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金融证券论文>金融研究>

金融风险方面论文

秋梅分享

  在当代经济开放条件下,金融活动更加灵活,金融投资愈加复杂多样,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加,金融风险随之不断上升。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金融风险方面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金融风险方面论文篇1

  浅析我国金融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从金融业诞生的那一天起,金融风险也就随之而来。无论金融风险的形式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其内容扩大了多少,我们对它了解程度的多少都将决定我们对金融风险管理能力的大小,也将进一步决定金融业能否稳定的发展。我国金融业的发展长期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处于一个不断学习完善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金融体制的不完善,存在着许多制度上的弱势,资本市场发展缓慢,这些都为国际游资有机可乘,形成了一定的金融风险。本文着重分析我国金融领域的风险现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

  关键词:金融风险管理金融监管,市场风险

  一、我国存在的金融风险分析

  1.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金融风险

  (1)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面临的风险。主要是指来自于国际游资和金融危机,1997年东南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们看到,一国经济全面开放会引起国际上一些投机资本的进入,时刻受到威胁,管理不当就会引起金融灾难。随着我国加入WTO,金融市场不断对外开放,我国每时每刻都面临着来自于其他国家的金融风险冲击。

  (2)通货膨胀率持续走高,央行不断加息,利率风险加大。受到国际食品价格上涨影响,和国内食品供应短缺,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大,央行为了控制物价,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到连续加息,已经使得利率水平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利率风险不断加大,使央行监管压力增大。

  2.金融体系内部的金融风险

  (1)银行等金融机构金融资产质量下降。在当前形式下,随着资本证券化的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以金融资产充当抵押物进行放贷,一旦充当抵押物的资产出现贬值或变现难得情况,银行等金融机构就会面临着信贷资产恶化的情形。

  (2)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破产和推出制度尚未建立和完善,当金融机构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使得自身信贷资产出现不能按时偿还的风险时,资产的质量不断下降,最终变成呆账坏账市场风险,和大量不良资产。但是,由于没有完善的退出机制,为了继续保持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正常运转,金融管理当局指正充当最后的埋单者,长此以往,银行等金融机构便会形成对风险管理漠不关心,放松日常的经营管理,出现道德风险。此外,近年来,由于资本市场的火爆,金融投资收益率创历史新高,吸引着来自于市场各个方向的资金,使得银行业、保险业的大量资金融入资本市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管理岗位上,利用公款炒股、炒房等现象时有发生。这对金融业安全性和稳定性十分不利,操作性风险不断加大。

  二、我国金融风险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首先,在金融监管方面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应该把“民间监管为主,政府监管为辅”定位为金融监管的长远目标。

  国际经验明确告诉我们,政府监督的各项核心政策的实施和加强不仅无助于银行业的发展和效益,而且也无助于降低银行危机发生的可能性。相反,提倡、鼓励和支持民间直接监督银行则为最有效的监管政策。民间监督的引进和加强与银行业的发展和效益呈正相关关系,且在民间监督越健全的国家里,银行业的不良资产率越低。首先,政府应当鼓励民营银行的设立,进而逐步减轻对国有银行的依赖;其次,银监会的运行要特别注意保持其监管的独立性;第三,银行监管机构应该逐步放松直接管制,例如适当降低市场准入标准,放宽银行经营范围[1]。

  2.逐渐从分业监管转向向混业监管。

  目前,世界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从分业经营转向混业经营,因此,混业经营与混业监管已是大势所趋。我国现在对于银行、证券、保险等既然机构还是各自拥有自己的监管部门,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三驾马车并存。但是,随着适应市场的需要,各家金融机构在每日的经营管理上业务的交叉越来越多,对于各个监管部门之间的合作要求也越来越频繁。由于施行的是分页监管,因此,就会存在大量的监管障碍,使得联合监管效率低下,多头管理又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根据欧盟先进的经验,我们可以消防欧盟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模式,将现存的金融监管部门进行合理的整合,建立一个对整合金融业进行监管的大部门。

