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教育类论文>基础教育>

浅谈“困难”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2)

彭义分享

三、强化意志,使“困难”学生勤奋学习
“困难”学生一般自控力不强,他们较易受外界干扰,注意力易分散,学习上对自己要求不严,缺乏刻苦精神,也经不起失败的挫折,往往产生自卑气馁心理。因此,对差生意志力的培养是提高他们学习质量的重要保障。
首先,加强对他们学习目的性教育,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可结合生活实际、科技发展、国情等实例引导、启迪他们,使他们意识到不努力学习将会被社会淘汰,把学习变成他们的一种需要,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其次,充分发挥科学史的育人作用,用许多科学家刻苦攻读的事迹,融贯到知识教学中,使他们懂得,凡是有成就的科学家,必然是勤奋的学习者。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他17岁才进入中学学习,第一学期的平均考试成绩才45分,后来经过半年的刻苦努力,各科成绩都不错,数学还考了100分。还可以用本班、本校勤奋好学的同学为例,让他们从身边的事例中受到教育,使他们感到只要自己努力,自己是有希望的。总之,通过一些典型事例,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毅力。
四、养成习惯,使“困难”学生善于学习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困难”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他们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培养他们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对他们学习方法指导包括:
一是,读书指导。“困难”学生,对所学教材的领会、理解和记忆都很困难、很迟缓:一项内容还没有理解,另一项内容又该学习了;一项内容背熟了,另一项内容又忘记了。但这并不能“减负”,相反要更广泛的阅读。阅读可以发展他们的智力开发,他们阅读的东西越多,他们的思想就越清楚,他们的智力也就越积极。教会他们学会看书与思考相结合,看书与质疑问难相结合,提醒他们在读书过程中手脑并用,找出书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做好读书笔记,从积累词语、好句子、好段落开始,逐步写阅读提纲和读后感,教师要随时督促、提供指导。
二是,复习指导。“困难”学生的复习方法往往是机械地死记硬背,忽视对课本中知识的理解、巩固。因此,要指导他们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三是,作业指导。“困难”学生的作业最好采取当面批发的方法,及时发现作业中的错误,帮助他们矫正补救,切忌指责,要耐心细致地帮助他们找出错误原因并改正,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感化他们,使他们逐步养成作业认真按时的好习惯。
四是,记忆方法指导。一般来讲,靠自己的努力,靠顽强的意志力获得的知识越多,逻辑认识对学生的情感触动越深入,记得就越牢固,新知识在头脑中就越有条理。记忆是学习的基础,帮助“困难”学生分析记忆的规律,向他们介绍一些记忆方法,如联想记忆法、比较记忆法、趣味记忆法,口诀记忆法等多种记忆方法,帮助他们提高记忆能力,克服记得慢,忘得快的困难。通过对他们的学法指导,他们的学习成绩都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学习上的成绩,形象地说,如同一条小路,通向儿童心灵深处,那里燃烧着想当一个好学生的愿望的火花。”总之,每一位教师都要树立帮助“困难”学生的信心,重视开发和培养他们的非智力因素,面向他们的每一个方面,使他们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28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