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华裔美国文学的论文
华裔美国文学是美国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美国少数族群文学的一支生力军。华裔美国文学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以来不断涌现,得到了美国主流文学的认同,同时也受到美国广大读者的喜欢,在学术界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与关注。 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华裔美国文学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华裔美国文学的论文篇1
浅析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故国想象流变
在美国华裔文学中,故国想象作为一个文化镜像不断地被建构、解构和重构。故国想象的流变史不仅折射了美国华裔作家构建想象的共同体和民族集体意识的尝试,也折射了美国华裔群体在美国主流文化中的身份认同焦虑和文化价值取向。本文将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置身于全球化和历时性语境中,从具象写实、诗性想象、抵抗叙事和反省叙事几个方面分析了华裔作品中故国想象在叙述视角上经历的流变。与此同时,美国华裔作品中的故国想象的文化动因也由最初的精神慰藉和集体记忆,逐渐演变为一种诗性的文化反省和身份的叙事构建。关键词:美国华裔文学;故国想象;流变史;叙述视角;文化动因
美国华裔文学源于19世纪中早期,是指华裔作家以美国华裔人的独特视角书写的叙事结构。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美国华裔文学逐渐在众多族裔文学中脱颖而出,其研究也日渐成为显学,呈现出多维的理论形态。不少学者对其丰富性和复杂性进行了多角度探索,从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语用文体学,语义学等角度,分析了文化语境,叙述方式,文化认同等侧面。国内学者李贵苍指出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经历了“生民视角”、“民族视角”和“离散视角”的变化。① 而当代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则更多地将其置身于全球化语境和历时性时空,来思索华裔文学中的中国移民话语以及中国文化在华裔认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双重文化背景下的美国华裔作家具有二重“他者”的身份:作为美国主流文化的“他者”,他们具有浓郁东方色彩;作为故国文化的“他者”,他们因疏离而陌生。“中国和中国文化是他们在异国生存的主要精神资源和文化财富,但同时,也是他们在美国主流文化面前受到排斥, 感到屈辱和自卑的根源。”②身处异质文化的边缘,美国华裔作家在创作中逐渐将故国形象抽象为一系列庞杂的文化符号,并运用这些符号对故国文化进行了想象性的解读,对“故国形象”进行了想象性的塑造。 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传播》中指出,“国家是想象的共同体。世界上所有的民族与国度,人们都需要通过想象在共同体中建立关系”③,由此可见,国家观念是人们在历史的及时性和具体性的作用下,通过文本活动对共同体的想象和文化构建。而美国华裔作家依据传承而来的中国文化资源,以主流文化语言所呈现的中国则可谓“想象中的想象”。然而这种具有多重和变异色彩的想象并非空穴来风与向壁虚构,而是作者的心路历程、成长经验和生活经历在文学创作中的践行效应。本文将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置身于全球化和历时性语境中,从具象写实、诗性想象、抵抗叙事和反省叙事角度分析了华裔作品中故国想象在叙述视角上的流变以及文化功能。
(一)故国想象的源起:夹缝中挣扎的具象写实
1.《英汉习语全书》的恳请和宽容:“如果将唐人街看作美国华裔人生根繁衍的原点,那么华裔文学的起点应该是最早一批金山客留下的英文文字。”④陈耀光等人编撰的华裔和日裔文学《大唉咦》把美国华裔文学的源头定为王山(wang sam)编写的《英汉习语全书》。该书收录了华人常用的中英对照语,给初到美国的华工提供语言交流的帮助。《英汉习语全书》并不能完全等同于文学作品,但作为最原始文本,书中大量的自我防卫和保护的信息,凸显了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形象,折射了语言学习者与生存环境的恶劣关系,使其极具文学的特质与功能。
