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生产中的不确定性分析
于会娟分享
摘要:渔业生产面临的环境复杂多变,受到自然环境不确定性、市场环境不确定性以及政策环境不确定性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对渔业生产产生双重作用效果,即在造成严重的渔业生产损失的同时,也对渔业生产者产生了生产技术、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改进激励。通过创新渔业保险制度、完善渔业生产应急管理体制以及保持渔业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等,可以有效降低渔业生产不确定性带来的损失。
关键词:渔业;不确定性;作用效果
一、引言不确定性是现实经济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以不同方式影响着生产、交换、消费等经济行为。统计决策理论将不确定性定义为决策制定过程所处的环境背景,如果个体决策者不能完全知道其自身行动的后果,决策制定过程就会受到不确定性的影响【美国经济学家富兰克·H·奈特(FrankHynemanKnight,1921)将不可概率化的不确定性与可概率化的风险进行了严格划分,并认为二者有着本质区别:不可概率化的不确定性即真正的不确定性,指经济行为人面临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外生和内生因素,无法准确地加以观察、分析和预见,而风险是概率估计的可靠性121。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hnMaynardKeyne,,1936)则将经济系统看作是一个拥有未来不确定性的过程,否定了不可概率的不确定性与可概率的风险之分,其不确定性总是不可概率化的’3,。对不确定性问题的分析和认识目前已成为信息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等新兴理论,以及现代金融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企业理论、劳动经济学等学科的基本内容,在现实经济问题的研究中影响深远。无论是奈特的“不确定性一风险二分法”还是凯恩斯完全不可概率化的不确定性,乃至之后诸多经济学家(哈耶克,1945;威廉姆森,1975;等)川对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都表明了不确定性问题在经济活动中的普遍性和影响的广泛性。作为环境和资源高度依赖型产业,渔业生产,无论是海洋捕捞业还是养殖业,都受到一系列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鉴于此,对渔业生产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梳理和分类,分析其作用效果,提出防范不确定性损失的措施,对渔业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二、渔业生产中的不确定性及其分类渔业生产中的不确定性是指渔业生产者难以预见和掌控的,使渔业生产偏离原有成本收益预期,进而影响生产者生产决策的诸多因素的总称。根据我国渔业发展环境和渔业产业特性,可以将渔业生产中的不确定性分为自然环境不确定性、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和政策环境不确定性。
(一)自然环境不确定性
渔业是以一定的养殖水域和养殖设施为基础进行的水产养殖活动和以公共水域内的生物资源为对象进行的捕捞活动的总和,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极大。自然环境不确定性是由于所依赖的环境要素发生突变,致使渔业生产产生重大损失,而生产者无法对其进行事前预测和规避的现象,灾害性天气、养殖病害以及渔业生产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是自然环境不确定性的主要成因和表现形式。
灾害性天气是渔业生产面临的巨大难题。诸如风暴潮、海浪、海冰、海啸等,其危害不仅表现为渔业产量上的严重损失,还表现为对渔业生产资料的严重破坏。2009年,风暴潮(含近岸浪)造成我国海水养殖受灾面积达99.85千公顷,3047艘船只损毁;海浪灾害造成海水养殖受灾面积16.48千公顷,337艘船只损毁;海冰、海啸等也使我国沿海地区海洋渔业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2009年8月9日登陆我国的“莫拉克”台风,仅福建省就有7460公顷海洋水产养殖受损,其中池塘养殖受损4600公顷,网箱损坏62654个;船只损毁 1152艘[sjo养殖病害构成渔业安全生产的挑战。养殖病害的致病因子很多,其发生和流行与养殖对象的生活环境、病原体孽生以及生物体自身的抵抗力密切相关,由于其潜伏性、病理研究的滞后性,难以攻克的疾病频发,而生产者盲目追求高密度、高产量的粗放式养殖方式更加剧了病害的产生和传播,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瓶颈。
水域污染和生态破坏危及渔业安全生产。良好的水域环境是健康养殖以及可捕捞鱼群聚居和繁衍的基本前提,而由于石油泄漏、“三废”不合理排放、外来物种人侵等渔业污染事故频发,损坏了渔业水体使用功能,影响到渔业水域内的水生生物繁殖和生长,造成该生物死亡、数量骤减,或者在该生物体内积累大量有毒物质,质量不断下降,严重危害着渔业生产效益的提高。
近年来,水体富营养化形成的赤潮灾害在我国沿海地区频繁出现,2009年,我国共发生赤潮68次,累计面积14102平方千米,对我国沿海地区渔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损失。以福建省为例,莆田市南日岛周边海域赤潮造成海洋水产养殖损失0.6亿元,平潭县龙王头海水浴场及流水码头海域赤潮造成海洋水产养殖损失0.05亿元[5]。
