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经济学论文>经济学理论>

2017经济形势分析论文(2)

秋梅分享

  中国经济形势分析论文篇3

  浅谈中国经济形势分析及应对策略

  【摘要】中国经济2012年增长7.8%,为13年来最慢增速,继2012年末季度经济增长回升至7.9%以后,2013年首季度中国经济增长再度放缓至7.7%。从中长期看,中国经济将处于下行通道,中速增长成为新的稳态。新一届政府想要实施更深层次的经济改革,而不是采取短期刺激措施。

  【关键词】中国经济 经济趋势 经济应对策略

  中国经济2012年增长7.8%,为13年来最慢增速,继2012年末季度经济增长回升至7.9%以后,2013年首季度中国经济增长再度放缓至7.7%。很多人不禁提出一个问题:持续了几十年的中国经济两位数增长时代是否已经结束?中国经济究竟如何发展?

  一、中国经济现状分析

  中国一季度的经济数据整体令人失望,GDP同比实际增速由四季度的7.9%降至7.7%,而经季节调整后的环比增速下滑更加明显(从2.0%降至1.6%)。

  一季度经济增速放缓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消费增速的放缓。一季度零售消费的增速为12.4%,比2012年12月份降了将近三个百分点。经过我们季节调整后的数据显示一季度零售消费季度环比增速仅为2.9%,而2012年12月这一增速为15.9%。零售消费的下滑有几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新领导人推行的控制三公消费的举措得以强力推行,导致公款消费出现明显下降。这从规模以上餐饮行业的消费出现罕见的同比下降可见一斑。其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下降。城镇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的同比增速由2012年的9.6%降至一季度的6.7%。这可能与2012年企业盈利整体疲软,导致春节前奖金分配不如以往有关。此外,2013年的通胀水平低于去年同期,也是导致零售消费增速下滑的一个原因。

  第二,在制造业一些行业(如钢铁、水泥、造船、光伏),产能过剩仍然是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在2012年经历了一轮去库存之后,库存重建仅仅经过了几个月又重新回到了高水平。 库存周期变短、而产能过剩现象一直持续是本轮经济复苏面临的最大问题。这拖累了整个制造业的复苏步伐。 即使在表现较好的房地产市场,虽然一季度住房销售出现量价齐升,但是由于楼市调控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得新屋开工面积和房地产投资在3月份都有所下降(同比下降2.7%)。

  多数经济学家、甚至许多中国高官都相信,中国那种依赖出口和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已不再能够持续,中国政府已出台无数计划,以求转向在更大程度上由消费拉动的服务型经济。

  但这种转型预计将是一项耗时多年的任务。就短期而言,人们的担心是,随着工业产能过剩和外需疲弱继续抑制经济活动,中国经济增长可能进一步大幅放缓。

  汇丰(HSBC)发布的初步调查显示,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将从4月份的50.4跌至7个月来的最低点49.6。下滑态势比预期糟糕,PMI降至50以下表明,中国工业活动开始收缩。

  “下半年的唯一亮点很可能是政府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领域的政府投资,”中信建投(China Securitie)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黄文涛表示。“如果(此类投资)不能到位,那么中国经济将继续下滑。”

  一季度及4月的数据显示,中国的经济形势相当复杂。经济重归减速,流动性水平偏高,房地产调控压力增大,产能过剩没有改观。这些因素纠缠在一起,构成了当前中国政府与市场共同面对的难题:如何看待当前的中国经济增长。

  中国的经济增长不太可能回复到以往的高增长状态,人口及入世红利的减退将削弱经济增长的基础。从中长期看,中国经济将处于下行通道,中速增长成为新的稳态。最近这两年,中国政府主动下调了经济增长目标,由8%调降至7.5%,近期更传2014年将进一步下调至7%。这种下调的趋势(及预期)表明,中央决策层已经意识到高增长的不可持续。

