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释艾伦·金斯堡的《祈祷》
丁宁分享
在美国现代文学中,“垮掉的一代”(The Beat Generation)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个流派代表着一种真正地道的美国文学。它所代表的是开放的人生。是欢畅、没有过多道德和文化禁忌约束的自我表达。诗人艾伦·金斯堡是“垮掉的一代”的核心人物。确立他在美国文学上的地位的两篇诗作,一是《嚎叫》。另一篇便是《祈祷》。
《祈祷》是一首分为五诗节的自由、幻想、挽歌体诗歌,是诗人为纪念被疯狂所折磨的母亲内舆米·金斯堡(Naomi Ginsberg)而写的。在全诗中穿插着诗人对母亲脱离生活引起的愤怒,母亲精神错乱时对他的遗弃,他对母亲漫不经心的行为习惯的厌恶,对母亲对他的性诱惑态度的迷恋,母亲精神崩溃期间他对母亲的负罪感。《祈祷》将所有这些情感一一暴露以后,继而宣告对内奥米·金斯堡的爱。事实上,该诗并没有朝着将母亲理想化的方向迈进,而是随着人将死亡的神化(以此摆脱生活中那些令人极度痛苦的冲突)和与逝去的母亲相融合的渴望而达到的高潮。
其中第二部分讲述金斯堡十二岁时送母亲到新泽西州雷克伍德附近的一家疗养院养病的故事是全诗的中心部分。一开头,就是内奥米发病,开始幻觉“来自纽华克的神秘暗杀”。旷课在家的金斯堡独自送母亲去疗养院。当时他刚刚12岁。正处在由童年到成年,由家庭迈向社会的敏感时期,独立与责任被强加到他头上(至少在他看来父亲和哥哥逃避内奥米变疯的现实与责任,把护理她的病等令人苦恼的实际问题留给了最小的儿子)。使他惊恐、愤恨、喜怒无常,并为负罪感而折磨。他们被人从一家休养所赶了出来(因为内奥米躲在厕所里并要求输一次血),又忍气吞声地坐了很长时间汽车,最后艾伦把她一个人留在阁楼的一间屋子里,自己乘下趟车回家了。
12岁夜半横越新泽西,把内奥米留在了雷克伍德鬼影僮憧的房子中的命运三女神离开她找到决定我自己命运的公共汽车/跌坐在座椅上/身上所有的盘都断的/肋骨下的心脏陷臆作疼/头脑空荡/她在棺木中安全吗?
此处连绵不断的感觉,从遗弃母亲的负罪感,到可怜他自己孤立无援的命运,再到筋疲力尽,冷漠淡然,最后到希望她会死去。表露了金斯堡期盼摆脱母亲以及她在自己心里引发的冲突的愿望。
然而还有更糟的事情要到来,那天夜里。
电话在夜里两点响了起来,急诊/她发疯了/内奥米躲在床下急喊,墨索里尼的臭虫/救命!路易!布巴!法西斯!死神!女房东吓坏了/老同性恋服务员也对她大吼大叫。
因把母亲留在那里已受到父亲责备的金斯堡反问自己“是我的错,把她送到孤寂中去?”他没说究竟为什么留下了母亲,他描述自己坐在她的床上“等着逃脱”,还一直希望她死去。这种处境,即使对成年人也压力沉重,痛苦不堪,对一个12岁的孩子来说更是错综复杂得令人难以忍受。
幻想也有回到现实中的时候,内奥米也有清醒得认识儿子的时候,然而她并不能照顾艾伦,更有甚者,“有一次我想她是试图让我亲她,……我浑身发凉后来还呕吐了一阵,但不严重/看起来似乎试一下也无妨/了解早期子宫的怪兽/也许/这种方式。她会在意吗?她需要个情人。”
