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从事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丕确分享
摘要分析了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加强政策引导、提高成果技术含量、建立推广中介服务与成果评估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农业企业
1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动力因素——核心竞争力
在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过程中,企业是永恒的主体。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动力主要来自市场,来自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需求。企业进行农业创新活动的基本出发点是企业开展农业技术创新活动成功后带来的预期经济收益。在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情况下,企业可能不愿意面对因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大幅度调整改进而带来的潜在风险,而侧重于考虑维持现有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产品格局,挖掘现有技术、管理及其他生产要素的潜力[1]。在追求中长期利润最大化的情况下,企业一般才会着眼于未来的长远发展,大力改进农业生产工艺以最大限度降低农产品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努力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以农产品、新技术为基础确立价格优势、农产品优势和规模优质。可见,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企业的利益目标是创新活动开展的目的,也是农业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
2 当前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
2.1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不尽合理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多,靠单一的企业很难完成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合作研究已经成为现代科学研究的必然方式。但是目前企业整体上尚未完全形成跨学科、跨校际、跨区域联合攻关的运行机制,企业不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进行整体规划和有效组织,以致于农业科技力量分散,小型化、低水平重复的课题多,农业科技投入产出率普遍较低。
2.2企业内部人事制度低效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是一项创造性活动,需要大量的各类型的农业科技人才。目前,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中,只关注了一线的农业科技人员,激励对象也多以一线农业科技人员为主,而忽视了从事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广大推广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
2.3缺乏有效的技术中介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需求市场的各环节脱节,需要“桥梁”来连接。这个“桥梁”就是有效的技术投入中介和高素质的技术经纪人队伍。目前,我国的技术中介机构很少,技术市场发育仍不够完善,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仍然不能热销于市场。与此同时,我国目前的农业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存在分散化、不规范、规模小、隶属关系较为混乱等问题,而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我国2/3以上的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都是自行洽谈的。农业科技成果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知识商品,它不同于一般的普通的商品通过简单的买卖关系即可完成。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技术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全过程的服务,需要专业的技术经纪人进行例如成本和效益、投入产出比的分析汇编等相关工作。
2.4企业缺乏动力集成机制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动力来自于参与各方能通过这种转化达到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其动力源包括利益的引力、外部环境的推力和企业发挥自身职能的驱力。利益的引力是指参与成果推广各方可以通过转化活动获得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而企业目前缺乏这种动力,现阶段和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政府的推力仍将是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主要动力源。
3加强和改进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措施
3.1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和扶持作用
政府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引导和扶持是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促进农业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基础。政府应加强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进行政策、法律和法规的支持,加强宣传贯彻《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法》,强化企业的农业科技意识,使其成为农业科技开发、转化的主体;对企业从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给予实质性的帮助和支持;对企业研究、开发、应用新技术、新农产品给予优惠政策,努力提高农业科技投入总量,开拓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投资的来源渠道[2]。
3.2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技术含量
科研机构在确立科研选题之前,要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使科研选题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进行有目的的开发研究,使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果适应生产和市场需求。另外,要严把农业科技成果鉴定、评审关,保证在检测、评估、评审过程中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影响,确保成果真正具有创新性,有一定的技术含量[3]。
3.3建立有效的中介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多元化的农业科技中介机构,在政府与企业间、企业与企业间、企业与农业科技机构及大学间架设桥梁和纽带,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和国际国内大中型企业的资源,尽快构建一批行业技术服务平台和公共研发平台。
拓宽渠道,加大企业、社会对科研的投入,实现国际、国内先进技术成果的孵化、转化和嫁接改造。建立健全以农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主体的科学技术推广体系,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产业化应用,着力培育一批高素质的懂农业科技、懂法律、了解市场、善于经营、诚实守信用的技术市场经纪人队伍。加强经纪人队伍培训,促使经纪人深入了解调查农业科技成果的成熟程度和应用方向,及时分析市场需求,提供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4]。
3.4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评估体系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科研机构和企业双方都需要确定农业科技成果的价值大小,这就是农业科技成果评估的问题。由于农业科技成果交易双方对市场前景、合作条件、未来产生效果等理解不一样,往往造成价格与价值相偏离。因此,建立一套规范的农业科技成果评估体系,有利于保证双方的合理利益,促进成果顺利转化[5]。
4参考文献
[1] 李孔岳.科技成果推广的模式比较及其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6(1):58.
[2] 张承友,王淑华.建立激励体系推动企业技术创新[J].科学研究,1999,17(2):38-45.
[3] 张贵,苏志炯.技术创新动力的新发展观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5(l):190-192.
[4] 张方华.技术创新主体演进模式研究:社会资本观[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2-37.