  二、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在2013年甚至未来更长的一段时期,制造业的产能过剩、利润下滑和投资意愿低迷仍将是困扰中国经济的最主要因素,也是中国经济本轮难以看到强劲复苏的结构性难题。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将会放缓,甚至是剧烈放缓。问题是放缓的过程将是平稳的还是剧烈的。

  有研究提、指出,中国将从2000-2010年10%以上的年均增长率,下降到2018-2022年6.5%的年均增长率。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基础设施投资潜力“明显收缩”,过去十年,基础设施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例从30%下降到20%。第二,资产回报率下降,产能大量过剩。2011年,“增量资本产出率”(衡量一定投资水平对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4.6,为1992年以来的最高值。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正在降低。第三,劳动力供应增长显著放缓。第四,城市化仍在扩大,但速度有所下降。最后,地方政府财政和房地产风险增加。

  增长放缓即将到来的观点非常可信。但我们可以持一种更加乐观的观点。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Conference Board)数据显示,当前中国人均GDP(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与1966年的日本和1988年的韩国相等。这两个国家后来分别出现了7—9年的超速增长。与美国相比(追赶潜力的另外一种衡量),中国与1950年的日本和1982年的韩国水平相当。这就表明中国还有更多的增长潜力。中国的人均GDP只有美国的五分之一略多一点,似乎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然而,这种乐观的观点也有反面论据。中国的数量级甚至高于日本。其机会,特别是在世界经济中的机会,必定相对较少。此外,正如中国前温家宝经常说的,中国的增长“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这在诸多层面上都是事实。但最重要的是对投资的依赖,投资不仅是额外产能的来源,也是需求的来源。不断增加投资率是不可持续的,因为投资回报最终取决于消费增加。

  于是就出现了一种悲观得多的观点。日本的例子表明,实现高投资、高增长的经济体向低投资、低增长的经济体的成功转型是非常困难的。可以列举至少三点风险。   首先,如果预期增长率从10%以上下降到(比如说)6%,必要的生产资本投资率就会大幅下降:若增量资本产出率恒定,生产资本投资占GDP的比重将会从50%下降到30%。如果下降过程非常快,单是这种下降就会引发萧条。

  第二,由于中国经济对房地产和其他投资的依赖,信贷出现大幅增长,而这些投资的边际收益率在下降。部分出于这个原因,增长的下降可能意味着不良贷款的增加,尤其是那些押注过去的增速会持续的投资。金融体系可能变得极为脆弱,尤其是快速扩张的“影子银行”领域。

  第三,鉴于家庭储蓄率下降的可能性不大,要想维持设想中的消费相对于投资的持续增长,需要相应地将收入从企业转移到家庭,包括国有企业。这是可能发生的:日益扩大的劳动力短缺以及利率的上涨趋势可能会顺利实现这种转变。然而,即便如此,仍存在一个显著的风险——随之而来的利润下降可能会加速投资的崩溃。

  毫无疑问,政府的计划是顺利地转型为更加平衡、增长放慢的经济。这是很有可能实现的,中国政府掌握着所需的所有要素。此外,中国经济依然有很大的潜力。然而,在不引起投资崩塌和金融动荡的情况下实现增速放缓,比任何一般均衡模型所显示的都要棘手得多。

  长期表现优越的经济体没能把握好不可避免地放缓,这样的例子不难列举,比如日本。中国可以避免这种命运,部分原因是它依然有很大的增长潜力。但出现意外的可能性也很大。任何意外也不可能一下子让中国的增长停止,但未来十年注定要比过去十年更加艰辛。

  三、中国政府的应对策略

  一季度数据公布后,市场一片哀鸿,中国政府却显得颇为“淡定”。国务院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称,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平稳,总体良好,经济增速、城镇新增就业等主要指标稳定在合理区间。而在数据公布的前一天,在一次座谈会上表示,中国经济发展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必须远近结合,在有效应对好短期问题、保持经济合理增长速度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把力气更多地放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上来,放到扩大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上来。结合前后两番表态看,中国政府可以接受一季度7.7%的GDP增长,经济政策更偏重于中长期的经济转型,更强调质量和效益。

