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2500字论文
近年来,关于提高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逐渐流行、普及,形成了一股滚滚向前的思潮。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素质教育2500字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素质教育2500字论文篇一
《重视素质教育,构建中国特色的素质教育体系》
摘要:本文从当今世界各国对素质教育的重视,以及国内就人们对这方面所关心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思考,这对推进我国的素质教育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教育;素质教育;学习;民主化
近年来,关于提高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逐渐流行、普及,形成了一股滚滚向前的思潮。在实践方面发展,几乎在全国各地都出现了进行有关素质教育实验的趋势。在各方面力量的推动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运动正有力地向前涌动。
一、放眼世界素质教育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在开拓自己的道路的时候,首先我们有必要放眼世界,看一看人家怎样做的。
当前,许多发达国家是从高科技发展的视角来认识素质教育问题的。这是因为高科技发展引发知识经济的出现,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现实背景,对人才素质的内涵提出新的强烈要求。关于人才素质的内涵,他们侧重的首先是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其次是创新意识;再次是继续发展的能力,学习的能力,对不断变化的世界的即时反映能力,新知识的实时吸收能力,知识的迅速更新和创新能力。知识被许多发达国家认为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因此,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出现,正在为素质教育提供一个新的强大的发展背景。
高科技的发展要求人们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高科技赋予人类决定性力量,但是人类尚未能够正确使用这种力量,从而,导致人口急剧增长,资源过度开发,环境严重破坏,影响全球持续发展。因此,只有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才能确保全球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提高人的素质,提高人类使用自己决定性力量的智慧。提高人的素质的核心是建立人们对全球发展的责任感。所以人的素质的内涵首先是树立全球环境意识,特别强调提高人类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要从青少年抓起。采取措施,从青少年开始培养社会责任感是许多国家教育界正在努力完成的使命。
高科技的发展要求人们具有高度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技术密集型产业要求具有全新素质的产业工人。我们在探索人才素质培养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我们面对的时代特征。随着信息经济的出现,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成为一种时间的竞争,创新正在成为信息经济的基础。起决定作用的生产要素不再属于资本所有者,而是具有高度创造能力和灵活性的人才。反之,那种循规蹈矩的、按照指令办事的方式在这种环境中将延误时机。企业竞争时机的延误,立即有可能被逐出市场。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事关企业的生存。
高科技发展要求人们具有不断继续发展的能力。
所谓不断继续发展的能力是指对不断变化的世界的实时反映能力,新知识的即时吸收、分析和加工能力,知识的迅速更新能力。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要求人们的知识与信息同步发展,甚至对信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这就要求人们具有不断更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学校不仅传授知识,而且应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是信息时代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挑战,教育无法回避的挑战。学生不单应该善于利用课堂和完成作业获取知识,而且应该善于利用图书馆,熟练地使用电脑和利用网络搜索并加工信息。在这方面学校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构建适合中国的素质教育体系
素质教育没有预定不变的模式,而是在发展过程中,通过矛盾、碰撞,整合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和活力而茁壮成长。从开始注重科学技术素质,发展到全面关心人的整体素质,再提高到注重品德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养成和崇高精神的追求;从注重人才的培养,发展到普遍关心人的培养,提高到更加关心个性的发展、主体性的提高,使学校教育真正转入能适应和促进人的发展。这样一来,素质教育便以其丰富的时代内涵、特有的功能在社会上得到了共识。
