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金融证券论文>保险学>

有关汽车保险论文范文

斯娃分享

  近年来,我国汽车保险业务发展迅速,保费收入不断增长,车险业务保费收入占产险公司总保费收入的比重也连创新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汽车保险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汽车保险论文范文一:汽车保险杠设计研究

  摘要:本文介绍了保险杠系统研发的技术以及产业的应用。对指导保险杆系统研发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做了简单的说明,重点强调了汽车保险杠设计的流程。

  关键词:汽车保险杠 技术发展 设计理念 设计流程

  1、保险杠系统构成的新近技术发展

  1.1保险杠蒙皮系统。汽车保险杠蒙皮系统一般采用塑料或复合材料。塑料蒙皮具有很好的强度、刚性和美观的装饰性。如果发生车体碰撞,保险杠蒙皮系统起到缓冲作用,保护车体关键零部件和乘员安全。塑料保险杠也是车体外观的组成部分,其造型可以增加车身的丰富内涵。

  1.2保险杠横梁系统。保险杠横梁系统对车辆具有保护作用。在车体发生碰撞时,变形吸能元件进行碰撞能量吸收,通过保险杠主横梁实现碰撞能量的传递与平衡,将高速碰撞的能力通过纵梁传递给A柱、车顶纵梁、侧围门槛等结构。设计规范的保险杠横梁总成由高强度主横梁和左右两个吸能元件组成。在低速碰撞时,通过保险杠横梁以及纵梁吸能来保护发动机等贵重零部件。保险杠横梁的分配重量占整车重量的0.3%左右,目前普遍使用抗拉强度高达1200-1500MPa的超高强度钢板做保险杠主横梁。

  1.3保险杠吸能泡沫系统。吸能泡沫件总成主要功能:低速碰撞下冲击吸能,保护车身本体不受破坏;形成缓冲并保护保险杠蒙皮;保护行人以及保护大灯等重要电器元件。泡沫件主要通过PP、PE、PU等塑料粒子发泡成型。吸能泡沫件重要的设计因素的是泡沫密度和压缩强度。

  1.4行人保护系统。行人保护系统主要包括车辆前脸造型优化、智能化安全保障系统、行人安全气囊、发动机罩和前风窗等。行人保护横梁能够保护碰撞时行人的小脚。通过优化设计保险杠行人保护横梁与保险横梁前泡沫件的刚度和设计间隙,可有效减小膝盖弯曲角度。

  1.5保险杠系统的核心功能。

  保险杠系统的核心功能是综合汽车保险杠蒙皮系统、保险杠横梁系统、缓冲吸能系统以及行人保护装置的优化设计,为乘员提供行车安全保障。保险杠系统开发过程需要遵从法规规范,基于安全、环保、轻量化的设计理念,运用系统工程的设计观点,综合考虑新材料新工艺来设计保险杠系统,优化碰撞能量传递路径与充分的结构变形吸能。

  2、保险杠系统设计理念

  2.1轻量化设计与材料选择。保险杠系统的轻量化设计对降低汽车的油耗具有重要意义。如保险杠横梁系统采用高强度钢板、铝合金、复合材料等来实现保险杠横梁系统的轻量化。材料设计选择原则:满足功能、成本经济、使用可靠、节能环保。材料选择的核心问题是在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的前提下,保证材料的使用性能与零件的设计功能相适应。首先考虑材料要求(满足功能、经济、节能、环保、可回收等要求),通过可行性分析,基于数据库与以往案例库进行候选材料的选择与确定;然后着手功能性分析,实现功能并且结构合理;进一步进行工艺性分析,实现零件制造的工艺步骤;制造性分析与可装配性分析,需要考虑生产线的工装与工厂产能,最后综合考虑整个产品生命过程来进行材料的选择设计。

  2.2安全设计

  保险杠安全设计的主要内容是碰撞能量的传递路径以及吸能区域的优化分布。保险杆系统必须进行多项碰撞试验、摆锤试验,确保行车安全。对于前保险杠系统,必须谨慎合理地设计散热器系统与保险杠横梁、蒙皮与保险杠横梁、蒙皮与泡沫件的安全距离,以及优化吸能泡沫件的设计;对于后保险杠系统,一方面确保乘员空间的保护,另外还必须保障后碰燃油系统的安全。保险杠系统结构设计的影响因素:离地间隙、接近角、离去角、前后悬长度、前纵梁间距等关键设计约束。

