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大棚内不同位点的小气候变化规律
王会霞分享
摘要根据观测发现,一天当中塑料大棚内不同位点的气温、湿度、光照度的变化规律是:气温在14时左右达最高,在日出前后达最低,而湿度则刚好相反;光照度在中午最强,早晚最弱。
关键词塑料大棚;不同位点;小气候;变化规律
在北方可利用塑料大棚栽培热带和亚热带植物,由于这些植物原产地的气温较高、年温差小,如在温带地区栽培,必须设置塑料大棚以满足冬季植物对温度的要求,才能保证其正常生长[1,2]。在人民生活中,对于花卉有周年供应的要求,因此在冬季寒冷季节,对环境因子进行调节和控制,可在缺花季节供应鲜花。塑料大棚目前发展迅速,是农业生产产业化新技术革命的方向[3,4]。应以全面揭示棚内小气候的基本特征,找出棚内花卉生长发育的主要气象问题及其解决措施,为提高大棚花卉栽培的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观测地点
观测地点设在新乡市合河乡东河西村普遍用的塑料大棚内,大棚为南北走向,长50m,宽22m,所覆盖薄膜为聚乙烯薄膜,大棚内作物为菊花,正值盛花期,畦作,畦为1.5m×6.0m,在棚内选择均匀地分布在棚内有代表性的测点6个。A、B、C分别代表在棚内北、中、南的位置,其中,A1、B1、C1分别在棚内东面,A2、B2、C2在棚内西面。
1.2观测仪器及方法
仪器及工具包括:阿斯曼通风干湿表,ZDS-10型照度计,气温表,滴管,卷尺,标杆,计算器,铲子,水杯,手电筒。
2008年10月15~17日,在棚内菊花群体冠顶150cm处、2/3株高及畦面上20cm处3个高度,每隔2h对气温、相对湿度、光照度进行连续观测,采用往返观测以减小误差。
2结果与分析
2.1塑料大棚内不同位点的气温状况
在大棚内的不同部位,气温随时间而变化。6个点的平均值,一天当中最高温度14.5℃出现在棚内最南端的东侧,而最低温度14.2℃出现在棚内最北端的西侧。从整体分析,棚内东面的温度要比西面的稍高,平均值高出仅0.2℃,由于日出不久,大棚内东面接受太阳辐射较多,所以东侧的气温较西侧稍高,温度差异在0.1~0.3℃。而到午后,太阳偏西,大棚西面接受太阳辐射多于东面,西侧气温较高。但是在一天的各个时间点中,最高值24.9℃,出现在14时的棚内最北端,最低值6.3℃也是出现在6时棚内的最北端。
2.2塑料大棚内不同位点的湿度特征
塑料大棚在较冷的季节常处于封闭状态,使棚内蒸散的水气不易外移,因此棚内的相对湿度较大。6个点中,一天之内的湿度平均值差异不是很大,其中相对湿度的最小值为77%,而相对湿度的最高值为82%。6个点的变化幅度不是很大,相对湿度的最大值出现在棚内的最北端,最小值出现在棚内的最南端。从一天的相对湿度来分析,棚内的湿度变化从8时开始减弱,随着时间的变化,湿度越来越小,14~16时达到最小值,其湿度只有36.5%~48.2%,其中6个测点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而从18时开始,湿度值开始慢慢增大,从20时以后至翌日8时以前,其湿度值达88.5%~98.3%。一天之中湿度的最高值98.3%出现在棚内的中部,最低值36.5%出现在棚内的最北端,仅与最南端的最低值36.8%相差0.3个百分点。这是因为在棚内的中部距离外界最远,通风条件最弱,而棚内的两端与外界的接触面积较大,通风条件会较好,所以湿度比南端与北端要高。东西两面的相对湿度差异不大,东西只相差2个百分点。因此,应根据不同的时间和作物的习性,进行及时地灌溉和放风。
2.3塑料大棚内的光照度特征
