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技术论文>

放射医学技术论文

家文分享

  放射技术是以影像诊断为导向的技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放射医学技术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放射医学技术论文篇一

  医学放射技术在提高骨癌确诊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R73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482-01

  骨癌是指骨骼系统与其他器官一样会罹患来自任何组织成份肿瘤或来自其他器官的转移性病变。犯及骨骼的肿瘤, 可发生于骨细胞、骨骼的造血成份, 软骨以及纤维性或滑膜成份。多见于中老年人, 男性多于女性。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多趋势[1] , 并且发病年龄提前。其临床表现十分复杂, 容易误诊, 误诊率高达69.. 11% [2] 。为进一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 提高诊断率, 现将我院自2007年来收集的经骨髓涂片和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骨癌患者的放射科做一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例患者中男19例, 女11 例, 年龄37~ 69 岁, 平均58岁。主要临床症状: 骨痛18例, 其中腰背疼痛12 例; 贫血14例; 发热17 例; 乏力11 例; 病理性骨折7 例。骨穿可见原始细胞增多, 血常规检查红细胞减少9例, 血红蛋白减少10例, 血沉增快16例, 白细胞增高5例, 尿酸增高6 例, 碱性磷酸酶升高6例, 免疫球蛋白电泳IgG升高13例, IgA升高4例, IgD升高2例, IgM 升高1例, 尿蛋白阳性14例, 尿本.. 周氏蛋白阳性9例。

  1.2 放射科检查.. 所有病例全部摄取头颅+ 脊柱正侧位+ 骨盆+ 胸部正位X线平片。同时选择性摄有其他部分: 肩关节11例, 胸骨斜位6例, 肱骨9例, 股骨7例; 12例进行CT检查; 10例进行MRT检查。

  2 结果

  2.1 X 线表现.. 30 例均进行了X线检查, 各种溶骨性破坏发生在头颅骨15例, 胸椎13例, 腰椎16例, 骨盆7例, 肋骨9 例, 其中4例为膨胀性, 肩胛骨2 例, 锁骨、肱骨及股骨各2

  例, 胸骨2例, 长骨病理骨折1例, 破坏边缘有少许骨硬化, 并见软组织肿块。

  2.2 CT表现 进行CT检查17例, 共25个部位, 20个部位表现骨质破坏或脊椎骨质疏松, 部分伴压缩骨折, 表现大致与X线平片相同, 但观察累及范围优于X 线平片。

  2.3 MR I表现 10例进行了MR I检查, 10例患者示明显异常信号改变, 多数病变呈长T1、长T2 信号。按Stab ler等分型: 弥漫型2例, 灶型3例, 弥漫加灶型4例, “盐和胡椒”型1 例。其中, 同时侵犯椎体和附件3例, 硬脊膜受累变厚3例, 增强后病变不均匀增强和硬脊膜均匀增强1例。

  3 讨论

  骨癌中的骨髓瘤起源于红骨髓, 突出的病变特征为骨髓内大量浆细胞增生, 占骨髓腔内细胞总数15% ~ 19%。临床表现多样化, 起病隐袭, 多数病程缓慢, 在临床上和实验室检查异常怀疑有骨癌, 应及时多部位做放射检查, 放射检查在骨癌分期、监测治疗反应、探测复发和评估并发症中起了重大作用。

  3.1 骨癌的放射科检查特征 骨癌的X线表现复杂多样, 可为全身性的骨质疏松, 单一骨质损害、多发的溶骨性病变及骨质硬化, 以溶骨性损害及骨质疏松发生率最高, 其中多数表现为在骨质疏松的基础上出现多发的点片状骨密度减低区及边界较清晰的虫蚀样和穿凿样骨破坏。颅骨X 线平片对显示病灶较敏感, 其他部位的X 线征象缺乏特征性改变, 易被误诊为类风湿或风湿性骨关节病而延误治疗。CT 表现与X 线片表现相似, 对检出不规则骨及中轴骨的病变明显优于X 线片, 因CT 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 且为横断成像, 故能发现较小的不典型病灶, 可作为X 线平片的补充。骨癌脊椎CT上表现为多发性圆形或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破坏, 呈皂泡样或蜂窝样或大片样或空洞样, 残留骨小梁不规则增粗, 部分骨皮质中断伴椎旁软组织肿块, 部分病例可同时侵犯附件。临床可疑或确诊骨髓瘤, X 线和CT 未发现时行MR I 检查, MRI能敏感的发现骨髓病变而成为最佳的影像检查方法[3] , 在骨质结构破坏前显示出骨髓的广泛性浸润[ 4] , 病灶在T1W I上表现为骨髓脂肪高信号的衬托下界面清晰低信号, T2W I上病灶不清晰, T2W I脂肪抑制呈高信号, 典型者呈“椒盐样”..征象。

