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时代传统媒体议程设置功能的回归
张慧子分享
【摘要】议程设置是指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这种功能主要针对报纸、广播、电视这类传统媒体而言。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微博平台信息社会化参与程度的提高,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逐渐被微博的群集效应取代。本文主要依据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和古斯塔夫·勒庞的群体心理学,通过对微博平台中议程设置盲区、微博中群体及意见领袖的分析,指出信息碎片化时代传统媒体要积极回应社会化媒介的个体式信息传播,加强自身的议程设置功能建设。
【关键词】碎片化;议程设置;微博场域;群集效应
“议程设置功能”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早是由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肖这对拍档在1972年《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salience)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1]214学者李彬曾套用“你拍一,我拍一”的儿歌句式,指出议程安排实际上说的就是“媒介拍一,公众拍一;媒介拍二,公众拍二……”[2]194意思就是公众不仅通过媒介这双眼睛来看世界,而且通过媒介的内容安排来讨论问题。
一、微博议程设置的“盲区”
微博的繁荣说明受众对碎片化信息的生产和接受。表面上看每一个人的视野都在不断扩大,再也不被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所操纵,仿佛每个人都安装了“蜻蜓的复眼”,可以从多个视角来获取新近发生的事实,但实际上微博的议程设置存在“盲区”,也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郭美美”、“小悦悦”、“动车事故”、“宝贝回家计划”等新闻的报道,无不受益于微博的碎片化信息,受益于每一个网友求真求善的本质,但由于微博信息平台缺乏有效的信息管控机制,网民无从判断信息的真实性,此时“图片”便更具说服力。然而“周老虎”事件的弄虚作假向世人提出警示:技术时代一切肉眼能看到的现象未必是真实的。微博140字的篇幅限制很难将一个事件的前因后果解释清楚。下面从关键词屏蔽、隐私设置制约和网络信息的线性流动三个方面分析微博在议程设置方面的“盲区”:
关键词屏蔽。微博平台是一个看似可以畅所欲言,但实则有语言禁区的领域。我们在转发微博或浏览他人转发微博时会经常遇到“原微博已被作者删除”的灰色字体。这些微博内容或触犯了微博平台中的禁语,或者含有黄赌毒等不健康的社会信息。这一技术屏蔽功能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存在的,我们需要防范虚假信息,需要有技术或网络把关人替网民剔除不良信息,“关键词屏蔽”在网络时代可以说是信息的最后一道屏障。布尔迪厄在《文化与权力》中告诉我们:个人在作出一个行为之前其实是有倾向性的,这种倾向不是单纯由我们的意志或是社会的规则所控制,而是被一种内化了的早期社会经验和预期所左右,这种经验和预期往往跟我们所处的阶层认为的“合理”、“有效”等判断有关。从这一点理解,每个人对关键词屏蔽的动因、过程、后果的认知是不一样的,管理微博平台的后方与参与微博信息评论的网民对“关键词”的界定也各有不同。这就会造成很多微博发布者认为无关大碍的信息却进入了管理者需要剔除的词语范畴。
隐私设置制约。以新浪微博为例,其隐私设置管理包括“评论、私信、推荐、邀请、地理位置信息、勋章”这六个方面。公民隐私信息的保障在当今社会越来越被常人所接受,尤其在网络中曾经遭遇过人肉搜索、恶意人身攻击的网民,这些隐私设置无疑保障了我们在发布信息的同时对自身言论进行保护。我们有权利要求自己的言论只被自己认可的好友来评价或转发,于此相对应的就是微博平台的后台管理方就有义务提供限制部分人评论的技术设置。这些隐私信息的保护措施无疑限制了更多的人来参与到话题的讨论中来,在减少冲突的同时也削弱了支持者的共鸣。
时空的线性流动。与报纸和杂志的信息传播形式不同,广播、电视以及网络的信息传播都具有时空的线性流动特征;与广播和电视不同,网络信息在互动的过程中得以聚焦,尤其是微博信息。郭美美之所以顷刻间成为“话题女王”,是因为其炫富行为引起了数万网友的关注及转发,但是按照新浪微博目前的隐私设置条例来看,只要郭美美用评论功能设置屏蔽掉出言不逊的网友,再多的愤怒也不足以让郭美美成名。而线性流动一方面让受众可以接触到大量的即时信息,另一方面也使每一条信息成为流水线上的一道工序转瞬即逝,其生命价值可能仅仅是书写者的情绪表达和生活记录。由于每一个微博用户的粉丝数量不存在上限,所以当你一天哪怕一个小时没有登录微博,再次光临这个平台时就会发现信息多得让人目不暇接。现代人一方面乐于在各种新奇事物中穿梭,另一方面也为垃圾信息、广告促销以及对自身无价值的新闻而感到烦恼不堪。我们原本寄希望于媒体替我们挑选出有价值的新闻来了解社会,但微博社交平台的体验结果是:有用信息的挑选如大海捞针般困难,而这种难度与自身的受关注度以及关注数量呈正比。也就是说你关注的人越少,挑选信息的难度越小,但同时信息的丰富程度也受到限制;但是随着你关注人数的增加,你的页面容量会呈几何比例递增,信息丰富的潜台词是你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挑选信息这道工序上。