一是光照度的垂直分布。塑料大棚内光照度从棚顶向下逐渐减弱,近地面最弱。该试验对棚内的菊花进行了20cm、2/3株高、株顶3个高度的光照度的测量。其中,在上午8时测出,20cm与株顶的差值在45 84Lx,而在12时,其差值可达22 994Lx。由塑料大棚内光照度垂直变化的平均值可以明显地看出,株顶的值远远在20cm光照值之上。其一天的平均值,最上部21 190Lx比下部9 418Lx要高出10 772 Lx,高出1倍还多。这是因为在棚中150cm的部位基本上没有遮荫,而下部由于受作物等其他条件的影响,光照会较弱,所以上部要比作物下部的受光条件好的多。根据此要充分改善作物间的透光条件,增大作物间的透光度,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二是不同位点的光照度。该试验所观测的是南北走向的大棚,因此上下午两侧均受光。而在12时以前,由于日出不久,东测点受光较多。6个测点中,东测点的值要比西测点的值高,其中在8时,东测点的值比西测点的值高出幅度在890~2 476Lx之间。而随着太阳的西移,到12时以后,西测点的值普遍大于东测点的值,其中最高值出现在12时,其值为29 221Lx,而在14时,东西两侧的光照度差值在1 271~2 637Lx。从一天当中的光照度平均值历看出,东面的光照度要比西面的光照度稍高,但整体差值不大。
3结论与讨论
从以上的分析结果看出,在合河乡的塑料大棚内,各个点及东西面的温度、湿度差异都不是很大,因此在大棚内可以栽培同一种作物或者生长温度、湿度要求一致的不同作物。从棚内整个情况来看,其棚内各个点的受光条件基本上是一致的,东西面的差异也不是很大。不过,光照度在棚内上下的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因此应根据不同的光照条件合理选择喜光不同的作物进行立体栽培,或者是改善棚内的透光条件,从而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5]。
4参考文献
[1] 吉中礼,崔鸿文.塑料大棚小气候变化规律分析[J].西北农业学报,1997,6(1):61-64.
[2] 龚建华.拱圆形塑料大棚小气候变化规律研究[J].长江蔬菜,1999(7):35-37.
[3] 张胜亮.塑料薄膜大棚的小气候效应[J].甘肃科技,2003,19(8):134-136.
[4] 亢继林,唐胜富.塑料大棚的小气候特征及在花卉生产中的应用[J].四川气象,1998,18(4):44-49.
[5] 扈保杰.冬季大棚小气候调控技术[J].西北园艺(蔬菜),2007(6):16-17.
关键词塑料大棚;不同位点;小气候;变化规律
在北方可利用塑料大棚栽培热带和亚热带植物,由于这些植物原产地的气温较高、年温差小,如在温带地区栽培,必须设置塑料大棚以满足冬季植物对温度的要求,才能保证其正常生长[1,2]。在人民生活中,对于花卉有周年供应的要求,因此在冬季寒冷季节,对环境因子进行调节和控制,可在缺花季节供应鲜花。塑料大棚目前发展迅速,是农业生产产业化新技术革命的方向[3,4]。应以全面揭示棚内小气候的基本特征,找出棚内花卉生长发育的主要气象问题及其解决措施,为提高大棚花卉栽培的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观测地点
观测地点设在新乡市合河乡东河西村普遍用的塑料大棚内,大棚为南北走向,长50m,宽22m,所覆盖薄膜为聚乙烯薄膜,大棚内作物为菊花,正值盛花期,畦作,畦为1.5m×6.0m,在棚内选择均匀地分布在棚内有代表性的测点6个。A、B、C分别代表在棚内北、中、南的位置,其中,A1、B1、C1分别在棚内东面,A2、B2、C2在棚内西面。
1.2观测仪器及方法
仪器及工具包括:阿斯曼通风干湿表,ZDS-10型照度计,气温表,滴管,卷尺,标杆,计算器,铲子,水杯,手电筒。
2008年10月15~17日,在棚内菊花群体冠顶150cm处、2/3株高及畦面上20cm处3个高度,每隔2h对气温、相对湿度、光照度进行连续观测,采用往返观测以减小误差。
2结果与分析
2.1塑料大棚内不同位点的气温状况
在大棚内的不同部位,气温随时间而变化。6个点的平均值,一天当中最高温度14.5℃出现在棚内最南端的东侧,而最低温度14.2℃出现在棚内最北端的西侧。从整体分析,棚内东面的温度要比西面的稍高,平均值高出仅0.2℃,由于日出不久,大棚内东面接受太阳辐射较多,所以东侧的气温较西侧稍高,温度差异在0.1~0.3℃。而到午后,太阳偏西,大棚西面接受太阳辐射多于东面,西侧气温较高。但是在一天的各个时间点中,最高值24.9℃,出现在14时的棚内最北端,最低值6.3℃也是出现在6时棚内的最北端。