  3 2 骨癌的并发症与误诊.. 在骨癌的并发症中, 以贫血最多, 而且以中重度贫血为主, 其次为低白蛋白血症、高球蛋白血症、高尿酸症、肾脏损害、肺部感染等。而在误诊的疾病中按系统统计, 以骨骼肌肉系统疾病误诊最常见, 其次为血液、呼吸、心脑血管、肾脏等。要提高多发性骨髓的正确诊断率, 应首先提高医生对本病的认识, 临床怀疑多发性骨髓的病例, 应及时做多部位放射检查, 以进一步确定诊断。

  参考文献:

  [1] 徐爱德 徐文坚, 刘吉华. 骨关节CT 和MR I诊断学.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80.90.

  [2] 李守静, 李宏然, 赵相印, 等. 骨癌诊断的探讨. 中华肿瘤杂志, 1995, 17: 43.45.

  [3] 龙莉玲, 宋英儒, 黄仲奎. 骨癌的MR I和X 线诊断价值.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1, 20( 9 ): 696.

  [4] 江浩, 等. 骨与关节MR I.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9: 407.

  放射医学技术论文篇二

  核医学病房放射性防护的护理体会

  【关键词】辐射防护;内照射;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353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86-01近年来,放射性核素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核医学科已经不是单纯的检查科室,我院于2011年组建了核医学病房,包含核素一系列检查及核素治疗(甲亢碘治疗及131Ⅰ“清甲”治疗)的综合病房。[3-4]病房分区管理,包括核素检查区和131Ⅰ治疗区,患者与医务人员分别通道的U型病房。核医学防护病房是针对病人服用大剂量放射性药物而设立的隔离病房,这种病房能最大限度防止放射性药物对公众和环境的危害。另外,对病人及家属也是一个有效的保护.另外,新增护士7人、技师3人、住院医生5人。同时随着核医学病房不断扩大,收治病人的人数及种类逐渐增多,患者注入放射性药物后产生的放射性和对周围环境和人群-包括医务人员和其他患者所产生的辐射危害越来越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通过总结护士在实际工作中对医务人员及患者的自身防护原则、措施及实践经验,对提高治疗的安全性、成功率、减少并发症起到重要作用。当然主要是要考虑外照射,一般采用屏蔽和加大距离的方法。1医护人员自身的防护原则

  要求医护人员做好时间防护-控制和缩短操作时间;屏蔽防护-用铅屏风、铅玻璃屏蔽放射源;距离防护-远距离操作。

  1.1由于放射性核素对人体会造成一定的伤害,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所以要求每个核医学工作人员应具备放射卫生核防护知识[1]。每个新上岗的护士必须接受放射性防护的培训。在培训中应强调受检者与患者的防护及自身防护和放射性药物处理知识。

  1.2提高护理人员对放射安全性的认识。增强防护意识,缩短接触时间和减少放射源用量是减轻个人辐射剂量的有效方法。严格按照规定的辐射安全规则操作,放射性药物的淋洗分装标记都应在通风橱内进行,在满足工作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加与放射源的距离。操作使用放射药物前需要有相应的防护措施,应按要求穿戴含铅防护衣、眼镜、口罩、一次性手套、佩戴个人防护仪,以防止放射性物质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伤口进入体内。并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以免引起患者的恐慌,提醒患者如何配合检查。

  1.3在治疗过程中,人体受照射累积剂量的大小与时间成正比,接触射线时间越长其危害越严重。难以屏蔽时应注意控制操作时间,使照射剂量减少到最低程度。注射时最好使用注射器防护套,药物放在衬有吸水纸的方盘内进行。工作人员在操作前无放射源的情况下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做到技术熟练、准确迅速。尽量缩短接触放射线的时间,治疗护理集中进行。注射核素护士尽量安排技术操作水平较高的护士进行,如果操作时间长,应分段多人轮流操作,避免一人受大剂量射线照射[2]。操作后在离开放射源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整理工作,以减少不必要的辐射。

