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文学论文>新闻传播学>

中国传媒教育发展的师资瓶颈

张昆 分享

【本文提要】师资结构问题,是当前制约中国传媒教育发展的重大瓶颈。要解除这一瓶颈,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在制度设计上下功夫,改革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实行灵活的用人制度,同时创新院系文化。与此同时,还要最大限度地延揽业界精英,引进国外一流大学的教授、博士,完善新闻传播院系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业界对于传媒教育的期待。

  【关键词】传媒教育 师资结构 海外人才引进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在信息化时代,传播媒介在社会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传媒工作者作为社会的哨兵,不仅履行着报道消息、为民立言的职责,而且在传承文化、社会沟通方面的功能,也是其他社会职业无法替代的。但是随着网络传播的迅猛崛起,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传媒及其从业者的表现与社会期待的落差日益显现,社会批评的声音不绝于耳,而且逐渐由针对媒介本身转向传媒教育界。应该说,舆论界针对传媒教育的批评,不是没有道理的。传媒的表现最终取决于其从业者,而传媒从业者绝大多数来自于学校,来自于新闻传播院系。追根溯源,传媒业界的弊端与传媒教育的病根息息相关。在此检讨传媒教育,诊视其由来已久的病根,确有必要。愚意以为,当前中国传媒教育发展的病根在于师资结构。正是师资问题,成了制约传媒教育发展的重大瓶颈。

  一、师资在传媒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教育之本在于教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在某种意义上,学生就是老师的复制品,教师的水平从根本上决定了学生的水平,教师的品质决定了学生的规格,这是学界也是社会的一般常识。所以,作为新闻传媒人才的制造工厂,大学新闻传播院系的建设与发展,首在师资。

  建设一流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有利于建构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健全完善的课程体系。在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至关重要。一个好的、合理的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才产品的品质,知名大学与一般大学的区别就在于此。一般而言,一所大学一个院系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师队伍的教育理念直接相关。只有立足于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才有可能保证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科学性;而先进的教育理念,只会掌握在立于时代潮头,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对人类命运、社会发展和环境需求有着深切感受的教学科研工作者手中。一个对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和环境变化感应迟钝的人,一个对自己所属领域了解不透的人,即使占据着教师的岗位,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也不可能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一流的教师队伍还可以通过教学过程,直接影响,进而提升、完善学生的价值观、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其工作对象就是学生。一个真正的教师,其成就感应该主要来自于其学生的成功,而不是自己的研究发明。在人才养成过程中,学生正是按照老师的模型,亦步亦趋。老师的渊博知识与人格魅力,会吸引学生潜心向学,主动模仿;老师的价值观,会自然地影响到学生的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的认知与感悟;老师描绘的美好愿景,会成为学生孜孜以求的人生目标;老师在学业上提出的要求,会成为学生课内课外学习,进而完善自我的动力。一个优秀的导师与普通老师所能给予学生成长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优秀的老师视野开阔,目光敏锐,思维活跃,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不仅能够启人心智,点石成金,更能提升学生的道德力量与精神境界;而一个平庸的教师,由于其见识、能力的缺失及道德禀赋的不足,对学生成长的帮助是非常有限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专业能力和道德境界是衡量一所大学、一个院系的办学水平、学生质量的重要指标。

  二、国内大学新闻院系师资结构存在的问题

  现代传媒教育在中国的出现,有近百年的历史。但是中国传媒教育的发展历史曲折蜿蜒,其真正的黄金时代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过近30年的发展,传媒教育在中国已经颇具规模,在国家教育部正式注册的新闻传播类专业约九百多个,设立新闻传播院系的大学有四五百所,在校新闻传播类各专业大学生近十五六万人。有十五所大学设有新闻学或传播学的博士生教育,开设新闻传播学硕士生教育的学校有百所之多。但是,社会对传媒教育的评价并不高,其直接表现是作为其产品的学生,不是那么适销对路,即便是在业界就职学生的表现,也与业界及社会大众的期待相去甚远。究其原因,乃在于新闻传播院系根深蒂固的师资问题。

