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英语论文>语言文化>

英汉语言对比方面论文免费

秋梅分享

  英汉两种语言分属印欧语西系和汉藏语系,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汉语言对比方面论文免费下载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英汉语言对比方面论文免费下载篇1

  论英汉语言的对比及转换

  摘 要: 现代社会中西方国家交流和合作日益紧密,语言的沟通尤为重要,这就涉及英汉两种语言的转换,但是把英语转化成汉语并不仅仅是靠简单的语法和词汇转换。本文通过研究和对比英汉两种语言其背后代表的文化背景和思维特征,旨在更好地转换这两种语言,达到更好地沟通和交流的目的。

  关键词: 英汉转换 文化 对比

  一、英汉语言转换目的及标准

  (一)语言转换的目的

  现代社会各种高科技手段使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世界各国在各个领域上的交流和规模,频率和速度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巴别塔现象”――各国人们之间语言不通――则成为一个无可回避的障碍。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内容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而翻译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交流,消除不同语言之间的障碍。因而翻译这项活动也日益重要。

  (二)语言转换的标准

  翻译的标准有很多名家先后提出自己的见解,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严复曾经提出“信、达、雅”之说受到普遍的认同,中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及语言学家林语堂也提出过好的翻译应做到“音美,意美,神美,气美,形美”。英国的翻译家泰勒提出了翻译三原则:(1)要将原作的意思全部转移到译文上来;(2)译文应当具备原作的风格和文体;(3)疑问和原作要同样的流畅。国际译联的《翻译工作者章程》指出:“译文应忠实于原文,准确表现原作的思想与形式。”但这些标准都有着共同点,忠实准确、通顺流畅和风格得体可以说是所有标准的共核。

  二、英汉语言对比

  (一)主语与主题

  中国传统哲学主张“天人合一”,反映在语言上就是施事主体可以蕴含在行为事件的主观表现中。因此在句子构造中,汉语并不把主语看成必要的成分,多为无主语而重主题的形式。而英语则是注重主语的语言,造句离不开主语。这是英民族“主客二分”的哲学思维方式在语言中的反映。

  (二)树状与竹状

  英语的词组与词组、句子与句子之间结构关系和逻辑关系构造清晰。英语的关系词像介词,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等十分丰富,正是这些关系词起到句子之间的过渡和连接,从而维系句内和句间的各种关系。英语句子结构像树状,句子有主干,再有分枝,形成长句。汉语句子结构像竹节状,一节一节展开。汉语的句子可以在同一施事或主题语之下按逻辑顺序铺展,虽然句间有逗号,但句子的联系是紧密的。因此汉译时经常由英语的树状结构转换为汉语竹状结构。

  (三)静态与动态

  英语倾向于少用动词,用其他手段表示动作意义,限定式动词只能做谓语。而汉语则喜好多用动词。汉语中的动词不仅可以做谓语,也可以做主语、宾语、定语等。汉语有些介词还具备动词的特性,因而称为半动词或副动词。所以说英语是静态语言,汉语是动态语言。英译汉时应变静为动,介词多转换成动词。

  (四)形合与意合

  英语国家沿袭了古代希腊人非常严格和规范的语词系统,古代希腊人认为,语词系统与思维系统是相一致的,要表达一个清晰合理的思想就离不开清晰合理的词形和句法。英语形合的特征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形成的。与之相反,中国人重直觉,强调意念流,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常隐藏在字里行间。如“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诗没有一个谓语动词,但其所描绘的画面和包含的意境却是回味无穷的。

