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理想的思修论文(2)
关于大学生理想的思修论文篇二
《关于毕业生理想与现实矛盾处理案例分析》
摘要: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前夕,往往会对自己的出路感到困惑,他们想坚守自己的理想,但往往又迫于现实的压力不得不妥协,甚是苦恼。本文通过下述案例的分析,讲解毕业生在现实与理想间应该如何做好权衡。
关键词:现实 理想 责任 挑战
【案例简介】
张某是今年6月份即将毕业的学生,当年选读土木工程专业是听从家里人的建议,原因很简单,家里人所从事的行业均与这一专业相关,毕业后容易找工作就业;自己则对专业没有太多的想法。入学后,伴随系内学科入门指导讲座的开展和课业的修读,张某对土木工程专业逐步有了直观的认识,用他自己的话说,“可以接受,但不喜欢”。大学的时间很快,一转眼,张某到了毕业学年,是就业还是考研,难以抉择。若选择前者,在父母的帮助下,可以很轻松的找到工作,但他心底似乎并不想这样,因为经过大学课程的学习和对自己的深入思考,张某觉得自己的性格并不适合在此行业内发展。若选择后者,自己可以通过考研的途径重新择业,但随之而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太高,引用经济学的术语就是机会成本太高;且不说自己能不能考上,即使考上,读过三年能否轻松就业,能否真如所愿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现在都不好说。为此,张某自大四上学期就开始纠结,且处于轻度焦虑的状态,凡事都不上心,经常和家里发生争吵;家长为此也常与我电话联系,抱怨小孩态度的转变,深感无奈。
【案例分析】
此案例属典型的因无法正确处理现实与理想间的选择问题而迷茫的情况。现实与理想,对于还未走出大学校园的学生来讲,似乎是对立不可调和的,学生在面对它们的时候往往会把两者对立起来看待,不会寻求两者间的共通之处,即会出现有理想无现实抑或有现实无理想的情况。对此,我们需帮助学生深入分析两者间内在的联系,将两者间的差异弱化,寻求两者间的共通之处,解决学生心中迷茫的根本问题,即做到以学生实际面临的问题为中心,逐步弱化其内心矛盾不安的情绪,让他以理性的态度对待两者间的差异,最终找到两者间的平衡点,巧妙的将现实与理想融为一体,让他实现在现实的基础上追求理想的状态。具体分析和做法如下:
张某焦虑情绪的产生,主要源自其实际所学专业与其理想所学专业的差异,即现在面对他的与他想要面对的是有差距的,且差距较大,这样的现状让他不安。鉴于此,在与张某谈心过程中,我采用“以听为主,充分尊重当事人主体地位”的方式进行,即作张某痛苦情绪的分担者,由此确立与张某的信任关系后再逐步深入,再帮其分析两种选择间的利弊与各自所存在的风险之处。谈话中该生不止一次的问我这样的问题,“老师,我该怎么办?”,“我真的不知道该怎样选择?这样的选择,太难了……”等。细细思索该生的发问,我们会发现,矛盾情绪的产生源于当事人待事的方式和态度。具体到该生面对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以客观、冷静的心思对待,多一些自主的思考,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难得出结论;但能够这样做必先取决于我们自身具备权衡能力,能理性看待现实与理想本身的差异及由此带来的挑战。因此,下阶段对该生的开导着重体现在帮助其以理性的态度对待现实与理想的差异、明确两者间选择的风险性及我们在其中必须承担的责任与面临的挑战等方面。
现实与理想间的差异化主要表现在前者是已经存在的、具体的,后者是主观想象中的还未实现的。这两者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选其一后必然也需接受其本身特性带来的相应影响。因此,做选择前,首先应明确的是两者间的特性及由此而来的相应影响。具体到张某的情况:现实的选择是工作单位已经确定,出路的方向已经明确,毕业后较安稳,家人和朋友都比较认同;但自己本身不喜欢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工作过程中可能不会快乐。理想的选择是自己考研,重新选择专业学习,朝自己兴趣的方向努力;但不确定性的因素较多,诸如能不能考上、以后就业等困扰的问题较多,家人和朋友比较反对。对此,我们要做的是放松心情,合理对待两者间的差异,把两种选择合理可行的方面进行比对,看哪种选择给自己的满足感高;把两种选择存在的问题进行比较,看哪种选择带来的问题较易解决。经充分对比后,该生认同现实选择的稳定性和与家人朋友的协调性,认同理想选择的自主性;对两种选择带来的问题分析后由易到难的顺序是:理想选择后家人的不理解,现实选择后工作的不快乐,理想选择后存在的不确定性。
现实与理想间选择的风险性体现在:现实选择后,该生可能存在能否胜任工作及能否做到自我价值实现的风险;理想选择后,该生可能存在能否考上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能否找到自己感兴趣和热爱的工作的风险。
鉴于以上的分析和判断,我们在现实与理想间作出选择后必然有需要主动承担的责任和面对的挑战。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明晰两种选择的责任和挑战,进而找到平衡点,我们就能合理权衡现实与理想的关系,坦然面对和处理两者的选择问题。现实与理想并不完全是对立的,其二者间也有统一的地方,在充分考虑分析后,我们要把握的是二者间统一的地方,将其对立的力量化为最小,这是我们帮助该生解决选择问题的主要方向。不难看出,该生内心层面是接受现实选择的稳定性同时也顾及家人和朋友的内心感受的,但他同时心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想要依靠自己的实力去做一些事情,在这一点上,我鼓励该生结合眼下稍作调整,即走已有的路,且行且看,慢慢找寻自己奋斗的方向。这样一来,我们既把握住当下难得的就业机会,也可避免让父母朋友一直处于焦虑的状态中;同时也避免了考研能否考上所存在的风险。至于今后自己的奋斗方向,我们可以在工作的状态中慢慢找寻;眼下自己的认识毕竟有限,换个环境之后,多一些认识的机会,自己的眼界也会更加开阔,对问题的看法也会更趋理性,那时再考虑是否变换专业方向、是否继续深造等问题更加合适。
该生听了上述的建议后,心情慢慢平静下来,开始重新审视自己面临的选择问题。最后,该生表示愿意接受这样的解决方式,即把握好已有的就业机会,先出去好好工作,在工作中锻炼、提高自己,而后结合实际情况再作打算。
作者简介:吴佳奇,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福建漳州 363105
关于大学生理想的思修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