  3.在当前的金融监管中应当引入激励监管的理。强制监管只有通过一些激励机制,充分激励银行机构在风险规避方面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把强制的监管政策和行为变成银行机构的一种主动意愿,才能使监管发生效力。例如,资本要求监管作为一种强制的外部要求市场风险,只有与银行机构潜在的隐性资本——银行业从业价值相结合,才能发挥应有的监管效应。国际银行业监管历史和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演变过程,证明了银行业监管的激励相容理念。随着全球市场化趋势的发展,在激励相容的监管理念下,金融监管不再是替代市场,而是强化金融机构微观基础的手段,金融监管并不要在某些范围内取代市场机制,而只是从特有的角度介入金融运行,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定高效运行。

  4.要引入金融监管的成本收益理念。金融监管最主要的目的是保证金融机构在日常经营管理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但是往往忽视了保持金融机构的活跃性和创新性。因此,一味地严格监管,不顾金融企业的发展,到头来也是得不尝失的。因此,我们引进金融监管成本概念,要对金融监管的成本收益作出合理的评价,在保证金融监管目标顺利实现的同时,使金融机构日常经营保持最大的活力。

  5.在金融监管框架的建立和完善中,要主动参照国际规则;在国际规则的制定过程中,要更为积极地参与到相关规则的制定中去,从而为中国的金融机构参与国际金融活动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也为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金融机构创造一个有国际水准的监管环境。

  7.保持国内政治经济稳定。一国政治经济的稳固,是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重要因素。就投资者而言,政治、经济环境是否稳定,直接关系到他的投资回报。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充足的外汇储备,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较小波动的利率、汇率,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社会犯罪率,无疑会使投资者对经济前景充满信心。历史从正反两方面一再证,稳固的政治经济基础,不仅是投资者增强信心和资本持续流入的基本条件,而且对金融市场的突变会起到缓冲器的作用。反之,当一国政治局势不稳,经济前景不明朗时,必然会动摇国内外投资者的信心,甚至引起资本反向流动。

  8.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企业效益。

  金融风险是经济结构不合理、企业效益不佳的集中反映。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等方面的内容。经济结构表现为国家对经济资源的配置结构,而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益高低又决定着银行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应当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切实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突出重点,改造传统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在未来市场上有明显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下决心压缩和淘汰过剩的落后生产能力。要抓大放小,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使企业的组织结构、所有制结构更趋合理市场风险,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

  9.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要彻底放弃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那种不研究本地、本国乃至全球市场供求关系,关起门来主观臆断,盲目铺摊子,上项目,搞低水平重复投资,单纯靠增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传统的错误做法,真正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扩张向内涵集约的转变。充分发挥市场对经济咨询供求关系的调节作用,努力优化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推行科学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企业要由产品经营、商品经营逐步向资本经营转变,充分利用企业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积极开拓、占领国际市场。要抑制虚拟经济的过份膨胀,挤去经济增长中的“水分”,追求实实在在的有效益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的质量提高了,我们就具备了抵御金融风险的坚实的物质基础。

  综上所述,我国金融风险管理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我们要积极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掌握主流的金融风险防范方法,努力推进金融体制改革,不断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从而使我国金融业安全、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金章.金融风险管理综论[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

  [2]吴腾华吕福来.现代金融风险管理[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3]王海智马有信.金融风险典型案例评析与防范[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4]王素珍.当前我国金融风险控制中应解决的突出问题及对策[J].武汉金融,2004

  [5]宋新国.对当前我国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问题的深层思考[J].经济经纬,1999

  [6]宋逢明.对金融风险管理的几点认识[J].国际金融研究,2001.12

  [7]郑良芳.借鉴国外经验建立我国金融风险管理机制[J].青海金融,2004

  [8]陈燕玲.金融风险管理的演进:动因、影响及启示[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

  [9]刘晓广.金融市场的风险与监管对策[J].政策研究,2004.7

  [10]黄海峰马弘毅.论中国金融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

  [11]朴明根.我国金融风险防范问题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4.6

  [12]秦江波孙金梅.中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J].科技与管理,2003

  金融风险方面论文篇2

  金融会计风险浅析

  提要: 金融 会计 风险是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金融会计风险定义、类型、成因及其与信贷资产风险关系的论述,对如何防范金融会计风险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作了粗浅的探讨。 风险是指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其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和客观性。银行业把风险 管理作为其生存 发展 的条件之一,这是由市场原则和金融业的内在 规律 所决定的,金融业从本质上看是从事风险交易的行业,是进行风险的分解、组合、转换的行业,从一定意义上讲银行的经营管理过程就是抗争风险的过程。就是在测度风险、防范风险、转移风险中实现收益的过程。一提到金融风险,人们往往认为是信贷资产风险,其实金融会计风险存在于银行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中,其危害性不亚于信贷资产风险。一般地说,人们将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由于会计核算错误或会计信息提供失误而导致的决策失误、主客观条件恶化或其他情况使资金、财产、 信誉蒙受的损失以及将损失所期待利益的可能性,称为金融会计风险。

