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管理学论文>基本理论>

煤矿安全管理方面论文发表

秋梅分享

  煤矿安全管理是煤矿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煤矿安全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保障煤矿的安全、稳定运行。下文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煤矿安全管理方面论文发表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煤矿安全管理方面论文发表篇1

  谈煤矿供电安全管理

  摘要:安全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需要。安全生产管理,是煤矿供电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煤矿供电的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电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对安全稳定可靠供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结合工作中的体会,谈点粗浅认识。

  关键词:供电;安全;管理

  多年来,煤矿供电都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对安全生产做到了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但是,一些事故隐患和违章现象仍然时有发生或重复发生。究其因,有一点非常清楚,这就是安全意识不强。这与安全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内容有关,为此,应采用针对性强、分阶段、递进式的安全思想教育方式。

  1 强化安全分析,创新安全教育

  找出事故规律性,开展主题教育。分析煤矿供电的安全生产状况,可以发现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客观规律性。如:一季度污闪事故多,二季度人身事故发生的概率大,三季度因处于高温酷暑和用电高峰期,设备的故障率相对较高,误操作、误调度事故也容易发生,四季度由于是全年设备进行预防性试验的时段,跑错间隔、走错线路导致人身触电事故时有发生。综合上述现象的发生,除了正常的安全会议、安全检查、安全月、安全周活动外,还可以分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思想教育主题活动。

  即:一季度以“保电网安全,防污闪事故”为主题;二季度以“保人身安全,防人身事故”为主题;三季度以“保运行安全,防三误事故”为主题;四季度以“保设备安全,防触电事故”为主题。在开展主题活动中,应收集一些相应的事故案例,讨论防范措施,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由于在全年每个季度都能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对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是大有益处的,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反事故氛围。

  开展危险点分析,创新班组管理。安全管理经验证明:开展危险点分析是实珊三级控制”的重要环节。班组是煤矿供电的细胞,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只有抓好班组危险点分析工作,才能使一些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认真开展危险点分析,找出生产过程中的危险点加以控制,防止设备事故和人身事故,使一线员工在工作现场形成预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工作习惯,形成一种有效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的安全机制,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重要措施。要从整治思想上的危险点入手,克服思想上麻痹和行动上的习惯性违章,同时做到五到位,即安全思想教育到位、岗位“安全职责”履行到位、实施措施到位、具体行动到位、事前预防到位。对危险点分析切实有效地做到“三级控制”,使安全工作形成从下而上、自上而下的闭环管理模式。

  2 加大反违力度,深化防范措施

  从思想上反违章。电力系统事故统计表明90%以上的事故都与违章有直接联系,它是导致人身伤亡的重要隐患,严重危及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认真分析各种违章存在的思想基础,我们不难发现,煤矿供电普遍存在以下现象:首先,少数领导对反违章还存在模糊不清的认识,认为反违章是基层单位、安监员、一线班站的事,从而出现了反违章“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其次,员工中存在好人主义,对开展反违章热情不高,怕指出违章、制止违章会得罪人;第三,全员反违章的意识还有待提高和加强,部分员工存在“反违章与我无关”、被动反违章的现象。因此,很有必要通过开办反违章学习班、设立“反习惯性违章小信箱”、开展“看事故、找错误”等多种形式,增强职工的感性认识,让大家加深对违章的危害,从而分批分层次分阶段对职工进行反违章教育。

  从制度上反违章。要加大对反违章工作的考核力度,建立一套严格科学的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在现有的安全规程及其保证体系的基础上,制定详尽具体的章程如《违章管理实施细则》、《反习惯性违章措施及奖罚条例》、《操作标准流程图》等,充分发动职工,使其“制定前引起重视,制定中接受教育,制定后有章可循”,充分发动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习惯性违章的特性决定反习惯性违章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涉及面广,单靠一个部门几个人是反不起来的,必须层层抓、层层管。开展职工身边无违章活动,开展“党委抓党、行政抓政、工会管网、团委管岗”的齐抓共管局面,确保反习惯性违章的力度与深度。结合待岗、下岗方式严格加强考核,从有利于安全、有利于经济考核、有利于提高工作效果的角度加大反违章力度。通过严反违章,增强安全意识,促进安全生产。

  3 创新安全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培训工作是煤矿供电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安全生产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近年来,电力系统内的误操作事故时有发生,而且从低电压等级到高电压等级都是屡禁不止,究其原因,大部分是由于员工安全意识不高和技术业务素质较低造成的。根据这些情况,可以结合变电运行工作的特点,在开展技术问答、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等现场常规培训的基础上,推出“四个一”培训工程进行全方位强化培训。

  即:操作票填写每周一练;运行规程培训每月一课;规程培训考试每季度一次;变电站站长管理知识学习每两个月进行一次。这些强化培训,有利于提高变电运行值班人员的操作票填写速度和正确率,有利于提高值班人员对设备异常的判断能力和复杂情况的处理能力,有利于在提高职工技术业务水平的同时提高工作责任心。同时,对强化培训的考核,也应结合经济考核一起进行,要求各基层单位和班站要在工作安排中对强化培训的内容做到有考核有实效,并在每年的员工教育工作表彰会上对开展较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开展全方位强化培训工作,可以先在部分班组、变电站试点进行,在成功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加以推广。

