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莱特》悲剧意味细读
李云峰分享
17世纪的第一年,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公演,获得空前的成功。剧本的素材源自于12世纪末的一部丹麦史书所记载的一个“王子复仇”的故事。深受人文主义思想浸染的莎士比亚赋予“复仇”以重大的社会意义,创作出了一舔反映时代精神、具有深刻哲理的悲剧。
虽然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是,《哈姆莱特》的不朽魅力究竟何在呢?本文将通过细读《哈姆莱特》的中心情节——“王子复仇”,逐层剖析其悲剧意味,以揭示该剧丰富的内涵。
一、尸横舞台的凄惨
首先,从王子复仇的经过来看,在复仇的前前后后,细数起来共有9个人命丧其中:先王、大臣波洛涅斯、奥菲利娅、走狗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王后乔特鲁德、雷欧提斯、奸王克劳狄斯,以及哈姆莱特。死亡的背后充斥着阴谋、背叛、倾轧、误解和意外。当观众看到剧中“奸淫残杀、反常悖理的行为、冥冥中的判决、意外的屠戮、借刀杀人的狡计。以及陷入自害的结局”,目睹尸横舞台的血腥场面,想必首先感到的就是一种凄惨和恐惧的氛围。这可以说是《哈姆莱特》最表层的悲剧意味。
二、壮志未酬的遗恨
其次,从王子复仇的结果来看,哈姆莱特最终并没有完成他的复仇。因为,他除了为父复仇——杀死奸王克劳狄斯之外,还有“重整乾坤”的使命。他深深明白“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而他最后身中毒剑后的愤然一击,只能算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无奈之举他,不得不放弃“重整乾坤”的社会责任。对于哈姆莱特这样一个乐观正直、怀抱崇高理想的人来说,真可谓壮志未酬身先死,徒留遗恨在人间。怎不令人为之扼腕叹息?这可以看作《哈姆莱特》悲剧意味的第二个层面。
三、理想破灭的哀恸
再者,从王子复仇的代价来看,哈姆莱特在与命运作殊死战斗后壮烈牺牲了。他牺牲的不仅是他的肉体,更重要的是牺牲了他的人文主义理想。
“性善论”是人文主义的思想基础,决定了一个人文主义者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哈姆莱特曾经高歌: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但随着阴谋的败露,人性的真相接连显现,他不断遭到现实致命的打击。母后改嫁叔父,引起他对人性观念的第一个改变:“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父壬猝死,给他带来“这里面一定有恶人的奸计”的预感。鬼魂登场控诉被害经过,让哈姆雷特开始认识到人性的卑劣。奸王克劳狄斯如此阴险毒辣、卑鄙无耻。而围绕在王子周围的朝臣——包括从小和他一起长大的朋友罗森格兰兹、吉尔登斯吞——却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连心上人奥菲利娅也甘愿充当工具,刺探他的虚实……哈姆莱特发出了如此的感喟:“这一个泥土塑成的生命算得了什么?”管他是帝王将相,还是芸芸众生。到头来,都不过是一具丑陋的骷髅,化为尘土和烂泥。
哈姆莱特极力用装疯来掩盖和宣泄内心世界激烈的求索和痛苦的思考。他思考着人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实现理想的途径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多得令他无法承受。重得已远远超出复仇问题本身。然而,他始终也没有放弃复仇的目标,也不缺少行动的决心。他在等待。等待一个时机,一个合适的时机,一个激情洋溢、能一剑制敌于死地的时机;他需要一个舞台,一个正大光明的舞台,一个万众瞩目的舞台,让正义直面邪恶,惩罚罪恶,伸张正义,实现人文主义的美好理想,重新树立对人的信念。唯有这样的时机与场合,才是与哈姆莱特王子清白的人格、高贵的思想与正义的力量相匹配的。