  1.4注射核素的患者基本类似于活动性放射源,所以必须重视来自于患者的辐射防护,加强对患者的管理工作。注射核素患者统一管理:在指定专门等候室等待检查,嘱咐患者不要随意远离自己的座位,尽量减少患者走动,不要有陪护人员,避免放射源扩散污染对环境及辐射周围人员。工作人员需要与患者保持1米的安全距离。

  1.5严格执行个人防护措施,所以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场所,必须配备个人防护用品,保持清洁,经常清洗。工作场所经常通风、清扫。设备用具用后由专人随时清洗,严禁将污染的设备和个人用品带入放射性工作场所。严禁在放射性工作场所内吸烟、饮水、进食或取放食物。严禁随处摆放用过的棉签、手套,也不可随处乱扔,应放置在专用的放射性废物容器中,集中存放。按品种的不同物品分类摆放,放射性废物有专职护理人员负责收集、存放、处理,其过程记录备档。放射性废物容器表面在显著位置注明废物类型、核素种类、存放日期。当放射性废物活度<7.4×104贝克/公斤方可按非放射性废物排放。护理人员熟悉管理原则,掌握剂量检测技术。

  1.6核医学工作人员需进行外照射剂量监测,个人年剂量当量不超过50msv。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放射性核素辐射特点和危害性。强化护理措施,了解减轻心理负担,不要谈核色变,也不要放松警惕,认真进行必要防护,工作人员工作时间必须严格按照核医学病房的管理操作,同时平时加强营养,保持心情舒畅,增强自身免疫力。2患者防护的护理原则

  患者服药剂量决定对自身照射剂量率的大小,剂量越大对患者自身的内照射越大。护理中要密切加强病人内照射防护的护理,以减少不良反应及不必要的损伤。以131Ⅰ“清甲”病人防护为例,总结如下:

  2.1患者服131Ⅰ后即成放射源进入单独隔离病房,必须适当限制活动范围,同时也受隔离,隔离期限为7天。要求患者不随意串病房,避免患者之间互相辐射及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病人及护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

  2.2患者服药后经常口含维生素C,话梅等酸性物质,嚼口香糖以促进唾液腺分泌减少碘对口腔黏膜的损伤预防放射性涎腺炎。

  2.3131Ⅰ随尿液排出时对膀胱黏膜有放射性损伤,一般治疗后2-3天会出现尿频、尿急,嘱咐病人在服碘后多饮水,注意及时排尿,以减少射线对膀胱的照射。

  2.4服碘后患者会损伤消化道黏膜,患者会出现恶心等胃肠道反应,采用止吐药物预防放射性胃肠炎。

  2.5患者服碘后除病灶摄碘外,大量的131Ⅰ从尿液、汗液、唾液中排出。指导患者正确处理排泄物污染的衣裤被服。放置1周后等放射性衰变后方可单独清洗。患者不许随地吐痰,大小便排入专用厕所,便后多冲水,女性患者尽量避免月经期。隔离期间尽量使用一次性生活用品,产生的生活垃圾及时打包放置种源室,衰变80天后方可弃去。

  2.6出院时患者体内滞留量小30mci,服碘后14天内尽可能远离人群,与人群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1个月内不接触婴儿及孕妇。

  我院病房成立至今,共收治首次“清甲”病人120例,再次“清甲”病人80例,甲亢碘治疗385例,核素检查每年3千余例以上。通过以上措施,无1例出现放射性核素辐射所导致的严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各岗位护理人员所受照射剂量当量均小于50msv,健康检查未发现异常,且经环保和放射防射部门监测,未对环境造成影响。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核医学诊断与治疗规范.北京出版社,1997:27.

  [2]严颖.分化型甲状腺癌首次清除残留甲状腺的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10,5:25.

  [3]王光琳,马黎明,李江城.放射性核素病房的护理体会.西南军医,2007,9(03):124-124.

  [4]E,Dougeni(Imaging Physics and Radiation Safety Section,Regional Medical Physics

  
看了“放射医学技术论文”的人还看:

1.放射医学知识问答

2.军事医学理论课论文

3.医学放射生物学词汇中英对照

4.医药工程论文范文

5.军事医学理论相关论文

    232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