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育论文
中职语文教育在中职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职语文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职语文教育论文篇一
强化中职生语文教育
【摘要】中职语文老师应根据学生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到市场需求,设法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强化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的训练。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实用性;人文性
中职教育以培养各级各类技术型人才为宗旨。中职毕业生进入企业后,在企业人力资源结构中虽然处于中、低端层次,但他们同样为企业创造着巨大的财富,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人才,而且因为中职生的敬业精神较强,能对所学专业随时应用于实践,工资待遇要求也大大低于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更加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中职学校的社会职能就是要把这一批学生群体培养成社会的有用之才,为企业输送可用的中、低端人才,同时也为这一学生群体赢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但是在培养中职生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误区:学校注重的更多是专业技能的培养,而不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语文课的教学在中职教育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甚至在有的中职学校中,语文课已经沦为了选修课,变成一种可有可无的装点。
中职语文课是课程体系的基础,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工具和基础。现在很多中职学生专业技术掌握不好,不完全是因为他们不懂技术原理和操作规程,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很多学生的文字阅读和理解能力太差,写在书上的概念、原理或是操作的步骤看不明白。由于看不下去,所以干脆懒得看,这样就影响他们学习的兴趣,形成恶性循环。
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很好地掌握技术技能,较强的文字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学生的成才来说,即使拥有一技之长,但如果不会表达,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也是白搭。现在,有不少学生都是这种情形:会做不会说,会说不会写,这势必制约其技能的充分发挥。
中职语文课是文化承载的媒介。任何一个国家,对母语的教学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忽视。况且语文课并非只是识字、写作那么简单。语文学科包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辉煌的文化,而语文课则应该承担起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
我国的传统文化精华基本上蕴藏在各种文学作品当中。但当前语文教育却对这些挖掘不够。没有继承,就无所谓将其发扬光大。如果青少年学生缺乏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就会造成下一代缺乏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就会导致民族文化的断层。中职语文课本选入了一些《论语》、《孟子》、《荀子》、《庄子》的选文和一些名篇,学生如果能体会作品中包含的文化精华,比如:《大学》中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等观点,就能够更好的理解国家现在提出的对国民进行的公民道德教育,更好的理解国家颁发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等公民道德准则,就能明白它们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我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新的阐释。我们除了不断强调中职学生掌握过硬的职业技术技能,还应该加强对其进行这方面的引导,使他们不是成为只会动手的“工具”,而要成为有思想有道德操守的人。因此,中职语文教学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道德素质,为自己增值,为企业增光;另一方面,让学生能够对这些国粹有正确和深刻的理解,使中华文化得以较好地传承。而中等教育中的语文教学是构建学生的思想道德体系的基石。
我国一直以来语文的内涵都比较丰富,不单只是语言文字等“小学”方面,更包含了“忠、义、仁、孝”、“礼、让、信、诚”等道德因素。那些品格高尚、有正义感和责任感的人经常被塑造成各种文学形象加以讴歌,成为人们学习的典范。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应该是语文课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语文课不是枯燥地向学生灌输生硬的道理,而是让学生在阅读优美感人文字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和潜移默化,塑造高尚的人格。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挖掘文学作品中的精神内涵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这也是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客观要求。
我们要求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具有团队协作意识,要有敬业精神,要宽容而富于同情心等。这些都可以在学生欣赏品味各种文学作品时得到熏陶。当我们吟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时,怎能不感动于范仲淹那高尚的情怀;当我们高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时,我们怎么能不感叹荆轲为国捐躯的壮烈;当我们听到杜甫低吟“位卑未敢忘忧国”时,怎么能不心系国家?这种形式的爱国教育比生硬的说教更有感染力,且更加生动形象。
那么,作为中职学校的语文老师,应该怎样强化语文教育,使之成为中职教育的基础与灵魂呢?