但是,哈姆莱特是一个失败者。因为这个内向的、多思的、忧郁的、悲观的王子,缺少了堂吉珂德式的坚定执着、向外界开拓进取的坚强意志,尤其是缺少了自信和必胜的乐观精神。他揭露了社会矛盾,但无力消灭社会罪恶;他表达了改造世态人心的强烈愿望,却无力解决这一重大问题。事实上,哈姆莱特的思考和延宕正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要求在徘徊、在蓄势,在需求突破。他的悲剧正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一代人文主义者的悲剧,正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此时。人文主义思想似乎只是作为“理想”而有其存在的价值,一旦遭遇社会现实的冲击,它就脆弱得不堪一击。这种理想破灭的哀恸,构成了《哈姆莱特》悲剧意味的第三个层面。
四、人生困境的悲凉
最后,从选择复仇的方式来看,哈姆莱特为什么总是瞻前顾后?为什么要装疯?为什么要在疑云密布的王宫里安排“戏中戏”?为什么不在听了鬼魂的控诉之后寻机立即杀死奸王克劳狄斯?这些所谓“延宕”复仇的问题,引发过大量深刻而复杂的讨论。但是,很多论者都忽视了该剧中,除了写哈姆莱特复仇的“主线”之外,莎士比亚还添加了两条复仇的“副线”:被哈姆莱特误杀的大臣波洛涅斯之子雷欧提斯为父报仇和挪威王子小福丁布拉斯因其父在与哈姆莱特之父决斗中被杀而要向丹麦复仇。莎士比亚的这种安排无疑是有其深意的。
雷欧提斯和挪威王子小福丁布拉斯把复仇看作是纯粹的“私人”恩怨,“复仇就是一切”。正如雷欧提斯声称的:“忠心。到地狱里去吧!让最黑暗的魔鬼把一切誓言抓了去!什么良心,什么礼貌。都给我滚下无底的深渊里去!我要向永劫挑战。我的立场已经坚决:今生怎样,来生怎样,我一概不顾,只要痛痛快快地为我的父亲复仇。”其复仇目标明确,意志坚定,无所顾忌。但是,哈姆雷特的“复仇”则是将宗法责任与“重整乾坤”的社会责任紧密结合在一起。而且,他“复仇”的力量存在于不断地追问和反思之中,但也同时消解于其中。
哈姆雷特忧惧的是,结果了一个杀人凶手,就能够荡涤这样一个污浊的世界了吗?就能够重铸业已坍塌的人性吗?哈姆雷特在复仇过程中所经历的一切,使他转而成为了一个怀疑主义者。因为他发现人性在本体意义上的恶。哈姆雷特的延宕,正是因为他洞悉了人类深刻的内在危机——人性之恶,并为之忧虑不安。所以,他“复仇”的对象就不再只是克劳狄斯一人,而是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所有的人。其结果当然是他虽然渴望重整乾坤,但又无力回天。
雷欧提斯和挪威王子小福丁布拉斯为了达到个人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不计后果。而哈姆莱特恰恰是“过分周密”地“考虑”了复仇的“后果”,即思考采用“恶”的手段——哪怕是合理的、必要的——所可能产生的后果。而使他左右为难、无法抉择。一方面,严酷的现实环境、王子的荣誉和正义感,绝不容许他逃避复仇的使命,向邪恶屈服;另一方面,他又发现他不能行动、也无法行动。因为要复仇,就要横下心、施阴谋、耍奸诈、就不得不弄脏自己的双手,也成为一个“恶”人。哈姆雷特的难题,就在于他发现自己陷入到这种无论自己行动与否都将“有罪”的两难困境。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与其说这是哈姆莱特在追问人生的意义,毋宁说这是他发现的人生真谛。所谓“生存”,即“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所谓“毁灭”,即“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生存还是毁灭”。即“忍受”还是“反抗”的选择,是“忍受目前的磨折”。还是“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之间的选择。但无论是选择什么,最终都是绝望。哈姆莱特在复仇行动上表现出的延宕,不是因为他找不到复仇的方法,而是他感悟到人生的虚无后,陷入人生迷惘的必然结果。最后,他只有一死了之。接受生命的虚无和悖谬命运的审判。也许,他是把自我作为祭品来涤除他犯下的罪行。由此,复仇悲剧上升到探讨人的存在的形而上高度。我们从中也体味到了《哈姆莱特》蕴藏的第四层面的悲剧意味——人生困境的无限悲凉。
