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综述性科技论文(2)
2017年综述性科技论文篇二
论科技驱动型成本管理
[摘 要] 科技的发展与管理的创新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先进的管理提供基础;另一方面,先进的管理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保障。本文提出了高科技背景下,成本管理的新思维-科技驱动型成本管理,并阐释了其产生背景、基本思想及目标。
[关键词] 科技驱动 成本管理 可持续型成本效益最大化
一、科技驱动型成本管理的产生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转入高新技术时代,随着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和全球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
需求多元化,个性化。就消费者对新产品需求而言,传统是“同化欲望”主导,由此产生“流行”。流行的结果使得某种商品普遍化,因此厂商可以大批量地生产,以取得“规模经济效果”。而当今“差别化欲望”渐渐取代同化欲望,人们趋向于别具一格、与众不同的商品,流行趋向逐渐被个性化替代。市场需求的这种变化,反应到生产组织上来,就是传统的、以追求规模经济为目标的大批量生产方式转变到多品种小批量的“弹性制造”,它给新型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和弹性制造系统的诞生带来了契机。
竞争的激烈化。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个性化导致了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最终导致企业之间竞争更加剧烈。因为追求时新、为我独有的市场需求使得产品易于在短期内趋于过时,淘汰的速度加快,取而代之的是具有独特的设计、新型功能的更新换代产品。同时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与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这两个要素的融合促进了市场的高度细分化,市场的高度细分化正是企业之间竞争加剧的表现。
2.内部经营环境的变化
管理信息化。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加速产生了众多新的管理理念和生产方式,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全面质量管理、企业资源计划、虚拟制造、敏捷制造、精益生产等。生产管理方式的不断变革,提高了企业生产力水平。这些管理模式和方法逐渐形成一个崭新的制造技术环境,这些新的制造技术和客户需求打破了20世纪初以来批量生产标准产量稳定的大规模的生产方式,代之以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的柔性生产,而制造技术的自动化程度极高。企业内部的各种生产经营信息借助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能够实现共享,以实现企业物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的有效集成,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提供有效支持。
交易网络化。从20世纪90年代,基于网络资源共享概念的电子商务开始兴起,它不仅打破了国界、距离与时间的限制,而且改变了企业经营模式和生存方式,使得经营、管理和服务变得可即时实现,并且使小企业获得了与大企业一样的信息来源与商业渠道。企业之间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订货和接受订货、付款、合同签订、凭据往来等,缩短了商业环节和周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二、科技驱动型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
1.科技驱动型成本管理的提出
企业经营环境的巨大变化,引发了企业经营理念上的革命,出现了“科技导向”的经营观。“科技导向”的经营观旨在强调企业的发展不是依靠现有产品市场的开拓,而是通过用新技术、新产品来开拓新市场,引导和创造消费。从某种意义而言,新技术、新产品在创造需求方面有着近似自我实现的功能,只要企业的创新不断,企业的市场空间就近乎无限。
“科技驱动型”成本管理源于科技导向经营观,其内涵是新技术和新产品是降低成本的主要动力,正确处理技术创新与成本管理之间关系,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企业成本管理组织、方法、手段科技化,大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广泛调动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拓展成本管理空间,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有利的竞争优势。
2.科技驱动型成本管理的新理念
技术管理与成本管理的融合。科技驱动型成本管理特别重视技术管理与成本管理的融合,重视技术与经济的辩证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技术代表着产品的差异化优势,而经济代表着成本优势。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胜败不仅取决于产品质量即技术素质,而且取决于成本(从而转化为价格)即经济素质。产品的素质实际上是技术素质和经济素质的综合,它形成了的竞争优势。较好的技术素质可能导致产品差异化,但是也可能导致较高的成本,从而经济素质较差;较好的经济素质可能导致较低的成本,但技术含量不高,从而产品差异化程度较差。这就是技术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在企业成本管理上的体现。科技型企业竞争优势在于拥有“核心技术”,但要在市场上实现新技术、新产品的价值转化,必须注意技术管理与成本管理的有机融合。