通过该文本中被抢劫、勒索、迫害等流行用语的语言表象,我们可以观察到早期华人在美国的生存环境与生存方式,通过文本中从恳请、接受与原谅到自贬的会话策略,我们可以感受到早期华工强制性的人格卑微化。而这种人格的卑微化,经过一代代的传承,依然在海外华人的作品中依稀可见。
2.《金山歌集》的母题变异:1911年出版的《金山歌集》与1915年出版的《金山歌集2》,收录了1640首广东民间曲辞形式的歌谣。故国想象的母题在此开始变异,从传统的还乡、闺怨、乡愁等母题裂变出诸如“囚禁”、“暴富”、“老来风流”等新的母题。《金山歌集》中,“异乡遭囚”的母题折射的是作者文化心理上的骄傲与弱国子民情结的落差,“一夜暴富”的母题表述的是作者发财梦破的怅然若失,以及画饼充饥的无奈。“老来风流”的母题则深刻地展现了单身汉社会的悲哀以及年华老去的悲凉。
母体的变异是身处两种文化的必然产物。然而在文化认同层面,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早期华人作者仍喜欢传承旧的形式与习俗,始终与主流文化保持着一种安全的距离。然而伴随华人与美国主流文化的不断融合以及西学东进的影响,即便没有推陈,变异与创新的火花也使美国华裔作品对故国的想象得以传承和发展。
(二)故国想象的发展:异质环境中的诗性想象
早期华人的文化认同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点,他们对于故国的想象和建构以中国风俗传统为轴心。然而随着自我与异质环境的持续交融,北美华人对传统的认同也悄然改变,对故国的想象更加趋向于诗性和理想化。
1. 李周:华裔人的美国梦:李周的《一个中国人的故事》发表于1903年美国《独立》杂志,是第一部在权威杂志用英语发表的自传小说。小说以明快的语言、感性的描述和生动的细节呈现了美国梦视角下作者白手起家的艰辛历程,成功地以自己勤劳发家的经历反驳了主流社会有关中国人好吃懒做、人种低劣、嗜赌成性等套话,实现了“去刻板化”的功能。小说基于双重文化的视角,个性化地展示了早期华人在美国的不幸遭遇,揭示了主流人群的虚伪和野蛮,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在双重价值观中关于自我认同的迷茫。
自传是传记文学的一种,兼具历史和文学想象的功能。以异族的语言建构故国的想象,这种比较的视野使作者在“自省”与“他省”之间流转和嬗变。作品中对于故国故土的眷恋与对故国贫穷的无奈,对美国种族歧视的愤恨与对美国梦的认可,都凸显出作者在秉承传统文化同时的矛盾与挣扎。
2.李彦富:中国文化的西方解读:李彦富在《当我在中国是个孩子的时候》中,以幽默的笔触详细介绍了从居住饮食到休闲宗教等中国文化,以期消除主流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读。
李彦富在写作中将两种文化置于开放的平台,以相对客观的论述加以比较。作者与叙述对象之间轻微的距离感使小说越超了个人体验而呈现出共性的色彩。作者游刃有余地穿梭于中美文化之间,使个人经历和人生跨度在东西方文化的双重视角下得以展现。在李彦富的作品中,可以观察到在早期华工为争取自己权益的抗争伊始,两种异质文化就已悄然融合,已然从不可调和到有可能相生共存。随着十九世纪末华人美国化的开始,基于故国文化的一种新文化态度也应运而生。
3.黄玉雪:华裔女性的美国梦:黄玉雪在《华人五女》中着力刻画了第二代美国华裔女性的美国梦。作为北美华人的代言人,黄玉雪在成长及寻求独立的过程中努力寻求中美文化的相融之处,在跨文化交流层面做出了极大的努力。
在这部作品中,黄玉雪借着自己的想象,成功构建了故国重视家庭、漠视自我的家庭伦理想象。上了大学以后的作者开始以理性的口吻质疑父母,以自己的想法坚定地挤入白人主流社会,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家族的肯定。由此可见,这次辉煌的成绩既是对华裔女子轻蔑的对抗,也源自于对故国文化的反抗。为了暗合美国主流文化的猎奇心理,作者在文中也浓墨重彩地铺陈了父亲教导与鞭打是同义词的教育观,以及奇特繁琐的传统饮食观与习俗观。这些异国情调的展示因脱离了原有的文化语境,更具神秘而夸张。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文本中她尚未独立完成创业之前,就又回头重看华人社会,这种疏离又渴望的心情,正是黄玉雪面对中国文化的矛盾心情。
