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母体的护理方面参考论文
产褥期是指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到恢复或者接近正常未孕状态的时期,过程大约为6周。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产褥期母体的护理方面参考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产褥期母体的护理方面参考论文篇1
论早期护理干预在产褥期妇女康复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产褥期妇女康复期间早期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6月160例我院健康的自然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其中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产科护理与产褥期健康指导,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指导、使用产后康复治疗仪、产后足疗、产后形体恢复锻炼、产后检查等等,对比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妇女产褥期康复,在临床上应该推广使用,促进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和护理的水平。
【关键词】产褥期妇女;早期护理干预;康复;应用价值
产褥期(puerperium)指的是产妇全身器官不包括乳腺在内自胎盘娩出后到恢复或者将近正常未孕状态的一段时间,通常需要6周。在此期间,产妇的身体各系统特别是生殖系统经历了巨大的生理变化,与此同时,随着胎儿的娩出,产妇及其家属的心理和社会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1]。这个时期对于产妇的的身体与心理的恢复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做好产褥期产妇的护理和保健工作,指导其掌握合理的生活方式,减少出现产后并发症,保证产后的康复。 笔者选取我院160例自然分娩的产妇,对其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6月160例我院健康的自然分娩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21―28岁,平均(23.9±3.1)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两组产妇年龄、孕周以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产妇分娩后,均遵医嘱采用益母草胶囊治疗,3粒/次,3次/日,口服,治疗周期为3天。
1.2.护理干预
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产科护理及产褥期健康指导,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
1.2.1早期护理干预的具体操作
(1) 心理指导:由于新生儿的出生,产妇会经历不同的心理过程,包括:高兴、满足感、乐观、焦虑及压抑等,这就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主动与产妇交流,多沟通,倾听产妇诉说,同时给予产妇鼓励和支持,保持其心态平和,让产妇保持心情愉悦,避免出现产后抑郁。
(2) 饮食指导: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追求营养均衡,结构合理的膳食,尽量多样化,多摄取高蛋白的食物,减少脂肪的摄入,加大粗纤维食物的摄入避免出现便秘。
(3) 母乳喂养指导:哺乳对于产妇生殖器官以及其他相关器官的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于产后30min开始哺乳,通过新生儿的吸允动作能促进乳汁分泌,还能帮助子宫复旧,避免产后出血的发生。向产妇及其家属宣传母乳喂养的必要性和有点,指导其正确哺乳,避免出现乳腺炎、乳头皲裂等情况。
(4) 使用产后康复治疗仪:在分娩12小时后,使用康复治疗仪结合物理治疗、手法按摩等就产后子宫复旧、疏通乳腺管、乳汁分泌、产后形体恢复及疲劳恢复等方面进行治疗,有助于帮助产妇产后乳汁的分泌、子宫复旧、产褥期的恢复等。
(5) 产后足疗:产后12小时后,给予产妇中药足疗治疗,药物有:陈皮、蒲公英、火麻仁、柏子仁、瘪桃干、何首乌、益母草、旱莲草等,温水煎熬,足疗,1次/日,持续3―5天,促进产妇的血液循环,促进产妇早期康复。
(6) 产后形体恢复锻炼:在分娩后6―12小时,产妇即可下床轻微活动,产后第二天便能在室内随意活动,也可开始做产褥期保健操,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由弱到强循序渐进的进行锻炼,者能够促进产后腹壁、盆地肌肉的恢复,防止腹壁肌肉松弛过度,预防膀胱直肠膨出、尿失禁及子宫脱垂。
1.3观察指标
对产妇进行随访至产后6周,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产妇并发症情况:观察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两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组别 例数 产褥感染 乳房胀痛 便秘 尿潴留 产后失眠 子宫复旧不全
对照组 80 3 11 5 5 3 6
观察组 80 0 1 1 0 0 1
X2值 4.12 8.29 4.95 6.25 4.06 4.95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进步,育龄期妇女的文化素质与知识水平都有显著提高,对于产褥期的看法和要求不断提高,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坐月子,更主张进行必要的产后锻炼,促进身体的及早恢复。有文献表明,产后及早的下床活动不仅能促进排出宫腔内积血,利于子宫收缩,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有助于产妇身体的恢复,早排气,预防肠粘连[3]。在本次研究中,笔者通过对产褥期产妇进行早期的护理干预,促进产妇进行早期活动,帮助子宫复旧,避免出现产褥感染、乳房胀痛、便秘、尿潴留、产后失眠以及子宫复旧不全等并发症,从而有效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徐嘉,朱文英,徐峰,李胜梅,董树华. 早期应用产后康复治疗仪促进产褥期妇女康复的效果[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03:43-44.
[2]张蓉梅,徐嘉,徐峰,董树华. 早期护理干预在产褥期妇女康复中的应用[J]. 中国护理管理,2014,01:97-99.
