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环境道德教育论文2000字(2)
浅析环境道德教育论文2000字篇二
《对加强环境道德教育的思考》
摘 要: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把环境与社会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要求转变传统的社会发展模式,使人类与自然和谐,环境与发展相互促进,同时兼顾当代与后代的利益。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环境教育内容必须注重对人与环境的整体性、持续性、共同性的关注,而不仅仅是单一的知识、技术的学习,通过学习转变传统价值观,并采取正确的态度和积极的行动。应该注意的是,环境教育内容不是静态的,而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地充实和完善的。
关键词:环境;道德教育;可持续发展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工业革命以后,人口急速膨胀,工业化步伐更加快速,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极力追求经济的迅速增长,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的物质需求,导致资源严重浪费,环境破坏极其严重。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近百年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地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变化:一是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类创造了空前丰富的物质财富;二是世界人口快速增长,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三是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的扩大,自然资源过度消耗,污染物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及生态变化。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环境保护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民族兴衰的关键。
随着世界经济的腾飞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人们开始日益关注环境的保护,保障人类的健康生存,因此环境教育理念出现了新的趋向――可持续发展。同时,基于环境教育的本质特征,以培养受教育者综合环境素质为目的,一种新的办学理念与办学模式应运而生。因此现代社会要求以创建绿色学校来培养国际社会合格公民为目标。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发展的道路上,我国出现了许多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加入WTO后,意味着我国国际化进程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极其重大的影响,想要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显然发展是硬道理,关键是要使我国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要以不损坏我们的生存环境为前提,这就离不开人们正确的环境及发展价值观,对环境的重要性有强烈意识。因此,以培养较高环境素质为特征的环境教育,在我国显得尤为重要。
环境意识是当今人们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具有深刻的内涵与特点。学生环境意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树立青少年的正确环境意识,培养良好的环境素养。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后,我国政府在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中,教育部参与对学校环境教育的规划,环境教育被列为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国家环保总局解振华同志指出:“意识、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来说,必须具备一定的环境素养,才符合现代社会对每个人基本素养的普遍要求”。这个意义上讲,环境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基本内容之一。目前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将环境意识明确地纳入到整个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中。与此同时,作为实现环境教育与目标的重要举措――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使我国环境教育事业成为国际环境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作为新一代的公民,学生是未来世界命运的主宰,环境保护意识是他们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学生头脑灵活,思维敏捷,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他们关注地球,关注人类生存发展状况,关心社会可持续发展。
我们应该使学生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能关注环境问题,而且在课外时间看一些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书籍和影片。但是学生缺乏对环境科学等方面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了解,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较差,环境道德观模糊。学生认为环保应是地理、社会等辅导课关注的问题,和基础学科关系不大。从中可知,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教师有意识地进行环境保护知识的渗透是明显的不足。
调查表明,一方面是当代学生迫切需要环保教育,另一方面是思想政治学科教育与环境教育相互游离,渗透力度薄弱。所以,在当前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十分必要。
加强环境道德教育必须重视典型示范作用,在高校环境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典型示范的表率作用与引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方面。要注重发现、培植保护环境先进典型,弘扬其高尚的环境道德品质,使公众感到真实感人、可望可及,启发、激励、引导人们实践环境道德义务,逐步养成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当然,高校的工作者,特别是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有良好的环境道德品质,并且做到表里如一。这不仅是给大学生作示范,而且也能使环境道德教育更具有说服力。
同时,加强环境道德教育也必须重视反面惩戒作用,在宣扬正面典型的同时,也要发挥反面案例的警示作用。宣传法治思想与各种反面案例形成对不道德环境行为的强大威慑;另外强化舆论监督,广泛而恰当地造成或利用正确舆论,对现实生活中的环境行为,也包括大学生自身环境行为,加以倡导或斥责,鼓励或鞭挞,敦促人们反省自己的思想行为,在荣、辱的激发下,确立和增强环境行为道德义务感和道德责任心。
当然,高校环境道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还有很多方面,比如,加大环保宣传经费投入、将环境道德教育纳入教学大纲、环境道德教育与其他教育相结合等。高校环境道德教育要结合各自特点和实际,建立制度化、经常化、实践化的环境道德教育机制,引导大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响应和执行党的决议,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去。
根据国际环境教育的目标和我国“十一五”环境教育的要求,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我国高中阶段的环境教育其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增进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意识;初步学习有关环境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树立正确的环境道德观;逐步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春华,王春多.关于加强环境道德教育的思考.法制与社会,2009(12).
[2]谢天.环境道德教育应做好四个层面工作[N].中国环境报,2002.
[3]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走环境育人之路.办有特色“绿色学校”[N].江苏经济报,2002.
(作者单位 付广环:河北省秦皇岛中国环境干部管理学院 刘东升:河北省秦皇岛东北石油大学秦皇岛分院 邢伟:河北省秦皇岛市中国环境干部管理学院)
浅析环境道德教育论文2000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