  2.3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体系需遵从环境准则、技术准则、经济性准则与人机工程准则。绿色设计的总体要求:在产品生命周期里,能源消耗最小化,废弃物排放量最小化,对生态系统的危害最小化。绿色设计的目标是最大努力地减小环境冲击,实现“低碳经济”,因此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在设计的早期就考虑降低产品形成的物耗能耗,优先目标是无污染、可降解、可回收、可重复利用,例如保险杆蒙皮系统可适当提高可回收料的比例。

  2.4全程CAE支持的数字化设计

  通过参数化的数据驱动技术,CAE系统可以快速广泛地结果寻优,改进产品质量,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设计制造成本。例如塑料保险杠蒙皮系统的表面缺陷、应力开裂、装配不良、设计工艺性差等,这些问题可通过虚拟装配技术、计算机辅助流体分析技术尽早发现。基于CAE分析结论,可通过注塑工艺调整,或指导改进结构。全过程的CAE数字化设计可以提前问题识别与问题解决,并可以节省漫长试验周期与昂贵试验费用。

  3、保险杠系统设计流程

  (1) 基本保险杠系统设计流程

  产品开发流程通常涵盖市场调研、产品规划、模拟计算、结构设计、批量生产等开发流程。保险杠系统的生命周期设计与开发同样遵循开发流程。因此基于DFX的理念,在概念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后续设计以及产品形成和产品使用回收过程的各种影响。首先保险杠系统开发根据企业的产品战略,根据客户需求与最新设计理念进行设计,然后进行总布置分析、结构分析,再利用CAD软件进行初始结构设计与详细的结构设计与工艺分析以及可制造性分析 ,通过构建成本模型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性分析,最终审核确认可行的设计方案。

  (2)结构设计

  对于保险杠的结构设计,截面分析,首先考虑保险杠与其他车身部件的连接关系,在满足总布置的前提下,进行安装结构的优化设计;然后进行保险杠的本体结构设计在结构设计前,与保险杠蒙皮造型需同步进行总布置分析,通过保险杠系统的Z向截面、Y向截面等空间截面设计来分析车辆碰撞的安全性通过总布置分析确认碰撞过程的硬点设计。

  (3)装配设计与绿色设计

  保险杠系统设计应综合考虑整体刚度,生产装配时须保证配合件尺寸精度,否则一旦有装配应力,就容易在跑车振动情况或低速碰撞下出现裂纹和碎裂现象。对于保险杠装配设计的固定可靠性以及可拆卸性,可通过CAE仿真工具来分析保险杠安装紧固所需要采用的固定方式与固定点数量。验证保险杠固定方案的主要手段有:CAE分析、试验验证、案例提取、原型件验证等。在产品概念设计阶段就需考虑产品装配与使用以及维护拆卸,通常运用DFA/DFD的设计理念完善产品开发过程。保险杠系统DFA/DFD的设计准则主要涵盖:安装/拆卸工作量最少;易于拆卸准则;与结构相关准则;易于分离准则。

  参考文献:

  [1]张国雄.机械制造业的持续发展之路[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06(4).

  [2]王萍,周希泉.汽车保险杠的设计开发[J].现代零部件,2014(1).

  [3]刘金霞,孙宏强.汽车保险杠设计与开发[J].技术纵横,2011(4).

  [4]周伟.浅谈当代汽车保险杠的设计[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20)

  有关汽车保险论文范文二:发展汽车产业系列保险 推动汽车产业链发展

  [摘要] 本文认为:我国保险公司应适应变化,在汽车保险产品开发上、汽车金融保险服务上、汽车保险行业信息共享上加强建设,从而推动汽车产业链的做大做强。

  [关键词] 汽车保险 汽车产业链

  当今中国的汽车行业正处于一个令世界瞩目的发展速度:汽车产销量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是世界平均速度的10倍。

  另一方面,包括保险在内的下游服务行业的发展也将有力地推动汽车产业上批量、上水平。因此,我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需要保险业的有力支持,同时也为保险业创造了巨大的商机。

  一、从国外的经验上看,保险贯穿于汽车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各环节

  1.就制造商而言,产品责任险和产品召回险可为其转嫁巨大的经营风险。在产品责任上,据JVR(Jury Verdict Research)资料表明2,在1995年4月至2005年4月的10年间,汽车与汽车配件(如:座椅、安全带、轮胎等)产品责任险的案均赔款高达400万美元,交通工具类的案均赔款为270万美元;汽车配件在不同事故中的赔款差异最大,从1.3万美元到2.85亿美元不等;

