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其它论文范文>

浅谈工商管理论文范文

斯娃分享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普遍面临就业危机,主要原因在于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存在脱节现象。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工商管理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浅谈工商管理论文范文篇一

  《 ERP沙盘模拟在工商管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背景下,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宽松的发展环境和严峻的竞争压力,亟需充分利用在校时间储备知识,提高能力,迎接挑战。ERP沙盘模拟在工商管理学等专业的实训中得到广泛应用,对提升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充分介绍ERP沙盘模拟在工商管理专业实训中应用的基础上,对当前实训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为下一步深入应用提出方向。

  关键词:ERP;沙盘模拟;工商管理;实训教学

  随着高校教学实训设备的不断更新,ERP沙盘模拟在各类专业教学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如工商管理等。但应用程度和教学效果却没有成相应比例上升,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分析。

  一、ERP沙盘模拟在工商管理专业实训中的应用情况

  ERP沙盘模拟是一种更加直观、形象的课堂训练方式,能将抽象的市场管理训练进行立体再现,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工商管理课程中所学知识在实际运用中是如何体现的,从而获得对知识的系统掌握。一般而言,ERP沙盘模拟在工商管理专业实训中是针对现代企业经营与管理技术展开的,设计中具有鲜明角色体验,是当前具有实践意义的教学平台。该教具拥有6个沙盘,代表6个相互竞争的企业,每个企业都在沙盘上拥有自己的管理系统和财务系统,规划中心、生产中心、物流中心等一应俱全。6个相互竞争的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资金流转,产品研发与合作,以及设备投入,产品改造,财务核算与管理等,都能够通过沙盘体现出来。模拟周期一般相当于企业在实际市场竞争中5到6年的变化,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企业在自己的操作下,在相应的时间内呈现出来的状况,从而了解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怎样的效能,掌握最基本的工商管理技能。目前,国内高校对ERP沙盘模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出现了相应的技能大赛,每年都有全国各地的高校组织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参加,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师生相互交流学习体验,获得技能和素质提升。

  二、ERP沙盘模拟课程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ERP沙盘模拟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一方面能,够在实际训练中提升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深刻理解一个企业的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了解某个管理措施在实际中体现的当前效益和中长期效益,从而培养出较强的法律制度意识,在尊重企业发展规律、竞争规则的同时,不断打破常规,获得思维训练上的提升。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对前瞻性和共赢理念得到进一步理解,明白市场竞争中的企业不是单纯的争夺打斗,而是要在谋求自我发展的基础上促进行业得到提升。还能使学生的财务知识及管理知识得到综合运用,将其他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因此,ERP沙盘模拟课程训练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在走访调查中发现,该教学方式的应用存在如下问题。

  1.实训课时设计不足

  在调查中发现,许多高校虽然在工商管理教学中引入了ERP沙盘模拟教学方式,但在课时设置上存在严重不足,有的学生仅仅停留在会用或者能看懂的阶段,这样的课程设置就导致ERP沙盘模拟教学失去了应有意义。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增加ERP沙盘模拟在工商管理实训中的课时时间,使学生不仅能掌握基本的运用技巧,还具备相应的数据分析能力。老师能够在每个企业完成一年的工作计划后,对该企业的各项数据进行详细分析,使学生理解自己的管理措施哪些能够获得收益,哪些不能促进企业成长。另外,还应该在掌握基本沙盘操作后相应的增加电子沙盘操作训练,使学生能够站在当前互联网大数据面前,深刻理解市场经济变化对企业的影响,使自己所掌握的工商管理基本知识得到升华。

  2.理论课程与实际课程比例分配不科学

  许多高校的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明显少与理论课程,这种课程设置与当前我国的市场环境严重不符。大部分高校将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开设在所有理论课程进行完毕之后。这种课程安排导致学生的理论与操作脱节,需要在开始实训教学后再返回去查找相应的理论知识。因此,需要将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与理论课程进行交叉安排,使学生边学边做,最后再进行真正的系统模拟,技能够对前期知识进行巩固,又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位置体现。

  3.教师实际经验缺乏

  双师型老师的需求是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共性特征,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这方面的老师更容易获得。如成功企业的管理者等,都能够运用自身管理知识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但是,目前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师仍旧停留在操作ERP沙盘阶段,难以用实际案例对学生展开教学。因此,需要高校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使具备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企业经营者得到流通,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案例教学。