首先,要激发中职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在其中贯彻语文精神,人文素养。总体上来看,学生的文化基础都比较薄弱,从入学成绩来看,大部分职校生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偏科现象严重。一些学生连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都不具备,更不用说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鉴赏了。对着这样的学生,如果一味大谈《论语》《孟子》的字面意义,句型句式,上古文化背景,试图赏析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无异于对牛弹琴。但是,如果改变一下教学的方法,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发动学生讨论的话,就连平时最不爱读书的同学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比如: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如果要求连基础语言水平尚且不具备的中职生翻译此段话,难度极其艰巨。但是,如果老师讲解了字面内容,要求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讨论,到底要交什么样的朋友,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谊,哥们义气是什么时,一方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人人有话说;另一方面,很好的实施了人文教育,达到了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
其次,注重语言表达教学,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在语文教育中,往往重视书面语言的教育,而忽视了口头语言的表达。听、说、读、写是一个人必备的语言技能,也是一个人与社会交流的必要手段。但是,学校教育往往看重读与写而忽视了听与说。中职生毕业后将直接融入社会,其口头表达能力和对对方信息的准确接受和理解是左右着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某种程度上,听与说比写和更重要、更难,口头语言表达的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中职语文课中强化口头表达,把它演变为“演讲与口才”课,一方面培训演讲思路、演讲语言、演讲艺术、演讲气质及演讲效果的学习和训练,强化他们“说”的本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接受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强化他们“听”的本领,让原本枯燥的语文课成为一股活水,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语文与工作与生活密不可分,语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左右着人际?交往,直接决定工作的成效。
第三,注重应用文教学,提高文书写作能力。应用文是处理事务、沟通关系、联系工作、商洽业务等不可缺少的文字工具,能写应用文是中职生必备的素质。加强应用文教学,是满足学生实际应用需要的重要途径。中职语文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实用性。应用文写作不是作为“附文”来对待,而是应该作文中职语文的特点来突出的。在教学实践中,如果能够专门对学生进行各类应用文的教学,训练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强化了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增强起实际工作能力,结果是势必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从而大受学生欢迎。这样,学生怎么能不重视语文教育?
第四、以专业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职学校不同于一般中学,它有着双重的教学任务,且往往倾向于专业科目。在激发学习兴趣方面,教师如果能在学生入学时及日常交谈中,经常对学生进行文化课学习重要意义的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关系,且根据学校性质和专业特点,注意了解专业课的内容和特点,发掘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彼此之间的密切联系,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中职语文教育是中职教育的基础,它对中职生的学习,成长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作为中职语文老师,只要能在教学过程中将语文教学与专业课教学有机结合,采用多重手段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势必能收到良好的成效,影响学生的一生。
【参考文献】
[1]胡兴宏主编. 分层递进教学策略在课堂上的运用[M]. 上海: 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 1998.
[2]施良方著. 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3]徐越化主编. 中学语文教学法[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4]王先海. 让学生“说”起来[J]. 中学语文, 2003(7).
中职语文教育论文篇二
提高中职语文教育之我见
【摘 要】中职语文教学既要着眼于学生语文水平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又要从学生的特点与社会的需要出发,在职教语文教学中,运用更多种恰当的方法,从各个方面去感染学生,让他们发现语文教育的实用性,
【关键词】认知能力 文化基础课 多样性与针对性
一 提高学生认知能力,转变学生对语文的看法
1.提升语文知识的思想价值
中职学生大多是经过升学考试筛选过的,他们往往内心自卑、缺乏上进心、思想素质较差。若教育不当,容易使其成为害群之马。因此,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在教书授业的同时,必需要强调传道育人。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可通过教师本人以及作家作品(介绍作者生平人格、探讨挖掘作品主题)两方面实现,这对于思想淡薄的学生来讲无疑起到双管齐下的作用。比如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诗人屈原,多数学生只闻其名,却不了解他终生报国、投江殉情的可歌可泣事迹。因此笔者在教《屈原列传》一文时,向学生大致介绍了他生平故事,尤其是他两次遭流放的惨痛经历。即使被流放,仍然心系楚国,不计个人得失,最后怀石投江而死。学生听后唉声一片,有的痛斥楚王昏庸无能,有的哀叹屈原遭遇悲惨。再比如我们可以从李白身上看到乐观飘逸,从杜甫身上懂得厚德载物。只有循循善诱,才能于无形之中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2.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审美是一种主动的价值取向活动或者说价值实现活动,其内涵是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人的审美是一种精神的需要,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期望与追求,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感知、联系、想象、乃至理解、判断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因此,一个人如果对生活中的这些真善美都无法感知,那将失去多少乐趣。”