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军事理论论文>

军事理论课程的大学论文范文3000字(3)

坚烘分享


★更多热门的军事理论论文,欢迎大家点击▼

☆☆☆军事理论的3000字论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必要性和重要性▲

☆☆☆大学生军事理论课论文▲浅析军事理论教学与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大学生军事理论课论文▲浅析军事理论教



◆更多精彩的军事理论论文,欢迎大家点击??

?~~大学

?~~中

?~~大

?~~2017大一军

?~~大


  大学生军事理论课论文篇三:《浅析军事理论教育中的大学生应征入伍宣传》

  随着我国国防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提高部队士兵素质,在大学生中进行征兵已经是一种趋势。发挥军事理论教育的专业优势,加强大学生应征入伍宣传,能大幅度提高大学生应征入伍的积极性。

  1 大学生应征入伍现状

  2011年10月29日,全国人大第十一届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改后的《兵役法》,规定大学生由“缓征”变为“应征”,同年国防部征兵办出台《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高等学校在校生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及退役复学后学费资助暂行办法》,对大学生征兵入伍给予大力的经济支持。同时,各地方政府出台了很多的配套措施,在退伍的安置金、社保金、升学、落户、就业等方面给予大量的优惠。

  应该说,国家的政策扶持力度是空前的,但在实际中并没有产生非常好的吸引效果,大学生应征人伍的人数并没有大幅度提升,除掉一些高职高专类院校和少部分理工科的二本高校外,大部分大学的征兵报名情况不容乐观,甚至有些高校每年都无法完成基本的征兵任务,大学生没有参军入伍的热情。

  无论是从军队现代化改革来说,还是从提高中国国防实力来说,加强大学生应征入伍的宣传,大幅度提升大学生参军的积极性,都是非常的必要,而且也非常的迫切。这需要各高校特别是高校的武装部加大工作力度,调动学校的一切资源来加强此项工作。利用军事理论课教学的专业优势,大力宣传大学生征兵入伍,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举措。

  2 军事理论教育在大学生应征入伍宣传中的优势

  高校每年到了征兵季节,均会采用很多的宣传手段,如出宣传板报、悬挂宣传标语、出专题网页等等,这些手段直接针对大学生应征入伍宣传,有一定的效果,但也具有时间短、受众不广等局限性,而在军事理论教育中宣传大学生应征入伍有很多不可替代的优势。

  2.1 系统专业

  军事理论课课程包括中国国防、军事思想、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和信息化战争五大部分。中国国防有中国的国防法规、国防建设、中国武装力量、国防动员等内容;军事思想有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军事思想、建国以来历代领导人的军事思想等内容;战略环境有国际战略格局、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等内容;军事高技术有侦察与监视技术、隐身与伪装技术、信息战技术、精确制导技术、军事航天技术、指挥信息系统、新概念武器等内容;信息化战争有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国防建设等内容。这些内容非常系统地讲述了我国国防面临的形势、信息战条件下我国部队的建设等,能让学生较专业地掌握军队知识,深度了解部队,激发学生的参军兴趣。与征兵季节的普通宣传展板只讲征兵政策、征兵要求相比,军事理论教育更系统而专业。

  2.2 直接相关

  军事理论课程里面有国防法规、国防建设、国防动员等一些内容,直接就是对我国国防征兵政策的宣传。如国防法规体系主要讲授《国防法》、《兵役法》和《征兵工作条例》,这几部法律是对大学生征兵入伍的法律保障与政策支持,同时也界定了公民的国防义务与权利,所有的公民也包括大学生,有服兵役的义务,同时也有享受相关规定的权利。通过这些内容的讲解,大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深入了解我们国家的征兵入伍政策,了解大学生参军优惠政策如入伍前的“优先征集”政策、服役期间的有关就学政策、入伍后培养使用问题、服役期间优抚安置和有关工资补助问题。这些政策在平常的征兵季节的宣传中也会涉及,但并不会像课堂上一样有充裕的时间来向学生讲解。