乍看之下,这一段似乎是对****欲望的大胆揭露和对母亲身体极度逼真的描述。但我们真正从这里看到的却是作者对****情欲的佯装开放和坦然,如何用成熟的意识去抵御强烈的渴望与焦虑,这些诗行充满了作者急于否认的情感。金斯堡在这里表露的语气显而易见是防卫而不是坦然。他采取的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超然态度——将其行为理想化为神话式的、心理上的实验——“了解早期子宫的怪兽”,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母亲的情感“她需要一个情人”,而并非为了他自己。所有这些性冲动都归咎于内奥米,她任凭不谙世故的儿子认为自己是高人一等,有自由、有剧情心的个人,不受习俗道德约束,乐意也能够给予一个朋友些许帮助。金斯堡使自己凌驾于这种情谊浓浓的境地之上。不仅试图否认他深受母亲强大吸引,而且也在试图否认他一想到可能会做出那种事来就感受到的恐惧。
紧接着在这段文字之后,金斯堡转换了话题,第一次插入了“祈祷”这个希伯来语词,开始讲述他父亲路易的故事,仿佛一谈到****欲望,即刻就会让人想到死亡和父亲的存在一样。但是在诗人对****渴望的回忆中,最深层的恐惧似乎不是由路易而是由内奥米本人所引起的。在随后的诗行中,他对路易作了非常生动的刻画:“内奥米20年疯狂的理想主义伤透了他的心”,父子二人双双成为无所不能的母亲的牺牲品。
再后来,40年代末期,内奥米在她受到路易和他母亲追踪的幻象中再次被送到医院治疗。这是最后一次入院,她再也没有出来过。
第二部分的结尾,金斯堡收到哥哥尤盒的电报“内奥米去世了”。“她死后两天我收到她的信”,这封信好像“崭新奇怪的预言”:
钥匙在窗台上。钥匙在窗前的阳光里/我拿着这把钥匙/结婚吧,艾伦,不要吸毒/钥匙在窗栅里,在窗前的阳光下。爱你的,妈妈!
如果说,前面的两节在支离破碎中讲述了内奥米的一生,那么接下去的颂歌和最后三节则是作者情感的抒发。真正意义上的祈祷也是从这里开始。
“颂歌”是直接跟在第二节后面的。母亲死了,作者的感情是十分复杂的,一方面他愤怒的“祝福”着死神,另一方面他又真正的感谢死神让内奥米从痛苦中解脱,祈祷内奥米的幸福。
末尾短小的三节缓慢并分散了叙事造成的紧张强度,在痛苦的机械的重复后,好像郝种冲动不能突然释放,而是需要慢慢平息下来一样,节奏变慢了,然而感情的宣泄进人了华彩的一章。第三节和第四节使用的是散文的句式,以直白的口头语言为基础,融入强烈的个人感情。第三节的开头句式是很熟悉的:“只因为尚未忘记那一切的开始……只因为曾看见……只因为曾知道……”这是抒情散文诗作很典型的表达感情的方式。有着与金斯堡其他作品毫不相同的干净和温柔。
在这部分,金斯堡重新提起信中的幻象隐喻:
“钥匙在窗前的阳光里,在栅栏里在阳光下,”只是来到这个黑夜,在铁床边中风,当时太阳已经在长岛沉落下去/宽广的大西洋在外面怒吼,那是存在自身的强大呼唤/从噩梦中醒来,那分裂的创造,她的头搁在医院的枕头上,奄奄一息/最后看一眼,这人世就只是那熟悉的黑暗中一阵永久的光之闪耀,别为此幻蒙哭泣了/可是那把钥匙应该留下来——在窗前,那要是在阳光里——留给生者——它可以抓取那一瞬时的光——可以打开门——回头看。
内奥米已是多年的精神病患者,再加上电休克疗法和中风。因为疯狂而遭受隔离。正如金斯堡在诗中所说,不单单是她惨痛的生活经历使得一切都像噩梦似的,那种被约束的肉体存在的生存条件更使她痛苦得陷入幻想,瞥见“永恒的光芒”,找到了打开封闭自我的钥匙——死亡就是将我们从尘世生活的噩梦中解救出来的那种钥匙。
在《祈祷》的最后两个部分中,金斯堡从冗长的“零碎的段落”的详尽叙述转换为较短但热烈的赞美诗。第四部分在表达向内奥米“道别”时,罗列了反映她苦难经验的身体各个部位、生活的诸多方面,仿佛是在心里最后一次回顾她的一生。随着罗列内容的继续,最后将记忆的焦点停留在了她的眼睛上:
你那休克的双眼/你那脑叶切除的双眼/你那离婚的双眼/你那中风的双眼/
你那孤独的双眼/你那震眼/你那双眼/别了/你那缀满鲜花的死去的双眼
她的双眼传达一种无声无助的痛苦,其实诗人在这里并不是想表达“别了”,而是想表明自己已被母亲的“双眼”感化了。
第五部分以祭扫内奥米的坟墓开头,乌鸦的叫声(“呱呱呱”)与宗教赞美诗(“上帝上帝上帝啊”)交替出现。乌鸦让人想起肉体的死亡与腐烂,可以理解成代表因实利主义苦痛所引起的现实主义的悲凉,而上帝则明确表示了一种永恒的前景,代表了神秘渴望的源泉。但是诗歌的最后一行是“上帝啊上帝啊上帝啊呱呱呱上帝啊上帝啊上帝啊呱呱呱上帝啊”。——将二者并列,将暂时的和永恒的均视为毁灭者。使得这一行宛如苦难者的呐喊或者嚎叫。就像个满怀落寂,满心愤懑,急于发泄的人终于找到了宣泄点,这是一种“纯粹感情的声音”。世界让人难以忍受,无论生活的痛苦是什么,它在全能的上帝心目中只是一场梦:
“呱呱这些年来我的诞生是一个梦,呱呱,纽约是汽车,是破损的鞋,是规模很大的高中,呱呱上帝的一切幻象。”
事实上诗歌中神化的人物,包括光荣的缪斯,全能的上帝,都是内奥米,是“本源,死亡”的那个“致命的母亲”。
作为一首被重印了数十版的挽诗,《祈祷》跟《嚎叫》一起将诗人艾伦·金斯堡送上了1972年美国国家图书奖的领奖台。也许因为金斯堡是“垮掉的一代”的诗歌代表,也许因为《祈祷》正好是诗人在特殊情况下出现的一种偶然巧合而使几种因素结合在一起,但不管怎样,《祈祷》在诗歌上的张力,对抒情冲动的释放控制,那种通过细节,尤其是被悼者的阴暗面的细节来烘托人物形象,那种在残酷的自责和他责,在激流瀑布般的宣泄中吐出痛苦和内疚,那种在一片呕吐物中使“美丽的草上女人”、弹过“曼陀林的手指”和1920年少女的寂寞的微笑绽发出来的对照方法,使我们在诗歌这一特殊载体的人物刻画方面有了更多的思考。
《祈祷》是一首分为五诗节的自由、幻想、挽歌体诗歌,是诗人为纪念被疯狂所折磨的母亲内舆米·金斯堡(Naomi Ginsberg)而写的。在全诗中穿插着诗人对母亲脱离生活引起的愤怒,母亲精神错乱时对他的遗弃,他对母亲漫不经心的行为习惯的厌恶,对母亲对他的性诱惑态度的迷恋,母亲精神崩溃期间他对母亲的负罪感。《祈祷》将所有这些情感一一暴露以后,继而宣告对内奥米·金斯堡的爱。事实上,该诗并没有朝着将母亲理想化的方向迈进,而是随着人将死亡的神化(以此摆脱生活中那些令人极度痛苦的冲突)和与逝去的母亲相融合的渴望而达到的高潮。
其中第二部分讲述金斯堡十二岁时送母亲到新泽西州雷克伍德附近的一家疗养院养病的故事是全诗的中心部分。一开头,就是内奥米发病,开始幻觉“来自纽华克的神秘暗杀”。旷课在家的金斯堡独自送母亲去疗养院。当时他刚刚12岁。正处在由童年到成年,由家庭迈向社会的敏感时期,独立与责任被强加到他头上(至少在他看来父亲和哥哥逃避内奥米变疯的现实与责任,把护理她的病等令人苦恼的实际问题留给了最小的儿子)。使他惊恐、愤恨、喜怒无常,并为负罪感而折磨。他们被人从一家休养所赶了出来(因为内奥米躲在厕所里并要求输一次血),又忍气吞声地坐了很长时间汽车,最后艾伦把她一个人留在阁楼的一间屋子里,自己乘下趟车回家了。
12岁夜半横越新泽西,把内奥米留在了雷克伍德鬼影僮憧的房子中的命运三女神离开她找到决定我自己命运的公共汽车/跌坐在座椅上/身上所有的盘都断的/肋骨下的心脏陷臆作疼/头脑空荡/她在棺木中安全吗?
