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2)
张莉莉分享
三、坚持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辩证统一,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德国的克林凯尔曾说过:可以碰上千个学者,但不一定碰上一个智者。勿庸质疑,我们重视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向社会输送创造性人才,特别是能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尖子人才,应是“智者”,而不仅仅是“学者”。智者应当是知识、能力与素质的高度和谐和完美统一。
1、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加强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认为知识经验的积累对创新能力的培养起促进作用的条件是:除了知识的科学性、先进性外,还必须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同化原有知识、概念而形成新观点、新概念。其具有如下特点:①具有高度准确、着眼于联系的概念。创造离不开概念组合,概念越明确,相互联系越紧密,新概念越容易形成,创造性思维越容易展开。②具有双重知识结构。包括按照逻辑关系建立的微观结构和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主题为中心的从一般到特殊的宏观结构,因联系加强而便于再创造。③具有大容量的知识功能单位。知识功能单位指一组在内容上有必然逻辑联系的信息。知识功能单位容量越大,思维的跨度越大,跳跃性越强,创造的可能性也就越大。④具有大量程序性而不是陈述性知识。知识结构越合理,知识的质量越高,创新能力越强,创新也就越容易。[3]
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关键在于“自知”与“他知”相结合。“自知”是一个相对静态的概念,意为某一特定个体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阶段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文化理念和其他相关素养;“自知”具有相对的局限性和滞后性。
2、注重知识内化为能力是加强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
知识是工具,而不是目的。对于一个人来说掌握知识是不够的,而应当善于使知识内化为能力,使知识得到发展。这种对知识的发展就是创新。
知识内化为能力是指一种对知识的接受、消化和运用能力。知识内化是要求消化知识,使之变为与学习主体的内在的知识结构融为一体的东西。[4]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掌握知识,并在具体实践中体现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德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认为,科学的进步实际上是一个“伪证”过程。这也意味着任何知识与理论总有相对的一面,而找到和发现这种相对性即发现问题,这正是知识创新的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要困难得多,也重要得多。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知识内化为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首要的一点是教师必须改变观念,要看到学生不仅是一个学习“被动体”,同时也是一个能够解决问题、创新知识的主动体。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该在教学内容上留给学生较大的思考时空,并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面临各种矛盾,然后运用讲座与对话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再次,要调动学生“证伪”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积极性。任何知识或理论总有它的局限性和适用范围,一个问题解决也存在着多种可能性,教师除了指出这一点外,应允许和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一点不仅能提高学生问题意识的层次,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知识内化的深度和知识创新的能力。
3、在实践中提升素质是加强创新能力培养的必由之路
创新教育要切实提高人才的素质,提高能够使人的知识和能力不断发挥作用的内在的格调、品位和修养,只有通过大量的综合性教育实践来完成。实践不仅可以训练相关的创新技能,而且要培养通过亲身的观察、体验来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这正是创新的源头和关键。
科学性的品质、自信的品质、具有团队合作的品质、想象的品质和敏锐的洞察力等都是组成创新能力的重要素质。科技实践、社会实践、让学生早期参与研究课题等,都是提升创新素质的行之有效的方式,例如关于洞察力的培养。人的直觉和洞察力是指当一个人面对十分复杂的情况时,能迅速地抓住问题的关键并找到出路的能力。培养对科学的直觉和洞察力有效的办法是让学生在实践和浓厚的创新氛围中自己悟出来。在实践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应经常请一流的大师来校讲课或作报告,让学生能经常与他们直接交流,观察他们,模仿他们,悟出对科学的那种特有的直觉和洞察力。[5]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在学校里营造出浓厚的研究氛围,来促进学生的创新素质的成长。
在创新素质培养实践中,要着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思维的逻辑性、独立性、批判性和独创性品质。思维的独创性具有思维的灵活性,很强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和发射性思维的特点,这都与创造性思维有密切关系。同时,也不可忽视培养聚合性思维,因为,发散性与聚合性思维的有机结合才是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模式。
创造性实践是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本身亦是一个实践过程,实践是知识内化的有效途径,通过实践环节有助于学生逐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认识结构不断优化,创新素质得以提升,从而娴熟地应用已学知识,进行探究等创造性活动。
参考文献:
[1]张凤华,张继红,邱丽萍,等.创新素质教育及科技创新能力培养[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3,(3):138-139.
[2]郝桂荣.大学生能力素质的社会需求[J].全国商情,2009,(4):118-119.
[3]凌志勇,蒋隆敏.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若干问题的探讨[J].江苏高教,2002,(3):95-96.
[4]李建辉.知识内化为能力:大学教与学的本质问题[J].漳州职业大学学报,2001,(2):60-61.
[5]朱清时.如何培养年轻人的创新能力[J].安徽科技,200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