总结国内外的历史经验,在我国构建素质教育体系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构明确的素质目标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自觉活动。要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建构明确的目标。依据什么来完善课程、编选教材、组织开展多方面的活动并对素质教育实施的成效、质量进行评估呢?在这方面欧美的经验值得借鉴。自19世纪下半叶斯宾塞提出完满生活的教育目标和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以来,美国十分注意根据社会发展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概括、甄选、整合而成,并日趋系列化、全面化、具体化,便于操作,有力地规范着课程方法和评价,其积极一面可供我们参照。虽然建构素质目标是件浩繁而艰巨的工程,需要鼓励,支持和组织较多的单位来做,才能得出切合实际的理想目标,但为了踏踏实实地实施素质教育,再困难也应把这一工作做好。
(二)树立新的素质教育的质量观
一谈到质量,人们偏重文化科学质量,无疑,这也是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若只着眼于此,则不仅片面、不切合社会多方面的需要,而且造成诸多弊端,危害极大。因此,我们应当追求和树立一种新的、全面的、富有主体性的素质教育质量观。所谓全面的,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良好的智能,而且应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高尚的审美情操以及健康的身心,是一个完整、健康、全面发展的人,不是只有以知识谋求个人功利的有缺陷的人。所谓主体性,表现在学生个体身上就是积极的个性,而主体性和个性是一个人的素质组合的结晶与灵魂,只有使学生具有主体性与个性才能使他们能主动地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科技技术的革新和现代社会的发展。
评估教育质量,不能只依据文化科学知识与技能的考试,还应当注重考察学生的实际能力,考察毕业后对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适应状况和从事工作、劳动或开拓性事业的实绩。这样,才能建立起新的素质教育的质量观。
(三)促进教育的民主化
素质教育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因之,它与民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素质教育本是现代社会一定民主条件下的产物,随着素质教育实践的发展必将要促进教育各方面的民主化进程。
首先是人际关系,主要是师生关系的民主化。要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理解的关系,根本的问题应使学生得到尊重信赖,把他们当人看,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自尊、自信,唤醒他们的自我意识,为他们主动向上、不断进取、提高素质奠定内部动力。
其次是教学的民主化。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时,应创设宽松、宽容、宽厚的氛围,让学生感到心情舒畅,能够自由思考,敢于无所顾忌地发表个人见解,进行激烈论争或心平气和地交换意见,推动问题的探讨向纵深发展,使教学生动活泼主动地进行。
其三是校园生活的民主化。确保校园的安全、宁静、文明、和谐,严禁校园暴力,防止外部不良影响干扰,既有民主又有纪律,既有集体活动又有个人的余暇自主生活,让学生的个人情趣、爱好、特长都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展。
其四是学校管理的民主化。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明理、相互理解与尊重以及听取不同意见,达到共识与合作,激发和调动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各方面内蕴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来实施,而应尽量少用或不用依靠外力的强制办法推行。
参考文献:
李岚清:《面向21世纪,开创基础教育的新局面》,北师大出版社,1997年10月版。
朱开轩:《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北师大出版社,1997年10月版。
素质教育2500字论文篇二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辨析》
摘 要:在我国,素质教育已推行多年,但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一直没能改变,本文在理解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对应试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经济学角度对应试教育产生的后果进行剖析,并提出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路径。
关键词: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经济学
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内涵
广义的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和培养国民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国民教育体系及相关模式,该定义强调国民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狭义的素质教育仅指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全面教育,在狭义定义中,素质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学生,区别于广义的国民概念,在广义定义中,素质教育的宗旨在于宗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它以学校教育体系及相关模式为基础,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与素质教育相关的概念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适应以考试为唯一手段,通过考试成绩来评估成就、选拔人才、配置资源等而形成的教育方法以及相关体系,应试教育的核心是一切服务和服从于考试。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更多是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模式。《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素质教育是“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此可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所说素质教育是指狭义的素质教育。