  三、结束语

  曾有著名管理学家说过,真正的管理不在于掌握多少知识,而在于采取了多少有价值的措施。ERP沙盘模拟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是最接近现实的训练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管理知识的运用,还能够深刻理解日后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意图,获得技能和素养提升。因此,ERP沙盘模拟是未来工商管理专业实训的主要方式,需要更多的探索和理解。

  作者:王大海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国际商务学院工商管理系

  参考文献:

  [1]张玉惠.基于ERP沙盘模拟教学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J].中国商贸,2014

  [2]于兆河,王稼盈.理工科学生ERP沙盘模拟教学模式探讨[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

  [3]王亮.ERP沙盘模拟实验课程思考[J].河南科技,2013

  浅谈工商管理论文范文篇二

  《 工商管理全程电子化关键问题探讨 》

  摘要:为了加快实现“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这一目标,文中探讨了全程电子化的定义,调研了目前工商全程电子化现状,分析了实现全程电子化的所需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从而提出使用eID来解决自然人的网络身份识别,使用电子营业执照来解决企业法人的网络身份识别,根据《电子签名法》解决电子档案的合法性;最后,对目前工商系统内所采用的几种全程电子化实现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电子营业执照是实现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的最佳手段。

  关键词:全程电子化;网络身份识别;电子档案;电子营业执照;eID;电子签名

  “全程电子化”这一概念,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网络时代对电子政务信息化的要求,以及工商行政管理网络化公共服务的需求而提出的[1]。随着我国商事制度改革的实施,全程电子化首次作为电子政务建设信息化目标在2013年10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被提出来,此次会议部署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降低创业成本,激发社会投资活力,明确了改革的主要内容,其中包括“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与纸质营业执照具有同等法律效力”[2]。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的“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电子营业执照”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推到了我国电子政务创新发展的排头兵位置

  1、全程电子化的定义

  全程电子化可以分解为“全程”和“电子化”两个关键词来理解,“全程”指的是事务处理的全过程,“电子化”指的是不需要纸质文件或文书[3]。“全程电子化”指的是:事务处理可以通过网络、远程地办理和办结,全过程不需要纸质文件或文书。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是企业登记管理全业务、全过程、全网络的电子化,实行“网上提交材料、网上审查核准、网上核发执照、网上亮照公示、网上自动存档”,真正做到企业办事人员与登记机关工作人员“零见面”,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办理工商登记注册业务。全程电子化意味着可以提高办事效率、降低办事成本(减少能源消耗、减少人员投入、缓解交通拥堵等等)、提高服务水平,既便利企业,也有助于加快工商部门政府职能转变。

  2、全程电子化的现状

  从全国来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目前所有部委中第一个工商管理全程电子化关键问题研究文/冯四风梁艳敏王亚红黄奚芳提出全程电子化的部门。在工商行政管理内部OA和内部业务处理方面,已基本实现全程电子化。在工商行政管理对外业务服务方面,为了提高面向企业的服务效率,工商部门陆续开通了多项业务的网上办理,比如:名称预核准、企业设立登记和变更登记等等,但是仍然不可避免地要企业携带相关的纸质材料到工商大厅来办理相关手续,一直没有真正实现“企业不用来工商大厅,在网上完成所有业务手续办理”。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之外,“全程电子化”的概念主要还由政府采购部门提出过,并且实现了部分采购业务(如网上竞价)全程电子化。

  3、全程电子化的关键问题

  “全程电子化”隐含全流程电子化和全流程无纸化两层含义。由于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和开放性,全流程电子化面临着虚假主体、信息伪造、信息篡改、行为抵赖等安全问题,必须采取安全措施以实现网络主体身份识别、信息防篡改和行为抗抵赖,其中网络身份识别是全流程电子化的关键[4]。同时,全程无纸化意味着不需要纸质文件或文书,而是直接使用电子文件作为档案进行归档,因此,电子档案的合法性问题是实现全流程无纸化的关键。