[5] 杜伟.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基本构成分析及现状启示[J].软科学,2005(4):77-92.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农业企业
1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动力因素——核心竞争力
在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过程中,企业是永恒的主体。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动力主要来自市场,来自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需求。企业进行农业创新活动的基本出发点是企业开展农业技术创新活动成功后带来的预期经济收益。在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情况下,企业可能不愿意面对因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大幅度调整改进而带来的潜在风险,而侧重于考虑维持现有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产品格局,挖掘现有技术、管理及其他生产要素的潜力[1]。在追求中长期利润最大化的情况下,企业一般才会着眼于未来的长远发展,大力改进农业生产工艺以最大限度降低农产品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努力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以农产品、新技术为基础确立价格优势、农产品优势和规模优质。可见,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企业的利益目标是创新活动开展的目的,也是农业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
2 当前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
2.1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不尽合理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多,靠单一的企业很难完成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合作研究已经成为现代科学研究的必然方式。但是目前企业整体上尚未完全形成跨学科、跨校际、跨区域联合攻关的运行机制,企业不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进行整体规划和有效组织,以致于农业科技力量分散,小型化、低水平重复的课题多,农业科技投入产出率普遍较低。
2.2企业内部人事制度低效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是一项创造性活动,需要大量的各类型的农业科技人才。目前,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中,只关注了一线的农业科技人员,激励对象也多以一线农业科技人员为主,而忽视了从事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广大推广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
2.3缺乏有效的技术中介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需求市场的各环节脱节,需要“桥梁”来连接。这个“桥梁”就是有效的技术投入中介和高素质的技术经纪人队伍。目前,我国的技术中介机构很少,技术市场发育仍不够完善,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仍然不能热销于市场。与此同时,我国目前的农业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存在分散化、不规范、规模小、隶属关系较为混乱等问题,而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我国2/3以上的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都是自行洽谈的。农业科技成果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知识商品,它不同于一般的普通的商品通过简单的买卖关系即可完成。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技术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全过程的服务,需要专业的技术经纪人进行例如成本和效益、投入产出比的分析汇编等相关工作。
2.4企业缺乏动力集成机制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动力来自于参与各方能通过这种转化达到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其动力源包括利益的引力、外部环境的推力和企业发挥自身职能的驱力。利益的引力是指参与成果推广各方可以通过转化活动获得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而企业目前缺乏这种动力,现阶段和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政府的推力仍将是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主要动力源。
3加强和改进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措施
3.1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和扶持作用
政府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引导和扶持是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促进农业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基础。政府应加强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进行政策、法律和法规的支持,加强宣传贯彻《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法》,强化企业的农业科技意识,使其成为农业科技开发、转化的主体;对企业从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给予实质性的帮助和支持;对企业研究、开发、应用新技术、新农产品给予优惠政策,努力提高农业科技投入总量,开拓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投资的来源渠道[2]。
3.2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技术含量
科研机构在确立科研选题之前,要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使科研选题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进行有目的的开发研究,使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果适应生产和市场需求。另外,要严把农业科技成果鉴定、评审关,保证在检测、评估、评审过程中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影响,确保成果真正具有创新性,有一定的技术含量[3]。
3.3建立有效的中介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多元化的农业科技中介机构,在政府与企业间、企业与企业间、企业与农业科技机构及大学间架设桥梁和纽带,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和国际国内大中型企业的资源,尽快构建一批行业技术服务平台和公共研发平台。
拓宽渠道,加大企业、社会对科研的投入,实现国际、国内先进技术成果的孵化、转化和嫁接改造。建立健全以农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主体的科学技术推广体系,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产业化应用,着力培育一批高素质的懂农业科技、懂法律、了解市场、善于经营、诚实守信用的技术市场经纪人队伍。加强经纪人队伍培训,促使经纪人深入了解调查农业科技成果的成熟程度和应用方向,及时分析市场需求,提供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4]。
3.4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评估体系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科研机构和企业双方都需要确定农业科技成果的价值大小,这就是农业科技成果评估的问题。由于农业科技成果交易双方对市场前景、合作条件、未来产生效果等理解不一样,往往造成价格与价值相偏离。因此,建立一套规范的农业科技成果评估体系,有利于保证双方的合理利益,促进成果顺利转化[5]。
4参考文献
[1] 李孔岳.科技成果推广的模式比较及其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6(1):58.
[2] 张承友,王淑华.建立激励体系推动企业技术创新[J].科学研究,1999,17(2):38-45.
[3] 张贵,苏志炯.技术创新动力的新发展观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5(l):190-192.
[4] 张方华.技术创新主体演进模式研究:社会资本观[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2-37.
[5] 杜伟.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基本构成分析及现状启示[J].软科学,2005(4):7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