  三、英汉文化对比

  (一)文化心理

  不同文化对同一件事物产生的心理也不相同。红色在中国经常跟喜庆、欢乐、革命之类的意义联系起来,而在西方却有暴力、激进的含义。“狗”一词在汉语中常有贬义,如“狼心狗肺”、“狗急跳墙”等。而英美人则喜爱狗,比如有“lucky dog”、“Love me,love my dog.”等。中国人认为老虎是百兽之王,而西方人认为狮子才是百兽之王。因此,“拦路虎”、“虎穴”译成“a lion in the way”、“the lion’s den”。在英语文化中,dragon有邪恶的含义、恐怖的象征,而在中国,龙是非常神圣的神兽。“dragon lady”不是指冰清玉洁的小龙女,而是母老虎的意思。再比如“She is a cat.”不是表示她像猫一样温顺,而指包藏祸心的女人。类似的例子不能一一尽数,在英汉语言转换时要特别注意这种由于文化心理的不同所造成的差异。

  (二)文化价值

  一个文化的价值体系常表现为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西方国家对自由、平等、民主思想追求至深,他们注重个体的价值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中国受到两千多年封建思想和儒家理论的影响,文化精神基础是伦理的,崇尚集体主义,属于群体主义的价值观念体系。当然,英汉价值观念体系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会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而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和影响,各种文化价值体系也会不断地冲突和融合,从而产生新的与时俱进的价值体系。

  (三)风俗习惯

  现代语言学之父,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说:“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常会在他的语言中有所反映,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构成民族的也正是语言。”

  在中国,人们见面经常问“你吃了吗?”而在英语国家如果见面打招呼就问对方“你吃了吗?”则会让人感到突兀,因为这不符合他们的风俗习惯。由于风俗习惯的不同,在语言转换过程中,容易出现死译、硬译的现象,从而产生错误的理解。这种情况下则要注意意译的应用,如as timid as a rabbit不能译成“胆小如兔”,而要根据汉语表达习惯译成“胆小如鼠”。

  四、英汉思维对比

  (一)思维方式

  语言和思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思维依靠语言,语言反映思维。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影响到语言的基本结构和用词选句。中国的传统哲学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所以凡事都有很强的主体参与意识,语言上多表现为以人作主语,大量使用主动态。英语民族对自然持尊重客观的态度,以自然为客观认知对象,体现在语言上则为大量使用被动态。因此在英汉转换过程中,应适当将英语的被动句转换为汉语的主动句。如:He was seen to date with a girl.可译成:有人看见他和一个女孩约会。

  (二)正反与褒贬

  正说与反说的相互转换是语言转换中极为实用的方法。不同的民族在观察一些事物现象时,所取的角度及思维方式有时极为不同,许多事物都具有对立面,往往从一方面不好描述时,换一个角度从另一方面描述则更为贴切。所以,有些英语中正面描述的句子,转换成汉语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转换成反面的叙述。如I have read your articles,but I expect to meet an older man.可译成:我读过你的文章,但没料到你会这样年轻。

  (三)抽象与具体

  中国人思维趋向具象化;而西方人思维趋向抽象化。连汉语的产生和发展也是汉民族形象思维的结果。中国文字是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其起源的形象是原始图画,逐渐演化为线条变成文字,有较强的直观性。西方民族文字的演变与发展跟抽象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逐渐形成了概括某一类物象的概念符号,不像汉字那么直观形象。这两种思维方式直接反映在句子词汇的使用层面上。表现为:英语多用表示抽象概念的词语描述事物,阐述事理;汉语却常用表示具体概念的词语描写事物,阐述道理。因此,英汉语言转换过程中需要进行词语虚实意义的相互转换,将抽象概念词语转换为具体概念词语,使原文的内容实质在译文中再现出来。如:Wisdom prepares for the worst;but folly leaves the worst for the day it comes.译成:聪明人防患于未然,愚蠢者临渴掘井。

  五、结语

  通过将英语和汉语从不同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对比,即语言对比、文化对比和思维对比,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英语和汉语的转换不仅仅是语法和词汇的转换,更要注意到两种语言各自背后所蕴含的巨大的文化和思维差异。如果不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英汉转换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如原文理解错误、译文与源语不对等、翻译方法错误等。为了避免各种语言障碍和语言不通所产生的误会和消化,从事英汉翻译工作者不仅要提高英汉翻译水平,还要深入其语言现象,了解两种文化,看到其背后更深远的含义,这样才能更好地消除语言障碍,达到交流和沟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冯庆华,穆雷.英汉翻译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杜云辉.东西方思维差异与跨文化交流[M].中国科技翻译,2000,(4).