  3.1网络身份识别问题

  与现实生活不同,网络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的身份具有多样性和模糊性,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一个主体可能拥有数个虚拟身份;二是“匿名”,主体不署名真实身份。由于缺乏信任以及社会规范的约束,匿名机制很难保证每个人网上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甚至可能成为网络犯罪的保护伞。因此,网络身份识别的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如何实现网络主体虚拟身份与真实身份的一一对应,就是网络身份识别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网络环境下常用的身份识别技术,按照实现机制来说,主要分为非密码的识别机制和基于密码算法的识别机制。非密码的识别机制包括“用户名/口令”、一次性口令、生物特征识别机制等;其中,生物特征识别(如指纹、人脸、虹膜等)应用最为广泛,但由于“数字的可精确复制”,且生物特征无法修改,一旦泄露,基于此机制的身份识别则毫无意义。基于密码算法的识别机制包括对称密码算法和公钥密码算法(非对称密码技术)两种,其中,基于公钥密码体制的身份识别(如电子营业执照、数字证书等)普适性较好,安全性较高,广泛应用于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以及企业内部安全管理等领域。两种机制相比较而言,基于非对称密码算法的识别机制更为精准、安全。而身份识别技术的应用当以主体真实存在为前提,基于虚假主体的身份识别是没有意义的。原则上来讲,网络社会是虚拟的,但并不孤立存在,也不可能单独为网络社会立法。无论是数据电子化,还是业务电子化,都是现实社会的数字化映射,所以,网络主体必定是现实社会中真实主体的映射,网络主体的身份管理必须依托现实社会各职能部门。因此,网络主体的身份识别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社会管理问题。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的网络身份识别,主要涉及企业法人和自然人。根据国家有关法律,企业法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核准,自然人身份由公安部门负责核准。(1)企业法人网络身份识别依据《公司法》、《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管理条例,依法经审核准予登记注册的,由登记机关制作纸质和电子营业执照并发给企业。电子营业执照是基于非对称密码技术、以智能IC卡为载体的法律电子证件,是企业完成设立登记、取得企业法人资格的标志;是企业法人从事合法经营活动的依据。电子营业执照可以从源头保证企业身份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实现持照企业与电子营业执照的一一对应,解决企业法人的网络身份识别问题。同时,还可以通过电子营业执照对业务数据进行电子签名,实现防伪、防篡改和防抵赖,解决全程电子化过程中的信息安全问题。(2)自然人网络身份识别在我国,第二代身份证用于线下身份识别,不适用于网络环境。为加强互联网虚拟社会管理,保护公民的信息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建设了“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面向公众发放公民网络电子身份标识(eID,electronicidentity)[5]。eID是以密码技术为基础、以智能芯片为载体,由公安部门审核、统一签发给公民的、用于在互联网上远程证实身份的、普适性的网络身份证件。目前,公安三所与中国工商银行结合,推出了加载eID的金融IC卡,来解决自然人的网络身份识别问题。在未全面解决自然人网络身份核准问题前,工商登记注册的全程电子化,可以从“市场主体申领电子营业执照之后”开始执行,即先行实现各类市场主体变更登记、备案登记、注销登记、信用信息公示、网上年报、资质资格信息上报等业务的全程电子化。

  3.2电子档案的合法性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档案工作基本术语》对档案的定义表述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6]。历史记录性是档案的本质属性。电子档案,是指通过计算机磁盘等设备进行存储的文件记录,与纸质档案相对应,但同样具备历史记录性。实现全程电子化后,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归档管理的档案不再需要纸质档案,只要电子文档即可。但是,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尚未明确电子档案的法律效力。1988年颁布、1996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没有对电子档案作出明确规定。2014年,国家档案局成立《档案法》修订项目地方工作组,组织修订《档案法》,这是一项长期工作,短期内无法完成。2004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虽然不涉及电子档案的合法性,但是明确规定了数据电文和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电子签名法》第六条规定,“符合下列条件的数据电文,视为满足法律、法规规定的文件保存要求:(1)能够有效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供随时调取查用;(2)数据电文的格式与其生成、发送或者接收时的格式相同,或者格式不相同但是能够准确表现原来生成、发送或者接收的内容;(3)能够识别数据电文的发件人、收件人以及发送、接收的时间”[7]。《电子签名法》第十三条规定,“电子签名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视为可靠的电子签名:(1)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2)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3)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4)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7]。在目前缺少电子档案法律依据的情况下,可暂时根据《电子签名法》,使用电子签名来暂时解决这一问题。这也是当前各级政府部门采用的通用做法。从技术上来讲,通过工商部门发放的电子营业执照和公安部门发放的eID,对电子文档进行电子签名,可以保证业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且其结果符合《电子签名法》对数据电文和电子签名的规定。尽管经电子营业执照和eID电子签名形成的电子数据可能不符合未来的标准规范,但是就目前来说,该电子数据完全可以解决业务部门对“数据归档、业务追溯、统计分析、查询审计”等需求,满足档案工作开展的必要条件。