  2.3 受众面广

  军事理论教育主要包括军训与军事理论课,一般的高校军事理论课开课均为大一新生入学后的第五周至第十六周,总计24个课时,加上军训计12课时,总计完成36个课时。从时间上来说基本上在大一的第一个学期,全体新生都接受了本课程的学习。而传统的征兵宣传形式和手段,仅限于摆摊设点,时间很短。从涵盖面来说,全体大学生均接受了军事理论教育,内容将会影响他们整个大学期间甚至他们的一生,他们均会对本课程介绍的国防知识、尖端武器等等记忆犹新。摆摊式的征兵吸引的大学生都是流动的,数量将会大大减少。从宣传要求上来说,军事理论课程要求必修,有2个学分的规定,对学生有学习的压力。而征兵宣传时是大家走过路过的时候瞧上一眼,有兴趣多看会儿,没兴趣就走了。总之,两者的受众面自是无法相提并论。   3 在军事理论教育中进行大学生应征入伍宣传的方式方法

  在军事理论教育中进行大学生应征入伍宣传优势众多,但要让其作用全面发挥出来,产生实际的效果,需要我们在方式方法上进行创新。

  3.1 创新课堂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军事理论课如果把课堂气氛调动起来,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而要达到气氛活跃的效果,我们认为应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尽可以在军事理论课堂上使用,PPT、视频、电影、名师的讲课等等,丰富多样。放一部军旅题材的电影,特别是演员是青春偶像派时,能极大调动90后的大学生对部队的兴趣。图像视频资料形象直观,把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各种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了;在教学方法上要丰富多样,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全程参与课程的教学,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体作用得到发挥,教学效果必然会不同。我们要克服老师满堂灌式、说教式的传统教学方法,采用适应学生知识结构和兴趣特点的如开放式、探究式、漫谈式、诱导式等适合师生互动,双向交流较多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参军入伍这样的话题就能深入学生心中,最终学生会心甘情愿加入部队,保卫祖国。

  3.2 重视网络建设与网络交流

  现在的大学生均是95后,完全是在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对于网络的使用非常熟练,日常生活中也是手机不离身,因此网络的建设与网络交流在大学的教学中已经是一项必备手段了。利用网络进行大学生应征入伍宣传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校武装部和军事理论教研室应牵头抓总,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进行统筹安排。武装部应安排专人负责学校军事理论相关网站建设、维护以及社交媒体的管理,同时也可通过招募学生志愿者充实力量。将相关建设资金纳入部门财政预算,专款专用,并配备电脑、办公室等必要的设施,以利于工作的开展;二是网络平台建设方面应该多元化。

  武装部应建立部门的专门网站,设立国防教育、国防时事、最新研究、应征入伍等栏目,将国家的相关政策第一时间予以发布。同时应建立武装部的官方微信、微博、贴吧、QQ群等,充分发挥社交媒体的快捷、便利的有点,发布政策,设置话题让学生参与讨论,引导学生。三是网络传播的内容应积极向上,交流方式有亲和力。网络发布和交流讨论的内容应以振奋人心的话题多一点,如在宣传大学生应征入伍方面,应该将国家的优惠政策逐年改善的情况仔细分析,让学生吃下定心丸。在社交媒体与学生交流时,军事理论课教师和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注意富有亲和力,让学生从情感上接受。同时,交流话题应注意严谨专业,不犯常识性错误。

  3.3 设计多种实践活动

  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做一名军人的光荣与快乐,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活动可从如下方面下功夫:一是组织好学生军训。学生军训是大学生的第一课,同时也是大学生了解部队的重要一环,高校应选择素质较高的部队官兵担任军训教官,增加军事训练的专业度,同时丰富军训内容,适时将实弹演习等项目开展起来,增强学生对做一名持枪军人的向往。二是加强与部队的交流。可以邀请部队专家来学校开展讲座,现身说法,宣传相关政策更有说服力。同时,有条件的学校也可组织部分学生深入军营,让学生亲身感受部队生活,增强军营的吸引力。