[3]逯琨,马凤英,关美芹,吴艳,王颖丽. 护理干预在产褥期妇女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2011,01:189-190.
产褥期母体的护理方面参考论文篇2
浅析产褥感染的护理
摘要:产褥感染是指分娩时或产褥期化脓性致病菌侵入产妇的生殖系统所产生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它具有起病急、发病快、死亡率高的特点,一旦发生如不及时 治疗 或护理不当,最终细菌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败血症,导致感染性休克,对产妇的生命构成威胁.为了解其感染因素,降低产褥感染率,现将我院收治的产褥感染患者情况及护理 体会 报告如下.
关键词:产褥感染 护理
产褥感染(puerperalinfection)是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或全身的感染,又称产褥热,发病率约为6%。产褥感染与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心脏病、子痫仍是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产褥病率(puerperal morbidicy)与产褥感染的含义不同,它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至10天内用每日测量4次口腔体温,有2次达到或超过38℃。产褥病率的原因以产褥感染为主,但还包括生殖道以外的其他感染,如泌尿系统感染、乳腺感染、上呼吸道感染、血栓性静脉炎等。
【 临床表现】
因感染的病原体种类、感染部位及严重程度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症状。一般均有3~5天潜伏期,轻者表现为体温逐渐上升,达到38℃左右,持续数天,经治疗后好转;重者体温可突然升至39℃以上,产妇头痛、脉快、虚弱,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1.急性外阴、阴道、宫颈炎 多由于分娩时会阴部损伤或手术产引起感染,会阴裂伤或会阴侧切伤口感染时,表现为会阴部的灼热、疼痛、下坠感,患者常因疼痛不能取坐位,排尿有烧灼感。局部可见伤口边缘红肿、裂开、有脓性分泌 物流出。阴道、宫颈感染可表现为黏膜充血、溃疡、分泌物增多并呈脓性。产妇可有轻度发热,体温常低于38.3℃。
2.急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 病原体经胎盘剥离面侵入到子宫蜕膜层称子宫内膜炎,感染深入至子宫肌层,可引起子宫肌炎,二者常伴发。由于子宫内膜充血、坏死,表现为恶露量多,混浊有臭味;若为子宫肌炎,则子宫复旧不佳,下腹有压痛、尤其是宫底部。重者表现为高热、头痛、寒战、心率增快、白细胞增多等全身中毒症状。有些产妇全身症状重,而局部症状和体征不明显,容易被误诊。
3.急性盆腔结缔 组织炎、急性输卵管炎 局部感染经淋巴或血液扩散到子宫周围组织,引起盆腔结缔组织炎,出现急性炎性反应而形成炎性包块,同时累及输卵管,可引起输卵管炎。患者出现持续高热,伴寒战、全身不适、子宫复旧差,单侧或双侧下腹部疼痛和压痛,严重者侵及整个盆腔形成“冰冻骨盆”。
4.急性盆腔腹膜炎及弥漫性腹膜炎 感染进一步加重,炎症扩散至子宫浆膜,引起盆腔腹膜炎,继而 发展 成弥漫性腹膜炎。患者出现严重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恶心、呕吐、腹胀,体检时下腹部有明显压痛、反跳痛,因产妇腹壁松弛,腹肌紧张多不明显。腹膜面分泌大量渗出液,纤维蛋白覆盖引起肠粘连,也可在子宫直肠凹陷处形成局限性脓肿,若脓肿波及肛管及膀胱可有腹泻、里急后重和排尿困难。
5.血栓性静脉炎 来自胎盘剥离处的感染性血栓脱落,经血行播散引起血栓性静脉炎。患者多于产后1~2周出现反复发作的寒战、高热,持续数周。临床表现随静脉血栓形成的部位不同而有所不同,病变常为单侧性。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病变多在股静脉、腘静脉及大隐静脉,多继发于盆腔静脉炎,表现为弛张热,下肢持续性疼痛,局部静脉压痛或触之如硬索状,使血液回流受阻,出现下肢水肿、皮肤发白和疼痛,习称“股白肿”。小腿深静脉栓塞时可出现腓肠肌及足底部疼痛和压痛。病变轻时无明显阳性体征。
6.脓毒血症及败血症 当感染血栓脱落进入血液循环可引起脓毒血症,出现肺、脑、肾脓肿或肺栓塞。当侵入血液循环的细菌大量繁殖引起败血症时,可出现严重全身症状及感染性休克症状,如寒战、高热、脉细数、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尿量减少等,可危及生命。
【护理评估】
(一)病史
评估产褥感染的诱发因素,了解产妇是否有贫血、营养不良或生殖道感染的病史,本次分娩是否有胎膜早破、产程延长、手术助产、软产道损伤、产后出血等异常情况,以及产妇平时的个人卫生习惯等。