  4、常见做法分析

  目前,部分工商部门采用第三方数字证书或者银行U盾的方式,来进行自然人/企业法人网络身份识别,并依此开展全程电子化。按照国务院对商事制度改革的部署要求,工商部门正在推进以电子营业执照为支撑的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方式。

  4.1身份识别问题

  第三方数字证书,是依据自然人提供的第二代身份证/企业法人提供的纸质营业执照复印件由第三方数字证书认证机构发放的。当自然人/企业法人发生变化,或使用假造、伪冒的证件时,由于第三方数字证书认证机构没有源头数据,不能判断自然人/企业法人的真实性、合法性,这种情况下无法有效地进行身份识别[8]。银行U盾的本质也是数字证书,但是其本身并未绑定自然人/企业法人的基本信息,只能用于证明自然人/企业法人基本账户的存在[9]。尽管在开户时,银行对自然人/企业法人的身份进行了验证,但是由于没有源头数据,当自然人/企业法人发生变更时,银行无法进行实时跟踪和确认。因此,银行U盾不能作为有效的身份识别手段。

  4.2费用问题

  第三方数字证书是收取费用的;银行U盾,针对市场主体(法人),也是收费的;电子营业执照是免费发放的。实行商事制度改革,开展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给企业提供便利。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工商部门必须坚持公益性原则和非有偿性原则,杜绝搭车收费和体外收费。如果在电子营业执照申领、使用过程中,要求市场主体必须先向第三方数字证书认证机构/银行交付费用,市场主体一定会将其归咎于工商部门。

  4.3通用性问题

  从我国第三方数字证书认证现状来看,不同省份、不同认证机构之间的数字证书基本不存在互通性,导致第三方数字证书及银行U盾的应用存在地域性限制问题。而电子营业执照是工商部门根据国务院关于“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的要求,按照统一标准规范发放的,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跨层级跨地区跨行业通行应用。全程电子化,是全网络的电子化,不受限于地域条件,可以实现全国范围内跨地区跨地域地办理业务。显然,只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放的全国统一标准规范的电子营业执照才能实现全国通用,满足全程电子化的要求。

  5、小结

  全程电子化是信息化的最高级水平,是电子政务的终极目标。以电子营业执照为支撑的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是满足商事制度改革部署要求,顺应“互联网+”时代要求的全程电子化方式;是落实“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的重要抓手和体现;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电子政务建设的全程电子化目标所做出的先行探索,无论是对工商系统,还是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来讲,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作者:冯四风 梁艳敏 王亚红 黄奚芳 单位:普华诚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曹进波.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探讨[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3,9:11-13.

  [2]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降低创业成本激发社会投资活力[S/OL].

  [3]杨卫东,温蓉.依托“互联网+”实现全程电子化登记服务[S/OL].

  [4]刘镪,田翔.全程电子化商事管理解决方案[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6,1:85-86.

  [5]中国新闻网.公民网络电子身份标识“eID”签发[S/OL].2015-06-09.

  [8]中信、民生两银行第三方证书应用量双破百万数字证书背后的金融安全[J].2008(11).

  [9]薛江.网络银行面临的安全问题及其防范措施[J].北方经济,2010(20):94-95.

  浅谈工商管理论文范文篇三

  《 工商管理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

  摘要:近年来,国家发展速度较快,科学技术也随之发展起来,对工商管理体系的完善具有较好的推动作用。企业中的工商管理能够更好地提升企业市场发展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有效地协调工商管理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该文根据对工商管理与市场经济之间关系的分析,提出几点工商管理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的观点,以供相关管理人员参考。

  关键词:工商管理;市场经济;关系探讨

  国家工商管理能够更好地提升企业经济发展效率,与市场经济之间相互作用,能够有效地协调企业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完善企业经济体制,保护合法权益,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1国家工商管理职能

  1.1监督职能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工商管理具有较为良好的监督职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好地对企业的交易过程以及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有效地规范工作人员的自身行为,使市场交易的科学性、合理性得以保障,有利于市场秩序的维护。同时,工商管理也可以作为市场活动的裁判,更好地提升市场经济发展的秩序性[1]。

  1.2加强合作效率

  国家工商管理不仅可以对经营活动进行监督,还需要监管相关经济体制以及公共服务效率。工商管理作为企业与市场之间的桥梁,促进企业与市场的经济发展。国家的工商部门,设定了较多的系统部门,要求能够更好地提升法律效应,对于不正规的经营与合作、违法的垄断等严格惩治,有利于对消费者的权益进行维护,此类部门的建设,能够更好地提升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合作效率,为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2]。