  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市场的警示是深刻的、长远的。我国也是新兴的市场 经济 国家,也在大量地吸收外资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我国也存在大量的外债,我国银行业受国家政府的控制程度也很高,同时权责发生制的执行也使得我国银行业在收入的确认上违背了会计谨慎性原则,助长了泡沫经济。尤其重要的是,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呆、坏账是我国金融危机产生的最大隐患。从金融会计的角度,我国银行业欠缺一个象西方那样“信息提供正确及时、 问题 反映客观公正、自我调节灵活机动、对策处理果断有效”的成熟会计核算监管机制,这是我国金融会计风险产生的头号大敌。

  金融会计具有核算和经营管理两项主要功能,一方面直接负责财务管理、损益 计算 和经济核算;另一方面通过反映情况、提供信息、 分析 预测来实现 计划管理、资金管理,对整个银行业务经营进行控制和调节。因此在分析会计风险时,我们应将重点放在如何强化金融会计职能方面,也就是在分析金融会计风险类型和我国金融业会计风险现状、原因及控制时,界定在会计职能的发挥上面。

  一、金融会计风险存在八种类型:

  (一)信息失真风险

  银行的一切业务活动都要通过会计信息进行反映,为维护自身利益不少行违反金融政策和上级行有关要求,在会计信息处理上大做文章。致使会计部门提供的信息资料不真实、不充分,真账假表、假账假表、任意调整收支科目等现象事实上掩盖了信贷资产的质量和风险, 影响 对银行经营状况的客观评价进而带来更大的风险。

  (二)监督乏力风险

  虽说我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均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依法经营,但在不正当利益的驱动下,发放绕规模贷款、违章拆借、账外投资、私设小金库、越权承兑、贴现银行汇票等违规情况屡禁不止,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会计核算监督检查不力、会计惩罚制度未跟上,从而变相地助长了违规经营情况的蔓延,加大了经营风险。

  (三)财务成本风险

  存款对于增强银行资金实力、奠定在同业竞争中的地位无疑是必需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存款既是立行之本,也是支出大户。不顾效益擅自或变相提高存款利率,盲目增设网点机构,草率开办各项新业务不计算资金成本,不搞盈亏临界点分析等非正常现象,加大了财务风险。同时筹集来的资金如果运用不充分,造成资金在银行内的积压和闲置,无效益资产的增加也会直接影响银行损益风险。

  (四)操作管理风险

  这类风险是指在银行 组织内,由于会计操作上的失误带来的风险。主要包括:会计、储蓄或经办员责任心不强和法制观念淡薄而造成的财产损失。银行会计作为一项专业性较强而风险性又大的部门会计,面对大量结算票据、现金资产,以至密押、印章、重要空白凭证、有价单证等,一旦发生 工作疏漏和制度不健全造成的资产损失是巨大的,同时还会造成银行信誉受损。

  (五)支付结算风险

  会计结算制度通过几十年的 理论 研究 和业务 实践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等的颁布为加强银行内部控制和管理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有许多细节问题尚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大额提现是结算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由于基层会计人员业务知识和风险防范意识的缺乏,越权办理大额支付情况突出。对大额提现审核不严,极易产生支付结算风险。

  (六)金融案件风险

  目前 社会 上一些不法分子将银行作为其猎击的主要目标,各类案件居高不下、手段花样层出不穷,无论是假汇票、利用信用卡恶意透支,明目张胆地抡劫,还是监守自盗、贪污盗窃、索贿受贿,任何一个案件必然会多少涉及作为整个经营核算部门的会计部门,一旦会计部门放松管制、降低核算水平,那就会为罪犯作案客观上开了绿灯,加大了经营风险。 (七)误导决策风险

