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教育类论文>心理学类>

设计心理学方面的论文

秋梅分享

  设计心理学就是把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环境艺术设计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针对使用者的心理特点,把握使用者在外观环境刺激下会产生的种种心理反应,从而设计出能够引起人们愉悦、舒适、给人以美感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设计心理学方面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设计心理学方面的论文篇1

  浅谈室内设计中环境心理学的影响及应用

  室内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运用一定的物质技术条件和经济能力,根据特定环境,对内部空间进行组织与创造,以满足人们的功能需要与精神需要。其本质是为人们创造出更加舒适、安全、优美的内部空间环境。随着室内设计学科的不断完善, 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并且成为现代室内设计的指导理论。了解人的心理和行为对室内空间设计的影响, 科学与艺术地把握室内设计中各要素的关系, 可以创造出符合需要的室内环境, 使物质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达到最佳平衡, 最终使我们的生活品质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一、环境心理学概述

  环境心理学是涉及多学科知识、研究物质环境与人的行为关系的学科,它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的角度, 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了解个体是如何和环境相互作用, 进而利用和改造环境, 解决各种因环境而产生的人类行为问题。它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目的在于为人们创造出更加适宜及符合要求的居住空间并使人愉快地处于其中。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其主要是用于研究人的情感、意志、认识、思维、性格。通过对人的内心情感充分地了解及认知,创造出满足人们心理需要的室内环境。

  从环境学角度来看,首先这里的环境主要是指我们周围的“情况”,它围绕着我们并对我们的行为产生作用和影响。室内环境可以看成是一系列相关元素与人关系的综合。人们既可以使外界事物产生变化,同时环境又反作用于人,对人产生影响。

  二、人的心理与行为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2.1领域性与人际距离

  领域性原指动物为了生存在自然环境中获取食物、繁衍等为适应自然形成的行为方式。人与动物在某些领域有着本质的区别,如:语言、逻辑思维、社会性等,不能以动物的方法去说明人的领域性。但人在室内环境中也有自己的生活生产等活动不被妨碍或打扰的要求。当人们进行不同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同时,也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范围与领域的要求,总是不希望被外界的人与物所打破。人们在室内环境中所需要的领域空间是根据对象和场合的不同而有区别的。霍尔总结并概括了4种人际距离,即密切距离、个体距离、社交距离、公众距离。这四种距离反映了人们在不同情况下的心理需求,从而为室内的空间组织和划分提供了心理学依据。

  2.2依托的安全感

  对于生活在室内空间的一些人,从其心理感受来说,并非是一定会越宽阔感觉越好,而是更加愿意在比较大的室内空间中寻找有所依托的物体。

  2.3私密性与尽端趋向

  对于私密性,心理学家奥托曼指出,私密性是对自己或向某一个集团接近的选择性控制。私密性使人具有个人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支配环境,并在他人不在场的环境下充分表达自己的感情;同时其还具有隔绝外界干扰的作用,同时仍能使人在需要的时候保持与其他人的接触。在室内空间的安排上,卧室具有最高的私密性,而客厅一般不具备私密性,因此在设计时要考虑到户门最好不直接开向卧室或者望到卧室,以免见到室内床位。

  2.4从众与趋光心理

  室内空间的设计当中人们还存在一种从众的心理。在人们遇到危险的情况时,心理往往会胆怯或者害怕,这时从众心理的影响就会出现,有时往往影响人们对事物的正确判断。趋光心理也是人们心理的一种变化,人们在空间中走动时,往往会也从暗处走向亮处。心理和行为现象告诉我们在进行公共场所空间的设计时必须要从紧急情况的心理与行为出发,强化对空间、照明、音响等设施设计。

  三、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3.1色彩在心理环境中的运用

  颜色是环境构成中的重要一环。在空间设计中,颜色所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比如说:书房、办公室是需要冷静思考与精神专一的地方,所以大部分的书房与办公室都会采用一些白色、灰色、黑色,尽量采用中性色彩,减少环境的存在感,增加工作或阅读的效率。相反的,儿童房却要表现出亲情之间的温暖、互励,彼此可以感觉很轻松的环境,因此就比较适合使用一些暖色彩,像金黄色、浅蓝色等。

  色彩是室内设计中最为生动、最为活跃的因素,最能体现现代人敏感、多情的特性并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创造一个富有个性、层次、秩序与情调的室内环境,才能使人们生活更加地舒适、美满。

  3.2光影在心理环境中的应用

  现代室内设计中, 光不仅起照明作用, 还给人视觉刺激, 给静止的空间增加动感, 给无机的墙面以色彩, 赋予材质更动人的表情。现代室内光环境设计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表现出多层次、多方面的特性, 光的功能呈现多元化, 是界定空间的重要手段, 创造环境气氛、制造情调、实现特定构思, 趋向于实用性、文化性的有机结合, 完成意境设计, 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消费, 成为现代室内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要素。

  3.3材料在心理环境中的运用

  室内装饰既是一种对环境进行改造的工艺技术,又是人们为了满足视觉的审美要求对建筑物内外界面进行优化的艺术。材料的色彩、质感、肌理、线型、耐久性等的运用将直接影响室内的装饰效果。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质感表现和各具特色的构造细部,可以渲染及强化室内的环境气氛以影响人的心理。在对室内空间进行设计时应十分注意处理表面选材和施工工艺。不同材料的应用使得空间具有不同的效果,它能牵动人们的思绪,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产生不同的心理联想。