  也可以组织大学生开展“军营一日”活动,从中感受军人的纪律观念和意志品质,树立军人梦。三是组织红色旅游。学校可以创造一些条件,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参观革命圣地、瞻仰革命烈士陵园,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光荣战斗历程。通过这种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更加坚定保卫祖国的决心,增强投身部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四是组织多种国防竞赛活动。通过组织国防知识竞赛、国防论文竞赛、国防时事形势报告、军体项目比赛等活动,做到趣味性、知识性和宣传性三者合一,让大学生在活动的轻松氛围里全面深入了解国防,了解部队,增加对军队的向往。

  大学生军事理论课论文篇四:《军事理论课堂》

  论文摘要:针对思想 政治 教育创新的迫切性,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方法的继承、民主和实效三大原则,结合军事理论课程的特点,在教学中通过独有的视角、特有的风格,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活动。

  论文关键词:军事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需求

  长期以来,很多人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者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政治、道德观点,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活动”。在特定的 历史阶段,这种认识较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但是当高等教育登上社会中心舞台后,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 网络化、大众化和终身化的 发展趋势,这样的认识是否值得商榷?传统的高校处于 经济社会的边缘,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通过塑造优美、高雅的校园环境,使其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和“净土”。

  高等教育走进社会中心以后,知识传播、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三大职能和社会的联系更为紧密,社会同样对高等教育提出更高期望和要求。大学不是纯粹的“象牙塔”,还扮演“社会服务站”的角色,不同思想、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不断涌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否独树一帜?能否“出污泥而不染”?如果不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利用高校和社会进一步融合的趋势,因势利导、化不利为有利,从而走出困境,更上一层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指出:精英高等教育阶段,接受大学教育被看成是发展学生个体心智、能力的最高和最后的阶段,学生一旦完成学业,便成为某一领域的高级人才;而大众高等教育阶段,大多数高校人才培养活动的角色,更多地是作为“联系的中介”,被视为“终身教育的理想汇合点”,大学毕业生不再是“成品”,而是具有更大发展机会与潜力的“准成品”。可以预见的是,这种“准成品”必然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多样化、多规格。那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应该适应这种多样化的趋势,如何适应这种趋势?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为培养精英人才服务还是应该为培养更多的人才服务?

  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掌握知识与发展认知能力的目标,高校主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来完成其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和思想道德的规范与内化。就教育成效而言,可借用军事理论课堂,对思想政治教育课进行补充,从军事理论教育的角度出发,创设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理念创新。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原则

  1.继承原则

  “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和条件,创新是继承的发展,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离不开继承,随着教育目标、任务、内容的发展变化,有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会过时,“但是一定会有一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过改进、充实和完善,能够与新的教育内容相融合,为新的教育任务服务。继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由教育方法的这一性质所决定的。一概否定、排斥传统方法,就会割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的历史,丧失教育方法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继承的基础上应进行创新和发展。“如果离开创新,只讲继承,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一成不变地照搬老一套作法,就会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就会使思想政治工作过程失去生机和活力”。

  2.民主原则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人们自强、自立、自尊、自爱等意识不断增强,公平竞争、独立思维等意识得到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强迫式”和“填鸭式”的方法已不适用,离开民主原则,“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就很难架起相互信任的桥梁,教育者更难以深入了解、分析教育对象的思想,进而帮助他们逐步接受正确思想观点,消除错误思想认识。可见,民主性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结果的要求”。“坚持民主原则,一是要尊重教育对象,尊重他们的情感、人格和合法权益,尊重他们的主题地位,尊重他们的兴趣和爱好,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二是要平等待人,克服居高临下、以势压人、单向说教的教育方法,要加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交流和互动,主动与受教育者交换意见、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互相进步、共同进步”。