  会计 部门未能充分发挥会计 管理职能,未能及时向领导层提供决策需要的反馈信息,甚至未能通过核算 分析 及时发现 工作中存在的 问题 ,使得领导层决策失误,这是会计人员的失职。 目前 ,会计部门普遍没有制定风险量化监测指标体系,参与决策职能形同虚设,无助于决策的 科学 化、周密化,一旦决策失误损失无法弥补。

  (八)会计创新风险

  无论是从市场竞争的需要、 金融 国际化趋势的需要、摆脱当前困境的需要还是从银行所经营的货币和信用实质 内容 上来看,银行都必须创新。从会计的角度,会计创新也是必须的。特别是在各行的财务管理方面,待挖掘的领域尚大。但如果不顾及适应这种开拓性行为的良好的内外部 环境,盲目照搬先进 经验,就会造成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落后的经管水平、客观条件相违背的情况,如目前对 企业 全面推行的“权责发生制”对于我国银行业经营水平来说尚属超前,造成的虚盈实亏、用信贷资金垫支利税的情况使我国银行业普遍存在潜在效益风险。

  二、会计风险与信贷资产风险的关系

  (一)会计风险直接产生信贷资产风险

  首先,如果会计在金融业务核算、经营、管理中出错以至于在提供决策依据时发生严重误导,在存在会计风险的同时,决策上失误也必然带来信贷资产风险;其次,会计信息系统失灵,必然会导致对金融业存在的信贷资产风险心中无“度”,没有一套完整的使会计风险与信贷资产风险充分结合的风险监测指标系统、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改善,使金融风险日趋严重。

  (二)信贷资产风险倒逼会计风险

  资产质量差、利息回收率低,为追求利润目标和眼前利益,必然存在人为调节各类报表,甚至采取种种手段虚增存款、利润、压缩逾期贷款比例,通过拆出资金、内部往来等科目超规模发放贷款等现象,促使会计风险更为加剧,核算质量难以保证。

  (三)二者相互 影响 加大金融风险

  会计风险与信贷资产风险二者产生后又互相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增加了金融风险。所以在银行业务经营中,要充分认识两种风险的互动作用,在管理和控制金融风险时,必须二者并重、不能顾此失彼。

  三、金融会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外部政策环境

  首先,一九九三年的财会制度改革在我国确立了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原则,权责发生制未将会计谨慎性原则贯穿于业务 发展 的始终,不采用会计谨慎原则来指导银行经营行为,小则事关金融业自身的厉害得失,大则事关整个金融业的安危和整个 社会 经济 的稳定与否。经济 规律 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亚洲金融危机从自身的角度来说就是脱离会计谨慎性原则而导致的泡沫经济造成的,只重视权责发生制而忽略谨慎性原则对防范经营风险极为不利,甚至直接导致风险;其次,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监管缺少经验,监管力度不够,措施没有及时到位,因而很难在风险处于萌芽状态时进行有效的防范和控制;第三,金融改革开放后,对金融会计在金融机构中的作用从上到下认识不够,有关法规不够健全,管理制度滞后,直接制约着会计职能的发挥,会计仅限于记账、算账、报账。而忽略了事前预测、事中参与决策、事后分析评价的管理功能。

  (二)内部管理水平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经济体制和会计观念的束缚,会计 理论 陈旧、人员素质低,核算手段落后,严重地影响了银行会计职能的有效发挥。现有的银行会计基本上都是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对银行的经营活动进行反映和核算,提供的会计信息较笼统,同时信息可加工性差,不能满足风险管理对信息复杂多变的要求,会计信息质量不高。这表面上是由于目前的会计报表体系造成的,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由目前银行会计的服务目的决定的,目前银行会计的服务主要是外向的,侧重于对外界提供各种信息,对内会计特别是管理会计重视不够,信息质量不能保证。除此之外内控制度不健全或者说缺乏行之有效的稽查机制也是金融会计风险时有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会计人员工作繁重、知识更新慢,风险意识弱自我保护能力低再加上犯罪分子作案手段的不断翻新、全融案件时有发生。在会计监管上,平时我们过于注重存款 计划、贷款计划而忽略了成本计划,造成成本观念弱化以及在会计活动中法制观念淡薄、竞争意识薄弱和竞争能力差等状况,直接导致了银行会计活动中风险的产生。

