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浅谈中国基础教育论文(2)

坚烘分享

  浅谈中国基础教育论文篇二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问题探究》

  摘 要: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长期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仍存在部分问题,本文简要分析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教师的培养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刺激教育行业工作者对教育改革更进一步的思考与行动。

  关键词:基础教育 问题 对策 改革;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更是为了培养有用的人才,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几大板块。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我国的教育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总体水平还不高,课程改革是一项长远的实施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直至经济的转型,我们的教育也应该不断的改革创新,不光要适应当前的发展,更应该深入考虑我们今天对孩子们的教育,在他们成年之后,是否对他们的生活,学习,独立能力,乃至人生观,价值观是否有正面,积极的意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于课程,对于改革,对于创新,都应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接下来,我将从课程改革的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教师的培养等方面简要阐述一下个人的理解与看法。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我国初中生,高中生乃至小学生的压力,成绩是评价好学生,坏学生的标准。十几年来,大家庭会餐中的主体少不了“你小孩的成绩怎么样,班里排第几,要考哪个高中”等等永恒的话题。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话耳熟能详,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国学生的普遍状态。初中生承担着国外高中生的学习压力。“减负”也是前几年我们教育史中占比量比较重的词汇,小学生的书包也有几斤重。减负在实施的过程当中,在中国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固有思维下,课业少了,各种课外辅导班多了。足球,钢琴,绘画层出不穷,孩子如果没点什么特长家长都觉得没面子。国外的儿童教育注重的孩子的天性,发掘的也是孩子自学,独立思考的能力。但在今天的中国,期末考试仍然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多少有天赋的学生,败给了标准答案,败给了全面发展,所以中国目前仍是一个缺乏创新思维与创新动力的国家,这不得不说与我们教育方式,教育模式及教学评价过程息息相关。所谓全面发展,小学的课程当中已有语文,数学,劳动,绘画,英语等等科目。但试想一下,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全部灌输这么多的课程未必全学会,全学好。

  在课程实施环节中,我们的学生在校时间是非常长的。我们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着重指导,但在尝试教会学生如何思维,如何思考的过程中,又和分数考核这个标准相违背。统一的评判标准,也使得教师只得以最快速的方式让学生记住标准答案,也即是我们通常说的标准答案。过多的在校时间,使得学生没有自由时间去探索,去思考,去独立查资料解决问题。我们的教育模式总是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标准答案的能力,而没有给他们足够的去解决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这不得不说是中国教育的悲哀,我们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会背答案的学生,却没有教会他们如何去思考,如何去解决问题,更有甚者,我们没有教会我们的学生如何去生活。且不说独立的野外生存挑战,不说危机应对技巧,我们的学生如何过好自己的生活都成问题。可以考上一流院校,却不会洗衣甚至袜子,可以对诗词歌赋朗朗上口,却进不得三尺厨房。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上,我们对于小学教育乃至高中教育是否对课程设置上做些许的调整。对于小学生来说,我们是否可以将汉字的初级认知为自己父母的名字,家庭地址,学校名称等。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将医院的入住流程,银行借记卡与信用卡的区别等等这些生活中的常识教育给学生呢?高中时代的几何,代数,在我们入职以后,还有多少学生是想的起来用得上的?我们的教育没有教会学生思考,也没有交会学生生活。

  针对以上各类问题,我们可以考虑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多设置综合课程,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品格及性格,因材施教。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设置关于生活的课程,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以成绩论英雄的现状,多样化考核教学效果,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在课程设置上,小学及初中可以多为设置综合课程,在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以保障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针对地方特色,加强当地经济,旅游资源,生活方式,产业形态等课程设置,使学生更了解自己所生活的整体环境与当地特色,并将之上升到产生民族自豪感,国家自豪感的高度上来。针对农村课堂,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也培养“庄园”,“农场主”等外国的概念,提升作为农村人的自豪感与幸福指数,从教育上进一步巩固我国农业大国的地位。

  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将学校即社会,社会即学校这两个概念真正运用到我们的学校教育上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注重当代科技的发展,尤其是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并通过信息技术发展问题,了解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教材的开发与管理上,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教师的教育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里去,可以考虑针对学生的教学不单单体现在学校里,更多的应真正走入到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中去。

  在课程评价方面,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最终考试分数成绩,更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针对不同的学生培养他们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的信心,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针对教师的培养与执教水平来说,不光要保障其教学能力及教学效果的体现,更要加强师德的培养。针对社会上发生的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制定严厉的惩罚条款,多渠道保障学生的安全,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都是我们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责任。除此之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有效、持续的师资培训计划,教师进修培训机构要以实施新课程所必需的培训为主要任务,确保培训工作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进行。

  总的来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中国的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应始终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可以提倡“全民参与”“网络调查”等多种方式听取意见,积极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中小学教师等各行教育工作者投身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支持部分师范大学成立“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开展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研究工作,并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并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引导社会各界深入讨论、关心并支持课程改革,相信我国的教育事业会越来越好,实现培养有用人才,创新人才,科技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江林:高师理科专业教育改革研究――基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向的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学位论文, 20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期刊论文,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 2002

  [3] 和学新,新课程:对现行课程的变革和超越,期刊论文, 当代教育论坛, 2002

  [4]延安,高中物理拓展型课程实施现状的研究 , 上海师范大学 ,2010

  [5] 丁翠娟, 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教材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学位论文, 西南大学, 2010

  作者简介:

  宋小乐(1987年),女,贵州贵阳人,汉族,现职称无,学历,硕士在读,研究方向: 课程与教学论。

浅谈中国基础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1.浅谈基础教育论文范文

2.浅谈基础教育相关论文

3.中国基础教育研究论文

4.关于基础教育的论文

5.浅谈中国教育改革的论文

6.关于中国教育的论文

2472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