  从总的情况看,国内新闻传播院系的专职师资,除极少数“985”大学以外,基本上都是以国内大学培养的学术型师资为主。而这部分师资,又有两种情况:一是教师队伍中,绝大部分来自于新闻传播类各专业,他们基本上都没有在媒体业界的从业经验,从本科到硕士、博士,一路走来,正所谓科班出身,根红苗正。他们受过系统、严格的学术训练,系统完整地掌握了新闻传播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这对于强化学生的专业意识和职业精神是相当有利的。二是教师队伍中,大部分来自于非新闻传播类的其他专业,如人文社会科学相关专业,或自然科学相关专业,他们的第一专业虽然不是学习新闻传播学,但因工作需要,从他们独特的学科视角切入新闻传播学科领域,并且运用其独特的研究方法与新闻传播学的方法相融合。这种队伍结构对于拓展新闻传播研究的新空间,对于打开学生的视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很有帮助的。

  但正是因为上述的师资结构,导致了我国高校传媒教育的封闭性特征,这种封闭性首先表现为与国际新闻传播学术界的隔绝。国内高校新闻传播院系中,很少有来自国外一流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教师,或者在教师队伍中,很少有具备国外一流大学硕士、博士学位的。绝大多数教师为本土生产的清一色硕士、博士,这种学历构成必然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到教师的知识体系、能力结构和思维模式。所以,我们国内的传媒教育视野比较狭窄,对国际传媒教育界的现状及其发展演变趋势的了解不够深入。虽然在改革开放的大局下,国内不少新闻传播院系正在逐步加大与国外知名大学新闻传播院系的学术和师生交流力度,但总体而言,国内新闻传播院系基本上置身于国际传媒教育与新闻传播学术的主流之外,无法与传媒教育的国际常规接轨。这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质量,影响到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其次,是与新闻传播业界的疏离。传媒教育的基本特点,就是其鲜明的职业指向性。面向新闻传播院系,有一个生机勃勃的信息传播行业,涉及新闻出版、通讯社、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媒体,它们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巨大的专业人才需求。在这一点上,新闻传播院系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院系是大不相同的。新闻传播院系必须为新闻传播业界度身定制其急需的专业人才,这种专业人才,不仅要有开阔的视野、合理的知识结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科学的理性思维品质,更要有驾驭传播技术、胜任新闻传播全流程各环节的业务能力。前者通过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教学过程,基本上可以达成,后者则不然。因为新闻传播院系的教师队伍中,从学校到学校的纯学术型教师占绝大多数,他们的兴趣在于对新闻传播现象及其内在规律的学理探讨,他们擅长的是理性思维而非操作经验,对于业界的最新发展及未来趋势,对于新闻传播的实际技能,却不甚了了。所以在大多数大学校园内,学生们在系统的知识学习之外,难以得到必要的技能训练,学生从校园走出去,面对媒体业界的选择,相对于其他专业毕业的学生,并没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可见,目前国内新闻传播院系专业师资结构的弊端,已经深刻地影响到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社会对新闻教育的负面观感,业界对新闻传播院校的批评,都与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的结构有关。不解决师资队伍的问题,新闻传播院系发展的愿景就会难以实现,社会各界对于媒介及其从业者的期待也会落空。

  三、遵循传播规律,建设一流师资

  新闻传播院系要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是面向业界,延揽一流的业界精英,充任传媒专业核心业务课程的主讲教师。第二是面向国际,引进外国知名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优秀博士和教授,加强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学术交流、合作研究,从而实现与传媒教育国际常规的接轨。