  3.实效原则

  是否有效地树立和巩固被教育者的价值理念,提高其觉悟,这是衡量教育者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标准好坏的因素。“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实效是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成功与否的基准和标尺。实效性在根本上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保证创新方法的有效性也就成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工作创新的关键环节。以实效性为标准来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是从创新的本质着眼立论的”。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实效性,必须增强它的针对性。“加强针对性是为了增加实效性,只有加强针对性,才能切实改变受教育者思想状况,提高其思想觉悟水平,收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三、军事理论课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独特的创新平台

  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迫切性,把握创新方法的继承、民主和实效三大原则,结合军事理论课程的特点,在教学中通过独有的视角,特有的风格,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活动。

  1.军事理论教学对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凝聚作用

  (1)独有视角,从军事角度进行民族精神培养。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存续的精神血脉、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民族兴旺的精神资源,对任何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培养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壮大的坚实基础。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军事理论教学中,通过中国国防、军事思想等内容的讲授,让学生了解爱国主义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整个发展历程,从古代国防的兴衰,近代国防的屈辱, 现代国防的振兴,用惨痛的历史和强烈的对比,唤起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其爱国热情;

  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和光荣历史,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当中出现的英雄人物为祖国为人民的利益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霸权主义、军国主义等不断增强,使其认识到肩上的责任,从而自觉地把个人前途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和平和发展虽是当今世界主题,但和平不是绝对的、不变的和平,发展也不是自由的、没有忧患的发展,要牢固居安思危、忘战必危的思想等。以此来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培养他们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等重要精神,让大学生学会权衡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之间的关系。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提倡的“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新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

  (2)独具匠心,渗透军事谋略思想。

  军事谋略就是在军事对抗活动中以巧制胜的计谋策略。是从事战争的人们运用智慧解决军事对抗策略、方法的结果。军事谋略思想是妙算之学、修心之学、智慧之学。 历史证明: 中国源远流长的军事谋略思想对中国军事建设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建有不可磨灭的功勋;不仅如此,在军事之外的其他领域也流光溢彩,散发璀璨光芒。军事谋略思维方法主要有:经验思维方法、逻辑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系统思维方法和直觉思维方法。一方面,这些思维方法自成一体,需要知识积淀作为基础;另一方面,若指挥官实施判断和指挥时想做到游刃有余,必须熟知所有思维方法,才能灵活驾驭。军事谋略的可贵之处不仅体现在实力相当情况下的锦上添花,而且“在战略指挥之下的兵力愈弱,则也就愈有运用谋略之必要,因为对于弱小的兵力,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之下,谋略也许即为其最后的救星。”

  军事理论教学中有关《孙子兵法》的讲述,当中述及“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先胜而后求战”、“重战”、“慎战”、“备战”、“不战而屈人之兵”等重要思想,都体现其高超的谋略思想。其价值不仅在军事界声名远扬,而且在其他领域也影响深远,不仅在中国历代长传,而且国外专家也研究至今,原因就在于《孙子兵法》的谋略思想具有跨时代、跨领域、跨国界的特点。和平时期对大学生进行军事谋略思想 教育,一方面增加其知识储备、增长智慧,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创新、改进,思路的拓宽,思维结构的完善。

  (3)独特高度,变革国际战略观念。

  世事沧桑,源自观念之变。20世纪的国际风云变幻雄辩证明了这一点。在全球化波涛汹涌的今天,国际战略领域的理念问题上升到 哲学高度,不容忽视。军事理论课教学从国际战略环境、我国安全环境的角度出发,引领学生变革国际战略理念。这一变革首先基于对我国自身国际地位的辩证认识,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渐攀升,以区域性为基点,兼具国际性特征,这一特征为学生进行国际战略展望奠定基础;这一变革基于对世界大势——包括对时代主题、多极化 发展趋势、拥护和平反对霸权等问题——的认识与把握。中国的崛起必然引发国民特别是中国“精英”的国际认同,才能够与国际接轨;

