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教育类论文>高等教育>

浅谈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教育质量保证(2)

郑琼梅 刘时新分享

  二、全面保证和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后的教育质量
  1.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质量观。教育教学质量观是人们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教育价值选择。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质量观,评价人才的标准也有所不同。在精英教育时代,习惯用知识质量观来评价教育教学质量,认为掌握的知识越多,质量就越高。到了20世纪90年代,教育界开始倡导加强能力的培养,这时的质量观要求学生既要有知识,又要有能力。现在,提倡全面素质观,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事,还要学会做人;既要具备人文素质,又要具备科学素质。因此,不应该用精英型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学术取向与操作能力标准来规范大众化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规格更趋于多样化、多层次、多类型,也更各具特点和社会适应性。因此,必须从精英教育的思想中解放出来,实现教育质量观的转变,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教育质量观念。
  2.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物质前提。高校在校人数的增加,使得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学设施无法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加大教学经费的投入是解决此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单靠国家财政增拨教育经费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此各高校应力争做到:其一,扩大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在加大政府对高校投入力度的同时,采用各种方式促进社会各界、公众及个人对高等教育投资的积极性,并充分利用金融机构,通过贷款等方式筹措资金;还应发挥高校自身优势,建立自主办学、自我发展的有效运行机制,通过科技开发、社会服务等途径开发财源,增加收入。其二,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高校间应加强合作,进行优势互补,达到资源共享,减轻教学条件不足的压力,使高校有限的教学资源发挥出更大的办学效益。其三,加强与校外有关企业、科研单位的合作。通过建立校外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等产学研基地,可以充分利用企事业单位的先进的生产仪器、设备等资源,既可以缓解校内实验设备、场地资源的紧张状况,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其四,推进图书馆资料管理现代化建设。要尽快实现高校图书馆管理自动化和图书资料数字化,实现图书资料的检索与阅读自动化、网络化,促进图书资料资源的共享,以较少的投入获得更大的效益。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教育理论认为,“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4]一支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是决定学校教学质量的根本条件。要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作育人的核心,把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作为育人的重要环节。根据扩招的需要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对师资的需求,通过加快培养、培训等途径,扩充师资数量,弥补师资缺口;构建专职兼职结合、国内外结合的师资队伍;建立开放的教师教学业务能力资质认证制度,扩大学生在教师评定过程中的发言权;建立国家、地区和高校三级师资培训网络,保证更多的教师获得培训或进修的机会;提高一线教师素质要求起点,建立教学职称系列必须上课的制度,采取措施在根本上克服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加快建立新教师上岗前培训和任职资格认证制度。同时,还要采取措施鼓励大批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教师走上教学第一线,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教学质量,而且可以起到积极的示范、辐射作用。
  4.建立新的教学管理机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高校的教学管理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改革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全面实行学分制,建立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教学管理体制。在教学管理上,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宗旨,提供给学生各种学习机会。同时还必须建立一整套学生日常管理工作规章制度和学生自我管理体系,用规章制度规范学生行为,通过制度的约束,内化为自觉的行动。通过学生的各种群体组织在一定范围内的自我调控、自我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实践证明,严格而又明确的规章制度,必要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标准对于维护高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树立良好的校风,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提高高校扩招后的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
  5.优化专业结构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环节。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张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出现学科专业雷同化的趋势。在这种形势下,走特色专业发展之路成为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出路所在。
  其一,以人才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以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依据,合理地调整专业设置。当前我国的高校出现了追求学科、专业大而全的趋势,但是学科门类和专业过多就容易分散精力和失去特色,就可能办不出精品专业,因此专业设置要适度,不能搞大而全。学校应根据自身实际确定一个合理的学科专业范围,并随时按照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断地调整专业设置。按照社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要有相对的超前性,教育的适度超前性发展是教育的基本特征,适度超前的专业设置必须以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依据,以避免盲目设置专业而造成资源浪费和某些专业人才的相对过剩。
  其二,优化学科和专业结构,主要以学科和专业体现办学特色。优化专业结构,应该注意处理好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与特色学科的关系,适当发展互补性和应用性强的学科,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更可以前瞻性地设置学科相互交叉的新兴专业。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J].高教探索,2009,(3):163-165.
  [2]王洪才.大众高等教育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4,8.
  [3]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与政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1,(6):1-5.
  [4]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16.
26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