2.2塑料大棚内不同位点的湿度特征
塑料大棚在较冷的季节常处于封闭状态,使棚内蒸散的水气不易外移,因此棚内的相对湿度较大。6个点中,一天之内的湿度平均值差异不是很大,其中相对湿度的最小值为77%,而相对湿度的最高值为82%。6个点的变化幅度不是很大,相对湿度的最大值出现在棚内的最北端,最小值出现在棚内的最南端。从一天的相对湿度来分析,棚内的湿度变化从8时开始减弱,随着时间的变化,湿度越来越小,14~16时达到最小值,其湿度只有36.5%~48.2%,其中6个测点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而从18时开始,湿度值开始慢慢增大,从20时以后至翌日8时以前,其湿度值达88.5%~98.3%。一天之中湿度的最高值98.3%出现在棚内的中部,最低值36.5%出现在棚内的最北端,仅与最南端的最低值36.8%相差0.3个百分点。这是因为在棚内的中部距离外界最远,通风条件最弱,而棚内的两端与外界的接触面积较大,通风条件会较好,所以湿度比南端与北端要高。东西两面的相对湿度差异不大,东西只相差2个百分点。因此,应根据不同的时间和作物的习性,进行及时地灌溉和放风。
2.3塑料大棚内的光照度特征
一是光照度的垂直分布。塑料大棚内光照度从棚顶向下逐渐减弱,近地面最弱。该试验对棚内的菊花进行了20cm、2/3株高、株顶3个高度的光照度的测量。其中,在上午8时测出,20cm与株顶的差值在45 84Lx,而在12时,其差值可达22 994Lx。由塑料大棚内光照度垂直变化的平均值可以明显地看出,株顶的值远远在20cm光照值之上。其一天的平均值,最上部21 190Lx比下部9 418Lx要高出10 772 Lx,高出1倍还多。这是因为在棚中150cm的部位基本上没有遮荫,而下部由于受作物等其他条件的影响,光照会较弱,所以上部要比作物下部的受光条件好的多。根据此要充分改善作物间的透光条件,增大作物间的透光度,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二是不同位点的光照度。该试验所观测的是南北走向的大棚,因此上下午两侧均受光。而在12时以前,由于日出不久,东测点受光较多。6个测点中,东测点的值要比西测点的值高,其中在8时,东测点的值比西测点的值高出幅度在890~2 476Lx之间。而随着太阳的西移,到12时以后,西测点的值普遍大于东测点的值,其中最高值出现在12时,其值为29 221Lx,而在14时,东西两侧的光照度差值在1 271~2 637Lx。从一天当中的光照度平均值历看出,东面的光照度要比西面的光照度稍高,但整体差值不大。
3结论与讨论
从以上的分析结果看出,在合河乡的塑料大棚内,各个点及东西面的温度、湿度差异都不是很大,因此在大棚内可以栽培同一种作物或者生长温度、湿度要求一致的不同作物。从棚内整个情况来看,其棚内各个点的受光条件基本上是一致的,东西面的差异也不是很大。不过,光照度在棚内上下的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因此应根据不同的光照条件合理选择喜光不同的作物进行立体栽培,或者是改善棚内的透光条件,从而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5]。
4参考文献
[1] 吉中礼,崔鸿文.塑料大棚小气候变化规律分析[J].西北农业学报,1997,6(1):61-64.
[2] 龚建华.拱圆形塑料大棚小气候变化规律研究[J].长江蔬菜,1999(7):35-37.
[3] 张胜亮.塑料薄膜大棚的小气候效应[J].甘肃科技,2003,19(8):134-136.
[4] 亢继林,唐胜富.塑料大棚的小气候特征及在花卉生产中的应用[J].四川气象,1998,18(4):44-49.
[5] 扈保杰.冬季大棚小气候调控技术[J].西北园艺(蔬菜),2007(6):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