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法学论文>经济法>

试析经济法促进我国经济转型中的措施研究(2)

刘芳芳分享

  二、资本市场和经济法
  在计划经济的前提条件下,企业的收入是国家收入的来源。企业是政府所附属的,其运营资金和一切动向都要听从国家的安排。企业并不需要去建立资本市场,也根本不可能建立一个资本市场。企业在进行经济转型后就是一个独立单一的市场主体,要独自承担运行费用和责任,而且所有情况和计划都要自己做决定。因此,资本市场顺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和出现了。
  (一)在组建资本市场时经济法的作用
  当市场中出现了债卷和股票,那么就意味着金融交易的活动就此产生。同时它的发展也成为评判一个国家的市场是否资本化的标志。在中国,一般都是由政府直接进行对债卷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培育工作,但是并没有肯定直接的相关经济法的法律可以参照。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相关委员会成立以后,区域性的证劵市场开始向全国性转变。虽然经济法在这一过程中没有什么直接帮助,但它对证劵市场是否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在资本市场的监管中经济法的作用
  中国的证劵市场具有先天的市场化不足,并且自我调节的功能也不够完善的特点,所以,证劵监管体制从一开始就是以“在政府的监管下市场自律”的模式存在的。但由于相关经济法律的规范工作不够到位的原因,所以政府对于市场的监管一直存在问题。监管的无意义造成了证劵市场的混乱,上个世纪。随着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行,证劵市场开始慢慢复苏。目前,已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三、在劳动力市场中经济法的运用
  在中国,商品市场大多是自发形成的,而资本市场大多是由政府主导形成,而劳动力市场则是由政府的引导与市场自发结合形成的。劳动就业由以前的计划经济转变成市场经济,相关经济法的帮助是必不可少的。
  (一)经济法促动劳动力的增加
  劳动力市场想要形成并且得到良好发展,要以自由劳动力的大量增加作为先决条件。从改革初期农村极少数的劳动力进城打工,城里人的下海创业;到如今在市场中自己创业或者自主对职业进行选择。在政府的扶持和劳动力越来越充实的作用之下,劳动力市场不仅诞生并渐渐成长起来。中国的劳动力市场越来越完善,变得更加多元化。
  (二)在劳动用工的制度中经济法的作用
  在成熟的劳动力市场中,市场的机制决定了劳动力的供应和需求。从供给上说,劳动力在供给上和劳动收入成正比;从需求来说,当劳动力工作导致的利益大于他们的雇佣成本时,企业会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不过在现实情况中会与以上所述略有出入,因为各个国家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
  (三)经济法在就业方面的作用
  廉价的劳动力推动了中国的经济转型。当经济转型开始越来越稳定并且逐步完善时,劳动力也将不再低廉。这并不意味着在中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反而说明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之中劳动力充足,在社会中失业的人多就业的人少。出现这一问题,主要是因为政府对于就业问题不够重视,相关法律没能保护好劳动者应有的权利。虽然相关法律对此都有规定,但还存在一些弊端,政府也没有将促进就业重视起来。正因如此,劳动力市场出现了整体的供需失衡的严重情况,而且在就业中,歧视、垄断、克扣工资等各种问题纷至沓来。此外,本来应该由政府承担的、无偿的提供就业服务的这项责任,被市场异化成就业中介,甚至由于政府在监管工作上的疏漏,许多就业中介机构不但没有提供给求职人良好的服务,反而态度恶略,严重侵犯劳动者的利益。在社会中,对于特殊的社会群体,就业帮助更是极度缺乏。也因此,在中国实行经济转型之后,经济快速增长、就业率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也开始出现停缓现象。不过让人欣慰的是,我国政府已认识到对劳动力市场进行调控的重要性,而且已制定了计划并施行。
  四、总结
  在中国,无论任何市场都需要经济法的法规制度。经济法的实行,积极促进了中国的经济转型,有效地引导其步入正轨,并且对其作出了有力的保障。在经济法当中,涉及到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劳动安全方面的保障、基础教育以及职业技术教育等多个方面和层次。政府想要保证在劳动力市场中交易活动的安全,就要对相关领域进行配套的改革,以此在制度上形成巩固有效的保障。
4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