学期还要围绕"学习态度、课堂纪律、团结和谐、文明礼貌"等方面内容,对班级进行民主测评,推动班级和谐文明风尚的普遍形成。
4.建立学校与家庭、社会沟通的渠道和纽带。重视对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品德形成、个性发展的影响。通过多种方式密切与家长联系,指导家庭教育,改进教育方法,使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融为一体。
三、提升学生素养
抓实劳动实践、志愿者服务这个教育载体,增强学生劳动观念、职业情感、公益服务意识,提升学生素养。第一,贯彻劳动教育规定。认真贯彻辽宁省《关于中职学校实施劳动教育的规定》,认识开设校园劳动课的重要意义,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关于校园劳动课的管理、实施和考核办法,保证校园劳动课落到实处。第二,学生校园劳动课要保证每班每学期不少于一周,并纳入学生必修课程和学分制课程的教学范畴,劳动课不及格同样需要补考并影响学生的评优。第三,从学校的范围内,鼓励班级、学生个人开展广泛的公益劳动和志愿者服务活动,传播正能量,弘扬奉献精神。第四,加强学生在实习、实训等实践环节中的职业劳动观念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经常性地开展以提高动手能力为主的专业课技能比武大赛,努力做到红与专结合。第五,引导学生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进行建校劳动,参加社会公益劳动等,培养学生不畏艰苦、勤劳朴实的生活作风。第六,不断完善德育管理制度,规范学校各部门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领域中的德育职责和任务,使德育管理在制度上得到强化,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四、建立并完善"五个支撑"保障体系
要使学校德育工作顺利开展和德育工作有效运行,就建立并完善德育工作支撑体系,不断完善德育管理运行机制,具体如下。
1.建立稳固的德育工作组织支撑。实行党委书记和校长负责的德育工作管理体制,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的至上而下全方位、系统的德育工作网络体系,稳固德育工作的"组织支撑",使德育工作在组织上得到保障。
2.建立稳固的德育管理制度支撑。不断完善德育管理制度,规范学校各部门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领域中的德育职责和任务,使德育管理在制度上得到强化,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3.建立稳固的德育管理队伍支撑。建设一支懂德育、善管理、思想好、勤务实的专兼职德育骨干队伍,使学校德育管理有依托、有抓手。班主任队伍的建设是重中之重,要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学习培训,提高必要待遇,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使德育管理在队伍上得到增强。同时充分发挥团组织作用和学生会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
4.建立稳固的德育管理激励支撑。恰当运用学校德育评价评价体系和学生品德评定办法,定期总结表彰学校德育工作的集体、个人成就,树立典范,把德育工作实绩作为对部门及教职工考核、职务聘任、表彰奖励的重要内容,开展经验交流。表彰奖励涌现的先进人物、宣传先进事迹,促成学比赶超的竞赛局面,使德育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在动力上得到激扬。
5.建立稳固的德育管理理论支撑。以科研为先导,促进德育改革,从研究学生较为突出的现实问题入手,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科研工作,明确不同时期的德育论文、著述、德育研究课题。加强对学生思想动态调查、分析、研究、反馈、评价,深入反思,认真总结以往德育工作经验,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德育科研的实效性。
五、结语
在新的形势下中职学校应站在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高度来开展德育工作,恰当选择德育工作途径,帮助学生分辨是非,汲取精神营养,让学生获得真、善、美的心灵启迪,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侯玉华".全员育人导师制"在中职学生养成教育中作用[J].现代教育,201(49)。
[2]孙元儒。新形势下职业院校德育途径的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422)。
思修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