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技术论文>

水稻栽培技术论文范文(2)

家文分享

  水稻栽培技术论文范文篇二

  水稻栽培高产关键技术

  摘 要: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栽培历史也十分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水稻在栽培过程中,要想促高产夺丰收,必须要处理好几个关键环节,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希望为水稻种植提供可行的参考。

  关键词:选种;催芽;移栽;长穗期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1 地块的选择

  水稻在微酸的土壤中或中性的土壤中比较适合生长,不适宜碱性土壤,适应性相对来讲还是很广的,对土壤的要求不是太高,但要想高产丰产,种植水稻对地块的选择还是要求相对较好的为宜,一般要求耕层深厚,土壤中富含有机质,养分充足,地力肥沃,土壤要保水保肥,且具有一定的渗漏性。这样的土壤比较适合水稻生长,一般高产田耕层要达到20cm以上,有机质含量达3%左右,营养元素均衡,土壤灌水后能保水1周左右,而且有益的微生物活动力较强,这样的条件可以为水稻高产提供必要的生长条件。

  一般都要选择最好具备以上条件的土地来种植水稻,地势要平坦,浇水排水条件要完善,选好地块后要对土地进行平整,通过秋翻耕的方式进行整地,一般在秋季或是春季进行。秋季翻耕时,可以上季作物收获完,经过灭茬后,进行深翻,视地力情况可以结合翻耕均匀撒施腐熟的农家肥,或一些复合肥,翻耕后再耙平细碎。

  2 播种育秧

  2.1 种子选择

  要根据当地的生长条件及气候特点,选用适种的品种,总的原则要选择高产、抗倒伏、抗病虫的品种,要根据当地的积温情况选择晚熟还是早熟品种,好种出好苗,选种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但一定要适合才好,在外地生长的好种有可能在本地就不一定高产,同一品种也会受各种条件因素影响而产量不同。引进新种时,要先进行试种,千万不要盲然引进,切忌不试种就大面积种植,要先试种后观看效果再决定是否引进。

  2.2 种子处理

  选好品种后,要把种子先进行处理,首先要进行晒种,选择阳光充足的晴天,把稻种摊开放在阳光下晒1~2d,这样可以让种子干燥,利于浸种时吸水。另外,也可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同时可以增强稻种的透气性,提高发芽率,出苗齐整;晒好的种子可以先放到清水中进行搅拌,这样不成熟的秕种会浮在水面上,把这样的种子捞去,留下沉在水中的饱满的种子,这样的种子千粒重大,纯度高,发芽率高,苗势旺;经过水选后的种子,要进行消毒处理,一般用强氯精2g兑水2kg浸1kg稻种的比例进行配制消毒液,把种子放在消毒液中进行浸泡24h左右,液面高出种子面5cm左右便可,经过浸泡消毒后的种子,可以很好的预防瘟病、叶枯病、叶斑病、线虫病等;浸种后,要先进行催芽,也可以直接播种,但现在一般都要进行催芽后再播种,因为催后播出苗齐,长得快,利于壮秧。可以用把种子放在木桶中,也可以用温床,或堆在一起催芽。

  2.3 播种

  播种时间一定要根据水稻出苗适合的温度进行,吉林省的春稻安全播种期一般在4月上旬至中旬,这时的日平均气温基本能稳定通过10℃以上,近几年气候变化复杂,春播时间相对后推,所以要根据气候的具体条件来选择最佳的播期。播种量的掌握要根据不同的移栽秧龄来具体控制,一般水稻高产的适宜移栽秧龄为6片叶左右,每667m2播种量掌握在60kg上下为宜,如果当年气温较高则可适当缩短育秧秧龄,低温则宜长,如果是稀播种育秧则可以延长秧龄。

  3 移栽插秧

  当水稻秧苗长到5~6片叶时,就可以进行移栽到大田了,移栽的稻苗经过壮秧,叶片宽大,叶色纯正,无病虫,根系旺盛,秧苗生长整齐。移栽的方式有多种,有拔秧插秧、铲秧栽插、人工抛秧等形式,现在由于机械的普及,多用机械插秧,较之过去的人工方式有革命性的变化,省工省力,而且插出的秧苗整齐等距,深浅一致,这就保证了插后的秧苗长势统一整齐,成活率高。插秧的早晚要看温度情况。一般插秧的适温是15℃,这是水稻适期早插的上限。适宜深度3.0cm,只要秧不倒,越浅越好。插秧过深时,分蘖发生晚,发根力差,导致僵苗不发。

  插秧时要根据品种特性、生长条件、地力情况进行合理的密植,根据目标产量确定合理的穗数和合理的苗数,穗数型品种适合穗数高些,反之少些,栽插的苗数以不超过适宜的穗数为宜。一般杂交稻以每667m2种植1.8万~2.0万丛为宜。

  4 田间管理

  4.1 插秧后的管理

  水稻移栽后,苗根受损,要进行缓苗,等新根生出后才能重新生长,这时如果缓不过来苗,就会有死秧现象,要及时查苗补苗,保证基本苗数,如果是大苗移栽,插秧后要灌深水,2~3d后,落浅到3cm左右,小苗移栽的话要灌3cm的浅水。当新根长出5~6cm时,每667m2追施硫铵2kg左右的返青肥,以促进新叶出生快,分蘖早。追肥时灌浅水3cm左右,这时期可喷施“乐果”农药防止防治潜叶蝇危害。

  4.2 分蘖期管理

  水稻分蘖期要早施分蘖肥,在分蘖开始就要每667m2施用尿素2.5kg左右,促进水稻长叶、分蘖的需要,施肥要尽早,否则易引起徒长倒伏。这时期还要浅水勤灌、适当晒田,一般灌水3cm左右,提高地温水温,促进土壤养分分解,当有效分蘖期结束以后,要灌深水抑制分蘖发生。生长过旺时,可给合排水晒田,控制生长,减少无效蘖,对防止倒伏作用明显。 及时检查病虫害及杂草的生长情况,做到及时防治。

  4.3 长穗期管理

  水稻这一时期重点要施拔节长穗肥和攻粒肥,长穗肥一般施用尿素2.5~5kg。如孕穗末期茎叶发黄,呈早衰状态,可在出穗前半个月巧施粒肥。一般每667m2施尿素l~2kg。长穗肥和攻粒肥都不要施肥量过大。这一时期同样也要管理好水分,水稻幼穗分化期如果缺水,容易造成穗子短、粒数少、空壳多,此时日照强,温度高,适当加深水层,可以控制水温。一般保持水层深6cm以上。

  4.4 结实期管理

  水稻在这时期管理上总的原则是:养根、保叶,防止叶片早衰,促使粒大而饱满,防止空壳秕粒。要合理灌溉、适时排水,扬花期田间仍需保水控温,提高空气湿度,以利开花授粉。灌浆期,采取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灌水办法。蜡熟期,要采取干干湿湿,以干为主的灌水方法。后期,收割前7~10d把水放干。

  作者简介:范国财(1956-),男,大专,就职于吉林省榆树市农业执法监察大队。

  
看了“水稻栽培技术论文范文”的人还看:

1.农学水稻栽培技术论文

2.内2优6号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3.小麦鄂麦27高产的栽培技术论文

4.林业树木栽培技术研究论文

5.机插水稻有机栽培技术

272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