  在5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表示,当前经济发展形势错综复杂,要实现2013年发展的预期目标,靠刺激政策、政府直接投资,空间已不大。如果过多地依靠政府主导和政策拉动来刺激增长,不仅难以为继,甚至还会产生新的矛盾和风险。这些表态,虽针对“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而发,但也可看出,中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将更加偏重于中长期发展,当前的经济增长放缓,还不足以改变这样的政策取向。

  目前来看,7.5%可能是中国政府心里的那道“坎”,这也是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所确定的经济增长目标。一季度GDP增长虽令市场失望,但仍高于中国政府既定的目标,这可能是当前决策层表现“淡定”的原因。可以预期,只要经济增长不跌破7.5%,政策面上可能不会有大的举动。即使在市场看来,这种“无为而治”可能存在相当多的问题。

  人们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可能于2013年10月或11月召开的中共18届三中全会上。中国新任主席将利用这次会议来充实其政策日程。与清楚地表明,他们想要实施更深层次的经济改革,而不是采取短期刺激措施。最近一两年,改革重点可能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一步放松价格管制

  2012年底的一则消息,又燃起了市场对资源价格的关注:国家发改委出台电煤价格并轨政策,取消重点电煤合同,实施电煤价格并轨为核心,逐步形成合理的电煤运行和调节机制,实现煤炭、电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据说系列政策还将陆续推出。目前来看,尽管改革已经“破冰”,但任务仍然艰巨,还需要实施通盘设计的系统性配套改革。2013年,政府有可能率先在石油价格调控和煤电价格联动等方面放松价格管制,逐渐理顺资源的价值体系。

  (二)继续推动税收改革

  在过去一年中,政府在营改增、房产税等方面实行了试点,2013年试点范围将继续扩大,尤其是在减小企业税收负担和调控房地产市场方面,会有所突破。比如2013年房地产税的试点会进一步扩大,这对整个房地产市场的结构会带来很大的影响。从长远来看,税收改革不一定是把高收入群体存量砍掉多少,再用这部分补贴低收入群体,而是要在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的过程中,通过增加社保、给小微企业减税、适当提高工薪阶层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等办法,让税收政策更多向低收入群体倾斜。

  (三)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1月18日,国家统计局首次公布了近十年的基尼系数。近十年的系数均在0.4之上,且呈先扬后抑之势。而实际上,民间的基尼系数更高。迟迟不动的收入分配改革是造成过去十年基尼系数维持高位,收入差距巨大的根本原因。 官方此时公布数据,或会倒逼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尽快出台。据说有关部门正在抓紧制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将包括通过采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等措施,着力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扩大中等收入人群比重和有效调节过高收入等内容。目前很多人对该方案的判断是中性,大家对新的分配制度能否起到大作用并不持乐观态度。

  (四)放开金融管制和加快金融创新

  2013年来自金融市场的改革仍将是围绕市场关注的热点,在利率改革、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和制度创新与产品创新方面进行。 2013年将迎来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的春天。所谓多层次就是场内场外、境内境外联动,比如IPO不光挤在沪深交易所,也可以到新三板、境外上市;企业的融资模式也将多样化,既有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也可以采取发行债券、股票等直接融资。 当然,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还包括金融衍生品市场,这个也要大力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建国.一张经济转型的改革“清单”[J].现代工商,2013(01).

  [2]马丁·沃尔夫.中国经济未来荆棘密布[OL].王慧玲,译.FT中文网,2013-04-07.


猜你喜欢:

1.浅谈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发展论文

2.关于我国经济形势分析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3.2017我国当前经济形势论文

4.当前中国经济形势论文

5.中国经济形势论文

6.2017形势与政策论文当前经济形势

2725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