4.雷霆超:父权制社会运行机制:黄玉雪的《华人五女》呈现的是美国模范弱裔族群,而雷霆超的《吃一碗茶》中呈现的是纽约华人社会。该文以长篇小说的形式,用粗鄙的方言及惊人的写实手法,真实再现了纽约华人的单身汉社会,深刻描述了男性家长制的半封闭社会的运行机制。
《吃一碗茶》生动呈现了华人社会纷繁错杂的社会伦理观。家庭层面着重强调了华人社会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亲属层面写实地触摸了植根于故国文化的传统的妯娌关系、互利互惠的兄弟关系以及盘根错杂的家族关系。人际层面生动勾勒了家族有亲、夫妇有情、男女有别、朋友有义、长幼有序等社会伦理。全文最具象征意义的便是那碗中药苦茶。文章在性无能的保来服用了几副中药之后重振雄风中结束。雷霆超这一刻意的安排旨在用亲身体验来印证中国传统的妙处所在。故国的文化传统虽有固步自封、轻视法制的特质,但是为身处其中的华人提供了行之有效的保护,而且还具有深刻的疗伤作用。
综上所述,对抗种族主义的背景是早期北美华人写作的文化动因,也是华人争取生存权利和话语权利的有效语言策略。十九世纪早期恳请与宽容的叙事方式具象写实的是生存环境的恶劣与艰辛,而源于十九世纪后期的自传体则超越了对人生与历史的简单临摹,是对自我与故国一种创造性的想象,是一种基于自己人生经历的跨文化的描绘和尺量。在过去的自我和现代的自我的流转中,故国想象的这一文化概念从而更加多元更具内涵。
(三)故国想象的多元变异:文化废墟上的抵抗叙事与反省叙事
虽然《排华法案》已于1943年废除,但华人边缘化的生活状态依然没有改变。在语言权利丧失的过程中,华人也丧失了在主流文化中保持与阐释自己文化的权利。然而就在主流文化的强压下,美国华裔作家依然从不同角度以抵抗叙事与反省叙事等多重叙事策略讲自己的故事,拒绝主流社会的“他者”解读。“族裔文学崛起于多元文化语境中, 解构中心、重构文化传统正是美华文学的志向所在。”⑤这一文化废墟上的重新挖掘和建构不仅具有深刻的文学意义,而且对失声已久的族群也具有振聋发聩的唤醒功能。
1. 汤亭亭:冲破强制静默的华裔族群:汤亭亭的《女勇士》和《金山勇士》捡拾家族故事和民间故事的一鳞一爪,利用传说、联想、梦境等对抗具有宏大叙述的正史,以“说故事”的叙述策略,描述了家族在美国的生存轨迹,在主流文化语境中赋予“中国”与“中国人”新的概念。
《女勇士》从一位华裔女子的角度对故国和自我进行了想象和描述。《金山勇士》则创新改造了《镜花缘》、屈原等故事,对家族男性成员在美国的生活经历加以描述。《金山勇士》中父亲的静默激发叙事者创造了他的生平,而华人历史在美国主流文化的静默与空缺,也必然促使叙事者形成对抗记忆。
汤亭亭的作品以“说故事”的叙事策略,结合家族记忆的残片与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文本,融合真实与虚幻,混杂中西方文化,以多音复生的文本,对抗叙事者所承受的双重压制。其由对抗记忆出发,构建个人与家族乃至整个族群的对抗叙事,通过转述想象中的中国,展现了鲜明的异域色彩。在解构白人“他者”注视下的故国形象的同时,也解构了男尊女卑的性别主义歧视,同时生成建构了一种新型话语权利关系,就此而言作者无疑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女勇士”。这种民族历史的重新构建,抵制了美国历史对华人的刻意抹杀,也挑战了美国主流文学对于华裔文本的漠视。
2. 谭恩美:代际冲突的华裔镜像:谭恩美在1989年出版的《喜福会》中,透过三个母亲和四个美国女儿七个叙述者,叙说了十六个环环相扣的故事。这种多重叙事声音建构母女代际关系在美国华裔小说中实属创新,也使得作者可以更加游刃有余地展示美国女儿与中国母亲之间纠缠不清的矛盾。
《喜福会》中有关中国的想象主要体现在老一辈的际遇、思想观念、价值观以及对子女的教育观念。透过母亲在故国际遇的叙述,旧中国传统女性在夫权社会压榨下的悲惨状况跃然纸上。然而历经苦难的母亲所领悟的人生体会和生存之道在面对美国长大的子女时,却显得格格不入。在美国子女眼中,母亲所传承的文化代表的是神秘古老和迷信落后。而那种铺天盖地的“中国式母爱”,难以忍受的“中国式折磨”则更让他们难以承受,常常成为代际冲突的导火索。谭恩美作品的主旋律是诠释中国传统文化对女性的压迫,揭示中国女性所遭受的苦难际遇。文中弥漫着“忆中国之苦,思美国之甜”的东方套路。但是在《喜福会》结尾,故国文化的凝聚效应又得以展现。母女之情终超越各种摩擦与碰撞,在传统喜福会阿姨的帮助下,精美踏上了归国认亲的路途。三位女儿的合照,平息了代际冲突,实现了母亲的宿愿,也有效彰显了中西方价值观的合二为一。
谭恩美创作《喜福会》的动机是为了保存关于母亲的记忆,以及与母亲相关的对于故国的记忆。记忆不是恰巧被记住,而是再建或重构。在双重语境和 文化的困境下,作者以记忆来对抗遗忘和官方的正史,使得美国华裔 文学对美国主流文学形成一定的互补和反拨效应。
