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财税政策思考范文(3)
财政政策论文篇1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财政政策》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现状分析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普遍规模比较小,资金实力薄弱, 导致其大多存在特殊的信贷风险,加之我国融资担保体系的缺失,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为了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国务院于2006 年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意见》,并要求各级政府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近些年来,伴随着经济发展及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各地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纷纷发展壮大,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统计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在所有担保机构中的比重有所下降,民间担保机构的比重在不断上升,商业性担保发展非常快。同时各级地方政府纷纷采取财政及金融政策,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提供支持。
二、财政政策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中的角色定位
从公共财政学理论角度而言,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是由于“市场缺陷”引起的,而这对公共财政与国家干预提出了介入的要求。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就业增长、社会稳定、技术创新及产业结构的优化,意义十分重大。因此,从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外部效应来看,中小企业融资具有非常明显的“公共产品”特征,由于其高风险与低收益的并存,导致私人资本不愿意介入融资担保行业,这就对政府提出了介入的要求。从政府介入角度而言,财政介入是最为有效的方式,财政能够以资金支持、政策扶持及信用担保的形式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的成立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资金是参与担保活动的前提,也是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基础。由于我国的中小企业资金实力大多比较薄弱,信用风险较高,因此要求融资担保机构具有较高的信用,这也要求融资担保机构具有充分的资金保障。尽管融资担保机构可以向中小企业客户收取一定的担保费, 然后由于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较高,导致担保机构承受的风险与获取的收益不成比例。在这种背景下,很多融资担保机构最后都陷入了破产倒闭的境地,因此,财政要充分发挥其在融资担保中的作用,一方面作为信用担保机构的投资者和资金提供者, 为担保机构的发展注入资金;另一方面可以以补偿收益损失的方式来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担保行业。
三、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财政政策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专项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
不断加大财政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促进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首先,要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财政资金支持机制,从资金支持及政策扶持两方面入手,为融资担保行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地方财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积极采用包括财政借款、税收优惠、担保风险基金补助、担保代偿损失财政补偿等多种手段,为社会资金流入担保行业提供政策支持, 并严格控制融资担保风险。例如,2013 年11月, 山东省财政厅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保厅从省级失业保险基金中提取3 亿元,作为山东省小额担保基金专项基金的补充。这一政策的实施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提升山东省的就业质量。另外,财政部可以逐渐尝试在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中实施长期资本补充制度,并要求担保机构计提风险准备金,从而提高担保机构的抗风险能力。
(二)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中的杠杆效应
财政资金要充分发挥自身在融资担保体系中的杠杆效应,推动互助担保基金的发展及再担保体系的建设,从而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的效用发挥到最大化。一方面,在推动互助担保基金发展方面,财政资金要发挥带头作用,与中小企业、银行共同出资建立基金,帮助银行分担贷款风险,这样既可以减轻财政压力、降低财政代偿风险,又可以提高互助担保基金的运行效率;另一方面,财政要发挥主导作用建立完善的再担保体系,为国家开发银行在各地区开展的再担保业务提供支持,从而有效的分散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风险。例如,2013 年,福建省经贸委与财政厅出台政策,将在未来三年内发放300亿元贷款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三)完善财政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政策环境,加强服务平台建设
政府部门要积极采取财政政策,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政策环境,加强服务平台建设。首先,财政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帮助支持中小企业信用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一是财政可以联合银行及中小企业建立三方合作的非盈利性信用中介服务机构;二是可以通过财政政策鼓励商业性信用中介服务机构的建立。例如,可以采用免征营业税的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成立中介服务机构。另外,财政要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环境,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提供金融支持。财政可以成立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息或者无息贷款;或者财政可以为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的贷款行为提供低息补偿,帮助其承担贷款风险。例如,河北省于2014 年执行《关于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要求城商行、农商行全部设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
(四)以政府采购等财政手段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提供支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该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采用政府采购等手段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提供支持。政府可以与银行合作,为在政府采购中中标的中小企业提供免担保、纯信用的贷款业务,以新型的担保方式帮助中小企业融资。例如,天津市财政就积极研究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方法,为中小企业搭建融资平台。天津市财政与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合作,为政府采购中标的中小企业推出新的融资模式,大大简化了中小企业贷款的程序,提高了贷款速度。