【关键词】碎片化;议程设置;微博场域;群集效应
“议程设置功能”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早是由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肖这对拍档在1972年《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salience)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1]214学者李彬曾套用“你拍一,我拍一”的儿歌句式,指出议程安排实际上说的就是“媒介拍一,公众拍一;媒介拍二,公众拍二……”[2]194意思就是公众不仅通过媒介这双眼睛来看世界,而且通过媒介的内容安排来讨论问题。
一、微博议程设置的“盲区”
微博的繁荣说明受众对碎片化信息的生产和接受。表面上看每一个人的视野都在不断扩大,再也不被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所操纵,仿佛每个人都安装了“蜻蜓的复眼”,可以从多个视角来获取新近发生的事实,但实际上微博的议程设置存在“盲区”,也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郭美美”、“小悦悦”、“动车事故”、“宝贝回家计划”等新闻的报道,无不受益于微博的碎片化信息,受益于每一个网友求真求善的本质,但由于微博信息平台缺乏有效的信息管控机制,网民无从判断信息的真实性,此时“图片”便更具说服力。然而“周老虎”事件的弄虚作假向世人提出警示:技术时代一切肉眼能看到的现象未必是真实的。微博140字的篇幅限制很难将一个事件的前因后果解释清楚。下面从关键词屏蔽、隐私设置制约和网络信息的线性流动三个方面分析微博在议程设置方面的“盲区”:
关键词屏蔽。微博平台是一个看似可以畅所欲言,但实则有语言禁区的领域。我们在转发微博或浏览他人转发微博时会经常遇到“原微博已被作者删除”的灰色字体。这些微博内容或触犯了微博平台中的禁语,或者含有黄赌毒等不健康的社会信息。这一技术屏蔽功能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存在的,我们需要防范虚假信息,需要有技术或网络把关人替网民剔除不良信息,“关键词屏蔽”在网络时代可以说是信息的最后一道屏障。布尔迪厄在《文化与权力》中告诉我们:个人在作出一个行为之前其实是有倾向性的,这种倾向不是单纯由我们的意志或是社会的规则所控制,而是被一种内化了的早期社会经验和预期所左右,这种经验和预期往往跟我们所处的阶层认为的“合理”、“有效”等判断有关。从这一点理解,每个人对关键词屏蔽的动因、过程、后果的认知是不一样的,管理微博平台的后方与参与微博信息评论的网民对“关键词”的界定也各有不同。这就会造成很多微博发布者认为无关大碍的信息却进入了管理者需要剔除的词语范畴。
隐私设置制约。以新浪微博为例,其隐私设置管理包括“评论、私信、推荐、邀请、地理位置信息、勋章”这六个方面。公民隐私信息的保障在当今社会越来越被常人所接受,尤其在网络中曾经遭遇过人肉搜索、恶意人身攻击的网民,这些隐私设置无疑保障了我们在发布信息的同时对自身言论进行保护。我们有权利要求自己的言论只被自己认可的好友来评价或转发,于此相对应的就是微博平台的后台管理方就有义务提供限制部分人评论的技术设置。这些隐私信息的保护措施无疑限制了更多的人来参与到话题的讨论中来,在减少冲突的同时也削弱了支持者的共鸣。
时空的线性流动。与报纸和杂志的信息传播形式不同,广播、电视以及网络的信息传播都具有时空的线性流动特征;与广播和电视不同,网络信息在互动的过程中得以聚焦,尤其是微博信息。郭美美之所以顷刻间成为“话题女王”,是因为其炫富行为引起了数万网友的关注及转发,但是按照新浪微博目前的隐私设置条例来看,只要郭美美用评论功能设置屏蔽掉出言不逊的网友,再多的愤怒也不足以让郭美美成名。而线性流动一方面让受众可以接触到大量的即时信息,另一方面也使每一条信息成为流水线上的一道工序转瞬即逝,其生命价值可能仅仅是书写者的情绪表达和生活记录。由于每一个微博用户的粉丝数量不存在上限,所以当你一天哪怕一个小时没有登录微博,再次光临这个平台时就会发现信息多得让人目不暇接。现代人一方面乐于在各种新奇事物中穿梭,另一方面也为垃圾信息、广告促销以及对自身无价值的新闻而感到烦恼不堪。我们原本寄希望于媒体替我们挑选出有价值的新闻来了解社会,但微博社交平台的体验结果是:有用信息的挑选如大海捞针般困难,而这种难度与自身的受关注度以及关注数量呈正比。也就是说你关注的人越少,挑选信息的难度越小,但同时信息的丰富程度也受到限制;但是随着你关注人数的增加,你的页面容量会呈几何比例递增,信息丰富的潜台词是你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挑选信息这道工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