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创设情境和读写体味。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本身所包含的思想情感,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以情动情,寓教于乐,对学生进行情感迁移,这也是一种语文审美情趣的培养。如在上《麦琪的礼物》这篇课文时,课文中描述女主人公一头漂亮的长发,笔者让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这样一幅美丽的画面。然后创设情境假如我们拥有这样一头无比漂亮的头发你会怎样呢?下面的女生都相互微笑着,说那一定当成宝贝。可是笔者很沮丧的告诉他们课文的主人公后来卖掉了她这一头漂亮的头发。学生们带着对“美丽长发”的想象在小说中寻找答案,从而发现课文中男女主人公的美好心灵和真挚的爱情,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还可以通过“听、说、读、写”这条途径,适当的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感悟课堂内与课堂外的多种美。通过朗读一些美文佳作,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多方面的感知教材。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语言美,同时也展现课文描写的形象,使文章的人物、情境,跃出纸面,从而形成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够多方位地感受审美对象。比如在阅读教学中,要认真指导学生朗读,可进行多种形式的的表情朗读,特别是抓住课文中一定内涵的词句即“传神之笔”。让学生体会语言美的同时,还感悟到人格美、自然美、生活美等等。
3.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
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现实的状况不容乐观。许多同学在周记中提到自己性格内向,但又渴望交到知心朋友。甚至有的学生靠乱拨电话、上网聊天寻找所谓的知心朋友。长期以往,势必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和综合素质的养成,继而影响到毕业生社会角色的定位。所以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良好交际能力的形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实践表明,除了对个别严重焦虑者要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外,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最佳途径。语文教材中的论辩艺术、思想观点、语言积累(如名人名言、歇后语诗句等),都可以为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增强说话的艺术性、逻辑性,最终达到沟通情感解决问题的目的。
二 准确定位文化基础课
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学科定位问题应放在整个中等职业教育系统中来考虑。要根据生源状况,改革、完善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提高对文化基础课教学的认识。它在学生培养上应兼顾升学与就业,而侧重在就业;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谋职求职的能力和素养;它不仅是工具性和基础性的统一,而且还是职教性的体现。只有明确了这一定位问题,才能使文化基础课教学更具有目标性、方向性和针对性。
三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及针对性
1.全面实施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这种直观的教学可以节约教师的板书时间,使多种先进教学方法的实施成为可能,而且声音、图像的视觉刺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理应大力推广。
2.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
综合运用讨论式、启发式、情境式、自主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爱上语文,并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掌握学习的方法。
四 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针对性
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的针对性,是摆脱目前尴尬状况的重要途径。首先,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不搞一刀切,可以实行分层教学,对基础好的学生鼓励参加对口升学考试,对基础差的学生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勤奋学习,自我发展,以切实提高整体素质。其次,要把文化基础素质与现代科技意识的培养很好地结合起来,在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中要突出和强化实用性。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增强教学过程的形象性、趣味性、参与性,丰富教学内容,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我们的教学目的应该为中职语文教育的实用性服务,归根结底是要为学生的能力提升、就业水平服务。因此,中职语文教学既要着眼于学生语文水平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又要从学生的特点与社会的需要出发,在职教语文教学中,运用更多种恰当的方法,从各个方面去感染学生,让他们发现语文教育的实用性,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把语文教学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紧密相连,使他们能适应市场人才竞争需求,在工作中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有其社会现实意义并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中职语文教育论文篇三
中职语文教育的现状及其策略
摘要:当下,社会对优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尤其是现代企业更加看重人才的内在素养和潜力,这无疑给我们中职学生就业增添了压力。而中职语文教育者若能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精心组织教学,将会为社会输送更多合格的服务型人才。本文将结合目前中职语文教育及中职生学习现状,拟从思想价值、审美情趣、交际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浅谈中职语文教育的现实意义及问题策略。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育;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026-02
当前,社会对优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尤其现代企业更加看重人才的内在素养和潜力,这无疑给我们中职学生就业增添了压力。