此处连绵不断的感觉,从遗弃母亲的负罪感,到可怜他自己孤立无援的命运,再到筋疲力尽,冷漠淡然,最后到希望她会死去。表露了金斯堡期盼摆脱母亲以及她在自己心里引发的冲突的愿望。
然而还有更糟的事情要到来,那天夜里。
电话在夜里两点响了起来,急诊/她发疯了/内奥米躲在床下急喊,墨索里尼的臭虫/救命!路易!布巴!法西斯!死神!女房东吓坏了/老同性恋服务员也对她大吼大叫。
因把母亲留在那里已受到父亲责备的金斯堡反问自己“是我的错,把她送到孤寂中去?”他没说究竟为什么留下了母亲,他描述自己坐在她的床上“等着逃脱”,还一直希望她死去。这种处境,即使对成年人也压力沉重,痛苦不堪,对一个12岁的孩子来说更是错综复杂得令人难以忍受。
幻想也有回到现实中的时候,内奥米也有清醒得认识儿子的时候,然而她并不能照顾艾伦,更有甚者,“有一次我想她是试图让我亲她,……我浑身发凉后来还呕吐了一阵,但不严重/看起来似乎试一下也无妨/了解早期子宫的怪兽/也许/这种方式。她会在意吗?她需要个情人。”
乍看之下,这一段似乎是对****欲望的大胆揭露和对母亲身体极度逼真的描述。但我们真正从这里看到的却是作者对****情欲的佯装开放和坦然,如何用成熟的意识去抵御强烈的渴望与焦虑,这些诗行充满了作者急于否认的情感。金斯堡在这里表露的语气显而易见是防卫而不是坦然。他采取的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超然态度——将其行为理想化为神话式的、心理上的实验——“了解早期子宫的怪兽”,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母亲的情感“她需要一个情人”,而并非为了他自己。所有这些性冲动都归咎于内奥米,她任凭不谙世故的儿子认为自己是高人一等,有自由、有剧情心的个人,不受习俗道德约束,乐意也能够给予一个朋友些许帮助。金斯堡使自己凌驾于这种情谊浓浓的境地之上。不仅试图否认他深受母亲强大吸引,而且也在试图否认他一想到可能会做出那种事来就感受到的恐惧。
紧接着在这段文字之后,金斯堡转换了话题,第一次插入了“祈祷”这个希伯来语词,开始讲述他父亲路易的故事,仿佛一谈到****欲望,即刻就会让人想到死亡和父亲的存在一样。但是在诗人对****渴望的回忆中,最深层的恐惧似乎不是由路易而是由内奥米本人所引起的。在随后的诗行中,他对路易作了非常生动的刻画:“内奥米20年疯狂的理想主义伤透了他的心”,父子二人双双成为无所不能的母亲的牺牲品。
再后来,40年代末期,内奥米在她受到路易和他母亲追踪的幻象中再次被送到医院治疗。这是最后一次入院,她再也没有出来过。
第二部分的结尾,金斯堡收到哥哥尤盒的电报“内奥米去世了”。“她死后两天我收到她的信”,这封信好像“崭新奇怪的预言”:
钥匙在窗台上。钥匙在窗前的阳光里/我拿着这把钥匙/结婚吧,艾伦,不要吸毒/钥匙在窗栅里,在窗前的阳光下。爱你的,妈妈!
