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报道思路的必要调整(2)
马铭分享
二、 改变文风,去现场打捞“活鱼”。
新闻报道仅仅满足于去会场,显然又是很不够的。因为上头的精神只有在下头得到落实才能实现它的终极目的,才能证实它的价值与意义,而下头显然是电视记者必须去开采的新闻“富矿”。况且,也只有既传播上头信息,又报道下头信息,电视新闻才实现信息发布与信息反馈的对流,新闻节目也才能在这个对流的过程中比较全面地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因此,我们要在会场里获得“养料” 之后,就要走出会场再去现场。去现场,就是去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实实在在亲自抓落实的现场,反映他们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去现场,就是要去各级党委政府尤其是最基层的干部兢兢业业工作的现场,报道他们的工作作风和工作业绩。去现场,就是要去各行各业的现场,挖掘他们在生产、生活、学习诸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积极向上的因素。去现场,就是去百姓生活的现场,真正感受他们的生活状况,反映他们的困难,表达民生、民意。
现场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去那里,我们可以呼吸到最为新鲜的空气,我们可以观看到最为真实的景色,我们可以感受到最为强劲的活力,支持生存和发展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电视新闻即发源于此。找到这一源头,也就找到了我们的希望和前途。实际上,去现场,就是要在新闻报道中,把理性的东西感性化,把抽象的东西具象化,把概括的东西典型化,把概念的东西鲜活化,把说教的东西故事化。
但是信息如何去“取”,怎样来“用”,对电视采编人员来说,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去现场,蜻蜓点水不行,浮光掠影不行,走马观花不行,因为浅尝辄止就等于没去现场,就等于浪费掉了电视新闻资源。所以,要去现场,我们就必须改变作风,要去现场,我们就必须改变文风。
改变作风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真正“沉”下去,真正找到“沉”下去的好感觉——去现场发现新闻,采集新闻,因为“活水活鱼”最能吸引观众,影响观众,也最能体现电视新闻的深度和广度。也就是要对电视新闻工作的陈旧模式有所突破,让那些象工作总结、成绩汇报、唯独不象新闻的“新闻”片子从电视屏幕上消失,让那些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虚胖臃肿的“大块头”迅速“减肥”,替换呆板的语言,让总用那么几个词儿的记者增加一些生动、新鲜的词汇。
改变文风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切实提高电视新闻的写作与编辑水平,通过各种手段增强电视新闻的表现力,写作时,要为鲜活的新闻添彩,就要语言个性化,叙述故事化,编辑片子时,画面要动人,同期声要感人。如果把鲜活的新闻表现成脱水的花朵,了无生气,就犹如打捞上来一条“死鱼”,那么,谁又会来欣赏和品尝呢?只有活生生的新闻加上极具个性的表现力,才谈得上可视性和感染力。
总之,改变作风,解决的是肯不肯去现场,愿不愿意去现场的问题,解决的是去现场之后能不能捕捉到新闻,能不能捕捉到鲜活的新闻的问题。而改变文风,解决的则是去现场捕捉到鲜活的新闻之后,能不能把它表现出来,能不能把它鲜活的表现出来的问题,解决的是落实到电视画面的新闻能不能给观众带来收视兴趣、收视愉悦的问题。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是,要完成作风与文风的转变,还须经历一番艰苦的过程而绝非易事。这就需要我们电视新闻工作者到现场去实践、摸索、磨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