(二)市场环境不确定性
市场环境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水产品贸易、流通和消费领域的需求的不确定性,包括水产品出口中的绿色贸易壁垒和国内消费市场上的出现的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等。
水产品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发达国家以保护其国民健康为借口,对水产品中有害物质含量制定较高的限制标准,以此减少或禁止某种水产品进人本国布场的手段。由于发展中国家在水产品养殖、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技术水平有限,很难达到发达国家所制定的强制而苛刻的技术标准,水产品出口形势日益严峻I6]川。绿色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水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这其中固然有我国部分水产品质量不过关、药物或其它有害物质残留超标的主观因素,但也难以排除某些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水产品行业而刻意刁难的事实。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营养水平的追求也不断提高,而目前渔业生产标准化程度远远满足不了这种需求。过分追求高密度、高产量,滥用违禁药物的现象普遍存在,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对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2006年上海市相关部门在大菱坪产品中检验出药物严重超标的消息披露后,引起全国消费者的恐慌,各省市销售点大菱坪纷纷下架,无任何质量问题的产品也受到牵连,价格一跌再跌,养殖户损失严重。
(三)政策环境不确定性
国家或地区渔业相关政策处于不断的变动和逐步完善之中,带来了渔业生产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于渔业生产者而言,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短期内对国家或地方渔业相关政策的适应性难题。一般来说,连续性的渔业政策由于沿袭了故有政策的思路和方针,渔业生产者能够在短期内调整其生产经营活动以适应新政策的变化,因此其不确定性影响较小;而非连续性的渔业政策则可能改变生产者的成本收益预期,使渔业生产者难以适从,造成其生产和经营决策成本增加。
建国以来,我国渔业政策方针几经变迁。从建国初期的以促进海洋捕捞业发展作为渔业政策的重点,到向“以养为主,积极发展捕捞”方针的过渡,我国渔业生产实现了“以捕为主”到“以养为主”的转变。伴随着2000年修订后的新《渔业法》的出台,规范养殖业健康发展,实行捕捞限额制度,促进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当期我国渔业政策的主线〔8]。在这条主线之下,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和实施了涉及海域使用管理、海洋环境保护、渔业资源保护、渔业安全生产、浅海滩涂养殖管理、沿海水域渔船渔港安全监督管理等在内的一系列渔业及相关政策、法规,组成了我国渔业生产面临的宏观政策环境。
二、渔业生产中不确定性的影响分析(一)不确定性成本化,渔业生产短期供给波动渔业生产中的不确定性会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生产者为适应这种不确定性而产生了额外的生产成本,无论是不确定性损失,还是增加的额外成本,渔业生产者都将其计人当期的生产成本之中,从而改变原有成本收益预期,进而影响生产者的生产决策,即通过转变投资规模和方向,改变养殖品种的选择而造成渔业生产短期内产量和养殖结构的波动。
(二)促进渔业生产走向生态化、集约化和高效化现代渔业生产是在商品化、社会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活动,面对日益严峻的绿色贸易壁垒和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等市场环境不确定性,以及频繁发生的养殖病害和趋于严重的水域环境的污染与破坏等自然环境不确定性,渔业生产者必须由粗放式经营向生态化、集约化和高效化经营转变,实施严格的生产过程控制,规范用药,积极发展生态渔业,提高水产品质量,以更好地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
(三)诱发渔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在现有的家庭经营为基础的渔业基本经营制度下,小规模渔户受到资金、知识和技术水平限制,在灾害性天气、养殖病害和水域环境污染面前往往束手无策,靠天吃饭的现象在一定地域内广泛存在。另一方面,面对瞬息万变的大市场,渔户单一面对市场,缺乏及时和准确掌握市场供求信息并迅速做出生产决策的能力,只能被动接受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带来的冲击。基于上述背景,渔业合作社、渔业协会等合作组织以及大型水产品企业集团应运而生,形成了“公司+渔户”、“公司+合作社+渔户”、“公司+基地十渔户”等渔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渔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对于将渔业生产者组织起来共同应对风险和不确定性,实施风险和损失共担,广泛开展技术合作与推广,提高渔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产生适应性难题