  延揽业界精英担任传媒专业核心业务课程的主讲教师,事实上是国际传媒教育界的流行做法。在美国大学的传播学院,其核心业务课程大多是由来自业界的具有编辑、记者经历的教师担任,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一般都没有博士学位。这些来自业界的业务课程教师是美国新闻传播院系专业师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传媒教育界,早期也十分重视业界精英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就聘请著名报人邵飘萍为高级讲师,担任业务课程的教学。上个世纪80年代上半期,国内涌现出一批新闻院系,这些院系草创之初,就从业界延揽了一批骨干记者。如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首任系主任汪新源就来自湖北日报,副主任程道才来自湖北人民广播电台,第二任系主任程世寿来自襄阳日报;武汉大学新闻系则从报界、广播电视界请来了罗以澄、胡武、单承芳、刘惠文,其中罗以澄后来担任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达十年之久。华中科技大学的前身华中工学院院长朱九思是一个从延安走来的老报人,具有深厚的新闻情结。正是他创办的华中工学院新闻系,后来演变成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他在当时做了一个死规定,没有从事新闻实际工作的人不能担任新闻业务课程的主讲教师,这一做法在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一直坚持下来。实际上许多一流高校的新闻传播院系,一直保持着这一传统。本世纪初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从业界引进高钢、马少华等,其中高钢一度担任该院的院长,后又担任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

  但是国内绝大多数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在建设师资队伍时,往往忽略了新闻传播专业的特殊性,过于重视学历学位等统计指标,将学术研究放在压倒一切的位置,对于业务课程的建设和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师资队伍的来源基本上从学校到学校,博士硕士满座,其专业课程的教学基本上是从理论到理论。仅就知识摄取而言,或者说就学生的理论素养而言,新闻传播院系可以说是基本达标。但是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能否适应业界的需求,能否胜任传媒所赋予的业务工作,恐怕还存在着诸多疑问。特别是最近十年来传播技术的突飞猛进,融合媒体已成为传媒业界发展的基本趋势,新闻传播操作实务的复杂程度更是远非昔日所能比。在这种情况下,以现有的师资储备,新闻传播院系所能给予学生的技能训练与业界的人才需求相去甚远,这正是当前传媒教育为业界诟病之所在。要解决新闻传播院系师资瓶颈问题,当务之急便是从业界引进具有学术理想的媒体精英,改变目前新闻传播院系师资清一色学术人才的结构,在理论人才与业务精英之间达致一定的均衡,彼此互补。从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在建构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夯实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同时给予学生必要的技能训练,提高学生适应业界需求的能力。

  另一方面,鉴于国内新闻传播院系相对封闭性的环境,其教学组织和学术运作昧于国际大势,教学内容与学术训练难以与国际通行的标准接轨,目前新闻传播院系最紧要的就是从国外一流大学新闻传播院系引进教授和高水平的博士,来补充现有的师资队伍。固然新闻传播学,特别是新闻学,具有中国自己的特色,与西方国家不能完全地同日而语。但是新闻传播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或者新闻传媒作为一个社会职业,也有超越国家、民族乃至意识形态的共同价值和一般规范。也就是说,来自外国一流大学的教授和博士是可以与本土培养、生长起来的教师和谐共生的。在培养传媒所需要的一流人才的共同目标上,海外教授与博士可以发挥建设性的作用,他们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打开国际视野,引进国外先进的理论与方法,而且还能引导学生以新的视角理性地审视其面临的行业现实和社会环境。除此之外,借助这批海外教授和博士的人脉,还能够进一步扩大国际学术交流,推进合作研究,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召开学术会议,从而拓展中国当代传媒教育和传播学术的思维空间。

  教师是教育之本,传媒教育的发展也依赖于这个根本。当前国内的新闻传播院系,师资之本并不稳固,从而威胁到传媒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固本乃是当务之急。新闻传播院系一方面要延揽业界精英,另一方面则要从国外一流大学传播学院引进教授和优秀博士,改善师资结构,使学术型师资与专业型师资,本土成长的师资与来自海外的师资,保持一个合理的比例。只有这样,才能建构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课程体系,确保传媒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