  同时,这一变革基于对国家主权利益认识的深化,学生对国家主权的界定及其范畴要有清晰的认识,传统的主权观念正接受挑战,一方面,主权相互让渡问题的出现,与此同时,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又使得维护国家主权成为更为迫切的任务和目标。因此,教师讲授相关问题应做到让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使之完成由清晰—混沌—更为清晰的某一知识质变的过程,形成变革后的国际战略新理念。通过讲述,让学生对国家增加信心,对中国的“和平崛起”给予应有支持;另一方面,教育学生学会用国际的视野、战略的眼光来理解和分析问题。

  2.军事理论教学对提高大学生 政治素质的推动作用

  军事理论课教学与政治教育存在必然联系,就其课程特质而言,与政治间存在独有的联系。

  首先,军政素质的培养挖掘军事政治教育的深度。

  我国武装力量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一支主干力量中包括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高校大学生在进入校园参加军训和相关军事理论学习后,其实就纳入武装后备力量的范畴,因此,和平时期对大学生军政素质的培养非常必要。军事课教学针对大学生接受能力强、知识储备丰富的特点,考虑到大学生在应对高技术战争中能够做出相应贡献,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心和能力。进校后首先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磨砺其胆识、勇气,然后系统地讲解军事理论课,让学生通过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全方位了解历史的兴衰、战争的更迭、武器的更新、技术的跟进,从而了解国家的军事发展。从心理上赶走畏惧,对国家增加信心,更加坚信社会主义的方向,坚定为党爱国的决心。

  其次,国防法规的制定和落实增加军事政治教育的力度。

  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美国朝野震惊,他们将美国在科技和军事方面的失败归结为教育的失败。1958年,美国出台《国防教育法》,政治权力前所未有地加强了对教育的影响力,推动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秀科技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改革,使教育在“冷战”时代成为美国的“第一道防线”。由此可以看出,法规的制定得益于政治,而法规的内容和落实直接服务于军事政治。军事理论课教学中将国防法规单列一节讲述国防法制体系和公民国防权利和义务,针对学生特点对相关 法律进行讲解。这些法规体系对国防教育的实施,国防活动的开展提供依据,从而使得教育更好的为军事政治教育服务。

  第三,国际战略视野扩大军事政治教育的广度。

  学生应该有怎样的国际眼光和对外政策舆论,是不断变化的中国在构建和发展当代国家和现当代社会的长期过程中已经并将不断提出和解答的问题。因此,军事课教学中对国际战略格局的分析就是对学生进行国际政治教育,从国际战略格局的变迁了解国际政治的变化,教育过程中,教师应针对青年人易愤青、好激动、一腔热血奔腾不息的特质,对作为中国“精英”的当代大学生的对外态度和对外心理不断进行完善或重构。国际政治教育在军事政治教育中比较特别,绝大多数单方面的非黑即白的判断、形式界定和道德判断都不适当或不很适当。

  在教育中应传达这样的信息:决定国际政治的因素有两类,一类是外在力量,另一类是自身因素。外在力量对我国的影响不容忽视,但真正取决于自身,持何种态度,做怎样判断。中国的和谐发展、繁荣稳定、期望大国崛起的梦想都取决于自身。教育学生在对待国际政治的相关问题时冷静思考,沉着应对。

  总之,军事理论课堂相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而言,具有内容上时代立意新、理论上学科气息浓、理念上战略制导性强、结构上体系严谨度高等特色,不失为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有益平台。


猜你喜欢:

1.大学生军事理论课论文2000字

2.大学生军事理论论文3000字范文

3.大学生军事理论课论文3000字

4.2017军事理论课论文1500字

5.大学生军事理论论文2000字

6.大学军事理论课论文2000字

2162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