在渔业相关政策缺乏连续性,渔业生产者无法对其迅速做出反应及时调整生产经营方式的情况下,政策适应性难题随即产生,给渔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较大影响。以捕捞业为例,出于合理保护、开发和利用渔业生物资源的目的,我国对水域进行了可捕区、限捕区和禁捕区的划分,.并实行严格的休渔政策、渔船双控政策等。短期内,这些政策的实施大为限制了捕捞渔民的捕捞量和捕捞时间,捕捞收人受到影响,部分渔民甚至不得不退出捕捞作业。在无法迅速实现转产转业,寻找到其它收人获取途径的情况下,对政策环境的适应性难题使得渔民的生活和消费水平受到了较大影响,部分渔民甚至陷人生存困境。但从长远来看,各种调控政策的出台改变了渔业生产决策和生产方式,扭转了渔民渔业发展理念,对于修复和保护渔业生物资源,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采取有效措施,努力降低渔业生产不确定性带来的损失(一)创新渔业保险制度大力发展渔业保险,实现风险共担,是应对渔业生产不确定性的首要选择。1994年7月,我国成立了由农业部主管的中国渔船船东互保协会①,开展渔业非盈利性互助保险业务。但目前其险种仅限于渔船、渔民两大类。渔业设施(包括养殖设施和渔具设施)、养殖水产动植物的保险还是空白‘9,。显然,当前我国渔业保险供给很不充分,难以满足渔业生产发展要求。应积极推进渔业保险制度创新,探索适应渔业产业发展要求、险种丰富、形式多样、参保面广的新型渔业保险制度,更好地应对渔业生产不确定性,实现不确定性风险共担。
(二)完善渔业生产应急管理体制
完善以渔业管理部门为主导,以渔业生产者为主体,其它社会团体、组织及个人广泛参与的渔业生产应急管理体系。首先,做好海域环境监测、养殖病害监管以及市场需求预测等不确定性发生前的监测服务,及时掌握可能发生的灾害性天气、潜伏的传染性病源,以及水产品出口中可能遭遇的新的绿色贸易壁垒。同时,实施严格的渔业生产全过程管理,对现有水产养殖技术特别是消毒、防病和饲料添加等环节进行安全性审核,清理并废止使用有害物质的养殖技术方案和方法,从源头上防范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其次,提高渔业生产不确定性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水平,在不确定性发生时能在最短时间内拿出解决方案,把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内。
三是做好渔业生产不确定性事后处理和恢复重建工作,对不确定性损失产生的原因和损失程度进行评估,对各相关部门应急处置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深人总结,迅速启动渔业基础设施重建,尽快恢复渔业生产。
(三)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渔业政策的制定要建立在大量调研和科学研究基础上,使政策内容符合国内外渔业发展趋势和方向。同时,要做好政策发布前的宣传和舆论造势,使渔业生产者有充足的时间转变成本收益预期,做好生产内容和生产方式的及时调整,避免政策突变造成的渔业生产供给波动。另外,渔业管理部门在对政策可能产生的结果做出充分估计的基础上,要辅之以互补性的政策措施,如在实施减船政策以及整顿和兼并小型育苗场、养殖场等政策的同时,要对促进渔民实现转产转业做好充分安排,有效降低新政策实施对渔业生产以及渔民生活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四、结语
渔业生产受到自然环境不确定性、市场环境不确定性以及政策环境不确定性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不确定性对渔业生产产生双重作用效果,一方面会带来直接经济损失和增加不确定性处理成本,从而改变生产者成本收益预期,进而通过生产者生产行为选择的变动带来渔业生产短期供给波动;另一方面,不确定性的存在激发渔业生产者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转变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客观上促进了渔业产业的优化和升级。在渔业生产活动中,不确定性客观存在,在充分利用不确定性产生的生产技术、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改进激励的同时,需要通过创新渔业保险制度、完善渔业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并努力保持渔业相关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等措施,尽可能降低渔业生产不确定性损失,实现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l]汪浩瀚.不确定性理论:现代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石IJ].财经研究, 2002(l2):30一36.
l2]富兰克·H·奈特.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著,高鸿业译.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奥利弗·E·威廉姆森著,段毅才等译.资本主义经济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5]国家海洋局.2009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fEBloL].
[6]孙志敏.中国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
[7]黄伟,架治中.出口贸易如何应对新型非关税壁垒[J].北方经济,2009(8):8l一82.
l8]程金成,刘健,高健.我国渔业政策变迁及其在保持未来水产品产需平衡中的作用lJ].2005(3)=30一32.