二、应试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推行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应试教育模式下,考试成绩成了评估成就、选拔人才、配置资源的唯一依据和标准,在这种模式下,只有当成绩与学生素质呈现高度正相关时,才能通过成绩真实反映学生素质,并进而通过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但要通过考试成绩来综合反映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显然是不现实的,影响学生素质的因素众多,应试教育的成绩只是影响学生素质的一个方面,并且成绩不一定与学生素质成正相关。一是应试教育下的教育内容片面化、固定化。应试教育只把与考试有关的内容作为教学教育内容,并形成固定的模式和模型,通过重复和记忆提高学生做题能力,进而提高考试成绩。二是教育目的与教育发展初衷相悖。教育初衷在于为社会培养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具有创新能力的德才兼备的社会综合人才,养成他们所处社会所需要的品德思想。但应试教育只强调学生单方面的应试能力,围绕“考试指挥棒”培养学生掌握相应知识,学会“应试”技巧,提高考试成绩。三是应试教育不能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在应试教育模式下,通过固定的和标准化的模式训练学生学会考试,提高考试成绩,而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个体性差异进行分析,根据学生能力、爱好、兴趣等方面的差异提供产异化、个性化的教育,充分发掘学生潜能,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人才。基于以上原因,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目的存在巨大的背离,考试成绩甚至与学生素质之间存在反向关系,即成绩越高的学生,素质越低。
应试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综合型创新人才的需求,应试教育培养的学生更多只具备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而对组织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等方面则比较欠缺,以致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进入社会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综合能力的需求,导致招人难和难招人的现象同时并存,制约劳动力向生产力的转变,影响社会资源配置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应试教育后果的分析
假设有两种教育模式:A为应试教育,B为素质教育,则在同等条件下,A教育模式的学生获得高分的概率高于B模式下学生获得高分的概率。在A模式下,学生、教师和家长投入时间等资源的目的只有一个,即提高成绩;而在B模式下,学生、教师和家长投入资源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继续假定在两种状态下,在A模式和B模式下培养学生可投入的资源相同,都为L。在A模式下,所有资源L将用于提高学生成绩;而在B模式下,用于提高学生成绩的资源仅为L的一部分,因为学生成绩只是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因素。假定初始状态下学生均匀分布在A和B两种教育模式下,则可得出A模式下学生得高分的概率更高,B模式培养的学生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但得高分的概率较低。
显然在应试教育模式下,上一级学校在录取学生时,根据学生成绩高低,从高到低依次录取,那么A教育模式比B模式更具备竞争优势。从而初始状态的平衡将被打破,在可以择校的情况下,A教育模式将更具吸引力,B模式的学校数量和招生人数将逐渐萎缩。社会真正需要的教育模式消失而对社会发展不利的模式迅速发展,产生类似经济学上得“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四、推行素质教育的路径选择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应试教育没标单一,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素质教育受到挤压和排斥,导致整个社会都是同质化的应试教育模式,不利于形成多元化的素质教育模式避免恶性竞争。需要探寻教育模式的转变。从以上分析可看出,上一级学校采用的学生评价方式将影响甚至决定下一级学校的教育模式,要改变教育模式,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需要从研究生、大学本科选拔人才的方式着手。只有在研究生教育中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并进而在研究生入学考试时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二不是单一的考试成绩才能有上而下逐渐推动教育模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刘博.基础教育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J].新西部,2010 (24).
[2]、杜立琦.浅谈素质教育、应试教育及创新教育的关系[J].中国商界,2009(6).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13日.
[4]、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中共中央、国务院1993年2月13日印发.