  [3]段雪桃.层面 思维 观念――英汉文体对比浅析法[M].云梦学刊,2001,(5).

  英汉语言对比方面论文免费下载篇2

  浅谈英汉日常语言歧义现象及作用对比

  摘要:歧义是所有语言中的普遍现象。它在人们的交流中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语言歧义能增加交谈的趣味性,达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对产生日常语言歧义的原因进行了梳理,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大量例子,从不同方面浅析了歧义在交流、笑话、文学作品中的积极效应。对歧义的特征,造成歧义的原因及其修辞作用进行分析能帮助我们准确生动地使用语言,并为我们的翻译工作带来帮助。

  关键词:汉语;英语;歧义;积极影响

  一、歧义成因的分类

  歧义按其形成原因的不同,一般可分为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和结构歧义。语音歧义(phonological ambiguity)指的是由于语音的原因所产生的歧义。语音体系中的最小单位是音素,各种语言的音素相差都不大,汉语声母21个,韵母39个,共60个,另加四个声调;英语音素元音20个,辅音28个,共48个,没有声调。

  我们知道,音素组合起来的最小单位是音节。一种语言的音素组成的音节方式如何,所组成的音节数量的多少,会对语言产生重要的影响。汉语的声母与韵母搭配关系中,没有一个声母能和所有的韵母完全搭配,最明显的差异就是“g、k、h” “j、q、x”“zh、ch、sh”“r”“z、c、s”,四组声母分别只能与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中的两组配对。而英语在这点上却灵活的多,辅音既可以出现在音节的前面,也可以出现在后面,可以单用也可以联用。对比起来,汉语音节的组合特点,自然会使得汉语音素的组合能力大受限制,所组成的音节数量也会受到很大的约束。虽然表面上汉语的音素数量多于英语,但实际上普通话的音节数只有四百多个,加上四声变化也只有一千三百多个。所以汉语的一个音节往往对应多个不同的语素,多数情况下,汉语的语音歧义因此而生。

  有一则新闻,更体现了这种歧义引发的幽默效果,据2011年12月17日的《现代快报》刊载。“2011年12月14日晚上,南京浦口分局珠江派出所一名巡逻民警带着一名保安,在辖区内巡查,当行至南京审计学院附近时,发现一名男子推着一辆助力车吃力地步行。‘这么晚了,推着车子干吗?’民警感觉此人非常可疑,便上前将男子拦了下来。‘你叫什么名字?’民警问。‘蒋英羽。’男子答。‘什么名字?’民警感觉奇怪。‘蒋英羽啊!’男子也觉得诧异。民警没辙,只好用英语询问:‘Whats your name?’这下,轮到那名男子傻了眼,愣了几秒钟后,男子哈哈大笑,随后,男子掏出了自己的身份证,民警拿过来一看,‘蒋英羽!’”类似的例子在生活中屡见不鲜,但是这类情况的歧义一般出现在口语中,一旦进入书面语阶段,由于汉字对汉语单音节构词的替代性作用,歧义会自然消失。

  而英语语音歧义主要体现为同音异义词(homophones),例如:“carat,caret,and carrot”和“rose(玫瑰)and rose(rise的过去式)”, 据不完全统计,英文中的同音异义词超过1000组。同时因为英语中连读和爆破现象,往往还存在另外一种同音异义的情况,比如“ice scream” vs.“I scream”,和“depend” vs.“deep end”。所以对于英语不是母语的人来说,如果有的话没有说完,或者发音不清晰,发音不准确,或者讲得太快,都会造成听觉理解上的困难。