[9]王艳玲,蒋海山.中国海洋渔业保险制度的建立[J1.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5)=11一14.
关键词:渔业;不确定性;作用效果
一、引言不确定性是现实经济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以不同方式影响着生产、交换、消费等经济行为。统计决策理论将不确定性定义为决策制定过程所处的环境背景,如果个体决策者不能完全知道其自身行动的后果,决策制定过程就会受到不确定性的影响【美国经济学家富兰克·H·奈特(FrankHynemanKnight,1921)将不可概率化的不确定性与可概率化的风险进行了严格划分,并认为二者有着本质区别:不可概率化的不确定性即真正的不确定性,指经济行为人面临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外生和内生因素,无法准确地加以观察、分析和预见,而风险是概率估计的可靠性121。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hnMaynardKeyne,,1936)则将经济系统看作是一个拥有未来不确定性的过程,否定了不可概率的不确定性与可概率的风险之分,其不确定性总是不可概率化的’3,。对不确定性问题的分析和认识目前已成为信息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等新兴理论,以及现代金融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企业理论、劳动经济学等学科的基本内容,在现实经济问题的研究中影响深远。无论是奈特的“不确定性一风险二分法”还是凯恩斯完全不可概率化的不确定性,乃至之后诸多经济学家(哈耶克,1945;威廉姆森,1975;等)川对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都表明了不确定性问题在经济活动中的普遍性和影响的广泛性。作为环境和资源高度依赖型产业,渔业生产,无论是海洋捕捞业还是养殖业,都受到一系列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鉴于此,对渔业生产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梳理和分类,分析其作用效果,提出防范不确定性损失的措施,对渔业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二、渔业生产中的不确定性及其分类渔业生产中的不确定性是指渔业生产者难以预见和掌控的,使渔业生产偏离原有成本收益预期,进而影响生产者生产决策的诸多因素的总称。根据我国渔业发展环境和渔业产业特性,可以将渔业生产中的不确定性分为自然环境不确定性、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和政策环境不确定性。
(一)自然环境不确定性
渔业是以一定的养殖水域和养殖设施为基础进行的水产养殖活动和以公共水域内的生物资源为对象进行的捕捞活动的总和,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极大。自然环境不确定性是由于所依赖的环境要素发生突变,致使渔业生产产生重大损失,而生产者无法对其进行事前预测和规避的现象,灾害性天气、养殖病害以及渔业生产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是自然环境不确定性的主要成因和表现形式。
灾害性天气是渔业生产面临的巨大难题。诸如风暴潮、海浪、海冰、海啸等,其危害不仅表现为渔业产量上的严重损失,还表现为对渔业生产资料的严重破坏。2009年,风暴潮(含近岸浪)造成我国海水养殖受灾面积达99.85千公顷,3047艘船只损毁;海浪灾害造成海水养殖受灾面积16.48千公顷,337艘船只损毁;海冰、海啸等也使我国沿海地区海洋渔业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2009年8月9日登陆我国的“莫拉克”台风,仅福建省就有7460公顷海洋水产养殖受损,其中池塘养殖受损4600公顷,网箱损坏62654个;船只损毁 1152艘[sjo养殖病害构成渔业安全生产的挑战。养殖病害的致病因子很多,其发生和流行与养殖对象的生活环境、病原体孽生以及生物体自身的抵抗力密切相关,由于其潜伏性、病理研究的滞后性,难以攻克的疾病频发,而生产者盲目追求高密度、高产量的粗放式养殖方式更加剧了病害的产生和传播,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瓶颈。
水域污染和生态破坏危及渔业安全生产。良好的水域环境是健康养殖以及可捕捞鱼群聚居和繁衍的基本前提,而由于石油泄漏、“三废”不合理排放、外来物种人侵等渔业污染事故频发,损坏了渔业水体使用功能,影响到渔业水域内的水生生物繁殖和生长,造成该生物死亡、数量骤减,或者在该生物体内积累大量有毒物质,质量不断下降,严重危害着渔业生产效益的提高。
近年来,水体富营养化形成的赤潮灾害在我国沿海地区频繁出现,2009年,我国共发生赤潮68次,累计面积14102平方千米,对我国沿海地区渔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损失。以福建省为例,莆田市南日岛周边海域赤潮造成海洋水产养殖损失0.6亿元,平潭县龙王头海水浴场及流水码头海域赤潮造成海洋水产养殖损失0.05亿元[5]。
(二)市场环境不确定性
市场环境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水产品贸易、流通和消费领域的需求的不确定性,包括水产品出口中的绿色贸易壁垒和国内消费市场上的出现的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等。