通过细读,我们逐层深入地剖析了《哈姆雷特》丰富隽永的悲剧意味。正因为如此,该剧才成为莎士比亚悲剧的代表作,拥有了不朽的艺术魅力。
虽然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是,《哈姆莱特》的不朽魅力究竟何在呢?本文将通过细读《哈姆莱特》的中心情节——“王子复仇”,逐层剖析其悲剧意味,以揭示该剧丰富的内涵。
一、尸横舞台的凄惨
首先,从王子复仇的经过来看,在复仇的前前后后,细数起来共有9个人命丧其中:先王、大臣波洛涅斯、奥菲利娅、走狗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王后乔特鲁德、雷欧提斯、奸王克劳狄斯,以及哈姆莱特。死亡的背后充斥着阴谋、背叛、倾轧、误解和意外。当观众看到剧中“奸淫残杀、反常悖理的行为、冥冥中的判决、意外的屠戮、借刀杀人的狡计。以及陷入自害的结局”,目睹尸横舞台的血腥场面,想必首先感到的就是一种凄惨和恐惧的氛围。这可以说是《哈姆莱特》最表层的悲剧意味。
二、壮志未酬的遗恨
其次,从王子复仇的结果来看,哈姆莱特最终并没有完成他的复仇。因为,他除了为父复仇——杀死奸王克劳狄斯之外,还有“重整乾坤”的使命。他深深明白“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而他最后身中毒剑后的愤然一击,只能算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无奈之举他,不得不放弃“重整乾坤”的社会责任。对于哈姆莱特这样一个乐观正直、怀抱崇高理想的人来说,真可谓壮志未酬身先死,徒留遗恨在人间。怎不令人为之扼腕叹息?这可以看作《哈姆莱特》悲剧意味的第二个层面。
三、理想破灭的哀恸
再者,从王子复仇的代价来看,哈姆莱特在与命运作殊死战斗后壮烈牺牲了。他牺牲的不仅是他的肉体,更重要的是牺牲了他的人文主义理想。
“性善论”是人文主义的思想基础,决定了一个人文主义者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哈姆莱特曾经高歌: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但随着阴谋的败露,人性的真相接连显现,他不断遭到现实致命的打击。母后改嫁叔父,引起他对人性观念的第一个改变:“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父壬猝死,给他带来“这里面一定有恶人的奸计”的预感。鬼魂登场控诉被害经过,让哈姆雷特开始认识到人性的卑劣。奸王克劳狄斯如此阴险毒辣、卑鄙无耻。而围绕在王子周围的朝臣——包括从小和他一起长大的朋友罗森格兰兹、吉尔登斯吞——却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连心上人奥菲利娅也甘愿充当工具,刺探他的虚实……哈姆莱特发出了如此的感喟:“这一个泥土塑成的生命算得了什么?”管他是帝王将相,还是芸芸众生。到头来,都不过是一具丑陋的骷髅,化为尘土和烂泥。
哈姆莱特极力用装疯来掩盖和宣泄内心世界激烈的求索和痛苦的思考。他思考着人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实现理想的途径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多得令他无法承受。重得已远远超出复仇问题本身。然而,他始终也没有放弃复仇的目标,也不缺少行动的决心。他在等待。等待一个时机,一个合适的时机,一个激情洋溢、能一剑制敌于死地的时机;他需要一个舞台,一个正大光明的舞台,一个万众瞩目的舞台,让正义直面邪恶,惩罚罪恶,伸张正义,实现人文主义的美好理想,重新树立对人的信念。唯有这样的时机与场合,才是与哈姆莱特王子清白的人格、高贵的思想与正义的力量相匹配的。