如果说,前面的两节在支离破碎中讲述了内奥米的一生,那么接下去的颂歌和最后三节则是作者情感的抒发。真正意义上的祈祷也是从这里开始。
“颂歌”是直接跟在第二节后面的。母亲死了,作者的感情是十分复杂的,一方面他愤怒的“祝福”着死神,另一方面他又真正的感谢死神让内奥米从痛苦中解脱,祈祷内奥米的幸福。
末尾短小的三节缓慢并分散了叙事造成的紧张强度,在痛苦的机械的重复后,好像郝种冲动不能突然释放,而是需要慢慢平息下来一样,节奏变慢了,然而感情的宣泄进人了华彩的一章。第三节和第四节使用的是散文的句式,以直白的口头语言为基础,融入强烈的个人感情。第三节的开头句式是很熟悉的:“只因为尚未忘记那一切的开始……只因为曾看见……只因为曾知道……”这是抒情散文诗作很典型的表达感情的方式。有着与金斯堡其他作品毫不相同的干净和温柔。
在这部分,金斯堡重新提起信中的幻象隐喻:
“钥匙在窗前的阳光里,在栅栏里在阳光下,”只是来到这个黑夜,在铁床边中风,当时太阳已经在长岛沉落下去/宽广的大西洋在外面怒吼,那是存在自身的强大呼唤/从噩梦中醒来,那分裂的创造,她的头搁在医院的枕头上,奄奄一息/最后看一眼,这人世就只是那熟悉的黑暗中一阵永久的光之闪耀,别为此幻蒙哭泣了/可是那把钥匙应该留下来——在窗前,那要是在阳光里——留给生者——它可以抓取那一瞬时的光——可以打开门——回头看。
内奥米已是多年的精神病患者,再加上电休克疗法和中风。因为疯狂而遭受隔离。正如金斯堡在诗中所说,不单单是她惨痛的生活经历使得一切都像噩梦似的,那种被约束的肉体存在的生存条件更使她痛苦得陷入幻想,瞥见“永恒的光芒”,找到了打开封闭自我的钥匙——死亡就是将我们从尘世生活的噩梦中解救出来的那种钥匙。
在《祈祷》的最后两个部分中,金斯堡从冗长的“零碎的段落”的详尽叙述转换为较短但热烈的赞美诗。第四部分在表达向内奥米“道别”时,罗列了反映她苦难经验的身体各个部位、生活的诸多方面,仿佛是在心里最后一次回顾她的一生。随着罗列内容的继续,最后将记忆的焦点停留在了她的眼睛上:
你那休克的双眼/你那脑叶切除的双眼/你那离婚的双眼/你那中风的双眼/
你那孤独的双眼/你那震眼/你那双眼/别了/你那缀满鲜花的死去的双眼
她的双眼传达一种无声无助的痛苦,其实诗人在这里并不是想表达“别了”,而是想表明自己已被母亲的“双眼”感化了。
第五部分以祭扫内奥米的坟墓开头,乌鸦的叫声(“呱呱呱”)与宗教赞美诗(“上帝上帝上帝啊”)交替出现。乌鸦让人想起肉体的死亡与腐烂,可以理解成代表因实利主义苦痛所引起的现实主义的悲凉,而上帝则明确表示了一种永恒的前景,代表了神秘渴望的源泉。但是诗歌的最后一行是“上帝啊上帝啊上帝啊呱呱呱上帝啊上帝啊上帝啊呱呱呱上帝啊”。——将二者并列,将暂时的和永恒的均视为毁灭者。使得这一行宛如苦难者的呐喊或者嚎叫。就像个满怀落寂,满心愤懑,急于发泄的人终于找到了宣泄点,这是一种“纯粹感情的声音”。世界让人难以忍受,无论生活的痛苦是什么,它在全能的上帝心目中只是一场梦:
“呱呱这些年来我的诞生是一个梦,呱呱,纽约是汽车,是破损的鞋,是规模很大的高中,呱呱上帝的一切幻象。”
事实上诗歌中神化的人物,包括光荣的缪斯,全能的上帝,都是内奥米,是“本源,死亡”的那个“致命的母亲”。
作为一首被重印了数十版的挽诗,《祈祷》跟《嚎叫》一起将诗人艾伦·金斯堡送上了1972年美国国家图书奖的领奖台。也许因为金斯堡是“垮掉的一代”的诗歌代表,也许因为《祈祷》正好是诗人在特殊情况下出现的一种偶然巧合而使几种因素结合在一起,但不管怎样,《祈祷》在诗歌上的张力,对抒情冲动的释放控制,那种通过细节,尤其是被悼者的阴暗面的细节来烘托人物形象,那种在残酷的自责和他责,在激流瀑布般的宣泄中吐出痛苦和内疚,那种在一片呕吐物中使“美丽的草上女人”、弹过“曼陀林的手指”和1920年少女的寂寞的微笑绽发出来的对照方法,使我们在诗歌这一特殊载体的人物刻画方面有了更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