3. 赵建秀:英雄主义镜像下的华裔男性族群:赵建秀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崛起的作家,其作品以对抗叙事表达了华裔的苦闷和不满,具有强烈的反种族歧视的意识与反叛精神。赵建秀批评汤谭等人为了投美国主流文化所好而篡改中国文学作品的奴颜婢膝,他主张用中国古典文学语料构建新的华裔文学的英雄主义与传统,并据此作为美国华裔小说的重要资源。
赵建秀的《唐老亚》以幽默的笔触描写了唐老亚在旧历新年成长的故事。他由一个厌恶华裔身份与华裔文化传统的男孩,成长为一个以华裔背景为骄傲的青年。他的曾祖父曾与早期华工一起,克服艰难险阻,击败爱尔兰工人,在北美修筑第一条贯通东西的铁路。然而在铁路通车典礼上只有白人的身影,劳苦功高的华人被无情抹杀。
对唐老亚而言,华人 建筑铁路的过程是一个造梦的工程,也是梦想与想象成真的过程。对美国主流历史而言,主人公以梦的方式弥补了美国历史的断裂与缝隙,补偿了华人历史被主流文化有意抹杀的缺失。在这个梦想重建的记忆过程中,中国古典小说的英雄传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父亲用孔子的智慧教导儿子“小说即战斗”;唐老亚梦中的华人工头则沿袭了关羽的姓氏以及关羽的技艺高超与忠肝义胆。依据萨义德的观点,这些基于想象的文本,“在对与自己显然不同的他者世界的理解中,表达了对这个世界的控制、操纵甚至吞并的愿望和企图”。⑥美国华裔作家刻意将文学与历史相结合,运用主流 社会各种资源以文学的方式填补个人、家族乃至族群的欠缺,使自己在历史上留下不朽的痕迹。
4. 伍慧明:华裔族群的叩问与反省:在美国所有少数族裔文学与离散文学文本中,主人公对自我身份和民族文化身份的求索无疑是许多作品中的重要主题。新生代美国华裔女作家伍慧明于1993年出版的《骨》描述了两代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通过回顾历史探索几代人的命运,以反省叙事视角呈现了一部家族史以及美国华裔人的历史。伍慧明的小说深受华裔单身汉社会影响,文中老一辈坚守自己在美国只是过客,将来一定要叶落归根的他乡 心理,认为即使无法生还,死后也要将遗骨安放故园。在小说《骨》中,骨有双重意指。首先指祖父故去后未能安放故乡的遗骨。其次指二女儿安娜因不堪忍受父母反对其与男女相恋而跳楼自杀,从而残缺不全的骨骸。伍慧明反省的是在东方与西方,父母与子女,过去与现在的二元对立中,被挤压在两个种族两种文化夹缝间的人们,如何正确看待自我,如何寻求生存空间,如何清醒而理智地面对过去的创伤和今后的生活,而这些也正是美国少数裔族所要解决的共同命题。
小说的故事看似简单,但隐含的是两性、家庭及民族的兴衰命运。如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弗雷德里克·杰姆逊而言,这是一个民族寓言,一个将个人、家庭以及民族的历史与 政治融合的寓言,小说不仅表现个人和家庭的生活历程,也是透过记忆、想象、叙事和神话重新发现百年来有关华人隐藏的历史文本,是对抹杀和掩盖边缘化弱势群的对抗和消解。⑦
“认同的焦虑使得献身于两种或多种文化空间中的流散作家普遍执著于身份的求证,于是关于‘我是谁’、‘我来自何处’、‘我身处何方’的自我身份探寻成为流散 写作中的重要主题。”⑧传承于父辈的故国文化于美国华裔作家而言是既陌生又熟悉,既亲切又疏离的。作为中国文化的门外汉,他们借着中国文化启迪思维,激发想象,中国文化是他们故国想象和构建自我文化身份的重要传媒和坚实依托。但同时我们也能深刻感受到他们在对待故国文化和历史时,由于时空和文化语境的因素,无可避免地具有历史和文化的局限性。因此在精神流变与人格异化的矛盾中他们叩问反省,艰难追寻自我的文化认同。
美国华裔文学中故国想象流变的文化动因
安德森在《想象共同体》中讲到,“国家都是想象的,原因在于即使是最小的国家,其成员大多既不熟悉,也从未谋面,其实也没听说过对方,但在每个人心中都存在着彼此团聚交会的景象。”③安德森强调团体的虚构性或建构性,其中想象是一种强有力的诱因。美国华裔文学对中国的想象,反映了华人在双重文化语境下的文化诉求。对于美国华裔作家而言,故国形象是特殊历史文化语境下的一系列想象的过程。而他们依据传说、家族故事以及记忆创作的故国想象更是想象中的“想象”。这些想象折射了几代华人在美国生存的艰难历程,其功能也由最初的精神慰藉和集体记忆,逐渐演变为一种诗性的文化反省和身份的叙事构建。