  四、推进配套改革,完善管理机制

  如前所述,师资是制约当前中国传媒教育的瓶颈。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是传媒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保证。但是师资队伍建设,本身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是一个引进来的问题,还有一个留不留得下,干得好不好的问题。围绕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对现有的制度体系和院系文化进行大幅度的革新。不然,即使引进了大量的顶尖人才,也难以留下,难以融进既有的院系文化,其结果可想而知。

  首先,要改革现有的师资评价体系,对于不同类型的师资,应该实行不同的考核方式。在现有的师资队伍中,既有学术型的,又有专业型的;既有来自业界的业务课程教师,又有来自学界的研究型教师。这不同的师资,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履行着不同的职能,对于其绩效考评理应采用不同的指标。来自业界的业务课程教师,其职责在于提升、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在课堂内外,围绕着传播过程中不同环节的专业技能的培养,耗费大量的精力,这必然会影响他们在学术理论方面的探索;而学术型的教师,其深厚的学养和理论功底,使得他们在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建构学生完善的知识体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如果一定要安排他们指导学生的业务实践,那也有强人所难之嫌。不论是哪一类型的教师,在新闻传播院系,只要能够履行岗位职责,都应有发展晋升的空间,其业绩也应该得到公正的评价。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实现分类考核。对业务课程教师,重在考核其专业实践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果;而学术型教师,则要以其在学术探索方面的贡献作为核心指标。当然这两类不同性质的师资,也并非两条互不交叉的平行线,业务课程的教师也要注重自身的理论素养,要致力于传播现象的理性思考;而学术型教师,在学术探索的同时,也要了解媒体运作的实际业务,也要掌握起码的专业技能。这样的要求,对于两类不同来源的师资自身的全面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要实行灵活的人事制度,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传媒院系与其他院系一样,承袭了几十年来中国大学在师资建设方面的弊端,师资队伍小而全,而且都是全职正规在册的性质,只进不出,生老病死全包,基本上没有灵活用工,社会上的教学资源无法利用,院系自身也因此背上了巨大的包袱。由于每个新闻传播院系都有固定的编制,如果编制满了,即使是紧缺的岗位、尖端的人才也无法引进。有不少新闻传播院系在业界聘请了一些兼职教授,但基本上都是荣誉性质,很少有兼职教授担任实际的教学任务。相邻大学的新闻传播院系即便有充沛的师资,限于人事制度的原因,也无法为其他院系所用,从而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这种用人制度显然不合理。在这个媒介化社会,在传播技术狂飙突进的时代,传媒教育界应该打破师资管理上的藩篱,摒弃小而全的单一人才所有制,实行灵活的用工制度,在主体是全职正规在编师资的前提下,可以向业界、兄弟院系聘请一批急需的兼职教师,担任特定课程的教学,或者担任学生专业实习的指导老师,其薪酬可以按其付出的劳动量计算。这样既能促进教学资源的有序流动,实现人尽其才,又能提高新闻传播院系的生产效益,保证传媒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再次,要营造进取、创新、和谐的院系文化。新闻传播院系不仅是一个培养传媒专业人才的工厂,更是创新与传承文化的精神共同体。要促进传媒教育的永续发展,保持与发展一流的师资,培养一流的传媒人才,新闻传播院系必须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在建设院系文化时,有三个关键因素应予注意,那就是进取、创新、和谐。要摒弃保守、因循的心态,弘扬进取、创新的精神,要清除冲突的隐患,营造和谐的氛围。只有在这种文化环境中,来自不同单位、具有不同背景的多元教师队伍才能和谐共生、与时俱进,从而保证新闻传播院系的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有序推进。

  总之,师资瓶颈是制约当前中国传媒教育的关键。要解除这一瓶颈,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在制度设计上下功夫,改革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实行灵活的用人制度,同时创新院系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延揽业界精英,引进国外一流大学的教授、博士,完善新闻传播院系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从而满足业界对于传媒教育的期待。

    3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