(二)身心状况
不同病程的产妇会出现不同的症状和体征。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体温升高,局部伤口或下腹部压痛,子宫复旧不佳,恶露的量、性状及气味异常。严重者出现典型的腹膜炎、败血症或中毒性休克症状。
由于自身疾病造成产妇的不适感增加,同时担心不能亲自照顾、哺育新生儿,病人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沮丧 心理与焦虑情绪。
(三)诊断检查
1.腹部检查 视诊腹部是否有过度膨隆,触诊腹部是否有压痛、反跳痛及其部位是否伴有肌紧张。
2.妇科检查 外阴视诊了解伤口是否有红、肿、热、痛;双合诊检查发现,阴道温度较高,宫颈充血,分泌物有臭味;宫颈抬举痛(+)时,提示腹腔有一定量炎性渗出。子宫体软,轮廓不清,压痛明显,子宫一侧或双侧压痛或扪及增粗的输卵管或炎性包块。 3.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增高,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升高明显;血沉加快。
(2)阴道拭子及宫颈拭子培养阳性,血液细菌培养显示致病菌。
4.其他 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心电图、肝肾功能测定、B超、CT及核磁共振等检测手段,能对产褥感染形成的炎性包块、脓肿及静脉血栓作出定位及定性诊断。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保证产妇获得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2.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保证足够的液体摄入(3000ml/d),防止高热、出汗引起的脱水;若因呕吐、腹泻造成水、电解质失衡,则按医嘱给予静脉补液,并监测血清电解质情况,详细记录出入量。
3.采取半卧位或抬高床头,促进恶露引流,炎症局限,防止感染扩散。
4.提供 心理支持,鼓励产妇表达自己的情绪,解除产妇及其家属的疑问,提供母婴接触的机会,减轻产妇的焦虑。
(二)缓解症状
1.做好病情观察与记录,包括生命体征、恶露的颜色、性状与气味,子宫复旧情况,腹部体征及会阴伤口情况。正常恶露量应与经血量差不多,虽因人而异,但如果在45分钟内就浸湿一块会阴垫,则为异常增多,应引起注意。正常恶露不应含有血块,如有血块提示子宫收缩不好,需要 治疗 。正常情况下恶露应由红色转为浆液性恶露再转为白色恶露,顺序不应颠倒,若在浆液性、白色恶露之后又出现红色恶露,常提示子宫复旧不佳。正常恶露与经血气味一样,若有恶臭味,则为异常,提示有子宫内感染。
2.鼓励和帮助产妇做好会阴部护理,保持外阴清洁,促进局部伤口愈合。指导产妇每日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外阴两次,注意由前向后的冲洗顺序,避免来自肛门的污染,并且及时彻底洗净双手。分娩7天后可以温水坐浴,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钟,以促进伤口愈合。督促产妇及时更换会阴垫,注意更换时用手接触会阴垫反面,由前向后放置。产科病房应保证每位产妇有专用便盆及会阴清洁用品,烤灯等共用物品使用前后应清洗干净并消毒备用。协助产妇保持床单位及衣物清洁,污染的衣物、床单等应采取特殊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3.正确执行医嘱,注意抗生素使用间隔时间,维持血液有效浓度。配合做好脓肿引流术、清宫术、后穹窿穿刺术的准备及护理。
4.对患者出现高热、疼痛、呕吐时按症状进行护理,解除或减轻患者的不适。
(三)健康 教育
所有产后妇女都有学习、掌握卫生知识的需要,如自身生理变化、婴儿喂养及护理技术,因此应在健康教育中为产妇示教给婴儿换尿布、洗澡、喂奶、脐带护理等的方法,传授母乳喂养知识,育儿知识,预防疾病的知识及其具体做法。
1.协助产妇了解产褥感染的知识,告知其并发症的症状及预防;解释正在实施的治疗、检查及护理操作的目的和意义,以减少病人焦虑紧张情绪,取得其主动配合。
2.给予产妇有关产后休息、饮食、活动、服药的相关知识,提供产后性生活和有效避孕的具体指导,一般需通过产后检查全面评估,结果正常后方可恢复性生活。
3.帮助产妇识别自身及新生儿的异常状况,以便及时 报告医务人员。
4.告知产妇产后随访、检查的时间;新生儿随访、预防接种的时间和机构;母乳喂养支持机构的 联系方式。并提醒产妇任何时候出现不适及异常症状,需及时随诊。
【结果评价】
1.产妇体温正常、疼痛减轻、舒适感增加。
2.产褥感染症状消失,无并发症发生。
3.产妇能采取预防感染的措施,进行自我护理。
参考 文献
1. 嵇常梅 产褥感染及其护理 [期刊 论文 ] -健康大视野(下)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