  2工商管理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在国家工商管理发展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了解其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企业的管理人员,要想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竞争能力,就要重视以下几点内容的分析。

  2.1市场经济发展是工商管理的基础

  我国的建立与发展,是由于人类的进步、商品的生产与营销所形成的。所以,国家建立了工商管理部门,以便于对社会中的商品经营体制进行监督,保证能够更好地维护各个阶层的利益。市场经济是由商品的生产与交易形成的,此时,相关管理人员会根据工商管理规定对市场经济秩序进行有效维护,使其能够更好地提升市场经济效益。由此可见,市场经济发展以及各类生产、交易是工商管理发展的基础,只有良好、正常地维护市场经济发展,才能更好地提升工商管理效率[3]。

  2.2市场经济与工商管理之间的促进关系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工商管理的基础以及前提,同时,经济发展与工商管理存在较大的促进关系。主要是因为商品的经济效益在不断提升,此种情况下,需要加大力度对相关工作做出重整。以便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有序性。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需要工商管理对市场进行一定的监督与管理,意识到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性,可以培养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市场经济的现代化,进而体现出市场经济的有效发展。此类现象的出现,有利于为工商管理提供较好的物质支持,使其能够与试产经济同步发展,在规范工商管理的基础上,提升市场经济发展效率。由此可见,市场经济与工商管理之间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4]。

  2.3市场经济发展促进工商管理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提升,先进技术的引进,生产与营销之间的关系得到有效的优化。此时,企业中的利益主体矛盾增加,不能更好地提升其经济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需要健康的引导,单一的市场经济管理制度是不能满足相关管理需求的,再加上市场经济发展体制本来就存在较多问题,不能更好地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所以,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与工商管理相互合作。同时,工商管理可以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对自我进行完善,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管理需求,在市场经济发展中起到更好的管理作用。由此可见,市场经济发展可以有效地促进工商管理的发展,在彼此监督与管理的基础上,提升国民经济的发展效率[5]。

  3工商管理促进经济发展

  国家加强工商管理能够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对市场经济发展进行有效地改善。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首先,可以对市场经济主体进行规范。工商管理要求市场经济体制的合理以及合法性,在对市场经济发展行为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对市场经济主体进行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同时,工商管理设置了市场经济主体的相关制度,可以有效地维护市场经济发展秩序,更好地提升制度的规范化,使国家市场经济体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其次,强化市场监督。工商管理要求市场主体与市场监督工作的均衡性,主要对市场经济的各类违法情况进行监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垄断问题与不正当竞争问题,工商管理可以有效地对其进行监督与管理。同时,还会出现侵犯商标权的问题,工商管理应该极力地对企业商标权进行维护。另外,市场经济发展中还会出现各类虚假甚至违法的广告,工商管理应该予以严格的惩治,避免出现类似问题,对其市场秩序造成不利影响;最后完善社会经济体系。工商管理在对市场经济发展进行监督的过程中,应该重视社会经济体系的完善。工商管理利用自身的行政职能,对市场进行有效的管理、监督与教育,积极地培养规范化市场,这样可以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对社会经济体制进行优化管理,工商管理能够更好地对社会经济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保证能够更好地提升社会经济效益,同时,还能有效地引导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进而提升国家经济发展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市场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为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4结语

  市场经济发展与工商管理之间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其具有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监督、互相管理的作用,能够更好地提升市场经济发展效益。国际在执行工商管理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及时地发现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还要重视先进人才的引进,严格要求工商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阶段性地对其进行市场经济体制的调控培训,使其能够有效发挥自身管理与监督的优势。

  作者:李娜 单位: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华.浅议工商管理对市场经济的促进作用[J].商场现代化,2015(28):224-225.

  [2]王宇恒.浅议工商管理对市场经济的促进作用[J].新西部(中旬刊),2015(11):63,79.

  [3]冯秀香.浅析工商管理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4(27):52.

  [4]陈桌政.浅谈工商管理的特点及对市场经济的促进作用[J].房地产导刊,2015(21):425.

  [5]郑丽雅.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财经界,2011(18):39-40.

有关浅谈工商管理论文范文推荐:

1.浅谈工商管理专业论文范文

2.浅谈工商管理论文范文

3.浅谈工商企业管理论文范文

4.浅议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5.工商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6.关于工商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7.浅谈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166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