  综合生产一线班组、变电站开展现场培训的成功经验,可以先对各种强化培训进行一次大范围的整合和加工,形成系统性的、具有很强指导作用的培训制度,对全体员工进行培训指导,以促进员工业务水平的提高。同时,随着煤矿供电实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可以通过在局域网上开设电子音像课堂,进行多媒体教学,让员工从网络上接受安全教育。通过系列化的强化培训,行之有效地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术素质,从而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煤矿安全管理方面论文发表篇2

  浅析煤矿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活动中永恒的主题,也是当今乃至人类社会重点关注的主题问题之一。煤矿行业是高危行业,针对煤矿安全,国家出台了许多法规、政策和行业标准,但是如何认真贯彻落实下去,使之真正服务于安全生产,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如何搞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

  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因为事故后果是严重的,其造成的各类影响是不可控的,对生命及财产安全造成的伤害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就要有效的预防事故,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对事故进行预防和控制。

  1.1系统原理

  安全生产管理是一个系统,包括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和规范及安全管理信息、安全文化等,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过程,是全方位、全时段、全体人员的管理。

  1.2人本原理

  纵观许多煤矿安全事故,主要是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它们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而物也是靠人来管理,所以在管理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这就是人本原理。人本原理有两方面含义:一是一切管理及生产活动都是以人为主展开的,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离开人就无所谓管理。二是管理活动中,作为管理对象的要素和管理各个环节,都是需要人操作、推动和实施。

  1.3预防原理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该做到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防止和减少事故,这就是预防原理。一是要推广使用本质安全化设备,从一开始和本质上实现安全化,即物的安全状态,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二是加大人员培训教育,利用工程技术和管理行为,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将诱发事故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1.4强制原理

  在进行生产和其他工作时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当安全与生产和其他工作发生矛盾时,要以安全为主,"先安全,后生产",生产和其他工作必须要服从于安全,这就是强制原理,也是安全第一原则。

  2 安全生产原理在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利用安全生产管理原理,可以派生出许多管理方法,"白国周管理法"和"手指口述法"等先进管理经验的推广,为我们开拓思维创立了良好的典范,一个矿工从进矿第一天起,每天都渴望安全,这是人的本能思维,这就要求企业加强安全管理,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防护能力,塑造优秀的安全文化,才能实现由思维安全到现实安全的转变。

  2.1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实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

  一位盲人夜晚提着灯笼走在街上,有过路人问:"你自已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走路呢?"盲人回答说:"我提着灯笼是为了让别人能够看到我,不会撞到我"。 盲人之聪就是因为他有高度的自我防护意识,煤矿管理亦然。

  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无疑是一种保障作业者自身安全的最佳途径和有效办法。提高"自我防护"意识,首先应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理念深深植根于脑际,时时处处讲安全;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要掌握一定的安全技术,明白哪里存在危险,怎样做才不会发生危险;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还要克服懒惰、侥幸这些与生俱来的劣性,用制度来严格约束自己,不让自己的行为越"雷池"半步。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体现了安全生产的人本原理和预防原理。

  2.2加强安全培训,推广使用"手指口述法"

  "手指口述法"是运用心想、眼看、手指、口述等一系列行为,对工作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进行确认,使"人"的注意力和"物"的可靠性达到高度统一,从而达到避免违章、消除隐患、杜绝事故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手指口述"要求现场作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说出注意事项,对操作程序和安全规程做到边口述、边手指、边操作,以此进一步进行安全操作确认,形成一个安全识别、确认和操作的闭环流程 。 实施"手指口述法"有助于防止人的误判断和误操作,有利于提高操作人员的注意力和思维连续性,最大限度地克服马虎、凑乎、不在乎及看惯了、干惯了、习惯了的"三乎、三惯"思想。加强安全培训教育,推广使用"手指口述法",将促使员工深思牢记安全操作过程及作业要领,规范员工的安全生产行为,落实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的有效管理。手指口述法体现了安全管理的系统原理、强制原理。

  2.3木桶原理与班组管理

  一个木桶盛水的多少(有效容量),取决于最短的木条,取决于质地最差的木条。 安全工作的好坏,事故的发生,不是取决于大多数人,而是取决于数量极少的三违人物、危险人物、事故苗子。每个员工都是安全这个木桶中的一根木条,千万不能成为最短、最差的。 木桶就象一个班组,员工就象其中的木条,只有木条结构紧密,木桶才能完好不致泄漏,员工只有团结,班组才能安全生产,发挥最大工作效力,"白国周班组管理"是日常生产实践中总结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通过班组管理,可以达到煤矿一线工作现场施工安全的目的。

 
 
猜你喜欢

    305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