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可接受性
李亚峰分享
摘 要:文学的翻译是译者用另一种语言把厡作者的意图艺术地传达出来,使读者在阅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作者那样如身临其景,有同感同悟,是译者在理解、解释原文基础上的创造性叛逆与读者对译文创造性叛逆的理解和反应的过程,文学翻译活动中的创造性叛逆的限度与可接受性必须符合以下及格标准:符合知识的客观性,遵守理解的合理性、文本解释的普遍有效性,符合原文文本的定向性。
关键词:文学翻译;创造性叛逆;可接受性
一、文学翻译是创造性叛逆
(一)文学翻译的创造性。任何翻译,不管是一般的日常翻译、科技翻译,还是文学翻译,其本质其实都是把一种语言中业已表达出来的信息传达到另一种语言中去,但是文学翻译区别于其他翻译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文学翻译不是机械的去堆砌语言,而是为了给读者带来能够领略异国风情和不同民族文学的“创作”工作。然而,已有的翻译实践表明,现有的文学翻译作品和文学翻译要达到的要求始终存在这一定的差距。
(二)文学翻译的叛逆性。如果说,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表明了译者以自己的艺术创造才能去接近和再现原作的一种主观努力,那么文学翻译中的叛逆性,就是反应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为了达到某一主观愿望而造成的一种译作对原作的客观背离。但是,这仅仅是从理论上而言,在实际的文学翻译中,创造性与叛逆性其实是根本无法分隔开来的,它们是一个和谐的有机体。因此,法国文学社会家埃斯卡皮(RobertEscarpit)提出了一个术语——“创造性叛逆”(CreativeTreason),并说:“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的叛逆。”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最根本的特点是:“它把原作引入了一个原作者原先所没有预料到的接受环境,并且改变了原作者原先赋予作品的形式。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的意义是巨大的,正如埃斯卡皮所说:“说翻译是叛逆,那是因为它把作品置于一个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参照体系里(指语言);说翻译是创造性的,那是因为它赋予作品一个崭新的面貌,使之能与更广泛的读者进行一次崭新的文学交流,还因为它不仅延长了作品的生命,而且又赋予它第二次生命。”
二、创造性叛逆的可接受性
由于一切作品在创作时都是有着其隐含的读者的,那么,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他的创作活动的直接客体是他的外部世界,但他的隐含读者对象又是他的间接客体,而在译者方面,当他在阅读原作时,把这个原来的间接客体又变成了主体。他所阅读的直接对象是原文文本,即它的直接客体,但他的阅读和理解的文本又不是一个纯粹的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表现,而是原文作者心中或眼中的对象世界。所以,原文作者又成了译者阅读和理解活动的间接对象(客体),而这一过程又与客观世界发生着联系。这种主体间的交流就是对话过程。在这种对话理论的冲击之下,原来以文本为中心的所谓“忠实”与“等值”,“等效”之类的标准就被破碎了。翻译活动完全是一种在两种权力话语的控制下协商、商讨后的产物,而不会是一成不变的语言转换。译者的知识结构、教育背景、经历与经验,都会形成不同于别人的先在结构,他又是以这种先在结构作为基础参与与作者对话的,其对话后生成的意义必然不可能完全与他人相同,所以翻译不应该也不可能有一成不变的、统一、确定的标准。它与文本性质、翻译目的、译文读者对象、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因素有关,而不仅仅和文本的符号系统、话语结构有关。由于这些因素的介入,翻译的传统确定的、唯一的、明确的标准就不复存在了。应把翻译活动视为一种社会性活动,而不是将它视为一种纯文本翻译活动。在当今多元化并存的社会中,翻译活动的标准也不可能是一元的,而应是多元的。看待一个翻译的标准也应是综合的,多元的评价体系。
(一)符合知识的客观性知识的客观性是一切翻译活动的基础。所以,在译者翻译作者的文本的时候,创造性叛逆是两个不同视域的冲突的结果,知识的客观性在很大程度上作为可接受性的评价尺度。
(二)遵守理解的合理性、文本解释的普遍有效性翻译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活动是一个认知,理解,深化的过程。例如:在Even King所翻译的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中,原文是:拉车的方法,以他干过推、拉、扛、挑的经验来领会,也不算难。Even King译作: Nor did he find it difficult to pick up from his own experience the various methods of handling his rickshaw—of pushing it, pulling it, lifting it up, and using his shoulders.原文的背景是祥子初学拉三轮车,但他认为他干过推、拉、扛、挑的各种活儿,学起这种新活儿,也并非难事。但EvenKing却解释为祥子把三轮车一会儿推,一会拉,一会儿扛起,一会儿挑起,像耍杂技一般,显然这种理解和解释是有悖常理的,缺乏解释的合理性。所以其解释也缺乏普遍有效性,这种译文也不符合文学翻译的原则。
(三)符合原文文本的定向性原文文本的定向性与限制性,这正是翻译与创作根本区别的地方。创作者可以随心所欲,而译者则须“带着脚镣跳舞”,受着一定的制约。原文文本虽说有着许多空白和空缺,有着不定点,但它仍是一个图式框架,人们不可以过度诠释,超越原文文本所给定的确定性的东西。