但是,哈姆莱特是一个失败者。因为这个内向的、多思的、忧郁的、悲观的王子,缺少了堂吉珂德式的坚定执着、向外界开拓进取的坚强意志,尤其是缺少了自信和必胜的乐观精神。他揭露了社会矛盾,但无力消灭社会罪恶;他表达了改造世态人心的强烈愿望,却无力解决这一重大问题。事实上,哈姆莱特的思考和延宕正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要求在徘徊、在蓄势,在需求突破。他的悲剧正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一代人文主义者的悲剧,正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此时。人文主义思想似乎只是作为“理想”而有其存在的价值,一旦遭遇社会现实的冲击,它就脆弱得不堪一击。这种理想破灭的哀恸,构成了《哈姆莱特》悲剧意味的第三个层面。
四、人生困境的悲凉
最后,从选择复仇的方式来看,哈姆莱特为什么总是瞻前顾后?为什么要装疯?为什么要在疑云密布的王宫里安排“戏中戏”?为什么不在听了鬼魂的控诉之后寻机立即杀死奸王克劳狄斯?这些所谓“延宕”复仇的问题,引发过大量深刻而复杂的讨论。但是,很多论者都忽视了该剧中,除了写哈姆莱特复仇的“主线”之外,莎士比亚还添加了两条复仇的“副线”:被哈姆莱特误杀的大臣波洛涅斯之子雷欧提斯为父报仇和挪威王子小福丁布拉斯因其父在与哈姆莱特之父决斗中被杀而要向丹麦复仇。莎士比亚的这种安排无疑是有其深意的。
雷欧提斯和挪威王子小福丁布拉斯把复仇看作是纯粹的“私人”恩怨,“复仇就是一切”。正如雷欧提斯声称的:“忠心。到地狱里去吧!让最黑暗的魔鬼把一切誓言抓了去!什么良心,什么礼貌。都给我滚下无底的深渊里去!我要向永劫挑战。我的立场已经坚决:今生怎样,来生怎样,我一概不顾,只要痛痛快快地为我的父亲复仇。”其复仇目标明确,意志坚定,无所顾忌。但是,哈姆雷特的“复仇”则是将宗法责任与“重整乾坤”的社会责任紧密结合在一起。而且,他“复仇”的力量存在于不断地追问和反思之中,但也同时消解于其中。
哈姆雷特忧惧的是,结果了一个杀人凶手,就能够荡涤这样一个污浊的世界了吗?就能够重铸业已坍塌的人性吗?哈姆雷特在复仇过程中所经历的一切,使他转而成为了一个怀疑主义者。因为他发现人性在本体意义上的恶。哈姆雷特的延宕,正是因为他洞悉了人类深刻的内在危机——人性之恶,并为之忧虑不安。所以,他“复仇”的对象就不再只是克劳狄斯一人,而是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所有的人。其结果当然是他虽然渴望重整乾坤,但又无力回天。
雷欧提斯和挪威王子小福丁布拉斯为了达到个人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不计后果。而哈姆莱特恰恰是“过分周密”地“考虑”了复仇的“后果”,即思考采用“恶”的手段——哪怕是合理的、必要的——所可能产生的后果。而使他左右为难、无法抉择。一方面,严酷的现实环境、王子的荣誉和正义感,绝不容许他逃避复仇的使命,向邪恶屈服;另一方面,他又发现他不能行动、也无法行动。因为要复仇,就要横下心、施阴谋、耍奸诈、就不得不弄脏自己的双手,也成为一个“恶”人。哈姆雷特的难题,就在于他发现自己陷入到这种无论自己行动与否都将“有罪”的两难困境。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与其说这是哈姆莱特在追问人生的意义,毋宁说这是他发现的人生真谛。所谓“生存”,即“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所谓“毁灭”,即“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生存还是毁灭”。即“忍受”还是“反抗”的选择,是“忍受目前的磨折”。还是“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之间的选择。但无论是选择什么,最终都是绝望。哈姆莱特在复仇行动上表现出的延宕,不是因为他找不到复仇的方法,而是他感悟到人生的虚无后,陷入人生迷惘的必然结果。最后,他只有一死了之。接受生命的虚无和悖谬命运的审判。也许,他是把自我作为祭品来涤除他犯下的罪行。由此,复仇悲剧上升到探讨人的存在的形而上高度。我们从中也体味到了《哈姆莱特》蕴藏的第四层面的悲剧意味——人生困境的无限悲凉。
通过细读,我们逐层深入地剖析了《哈姆雷特》丰富隽永的悲剧意味。正因为如此,该剧才成为莎士比亚悲剧的代表作,拥有了不朽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