水产品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发达国家以保护其国民健康为借口,对水产品中有害物质含量制定较高的限制标准,以此减少或禁止某种水产品进人本国布场的手段。由于发展中国家在水产品养殖、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技术水平有限,很难达到发达国家所制定的强制而苛刻的技术标准,水产品出口形势日益严峻I6]川。绿色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水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这其中固然有我国部分水产品质量不过关、药物或其它有害物质残留超标的主观因素,但也难以排除某些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水产品行业而刻意刁难的事实。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营养水平的追求也不断提高,而目前渔业生产标准化程度远远满足不了这种需求。过分追求高密度、高产量,滥用违禁药物的现象普遍存在,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对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2006年上海市相关部门在大菱坪产品中检验出药物严重超标的消息披露后,引起全国消费者的恐慌,各省市销售点大菱坪纷纷下架,无任何质量问题的产品也受到牵连,价格一跌再跌,养殖户损失严重。
(三)政策环境不确定性
国家或地区渔业相关政策处于不断的变动和逐步完善之中,带来了渔业生产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于渔业生产者而言,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短期内对国家或地方渔业相关政策的适应性难题。一般来说,连续性的渔业政策由于沿袭了故有政策的思路和方针,渔业生产者能够在短期内调整其生产经营活动以适应新政策的变化,因此其不确定性影响较小;而非连续性的渔业政策则可能改变生产者的成本收益预期,使渔业生产者难以适从,造成其生产和经营决策成本增加。
建国以来,我国渔业政策方针几经变迁。从建国初期的以促进海洋捕捞业发展作为渔业政策的重点,到向“以养为主,积极发展捕捞”方针的过渡,我国渔业生产实现了“以捕为主”到“以养为主”的转变。伴随着2000年修订后的新《渔业法》的出台,规范养殖业健康发展,实行捕捞限额制度,促进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当期我国渔业政策的主线〔8]。在这条主线之下,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和实施了涉及海域使用管理、海洋环境保护、渔业资源保护、渔业安全生产、浅海滩涂养殖管理、沿海水域渔船渔港安全监督管理等在内的一系列渔业及相关政策、法规,组成了我国渔业生产面临的宏观政策环境。
二、渔业生产中不确定性的影响分析(一)不确定性成本化,渔业生产短期供给波动渔业生产中的不确定性会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生产者为适应这种不确定性而产生了额外的生产成本,无论是不确定性损失,还是增加的额外成本,渔业生产者都将其计人当期的生产成本之中,从而改变原有成本收益预期,进而影响生产者的生产决策,即通过转变投资规模和方向,改变养殖品种的选择而造成渔业生产短期内产量和养殖结构的波动。
(二)促进渔业生产走向生态化、集约化和高效化现代渔业生产是在商品化、社会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活动,面对日益严峻的绿色贸易壁垒和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等市场环境不确定性,以及频繁发生的养殖病害和趋于严重的水域环境的污染与破坏等自然环境不确定性,渔业生产者必须由粗放式经营向生态化、集约化和高效化经营转变,实施严格的生产过程控制,规范用药,积极发展生态渔业,提高水产品质量,以更好地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
(三)诱发渔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在现有的家庭经营为基础的渔业基本经营制度下,小规模渔户受到资金、知识和技术水平限制,在灾害性天气、养殖病害和水域环境污染面前往往束手无策,靠天吃饭的现象在一定地域内广泛存在。另一方面,面对瞬息万变的大市场,渔户单一面对市场,缺乏及时和准确掌握市场供求信息并迅速做出生产决策的能力,只能被动接受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带来的冲击。基于上述背景,渔业合作社、渔业协会等合作组织以及大型水产品企业集团应运而生,形成了“公司+渔户”、“公司+合作社+渔户”、“公司+基地十渔户”等渔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渔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对于将渔业生产者组织起来共同应对风险和不确定性,实施风险和损失共担,广泛开展技术合作与推广,提高渔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产生适应性难题