一、现状分析
1、学生现状
目前我院中专中技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浓,尤其少数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行为散漫,在语文等基础课上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学生基础薄弱。我院中职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大多学生表示读中学时即存在语文偏科现象,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二是重视程度不够。不少学生认为,他们到学校来是学技能的,语文可有可无,从而忽视学习语文。三是缺乏正确认识。学生厌学语文,从根本上讲是因为缺乏对语文的正确认识,没有正确的学习导向。
2、语文教材现状
中职语文主要按现代阅读、文言文阅读、文学作品欣赏、写作训练和口语交际五个序列设计和编排教学内容。教材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突出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的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几点不足。首先是教材编排上。本教材将现代文、文言文分别编排在不同的单元,这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例如《鸿门宴》、《屈原列传》、《兰亭集序》、《诗四首》等课文,我们的学生基础薄弱,对文言文知之甚少,让他们在两三个星期内一直学《屈原列传》这样艰涩的文言文,就很容易对学习,甚至对语文这门课程产生厌烦情绪。另外,笔者认为教材在必学课文、必选课文和自选课文的选择、安排上也欠妥当。以第五小说单元为例,必学课文有《林黛玉进贾府》、《荷花淀》,必选课文是《边城》,自选课文有《最后一片叶子》、《老人与海》(节选)、《受戒》、《哦,香雪》等几篇。《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一方面,这样的课文简单易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小说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另一方面,《哦,香雪》、《最后一片叶子》这两篇小说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从而达到中职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
3、教学方法
我们都是年轻教师,缺乏一定教学经验,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有待培养。教学过程中难免存在方法、形式单一等。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
1、提高认知能力,转变语文观念
(1)提升思想价值
中职学生大多是经过升学考试筛选过的,他们往往内心自卑,缺乏上进心,思想素质较差。若教育不当,容易使其成害群之马。因此,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在教书授业的同时,必需要强调传道育人。我认为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可从教师本人以及作家作品〔介绍作者生平人格、探讨挖掘作品主题〕两方面实现。这对于思想淡薄的学生来讲无疑起到双管齐下的作用。比如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诗人屈原,多数学生只闻其名,却不了解他终生报国、投江殉情的可泣事迹。因此我在教《屈原列传》一文时,向学生大致介绍了他的生平故事,尤其是他的两次遭流放的惨痛经历。只有循循善诱,才能于无形之中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2)提高审美情趣
如果一个人对生活中的真善美无法感知,那将失去多少乐趣。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创设情景和读写体味。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本身所包含的思想情感,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以情动情,寓教于乐,对学生进行情感迁移,这也是一种语文审美情趣的培养。例如我在上《麦琪的礼物》这篇课文时,课文中描述女主人公一头漂亮的长发,我让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这样一幅美丽的画面。然后我创设情景假如我们拥有这样一头无比漂亮的头发你会怎样呢,下面的女生都相互微笑着,说那一定当成宝贝。可是我很沮丧的告诉他们我们课文的主人公后来卖掉了她这一头漂亮的头发,学生带着对美丽长发的想象在小说中寻找答案,从而发现课文中男女主人公的美好心灵和真挚的爱情,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3)锻炼交际能力
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十分重要。但是,现实的状况不容乐观。许多同学在周记中提到自己性格内向,但又渴望交到知心朋友。甚至有的学生靠乱拨电话、上网聊天寻找所谓的知心朋友。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良好交际能力的形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实践表明,除了对个别严重焦虑者要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外,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最佳途径。语文教材中的论辩艺术、思想观点、语言积累(如名人名言、歇后语诗句等),都可以为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增强说话的艺术性、逻辑性等,最终达到沟通情感解决问题。
2、教材改进策略
为了适应我院中职学生的基础,以及学生的培养方向,就业方向,我们应该采取一套适用于我院学生使用的语文教材,就是一套与专业结合比较密切的教材。具体课文内容的选择以及编排可以试具体情况而定。
3、教学方法策略
(1)全面实施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这种直观的教学可以节约教师的板书时间,使多种先进教学方法的实施成为可能,而且声音、头像的视觉刺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理应大力推广。
(2)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综合运用讨论式、启发式、情景式、自主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爱上语文,并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掌握学习的方法。
综上所述,中职语文教学既要着眼于学生语文水平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又要从学生的特点与社会的需要出发,把语文教学与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紧密相连,使他们适应市场人才竞争需求,在工作中能更好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 郝允龙.《语言-语文教学的核心》淮海职业教育.2007年(2)
[2] 宋兴元 赵珊珊.《明确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淮海职.2007(2).
有关中职语文教育论文推荐:
4.中职教育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