结束语:综上我们可知,在文学翻译中需要充分发挥译者的客观主动性,把握好翻译的尺度和标准考虑读者的可接受性,这样的文学翻译作品才能为读者接受。
参考文献:
[1]周方珠.翻译多元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关键词:文学翻译;创造性叛逆;可接受性
一、文学翻译是创造性叛逆
(一)文学翻译的创造性。任何翻译,不管是一般的日常翻译、科技翻译,还是文学翻译,其本质其实都是把一种语言中业已表达出来的信息传达到另一种语言中去,但是文学翻译区别于其他翻译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文学翻译不是机械的去堆砌语言,而是为了给读者带来能够领略异国风情和不同民族文学的“创作”工作。然而,已有的翻译实践表明,现有的文学翻译作品和文学翻译要达到的要求始终存在这一定的差距。
(二)文学翻译的叛逆性。如果说,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表明了译者以自己的艺术创造才能去接近和再现原作的一种主观努力,那么文学翻译中的叛逆性,就是反应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为了达到某一主观愿望而造成的一种译作对原作的客观背离。但是,这仅仅是从理论上而言,在实际的文学翻译中,创造性与叛逆性其实是根本无法分隔开来的,它们是一个和谐的有机体。因此,法国文学社会家埃斯卡皮(RobertEscarpit)提出了一个术语——“创造性叛逆”(CreativeTreason),并说:“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的叛逆。”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最根本的特点是:“它把原作引入了一个原作者原先所没有预料到的接受环境,并且改变了原作者原先赋予作品的形式。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的意义是巨大的,正如埃斯卡皮所说:“说翻译是叛逆,那是因为它把作品置于一个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参照体系里(指语言);说翻译是创造性的,那是因为它赋予作品一个崭新的面貌,使之能与更广泛的读者进行一次崭新的文学交流,还因为它不仅延长了作品的生命,而且又赋予它第二次生命。”
二、创造性叛逆的可接受性
由于一切作品在创作时都是有着其隐含的读者的,那么,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他的创作活动的直接客体是他的外部世界,但他的隐含读者对象又是他的间接客体,而在译者方面,当他在阅读原作时,把这个原来的间接客体又变成了主体。他所阅读的直接对象是原文文本,即它的直接客体,但他的阅读和理解的文本又不是一个纯粹的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表现,而是原文作者心中或眼中的对象世界。所以,原文作者又成了译者阅读和理解活动的间接对象(客体),而这一过程又与客观世界发生着联系。这种主体间的交流就是对话过程。在这种对话理论的冲击之下,原来以文本为中心的所谓“忠实”与“等值”,“等效”之类的标准就被破碎了。翻译活动完全是一种在两种权力话语的控制下协商、商讨后的产物,而不会是一成不变的语言转换。译者的知识结构、教育背景、经历与经验,都会形成不同于别人的先在结构,他又是以这种先在结构作为基础参与与作者对话的,其对话后生成的意义必然不可能完全与他人相同,所以翻译不应该也不可能有一成不变的、统一、确定的标准。它与文本性质、翻译目的、译文读者对象、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因素有关,而不仅仅和文本的符号系统、话语结构有关。由于这些因素的介入,翻译的传统确定的、唯一的、明确的标准就不复存在了。应把翻译活动视为一种社会性活动,而不是将它视为一种纯文本翻译活动。在当今多元化并存的社会中,翻译活动的标准也不可能是一元的,而应是多元的。看待一个翻译的标准也应是综合的,多元的评价体系。
(一)符合知识的客观性知识的客观性是一切翻译活动的基础。所以,在译者翻译作者的文本的时候,创造性叛逆是两个不同视域的冲突的结果,知识的客观性在很大程度上作为可接受性的评价尺度。
(二)遵守理解的合理性、文本解释的普遍有效性翻译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活动是一个认知,理解,深化的过程。例如:在Even King所翻译的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中,原文是:拉车的方法,以他干过推、拉、扛、挑的经验来领会,也不算难。Even King译作: Nor did he find it difficult to pick up from his own experience the various methods of handling his rickshaw—of pushing it, pulling it, lifting it up, and using his shoulders.原文的背景是祥子初学拉三轮车,但他认为他干过推、拉、扛、挑的各种活儿,学起这种新活儿,也并非难事。但EvenKing却解释为祥子把三轮车一会儿推,一会拉,一会儿扛起,一会儿挑起,像耍杂技一般,显然这种理解和解释是有悖常理的,缺乏解释的合理性。所以其解释也缺乏普遍有效性,这种译文也不符合文学翻译的原则。
(三)符合原文文本的定向性原文文本的定向性与限制性,这正是翻译与创作根本区别的地方。创作者可以随心所欲,而译者则须“带着脚镣跳舞”,受着一定的制约。原文文本虽说有着许多空白和空缺,有着不定点,但它仍是一个图式框架,人们不可以过度诠释,超越原文文本所给定的确定性的东西。
结束语:综上我们可知,在文学翻译中需要充分发挥译者的客观主动性,把握好翻译的尺度和标准考虑读者的可接受性,这样的文学翻译作品才能为读者接受。
参考文献:
[1]周方珠.翻译多元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