在渔业相关政策缺乏连续性,渔业生产者无法对其迅速做出反应及时调整生产经营方式的情况下,政策适应性难题随即产生,给渔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较大影响。以捕捞业为例,出于合理保护、开发和利用渔业生物资源的目的,我国对水域进行了可捕区、限捕区和禁捕区的划分,.并实行严格的休渔政策、渔船双控政策等。短期内,这些政策的实施大为限制了捕捞渔民的捕捞量和捕捞时间,捕捞收人受到影响,部分渔民甚至不得不退出捕捞作业。在无法迅速实现转产转业,寻找到其它收人获取途径的情况下,对政策环境的适应性难题使得渔民的生活和消费水平受到了较大影响,部分渔民甚至陷人生存困境。但从长远来看,各种调控政策的出台改变了渔业生产决策和生产方式,扭转了渔民渔业发展理念,对于修复和保护渔业生物资源,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采取有效措施,努力降低渔业生产不确定性带来的损失(一)创新渔业保险制度大力发展渔业保险,实现风险共担,是应对渔业生产不确定性的首要选择。1994年7月,我国成立了由农业部主管的中国渔船船东互保协会①,开展渔业非盈利性互助保险业务。但目前其险种仅限于渔船、渔民两大类。渔业设施(包括养殖设施和渔具设施)、养殖水产动植物的保险还是空白‘9,。显然,当前我国渔业保险供给很不充分,难以满足渔业生产发展要求。应积极推进渔业保险制度创新,探索适应渔业产业发展要求、险种丰富、形式多样、参保面广的新型渔业保险制度,更好地应对渔业生产不确定性,实现不确定性风险共担。
(二)完善渔业生产应急管理体制
完善以渔业管理部门为主导,以渔业生产者为主体,其它社会团体、组织及个人广泛参与的渔业生产应急管理体系。首先,做好海域环境监测、养殖病害监管以及市场需求预测等不确定性发生前的监测服务,及时掌握可能发生的灾害性天气、潜伏的传染性病源,以及水产品出口中可能遭遇的新的绿色贸易壁垒。同时,实施严格的渔业生产全过程管理,对现有水产养殖技术特别是消毒、防病和饲料添加等环节进行安全性审核,清理并废止使用有害物质的养殖技术方案和方法,从源头上防范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其次,提高渔业生产不确定性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水平,在不确定性发生时能在最短时间内拿出解决方案,把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内。
三是做好渔业生产不确定性事后处理和恢复重建工作,对不确定性损失产生的原因和损失程度进行评估,对各相关部门应急处置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深人总结,迅速启动渔业基础设施重建,尽快恢复渔业生产。
(三)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渔业政策的制定要建立在大量调研和科学研究基础上,使政策内容符合国内外渔业发展趋势和方向。同时,要做好政策发布前的宣传和舆论造势,使渔业生产者有充足的时间转变成本收益预期,做好生产内容和生产方式的及时调整,避免政策突变造成的渔业生产供给波动。另外,渔业管理部门在对政策可能产生的结果做出充分估计的基础上,要辅之以互补性的政策措施,如在实施减船政策以及整顿和兼并小型育苗场、养殖场等政策的同时,要对促进渔民实现转产转业做好充分安排,有效降低新政策实施对渔业生产以及渔民生活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四、结语
渔业生产受到自然环境不确定性、市场环境不确定性以及政策环境不确定性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不确定性对渔业生产产生双重作用效果,一方面会带来直接经济损失和增加不确定性处理成本,从而改变生产者成本收益预期,进而通过生产者生产行为选择的变动带来渔业生产短期供给波动;另一方面,不确定性的存在激发渔业生产者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转变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客观上促进了渔业产业的优化和升级。在渔业生产活动中,不确定性客观存在,在充分利用不确定性产生的生产技术、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改进激励的同时,需要通过创新渔业保险制度、完善渔业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并努力保持渔业相关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等措施,尽可能降低渔业生产不确定性损失,实现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l]汪浩瀚.不确定性理论:现代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石IJ].财经研究, 2002(l2):30一36.
l2]富兰克·H·奈特.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著,高鸿业译.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奥利弗·E·威廉姆森著,段毅才等译.资本主义经济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5]国家海洋局.2009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fEBloL].
[6]孙志敏.中国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
[7]黄伟,架治中.出口贸易如何应对新型非关税壁垒[J].北方经济,2009(8):8l一82.
l8]程金成,刘健,高健.我国渔业政策变迁及其在保持未来水产品产需平衡中的作用lJ].2005(3)=30一32.
[9]王艳玲,蒋海山.中国海洋渔业保险制度的建立[J1.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5)=11一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