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科技论文>

科技论文1500字

家文分享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科技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科技论文1500字,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欣赏吧。

  科技论文1500字篇一

  GPS的应用探究

  摘要: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的用于军事部门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历时20年,耗资200多亿美元,分三阶段研制,陆续投入使用,并于1994年全面建成。GPS是以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它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精密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因此,GPS技术率先在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海洋测量、城市测量等测绘领域得到了应用.

  关键词:GPS定位系统;公路工程;控制测量

  一、引言

  目前,GPS精密定位技术已广泛的渗透到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许多领域,尤其在我国公路的应用上发挥的了积极的作用。我们先了解一下GPS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在测量领域的应用特点。

  1.1GPS系统的组成

  GPS全球定位系统由空间卫星群和地面监控系统两大部分组成,除此之外,测量用户当然还应有卫星接收设备。

  1.1.1 空间卫星群 GPS的空间卫星群由24颗高约20万公里的GPS卫星群组成,并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面上,各平面之间交角为60o,轨道和地球赤道的倾角为55o,卫星的轨道运行周期为11小时58分,这样可以保证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地平线以上可以接收4到11颗GPS卫星发送出的信号。

  1.1.2 GPS的地面控制系统 GPS的地面控制系统包括一个主控站、三个注入站和五个监测站,主控站的作用是根据各监控站对 GPS的观测数据计算卫星的星历和卫星钟的改正参数等并将这些数据通过注入站注入到卫星中去;同时还对卫星进行控制,向卫星发布指令,调度备用卫星等。监控站的作用是接收卫星信号,监测卫星工作状态。注入站的作用是将主控站计算的数据注入到卫星中去。GPS地面控制系统主要设立在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和美国本土。

  1.1.3 GPS的用户部分由GPS接收机、数据处理软件及相应的用户设备如计算机、气象

  仪器等组成,其作用是接收GPS卫星发出的信号,利用信号进行导航定位等。在测量领域,随着现代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的GPS定位装置和高精度的技术指标为工程测量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1.2GPS的工作原理

  GPS系统是一种采用距离交会法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如图 l示:在需要的位置P点架设GPS接收机,在某一时刻ti同时接收了3颗(A、B、C)以上的GPS卫星所发出的导航电文,通过一系列数据处理和计算可求得该时刻GPS接收机至GPS卫星的距离SAP、SBP、SCP,同样通过接收卫星星历可获得该时刻这些卫星在空间的位置(三维坐标)。从而用距离交会的方法求得 P点的维坐标( x , y, z),其数学式为:

  SAP2 = ( X-XA )2+(Y-YA) 2+(Z-ZA) 2

  SBP2 = (X-XB)2+(Y-YB) 2+ (Z-ZB) 2

  SCP2 = ( X-XC)2+(Y-YC) 2+(Z-ZC) 2

  式中(XA,YA,ZA), (XB,YB,ZB), (XC,YC,ZC)分别为卫星A,B,C 在时刻踢的空间直角坐标。在GPS测量中通常采用两类坐标系统,一类是在空间固定的坐标系统,另一类是与地球体相固联的坐标系统,称地固坐标系统,我们在公路工程控制测量中常用地固坐标系统。(如: WGS-84世界大地坐标系和1980年西安大地坐标系。)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根据坐标系统间的转换参数进行坐标系统的变换,来求出所使用的坐标系统的坐标。这样更有利于表达地面控制点的位置和处理GPS观测成果,因此在测量中被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 GPS测量的技术特点

  相对于常规的测量方法来讲,GPS测量有以下特点:

  2.1 测站之间无需通视。测站间相互通视一直是测量学的难题。GPS这一特点,使得选点更加灵活方便。但测站上空必须开阔,以使接收GPS卫星信号不受干扰。

  2.2 定位精度高。一般双频GPS接收机基线解精度为5mm+1ppm,而红外仪标称精度为5mm+5ppm,GPS测量精度与红外仪相当,但随着距离的增长,GPS测量优越性愈加突出。大量实验证明,在小于50公里的基线上,其相对定位精度可达12×10-6,而在100~500公里的基线上可达10-6~10-7。

  2.3 观测时间短。 观测时间短采用GPS布设控制网时每个测站上的观测时间一般在30~40min左右,采用快速静态定位方法,观测时间更短。例如使用Timble4800GPS接收机的RTK法可在5s以内求得测点坐标。

  2.4 提供三维坐标。GPS测量在精确测定观测站平面位置的同时,可以精确测定观测站的大地高程。

  2.5 操作简便。GPS测量的自动化程度很高。目前GPS接收机已趋小型化和操作傻瓜化,观测人员只需将天线对中、整平,量取天线高打开电源即可进行自动观测,利用数据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即求得测点三维坐标。而其它观测工作如卫星的捕获,跟踪观测等均由仪器自动完成。

  2.6 全天候作业。GPS观测可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连续地进行,一般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

  三、实时GPS测量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

  GPS测量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的优点,在控制测量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GPS接收机性能和数据处理技术逐渐完善,GPS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宽。实时GPS测量在公路工程中可完成多种工作。

  3.1 绘制大比例尺地形图

  高等级公路选线多是在大比例尺(通常是1:2000或1:1000)带状地形图上进行,用传统方法测图,先要建立控制网,然后进行碎部测量,绘制大比例尺地形图。其工作量大速度慢,花费时间长。用实时GPS动态测量,构成碎部点的数据。在室内即可由绘图软件成图,由于只需要采集碎部点的坐标和输入其属性信息,而且采集速度快,大大降低了测图的难度,既省时又省力。

  3.2 工程控制测量

  用GPS建立控制网,最精密的方法应属静态测量。对于大型建筑物,如特大桥、隧道、互通式立交等进行控制。宜用静态测量。而一般工程的控制测量,则可采用实时GPS动态测量。利用这种方法在测量达到要求的点位精度,即可停止观测,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由于点与点之间不要求必须通视,使得测量更简便易行。

  3.3 公路中线测设

  设计人员在大比例尺带状地图上定线后,需将公路在地面标定出来。采用实时GPS测量,只需将中线桩点的坐标输入GPS接收机中,系统就会定出放样的点位。由于每个点位的测量都是独立完成的,不会产生累积误差,各点放样精度趋于一致。

  3.4 公路纵、横断面测量

  公路中线确定后,利用中线桩点坐标,通过绘图软件,即可绘出路线纵断面和各桩点的横断面。由于所用数据都是测绘地形图时采集来的,因此不需要再到现场进行纵、横断面测量。从而大大减少了外业工作。如果需要进行现场断面测量时,也可采用实时GPS测量。与传统方法相比,在精度、经济、实用各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

  3.5 施工测量

  实时GPS系统既有良好的硬件,也有极丰富的软件可选择。施工中对点、线、面以及坡度等放样均很方便、快捷。精度可达到厘米级。

  小结:

  GPS在公路勘测中的应用,对高等级公路的勘测手段和作业方法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极大地提高了勘测精度和勘测效率,特别是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将在公路勘测、施工和后期养护、管理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徐绍栓,张华海,杨志强,王泽民编著《GPS测量原理及应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

  [2] 陈明德,刘立山.GPS技术在公路路桥测量中的应用[J].中华建设,2008.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科技论文1500字

2700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