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教育类论文>教育理论>

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现状分析

莉莎分享

  学习啦:说明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所占比例较大,怎样抓好说明文教学,是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以下是有关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与过去相比,说明文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认识也逐渐深入和提高,多年取得的成绩值得称赞。但是,与议论文、记叙文等文体相比,说明文仍是相对薄弱的环节,其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一项调查研究显示:说明文是学生最没兴趣学习的课文。

  综观我们的说明文阅读和写作教学,在当前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诸多现状着实令人担忧。

  1.观念陈旧,方法“死板”

  《课标》在“教学建议”一栏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但大多数教师不能随着社会的发展,更新教育观念,“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大有存在,不能够聆听学生的心声,不能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依然是唱“独角戏”。教学流程“死板”,按着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的套路进行教学。教学方式“老套”,老师问学生答,一问一答的课堂模式,学生永远是被动的参与,不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以往在教学与现代科技有着密切关联的科技类说明文时,因为教学设备落后,阅读说明文只能通过读和想,没有可参考的直观信息辅助,许多内容往往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教学设备的局限成为阻碍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之一。今天现代教育设施的普及,多媒体的运用、电脑走进了教室,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容,可以通过幻灯片、视频等方式,形象地展示出来,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但有的老师却固执地坚守在“老死的困境”中,无视现代科技所带来的这一便利,仍然坚持“一本课本,一本教参,一支粉笔讲半天”。日常难觅踪影的事物、抽象难懂的科技知识,不管老师怎样费心费力的讲解,学生听起来仍是懵懵懂懂,一知半解。全然无法感知科技的魅力,学生的头脑中没有形象感,教学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2.注重单篇,缺少“整合”

  现行人教版语文教材采用的都是单元编排模式,在单元的编排上是以“主题”的同一性作为选文标准的,如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建筑艺术之美”为单元主题,单元入选了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吴冠中的《桥之美》、叶圣陶的《苏州园林》、黄传惕的《故宫博物院》、陈从周的《说屏》共五篇文章。在设计教学时,教师既应该考虑到文体知识的探讨,也应该有单元整体意识,实现不同篇章之间知识的异同对比阅读。但是,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基本看不到它所在单元的整体性,只看到篇的相对独立的一面,常常就课文而讲课文,过分关注一篇文章,而不去考虑它在整个系列中与同单元课文之间有什么联系,可以归为哪一类,这一类在写法上有些什么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等等,做不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形不成对所选文章理性的更深层次的理解,所有的见识都停留在表面,“窥一斑”而“不见全豹”。

  3.强调“工具”,轻视“人文”

  《课标》在定位“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时,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说明文的功能是“说明”,在初中教材中,常见说明文所说明的对象基本有一个较为明显的特征。“如《桥之美》,其总的特征是“形式”二字,围绕这一特征,吴冠中先生旁征博引,运用美术学的审美标准,将“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借助实例,讲了出来。正因为“形式美”,所以才有“故乡小桥的销魂”,“苏州宝带桥”的“史诗般”的“满足”,“贵州山区风雨桥”的“引人驻足”。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从实质上深刻认识了“桥的形式作用”,才能揭示文章的深刻内涵,实现良好的教育作用。否则,就达不到原本的教学目的。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少有人去引导学生品味《桥之美》中“美桥”的内在,或许是因为语言的唯美,或许是因为结构的洒脱,大部分教师常常轻视这一点,他们在教学中大多流于表面,不再升华,他们仅仅引导学生找到了“桥”的特征之后,也就是仅仅获得了感性认识以后,未能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思考,从而把这个“桥之美”的“美”从审美的观点进行概括,而是草草收场,功亏一篑,实在令人可惜。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始终认为科普类说明文就是给学生灌输知识,所以,他们在进行科普类说明文教学时,往往会大量地拓展该领域的相关知识:讲《奇妙的克隆》一文,教师搜集大量克隆的知识给学生阅读;讲《落日的幻觉》,只在引导学生欣赏落日的美轮美奂;讲《苏州园林》,教师借助幻灯片,领着学生来了一次不出门的旅行·····结果是把语文课上成常识课、旅游课。教师在课堂上,把传递知识当成了科普类说明文教学的重点。课文讲解重“工具性”,轻“人文性”,蕴含在字里行间科学家矢志不渝的探索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探索意志,教师只字不提,学生也没有兴趣,曲解了作者写作的意图。

  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能够具有较高的语文素养并形成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与进取精神,以此来适应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解决初中说明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老师和学生齐心协力、共同参与,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让学生爱学说明文,使说明文不再显得枯燥无味,在生动形象的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感染学生,最终养成学生的意识品质,实实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潘继云

  公众号:云说语文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


    3945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