  四、环境心理学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问题

  在室内设计蓬勃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关注周围生活空间的品质。环境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在设计中的作用日益被重视。但是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和制约无法在室内设计中得到充分发挥,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首先,人们对于自己室内环境空间的要求无法通过语言完整、准确地向设计师表达出来,致使设计师最终的设计方案与用户的实际想法相差甚远,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其次,高品质室内空间的实现往往需要更多物质条件的支撑,人们在经济条件的制约下通常在优秀设计前望而却步,无法真正实现自己内心的心理需求。

  最后,由于室内设计方案的局限性,人们无法发挥出更加丰富的想象力,内心对良好的室内环境的需求也会受到限制,导致对室内设计的效果降低,无法实现内心对室内环境的认可。

  总结

  如何提高室内空间设计水平是摆在设计师面前不得不认真对待的重大问题,室内环境设计应符合人们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满足使用者的个性与环境的相互协调。环境心理学作为现代室内设计的理论依据应更加在设计中得以凸显。因而,我们要积极运用所学知道,遵循科学按照舒适、节约、生态、人性的原则,借助于环境心理学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他人的成功经验,为人们创造出更加安全、优美的环境。

  设计心理学方面的论文篇2

  浅析设计心理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研究设计心理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实际上就是把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环境艺术设计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针对使用者的心理特点,把握使用者在外观环境刺激下会产生的种种心理反应,探讨这种反应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然后把它运用于环境艺术设计的作品之中,从而设计出能够引起人们愉悦、舒适、给人以美感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

  一、环境艺术设计中涉及设计心理学的三个方面

  色彩、光影和材料是设计心理学重点运用的三个方面,同时也是设计心理学结合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表现形式。

  颜色能影响人的温度知觉、空间知觉甚至情绪。色彩的冷暖感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界某些事物的心理联想。源于各种色彩的彩度、明度的不同,还能在人类心理上产生不同的空间感和前进、后退、凸出、凹进的效果。明度高的暖色有突出、前进的感觉,明度低的冷色有凹进、远离的感觉。此外,色彩的明度和纯度也会影响到人类的情绪。明亮的暖色给人活泼感,深暗色给人忧郁感。比如暖色调的室内装潢,暖色的沙发,暖色的墙,使室内感觉很温暖。再比如夏天,使用白色或浅蓝色的窗帘,会让人感觉室内比较凉爽。如果再配上冷色的室内装潢,就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有实验表明,暖色与冷色可以使人对房间的心理温度相差2~3℃。由此可见,色彩可以起到调节温度的作用,虽然只是人的心理温度,但至少可以让人感觉舒适,不仅能减少空调的使用,从而节省能源,更能把设计和保护地球环境相结合。由此可见,正确地使用色彩美学,能够给当代环境艺术设计增添更具多元化的审美体验。

  而在光影方面,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不仅起到照明的作用,而且还是界定空间、分割空间并改变室内空间气氛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光还能表现一定的装饰内容、空间格调和文化底蕴,趋向于实用性及文化性的有机结合,成为建现代装饰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光可以形成空间、改变空间或破坏空间,它能直接影响到物体、空间的大小、形状、质地和色彩的感知。光和影的衬托给人类提供了愉悦的视觉刺激,是营造环境设计气氛与意境的“特殊材料”。

  最后在材料方面,对于环境设计材质的选用,是直接关系到环境设计空间分隔中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对于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饰面材料,往往需要同时具备使用功能和人类的心理感受两方面要求。对材质的选择不仅要充分考虑视觉感官效果,还应注意人类通过触摸所产生的直观感受和美感,在创造空间时应对表层选材和处理特别重视,强调素材的肌理,暗示动能性。这种过滤的空间效果具有冷静的、光滑的视觉表层性,它牵动人类的情思,使生活在其中的人类具有潜在的怀旧与联想,回归自然的情绪得到补偿。

  总结而言,环境艺术设计的主体往往是相对固定的,而在光线、色彩与材质上是可以灵活运用的。通过光线、色彩、声与材质上的巧妙运用就可以塑造出富于变化的空间环境,将环境中的光、色、质巧妙融为整体,赋予人类以多样化的心理感受。

  二、设计心理学与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联系

  环境是人们周围的境况,可以理解为围绕着人们,并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的外界事物。环境本身具有一定的秩序、模式和结构,是多种元素和人的关系的总和。海德格尔说过:“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环境艺术设计属于应用心理学范畴,有很多学科的内容参与,是一门交叉性、边缘性的学科、涉及到很多心理学方面的有关知识。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就提出人的”需要层次”说,他认为人又生理、心理、安全、交往、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等需求,这种需求是会发展变化的。当低层次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不得不放弃对高一层次的需要。虽然人因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而常常同时出现各种需求,但也并不是绝对按照层次的先后去满足需求的。但这种学说对我们认识人的心理需要仍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环境设计的参与者在不同阶段对环境场所有着不同的接受状态和需要。对环境来说,首先起码是人在场所的物质功能上得到需求和满足,然后从整个场所的精神层面上得到审美、心理上的人文关怀。所以就出现了很多建筑师围绕着形式和功能有着很大的分歧。环境是研究人与自身、人与人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艺术,因此,满足人的需要时艺术设计的原动力。例如,showe memorial公园,大部分的区域是为儿童设计的,地面上是一个复杂的迷宫,孩子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等,像这个场所是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的空间。在人行道上开辟盲道以及盲人交通指示设施等等,还有为老年人设计的居住环境等,不同的环境设计要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三、结语

  设计艺术随着国家建设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涉及更广的领域,不仅更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对于发展经济、增强国力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环境心理学不断得到人们的重视。环境心理学确实表明,人与环境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在这个相互的过程中,人可以改变环境,同时,人的思想和行为也可以被环境所影响。所以,环境艺术设计师在进行环境设计时,要充分了解心理学的知识,将心理学应用到设计中去。

猜你喜欢:

    3406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