素质教育2500字论文篇三
《试谈中职学校体育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一、前言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体育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而学校体育又是体育教学的主要渠道。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强化和改革体育教学已成为21世纪教学改革的先导和主流。
然而,在应试教育模式仍然盛行的大环境下,体育教学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国家的教育方针得不到全面贯彻,从而使得广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不到全面发展,尤其中职学校体育教育更是如此。传统教育模式是以“三基”为教学目标,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这种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为中心,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者发令,学者强应,身顺而心违,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教学模式以教材为中心,把教材当样板,只注重对体育运动技术的详细解读,忽略了对学生个体能力的开发与培养,只把学生培养成标准统一的“产品”。由于这种教条主义的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违背了国家教育方针的宗旨,阻碍了教育改革的进程,使体育教学失去了它应有的生机与效应。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体育教学必须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一个能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性人才。
二、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作为一种深刻的教育理念,素质教育主要是指教育要体现出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主体性,使受教育者在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它是一种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三、中职学校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中职学校体育教育对青少年的智力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理基础。体育运动可以改善和提高其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大脑皮层的综合分析能力,增强人的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为促进中职学生的智力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实验证明,在学习、生活条件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学生每天坚持一小时体育锻炼,其神经和心理机能指标,如反应速度、注意力、稳定性、观察力等多数优于体育锻炼不足者。适当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其若干智力结构因素的发展要优于运动不足者。
中职学校体育是由身、心教育两部分构成,前者是生理属性,主要是增强体质;后者是社会属性,是对人的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的综合教育。身、心教育的有机结合对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独特功效。中职体育须从教育的各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而竞争则是完善自我意识和激发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体育课程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选择性强,更接近中职学生的奋斗目标的趋向,因而创新和竞争意识更加强烈,把握这一点,利用体育教学,激发学生努力超越的强烈竞争意识,能使每一位中职学生都能投身于竞争和自我表现中,使其从竞争中增强自信心、提高思维敏捷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中职学生处于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科学的、系统的体育教学及锻炼能够显著地提高身体素质,有效地增强体质。在此过程中能使学生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得到锻炼,提高神经工作过程的强度、均衡性、灵活性和神经细胞工作的耐久力。科学的体育锻炼能使大脑兴奋与抑制过程合理交替,避免神经系统过度紧张,可以消除疲劳,使头脑清新,思路敏捷。随着神经系统技能的改善,有机体各器官系统,尤其是运动系统的控制和调节能力也能得到提高与完善,使得中职学生能以充沛的精力完成学习、实践任务,优化其综合素质的培养。
四、中职体育教学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全面培养学生的各项素质,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心理素质和科学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对中职教育教学的要求,也是中职学校培养社会型人才的目标之一。因此,改革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中职学生能力的培养及提高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中职学校应该根据学生年龄阶段的特殊性及学生自身条件深入调查研究,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彻底改革和调整陈旧的、重复的、繁杂的教学内容,适量增加有利于培养其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的新知识、新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规律,针对其特点和教学内容,努力创新教学方法,做到教学方法多样化,巧妙地结合各种教学方法,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同时,要重视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强化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要促进体育教育与电化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让学生尽快掌握最新的运动技术和技巧。要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的改革,努力提高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
中职学校担任着培养社会型人才的重任。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着其他学科不易产生的特殊作用。通过体育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培养学生高尚的体育道德品质;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结合身体练习的实践,改善学生的心理活动,发掘潜能,达到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在体育教学的同时,要不断向学生传授新的观念,新的意识,逐步树立学生的自信、进取、拼搏、爱国主义、团队精神的意识和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五、提高中职学校体育教师自身素质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在日趋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中职学校体育教师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的重任,体育教师自身应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我学术水准,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拓宽知识面,敢于创新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趋于中职学校以输送社会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基于学生学习目标的特殊性,体育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扎实的教学作风自主创新、锐意进取,实践结合实际贯穿于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相长”,学生知识的增加与能力的提高与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息息相关,而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了又反过来促进教师自身的提高,两者相辅相成。
六、结论与建议
目前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与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仍有不小的差距,必须加大对中职学校体育的改革力度,树立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技创新主战略,不断地提高和优化体育教学质量,把体育教学的改革融入素质教育地实践中去。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应该进一步加以改革,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要进一步明确体育教学目标是在保证学生体制合格、身体健康的前提条件下,培养终身体育观念和能力,以“育体”为载体,“育心”、“育人”为目的,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提高体育教学的科技含量,将现代化的教育设备、计算机与体育教学紧密结合,探索一条新型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体育教学之路,达到体育教学的真正目的。
改革和完善中职学校体育课程教材体系,使之适应社会发展,改变目前体育成绩的考核目标和方法,把单纯的身体素质考核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考核相结合,总结经验,开创并确立一套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中职学校体育评价体系。
猜你喜欢:
2.关于素质教育论文
3.素质教育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