作为华人的后代,故国文化是他们植根异国的文化依托与精神财富,也是他们在主流社会边缘化的诱因。因此亲近与疏离、认同与拒绝、骄傲与屈辱等复杂的情感在他们的中国叙事中矛盾着呈现。身为边缘化弱势族裔,他们借记忆、传说、想象等方式创建故国形象,试图在主流文化中保留自我的声音。但以迎合西方读者期待视野为目标的写作诉求,又迫使他们不可避免地以“他者”眼光审视故国。因此中国形象便在美国华裔作家的文本中不断被建构、解构与重构,具有强烈的不确定性。我们在其中既可以观察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绵延,又可以观察到对传统文化的误读与曲解,这种异态与变形折射的是美国华裔作家对东西方文明的态度以及自身文化属性的追问。华裔作家挥之不去的国家意识是在弱国子民的政治语境下催生的,有关故国的想象也超越了单纯的记录,呈现出一种基于想象的发现自我的态势。作为想象的客体,中国这一不断变化的文本,在作家想象的过程中,不断被丰富与完善。因此,故国想象在作家的言语中,不仅使叙述者了解自我,也完善了故国本身。
小结
通过对美国华裔文学中“故国”形态各异的想象与描述,以及文化诱因的剖析,发现叙事者均以主流文字的书写,以相对化的方式提出不同于主流的美国文学史,从不同角度为美国华裔这一弱势族群做见证。另类的书写及文本形成了对抗叙事,“将历史换成一种完全不同的时间形式”,体现了米歇尔·福柯的对抗记忆,与主流的记忆及历史形成鲜明的对抗。⑨而在这一对抗叙事中,故国的传统与文化无疑提供了最宝贵的资源。
从西方文学中的“他者”形象,到美国华裔小说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中国形象,故国的想象在双重文化价值体系中蒸馏变异。“形象研究与人种学,人类学,社会学家,心态与情感史学家所进行的研究 工作相交汇。”⑩因此这种流变的想象和文化则是中国文化的脉动与延伸。本民族作为“他者”被观察和投射的意义非常重要,因为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故国想象的研究意义在于建立一种新的解读视角,绕过爱国主义、种族主义等既定结论,分析产生这种话语 实践的政治、历史、文化语境。通过故国想象的变迁、丰富来发现那些曾经是盲点的部位,通过文学形象内涵的多元化达到突破视界的封闭。
关于华裔美国文学的论文篇2
试探华裔美国文学中的翻译问题
摘要: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便开始开展对华裔美国文学的译介工作,并且伴随着的时间的推移,对华裔美国文学作品翻译的数量不断增加,与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的相关理论也在不断的增加,同时伴随着国内研究者对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形成了一些人们特别关注的重点和翻译过程中比较明显的问题。为此,笔者要对华裔美国文学中出现的相关翻译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华裔美国文学 翻译 问题
华裔美国文学是亚裔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在长期的发展中,我们在西方社会和美国人眼中往往被称为“东方人(oriental)”,直到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加州大学的市岗勇次教授发明了“亚裔美国人(Asia American)”,改变了传统的称谓,并且伴随着之后发生的美国民权运动,诞生了华裔美国人、日裔美国人和菲裔美国人等称谓。虽然早在十九世纪亚洲人就已经到了美国,但是与其相对应的亚裔美国文学的发展却迟到了一个世纪之久,甚至对基本的“亚裔美国人”和“亚裔美国文学”之间的界定还没有达成共识。因此,对华裔美国文学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翻译问题分析
1.1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译名认识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内地对华裔文学进行译介时,往往是按照汉语表达的习惯进行翻译,即把涵盖面积范围广的词语放在翻译的前面,则对“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的翻译就是“美国华裔文学”,与当时的“美国犹太文学(Jewish
American Literature)”、“美国印第安文学(Indian American Literature)”的翻译方式是一致的。但是随着后期国内翻译中华裔美国文学的普及,以及台湾学者在文章中大量使用“华裔美国文学”,人们将逐渐接受了“华裔美国文学”,笔者认为使用“华裔美国文学”是具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这种翻译语序与汉语语序是一致的,用Chinese American对Literature进行修饰,表达的意思就是“华裔美国人创作出来的文学”。正如在汉语中我们习惯说“华裔美国人”却不习惯说“美国华裔人”,因此往往采用华裔美国人的说法。另外,在目前国内两种用法都是可行的,毕竟二者各有存在的道理,比如当将“美国”放在前面时,就可以翻译成“美国华人文学”,一样是符合我们汉语的表达习惯。