以科技领先驱动成本降低。企业的技术核心能力主要是指技术创新能力,它是与新产品的制造、新工艺过程或设备的首次商业应用有关的研究、设计、制造及商业的活动,是将一种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引入市场的过程。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企业不仅能够不断地推出新的产品、新的服务,满足市场需求,而且能够主动培植、创造市场的消费热点,引导社会公众的消费潮流,从而获取高经济附加值,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
成本避免。成本避免是成本降低的高级形态,是从管理的源流来控制不利成本的发生。其基本思想是立足于预防,即早期避免成本的发生。成本避免借助 “源流管理”和“成本筑入”的思想。“源流管理” 是指从成本发生的本源开始实施充分透彻的分析,以避免后续制造过程的大量无效作业耗费成本,它着眼于成本的发生源泉;“成本筑入” 意味着在将材料、部件等汇集在一起装配成产品的同时,也将成本一并“装配”进去。科技型企业在新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新产品设计时,必须考虑成本避免,产品设计乃至企业设计是企业最重要的成本动因。成本实际发生之前,大部分成本便已经被锁定。一旦设计方案确定,很难再改变成本发生的数额。对于多数产品而言,一般65%的成本在设计阶段已经确定了,20 %的成本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形成,另外15%的成本才是生产管理所能控制的。因此,成本虽然发生于产品生产过程,但其根源却不在生产过程。生产过程只是成本发生的结果,而不是成本发生的根源。
成本意识。建立成本意识是科技型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一个最基本的立足点。成本意识是人们对成本的一种思想认识,应使全体员工不受“成本无法再降低”的传统思维定式的束缚,充分认识到企业成本降低是无穷无尽的。科技型企业对成本意识的构建只有通过战略构筑、组织措施的配合才得以形成。表现为:一是把降低成本的工作从管理部门扩展到供应、生产和设计等各个部门,形成全厂全员式的成本降低格局,形成纵横贯穿企业各部门的“组织化成本意识”;二是将降低成本从战略布局的高度加以定位,即从选择开发项目种类、规模起就注入成本思考,形成具有长期发展观的“战略性成本意识”。
三、科技驱动型成本管理的目标
科技驱动型成本管理的目标是可持续的成本效益最大化,“可持续”(sustainable)是指可延续、可发展,它强调系统性和综合协同的观点。所谓可持续的成本效益最大化,即是指成本管理不是着眼于短期的成本削减和当期的效益,而是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增加产品的经济附加值,进而促使成本相对降低,实现可持续的经济效益。
通过成本管理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追求高经济附加值,是科技型企业成本管理的出发点。如何达到成本的效益效应,一般而言可以通过三个途径:一是成本削减,即在总量保持一定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成本开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挖潜节能;二是成本利用,即在成本保持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现有生产能力,优化组合,提高产品的产出率;三是成本杠杆,即增加成本但产品产量或产品价值有更大的提高,也就是效益增长率高于成本增长率。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说的成本都是指成本总量。通过这三个措施都可以使产品单位成本下降或效益/成本的比例提高。传统的成本管理过分强调成本削减,而使企业丧失了很多创造市场的机会。科技型企业的成本管理更多的运用成本杠杆,追求成本效益的最大化的目标。这是由科技型企业追求“技术领先”的特点和科技型企业的成本效益理念决定的。
“科技驱动型”成本管理下的可持续的成本效益理念可以通俗地表达为“为了省钱而花钱”的思想,即为了长期的、大量的减支而支出某些短期看来似乎是高昂的费用。它一般借助“差别化战略”得以实现。新技术、新产品具有特殊功能,企业能以高出同业、并足以补偿特殊功能成本的售价去占据市场,并击退部分同业。但是当企业投产具有强烈差异化产品时往往花费甚巨,成本效益目标、特别是长期、综合的成本效益目标给予了推出这类差别化决策方案的可能性。因此,科技型企业往往是在可持续的成本效益目标的指导下,积极在产品开发、服务等方面开展创新,首先争取差异化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实施成本控制,争取低成本竞争优势,使差异化战略与低成本战略并举。
总之,“科技驱动型”成本管理不是着眼于短期的成本降低,而是更加注重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形成技术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的成本效益最大化目标,因此需要建立成本管理的战略规划机制,以协调短期成本管理目标与长期成本管理目标的矛盾,形成持久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刘欣:成本企画-锋利的日本秘密武器.会计之友,2001.1
[2]张明:成本观念的更新与现代成本控制.经济师,2002.6
[3]高厚礼等:面向知识经济的管理创新探析.华东经济管理,2002.4
[4]胡玉明:21世纪管理会计主题的转变-从企业价值增值到企业核心能力培养.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1
[5]魏江:企业技术能力论:技术创新的一个新视角.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6]罗珉:管理理论的新发展.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7]刘有金:企业技术创新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8]陈正奎:美菱集团的科技驱动型成本管理.财会世界,2001年4月
看了“2017年综述性科技论文”的人还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