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等教育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2)
常潇璐 王艳分享
三、社会评价与高校自我评价薄弱的原因
(一)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长期以来,在我国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高等教育体制,处于政府集中管理的地位。这种高度集中的政府统一管理体制造成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单一化,政府评价体系占主导地位。
(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
从文化传统来看,中国社会历来就存在一种“官尊民卑”的思想,认为官方评价具有权威性,有较高的认同度,其评价的结果也容易成为决策、选择的依据,而对于民间评价不信任。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下,社会评价发展十分缓慢。
(三)国家主义价值观的影响。
与西方社会不同,在我国的价值观中,国家主义的价值观一直占主流地位,在这种国家主义价值观下,教育的首要价值是满足国家、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尤其是国家的利益始终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主要目标。这种极端功利主义的教育理念扭曲了大学存在的哲学意义,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制约性。
四、关于我国高等教育评价的对策分析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已开始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在教育过程中也更加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不再单纯满足于“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开始走向理性与工具主义的融合,人文与科学主义并重的历史新局面。在此基础上的教育评价也面临转型,市场、社会对教育评价也寄予了更多的期望和要求,如何健全我国高等教育的评价体系已成为不可绕过的重要问题。
(一)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将政府评价、社会评价和学校自我评价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满足多元化的需要。使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共存,二者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用外部评价激发内部评价,使内部评价的效度合法化;从内部评价扩展外部评价的领域,改善对结果的解释。
(二)更新教育评价的理念。
将评价设想为理解的手段而不是判断的手段,由形成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转变,从静态判断到动态分析。将教育评价理解为动态、指导性、多元与过程性的。
(三)评价应该肩负提供建议的责任。
帕顿认为:“详细而认真的建议和结论可以像磁石一样,将评价中所有的因素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因此,提供正确、具有和实用的建议是评价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四)提高教育评价的专业化意识。
专业化包括三层含义:一是评价机构的专业化,是指评价机构依据一定的行业准则、程序和标准等从事专业的教育评价活动;二是评价人员的专业化;三是评价活动专业化,是指依靠专业人员,在专业理论指导下,利用专业工具,按照专业伦理规范、行为标准和规程开展评价活动。
(五)加强立法,规范和引导教育督导评价的发展方向。
现今教育评价方面的立法还很薄弱,这导致许多评价工作无法可依,因此应该加强立法,以规范评价工作,约束评价主体行为,促进评价工作的良性进行。
我国的教育评价还处于发展阶段,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方方面面的完善,我们应充分借鉴、吸收国外的经验与教训,建立立足于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评价机制,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参考文献:
[1]沈志莉.中外高等教育评价比较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3,(6).
[2]黄莉萍,方向阳.对高等教育评价主体多元化的探讨[J].普通高等教育研究.
[3]赵必华.教育评价范式:变革与冲突[J].比较教育研究,2003,(10).
[4]潘武玲.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
[5]田莉.生成性评价论[D].云南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