  第二个层面上的歧义存在于词汇层面,即词汇歧义(lexical ambiguity)。词义存在着三个层次:概念词义(denotative meaning)、情景词义(situational meaning)和联想词义(associative meaning)。在交际中,交际双方有时虽然都是用同一个词,但由于对该词的词义层次存在理解上的差异,也会产生歧义。例如:Teacher:How do you spell the word“neighbor”,Tom?Tom:N-E-L-G-H-B-O-R.Teacher:Yes.And what does it mean?Tom:Its a woman that comes to borrow things on Sundays.Neighbor 的概念词义为“居住于某人附近的人”,但同样是“邻居”, 在不同人的脑海里, 它的具体所指不同。例句中teacher 问的是neighbor 的概念词义, 而Tom 答的却是它的情景词义,歧义由此而产生。此种歧义现象也正说明,词汇的意义不是一成不变、笼统的,而是根据语境不断变化,与历史、社会文化、思维方式有关。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第三个层面上的歧义存在于语法层面,即语法结构的歧义(grammatical ambiguity)。比如“参考消息”这一短语,是名词词组还是动宾词组,孤立地看,是不清楚的。我们可以将“参考”视为动词,“消息”视为其宾语,“参考消息”构成动宾结构;也可以将“参考”做定语用,构成以名词“消息”为中心的偏正结构。还有一种理解,因为《参考消息》是国内的知名报刊,在特定的语境中,也很容易联想到特有名词,即报刊的名字。

  所以在此例中,一个短语有三种合理的理解,故存在歧义。再如“没有穿破的鞋子”,也同样有三种理解,我们可以理解为“没有穿破的鞋子,但可能有剪破的,或者烧破的鞋子”,这里是“没有”作为副词强调动词“穿”;也可以理解为“他的鞋子都是好的,没有损坏的鞋子”,此时“没有穿破的”整体作为定语修饰衣服,主语省略;还可以理解为“这双鞋子没有被穿坏”,这时“鞋子”则是被理解为主语的。在英语中,一种最常见的语法歧义存在于宾语层面上,即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的区分。

  比如“They found me a good worker”,在这个句子中,我们可以把“me”视为间接宾语,“a good worker”视为直接宾语,则整个句子的意思是“They found a good worker for me”;同样,我们可以把“me”视为间接宾语,“a good worker”视为直接宾语,则整个句子的意思是“They feel that I am a good worker”。由于同一个句式的一种或几种解释方法,导致整个句子的意思完全不同,产生不一样的理解。

  二、 歧义的积极运用

  人们说话,或汉语考试中,都力求简明准确,尽量避免歧义和语义含混。但并不是所有的歧义都是消极的,积极地利用歧义可以取得某种修辞效果,达到某种艺术魅力。把产生歧义的词汇有意思地、巧妙地安排在能产生两种理解的语句中,达到“言在此后而意在彼”的目的。

  比如:“To write with a broken pencil is pointless.”在这个例子中,作者表面上使用了“-less”作为后缀时表示“无,没有”的意思,与point组合构成铅笔无尖儿的意思;但“pointless”本身又有“无意义;无目标的”的含义,整个句子使用双关语的修辞,体现了一种幽默的效果;汉语中很多歇后语,也利用了谐音歧义手段,比如外甥打灯笼――照舅(照旧)。将这样的句子运用在日常生活中会产生非常强烈的戏剧效果。无论英语或者汉语中,都有很多俗语是歧义的杰作。中国的相声中的许多语言都充满了谐音双关、表里双关的语料。莎士比亚的剧作中也从不乏双关修辞的身影。所以歧义在人们的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歧义的积极作用,能使人们的语言充满艺术魅力,日常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论歧义结构的潜在性》,冯志伟(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文信息学报》 第9卷 第4期 PP14~32,1995年;

  [2]《文化语言学教程》,苏新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p152-p153

  [3]《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朱德熙,商务印书馆,p169-p170

  [4]《汉英语言歧义现象比较研究》,凌瑶,陈金中,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

  [5]《汉英歧义的成因及其运用》,刘乃美,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4)

  [6]《论英语中双关与歧义的差异》,黎清群,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2961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