  在汽车召回上,自上个世纪60年代起,美国共召回超过2亿辆整车和2400多万条轮胎;在日本,自1969年至2001年间,也共召回缺陷车辆3483万辆。而且,当今随着科技的进步、汽车车型的日益多样化、复杂的制造工艺以及研发时间较短,汽车召回越来越频繁,2004年美国汽车召回创纪录,通用汽车公司当年召回约2500万辆汽车;在2002年到2004年两年间,雷诺被迫采取召回行动18次,宝马10次,尼桑9次,马自达、奔驰各8次,奥迪、KIA、沃尔沃、大众各7次;菲亚特、本田、美洲豹和SAAB各5次等,在召回的汽车中,约40%属电子系统出现故障,60%则是由于汽车存在机械方面的隐患。

  可见,汽车整车或配件的潜在缺陷、汽车召回制度是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其产生的损失和费用也是昂贵的,因此,发展汽车产业,建立与之相配套的风险规避机制是必要的。

  2.就销售商而言,汽车金融将有力推动汽车的销售。国际汽车企业发展的经验表明,汽车金融公司既是汽车公司推动销售的利器,也是公司的盈利点。在美国,80%的新车是通过贷款购买的,即便是印度也有60%~70%的贷款购车比率;同时,通过汽车金融公司,汽车企业可以培养用户的消费忠诚度――当用户二次购车时,可以通过汽车金融公司直接置换该汽车品牌的新车,从而实现用户持续购买的功能。

  3.就车主而言,机动车强制保险和商业保险可为其自身和公众的风险损失提供保障。对于车主而言,车辆保险是对自身或第三方提供一种风险保障,不少国家采用了强制保险制度。对于发达国家,如美国,其各州在强制车险的保额设计上,不但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设定最低的责任险保额,使得当交通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负责理赔受害者本人的医疗费用,而且还考虑了对受害人治疗恢复期间的收入损失进行经济补偿,有些州的责任险甚至将治疗期间伤者的护理费用和家庭内未成年子女的看护费用也纳入其承保范围,该车险保险制度最大限度地解除受害人在经济上的后顾之忧,并保障其家庭经济来源不受影响。

  二、群策群力,发展我国汽车系列保险,共同推动汽车产业发展

  1.共同开发和推动汽车系列保险产品发展,推动汽车产业协调发展。积极开发和推动汽车召开保险,为汽车制造商解除后顾之忧。我国于2004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一汽集团则于2004年开创我国首次汽车召回的先河,对马自达6CA7230AT型轿车进行召回维修;同年11月,上海通用则由于真空软管问题可能影响制动,首次召回2.7万辆2.0升型君威轿车;而最大的一次召回当属重庆长安铃木,于2004年9月对15.7万辆电喷奥拓轿车实施召回并免费维修。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探讨开发和推动汽车召回保险产品,为汽车厂商提供风险转嫁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同时,应积极开发商业车险新产品,提高其保障程度。2006年7月1日,我国已正式实施了交强险,但在商业车险上,目前仍处于较低水平的保障,主要体现在产品较单一,保险责任限额较低,在间接损失的保障上不足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应使商业车险的保障范围和保障程度与之相对应。

  2.风险共担,恢复和经营好汽车信贷保证保险,促进汽车销售。我国自1998年10月银行开展汽车消费信贷业务至今,信贷购车比例不足汽车总销售量的10%,保险公司也积极开办汽车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予以配合。然而,由于我国个人诚信体系的缺失,加上汽车销售商在售车商的信用行为不一,银行和保险公司在风险管理、风险管控上的认识和做法不一,以致在爆发井喷的2001年~2003年里,出现汽车个人消费信贷的大量坏账。从2003年底起,保险公司退出汽车消费信贷保证保险,银行退出汽车信贷市场。目前,随着个人诚信体系的逐渐健全等制约汽车消费信贷的障碍逐渐消除,车贷市场出现复苏的迹象。但是,汽车销售商、银行和保险公司能否形成风险共担的机制,共同在风险的识别、管理以至最后的风险承担上,建立起有效的分担机制,则是汽车消费信贷保证保险重新开办并取得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3.信息共享,共筑诚信,做大汽车产业价值链,服务好共同的消费者。保险业和汽车产业应建立信息共享的机制。一是在公共信息上。二是在私有信息上,各行业间应进行互利的共享,以推动产业做大。

  此外,在推进保险业和汽车相关产业协同合作时,行业间的诚信是重要的基石。

  汽车业的发展,给我国保险业代来了巨大的商机;同时,汽车业的发展,也需要保险业给以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对于处于发展中的我国保险业,要积极探讨与汽车产业链中,包括:银行、修理厂、汽车制造商等的合作,来推动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有关汽车保险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1.关于保险论文范文

2.汽车保险实习报告范文

3.有关保险论文精选

4.保险管理论文范例

5.有关保险论文

    1415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