  四、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来规避会计风险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在充分了解会计风险成因的基础上,要采取正确的政策措施。其指导方针是:遵循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依据两制、两则及相关的 法律 法规,从自身人手,在强化风险意识、加强 职业道德观念、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和管理水平,建立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防范约束机制,适量适度开展会计创新,督促金融机构强化内部控制,提高会计自身调节适应能力,防范化解金融会计风险、进而化解金融风险以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简言之,就是依法监督、强化意识、提高素质、引导发展。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要防范金融会计风险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内控制度,实行集中核算

  有效的内部控制实际上是金融机构从决策实施到管理、监督的一个完善的运行机制。其中独立的会计及核算体制是其基本要求之一。金融会计人员业务上只接受会计主管的领导,会计人员进行账务处理的唯一依据是有效的会计凭征。推行统一的核算 软件,实行账务集中核算,实行业务处理和会计处理的分离会计资产负债表、财务报表由系统自动生成汇总上报,其他有关会计信息报表应当由会计人员独立编制,任何人不得任意调整。这样才有利于防止和杜绝银行“三假”的产生,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才能有效控制人为调表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

  (二)重视会计分析,建立预警机制

  报表反映的是过去的经营状况,但了解过去不是报表使用者的最终目的,报表的真正使用价值是通过对报表的分析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预测前景,帮助领导层了解过去、规划未来。会计分析从内容上讲包括资产负债表分析、财务分析两部分,从形式上讲包括常规分析和专项分析两大类,只有加强会计分析,才能在充分了解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面对未来的变化作出有针对性的反映。才能帮助银行建立会计风险预警机制,优化控制、提高规划决策能力,发挥会计职能作用。

  (三)加强现金管理,提高支付水平

  会计部门对企业使用现金要严格审查,明确授权制度,除工资性支出外、大额现金支付会计部门都要建立台账,逐笔登记,对注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汇票,也要登记备案,对具有储蓄、贷款、汇兑功能的信用卡,也必须服从现金管理规定,对单位卡一律不得支付现金,严禁将公款转入个人信用卡,个人提现只限于备用金,透支部分不得提现。

  (四)拓展中间业务,分散经营风险

  按国际惯例风险控制的主要 方法 是多角经营和多角筹资,而对于银行业来说,拓展中间业务,将经营风险分散化是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作为会计人员来讲,将会计服务多元化也是分散金触会计风险的重要手段,会计人员可通过自身努力考取注册会计师,通过本行 申请办理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开展财务咨询活动,这详既可开辟一项新的中间业务——财务咨询来创造收入,同时对提高本行财会人员的监督核算水平也大有帮助。

  (五)广泛运用微机,推行责任会计

  我们认为推行责任会计是防范金融会计风险的有效手段,因为责任中心的划分符合风险控制的分散化原则,同时责、权、利在小范围内的充分结合也有助于及时发现存在问题,也有助于解决问题,但责任中心所产生的大量凭证、报表如果没有 计算 机的协助,现有的会计人员无法在日常核算工作中兼顾责任会计工作。所以,要提供及时有效、全面、完整的会计信息,就必须建立 现代 化的电算化会计核算系统,而且银行会计的电算化系统要由业务数据处理系统向业务处理与管理型、决策型系统并重的系统发展,通过电算化会计核算系统的开发和运用,完善现有的银行会计管理核算体系,促进核算水平和会计核算质量的提高。

  (六)严格 考试 制度,保证上岗水平

  从1998年开始,我们建设银行实行了会计上岗考试制度,上岗考试制度是保证银行提高服务质量、防范金融会计风险的一项重要措施。它的确立客观上帮助会计人员全面了解会计基础知识,端正了 学习 风气,增长了业务知识水平。同时严格考试制度也有利于全行职工树立“公平竞争、择优上岗”的危机意识,强化了竞争观念,提高了业务素质和适应银行现代管理会计职能需要的自我调节能力.建议以后还要加强 计算机的培训,培养一批既懂会计又懂管理,既熟悉业务又熟悉电脑的会计人员,不断提高银行会计工作水平。

猜你喜欢:

    313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