财政政策论文篇2
《浅析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公共财政政策》
一、公共财政理论
我国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现今已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其中环境是经济发展所遇到的一项重要问题,作为经济与环境发展中重要的一环,自生态建设提出以来,林业如今已经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项目之一。
公共财政政策是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下,适应市场经济的一种公共财政调配的手段。公共财政政策是以国家为主体,利用与集中社会资源,由国家政策作为分配依据,利用政府财政的支出来满足社会相应的公共需要。
目前,我国公共财政政策的理论与应用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而林业作为盈利与非盈利两种模式共存的产业,再加上其作为改善我国生态环境,构建完善的生态体系,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一种重要产业,其与公共财政政策所具有的非赢利性质相符合。林业产业所具有的特殊性使其在公共财政中有一定的倾斜性,并且,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公共财政政策的支持与帮助。
二、将林业可持续发展纳入公共财政政策的理论分析
林业作为现今的一种公共需求型产业,其符合公共财政政策中的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要求。林业产业的发展满足社会经济、资源、生态的需求,但是同时其也具有培养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的特点,因此必须要有国家经济政策上的支持才可以促进其发展,而公共财政政策适合在市场经济的要求下林业的发展。
三、公共财政政策下林业财政政策体系的构建
林业财政政策体系的构建需要根据林业自身的特点,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依据公共财政政策作为理论,完善其现有的财政政策体系。
1、制定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公共财政政策体系的基本思路
林业相较于其他产业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在进行财政政策体系的构建时需要了解到林业的多效益性,体现对林业的扶持性和补偿性。纵观世界各国林业财政政策,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林业财政政策,再直面我国林业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我国在构建财政政策方面必须确立合理的思路。
(1)林业财政政策必须纳入公共财政政策体系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是立国之本,公共财政是实现政府政策的有利工具。建立了公共财政体制,就确保了必要的公共支出,也规范了政府的收入行为,优化了财政收支结构。在公共财政体制下,政府的财力将主要集中于社会公共、公益事业及服务保障等社会公共需要领域。
(2)应不断增强中央财政在林业领域的宏观调控能力
在林业的不断发展下,其具有的公益性、社会性、经济性也日益显现出来,但是现有的财政政策体制无法使森林所具有的经济功能全部开发出来,因此中央财政应对林业财政有一定的宏观调控能力,保证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优化森林结构,确保森林功能发挥,进一步支持森林可持续经营。
(3)坚持林业多功能性是林业财政政策的主导目标
在市场经济变革的过程中,林业的三大功能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和重视,公益与市场、商业与财政的关系更加清晰,发挥森林多种功能是向市场型财政过渡和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目前,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快,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林业的要求与日俱增,而林业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林业财政政策要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功能,充分利用宏观调控政策手段积极引导和推动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的优化,选择合适的财政政策支持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建设。
(4)必须确立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体的林业大财经战略
纵观各国的林业财政政策,越来越重视林业的生态效益及其补偿。我国林业财政政策也应选择积极扶持政策和补偿政策,确立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体的林业大财经战略。实施这项政策的改革思路是:运用税收、政府支付、贴息等财政政策工具,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和导向功能,以实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生态经济生产力及林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促进林区经济的不断增长。
2、公共财政体制下的林业财政政策体系构建
(1)税收政策是最重要的财政政策工具,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可以用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收入公平分配以及经济稳定增长的政策目标。税收政策的核心是负担问题,税收政策主要通过税种的兴废、税率的调整、减免规定等形式实现。
(2)公共支出政策是政府为提高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安排的支出,它包括社会消费性支出、政府投资等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补贴、社会保障支出等转移性支出。政府可以通过投资政策来调节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部门结构、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通过支出政策来改善社会投资环境、刺激和引导私人投资增加。而通过转移支付可以实现收入公平分配目标。
(3)财政补贴政策财政补贴是是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特定的产业、部门、地区、企业或事项给予的补助和津贴。财政补贴在财政宏观调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国家预算政策国家预算是经过法定程序编制和批准的政府年度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是政府进行行财政分配和财政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财政政策体系中,国家预算政策起主导作用,它在很大程度上导向和制约其他财政政策。因为预算收支规模调整可以有效地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进而调节和控制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
(5)公债政策公债是一种财政信用形式,一方面国家可以把国债资金用于基础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另一方面,国债政策的运用,可以调节社会总供求的关系,实现经济稳定。
(6)国有企业收益分配政策规定国家和国有企业之间收益分配原则、分配比例、分配方式,使国有企业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盈利管理等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实现分配行为的规范化。
猜你喜欢:
2.财税政策介绍
3.财政政策的影响
5.财税政策农业论文
7.低碳经济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