1.2对“华裔美国人”的认识思考
所谓的“华裔美国人”是指具有华人血统和美国国籍的人,其中既包括土生土长的华人后裔,也包括拥有美国国籍的华人,但是在许多华裔作家和评论家往往将后者排除在“华裔美国人”之列,因为他们认为自身已经被主流社会所认同已经成为一名真正的美国人,而后者的出现使其自身的社会地位受到影响,故对后者产生了歧视。比如徐忠雄《美国膝》中对中国男人通常标志的描写和汤亭亭《孙行者》中对新移民的描写,无不渗透着对后者的不屑。
2 华裔美国作家名字翻译存在的问题
在过去对华裔美国作家的名字进行翻译时,都是采取音译的方式,并且目前国内的许多翻译家仍然主张采用音译的方法,因为他们毕竟是美国人。但仍然有许多评论家认为应该用他们的中文名字,因为他们也是华裔,使用中文名字可以凸显出他们的华裔身份,更何况大多数华裔美国作家对自己的中文名字是认同的,比如汤亭亭、谢汉兰等作家。另外,大部分第一代华人是以“契纸儿子”方式成为美国人的,在进入美国之后就失去了自己的姓氏,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无比痛苦的,因此对他来说恢复自己的姓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比如Frank Chew Chin中的Chew表示的意思就是“赵”姓。总之,在对华裔美国作家的名字进行翻译时,运用他们的中文名字是更加的尊重。
3 华裔美国文学翻译中的其他问题分析
3.1翻译时对华裔美国的历史进行考证
在对华裔美国文学进行翻译时往往会出现违背华裔美国历史的翻译内容,比如将《蒲安臣条约》(Burlingame Treaty)翻译成《柏林盖姆条约》、将顾维钧(Wellington Koo)错误的翻译成惠灵顿・库里、将辫子法案(queue ordinance)简单的翻译成排队税。
3.2对美国的地方方言进行学习和了解
对地方方言的认识不足往往会产生许多低级的翻译错误,比如对《女勇士》中的“Ho Chi Kuei”进行翻译时,许多人将其翻译为“好吃鬼”或“胡扯鬼”,但是在华裔美国学者的解释中“Ho Chi Kuei”所表达的实际意思是第一代华人对第二代华人的批评,认为第二代华人是洋鬼子。同时,可以向其他专业的学者进行请教,比如对Lee Yan Phou进行翻译时,被认为是李彦富,但是在纪录片《幼童》中却被翻译成了李恩富,为此通过对编导的访问最终得到解决。
3.3翻译过程中讲究书名和人名
比如关于《孙行者》一书进行译名时,有的翻译为《猴行者:他的伪书》、《猴子旅行大师》以及《引路人孙行者:他的即兴曲》,这些书名的译名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由于书中的主人公自称猴王是当今美国的化身,因此使用“孙行者”是存在一定道理的。另外,书名中monkey前面用Tripmaster进行修饰可以展现几层意思,其一,由于“trip”具有“旅行”的意思,可以被理解为“引路人”的意思;其二,Tripmaster还可以理解为“善于操纵”的意思。因此,在华裔美国文学翻译中对书名和人民的讲究对避免出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4 结语
虽然华裔美国文学的经历的时间较短,但是其体现出的生命力是极其顽强和富有生机的,不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作品,并且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研究者对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将更加重视。因此,研究华裔美国文学翻译中出现的问题极具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冰.华裔美国文学中的翻译问题[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10-06-30 .
[2]王惠.全球化视野下看中国文化在华裔美国文学中的消解[J].外国文学研究,2013-04-25.
[3]张雅伦.简述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J].海外英语, 2013-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