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经济学论文>行业经济>

21世纪汽车行业经济方面的论文(2)

秋梅分享

  21世纪汽车行业经济方面的论文篇2

  浅论汽车行业产能过剩

  摘 要:汽车工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汽车产能出现了相对过剩的局面。从对外贸易的视角看,这与我国当前的汽车行业出口不足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而实现汽车产品出口升级是缓解我国汽车产能过剩的一大出路。

  关键词:产能过剩 规模经济 悲惨的增长

  导语

  当前,尽管世界汽车市场普遍不景气,但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产销均快速发展。究竟汽车行业是否存在过剩,从对外贸易的视角又如何看待,就成为了值得讨论的问题。

  一、我国汽车工业产能过剩的现状及特点

  (一)我国汽车工业产能过剩的现状

  1.汽车需求的增长率远远落后于产量的增长

  2009年我国国内销售汽车1364.48万辆,同比增长46.2%,预计2013年将达到2500万辆。到2013年,全国汽车产能保守估计将有3100万辆,那么过剩的产能将在600万辆以上。这说明我国的汽车产业存在着产能过剩的隐患。

  2.企业利润增幅降低

  利润率是衡量产能过剩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数据,2005全行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36.7%。2006年中国汽车业产品利润率下降了4%。可以看出,我国汽车企业的利润率增幅正处在下滑当中,存在着产能过剩的危险。

  (二)我国汽车工业产能过剩的特点

  1.产能过剩实质为无效产能过剩

  如下表 所示,民营企业总体产能利用率不到50%,而所有民营企业中,产能利用率不到50%的企业数量最多,所占比例也最大。从而可以看出,我国的产能过剩,实际上是盈利能力低的“无效产能”过剩。

  2.产能过剩伴有有效产能不足

  在一些发展良好的汽车企业中,产能已经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对于我国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而言,还存在着有效产能不足的问题。

  二、产能过剩原因分析

  在对汽车产业产能过剩原因的探讨中,大多学者认为是国内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导致了供大于求的局面。但是,从对外贸易的视角出发,汽车产业的外需明显不足使得国内市场越来越不能消化不断增加的汽车产能,汽车行业便出现了产能过剩的危险。

  (一)我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效应不显著

  1.内部经济规模效应不显著

  在美国,汽车企业早已形成了由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家汽车公司主导市场的形势,企业已形成规模经济。而尽管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大国,但是就各个企业而言,产量仍不能达到内部规模经济的最佳状态,在成本上仍处于劣势地位,因而出现了无效产能的情况。企业在国际上竞争力较弱,使得国外市场很难拓展。

  2.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不显著

  由于发达国家的汽车产业发展早,因而其已形成行业优势,溢出效应明显。相反,由于我国各地竞相发展汽车工业,分布分散,因而缺少汽车产业的集群效应。

  产品差异化不明显,缺乏竞争力

  克鲁格曼认为后进国家可以通过生产差异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独占使用权的需求,从而在国外市场上获得竞争力。国内虽然拥有红旗、奇瑞、吉利、中华等少数品牌,但是他们并不拥有核心技术,因而产品的差异性不显著。即使存在一些差异化,也主要集中于垂直型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汽车产业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劣势,加重了国内产能过剩的趋势。

  (二)示范效应的不利影响

  示范效应表明,收入水平较高的国家的消费模式及其演变,对收入水平较低的国家消费模式的升级具有示范性作用的作用。示范效应对我国是不利的。一方面,我国的大部分私营企业,主要是通过低端车打入市场,然而消费模式的升级使得我国对中低端车的第一轮的市场需求趋于饱和。同时,虽然国内的欠发达城市以及农村仍然有巨大的中低端汽车市场潜力,但是形成第二轮的市场需求仍需时日,因而厂商目前的大量产品供过于求。另一方面,消费模式的升级又使得我国对中高端车的需求大增,而我国的汽车企业尚不具备足够的高端车的生产能力。因而在中高端车市场,出现了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

  三、产能过剩的不良影响

  从对外贸易的角度看,过剩的产能会对经济增长与国民福利产生不利的影响。

  (一)过剩产能容易产生悲惨的增长

  印度经济学家巴格瓦蒂在“贸易条件恶化论”的基础上,以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增长模式为背景提出了“悲惨的增长”的理论。尽管我国现在的出口量和出口额连续增加,但是也应当对悲惨的增长的可能性保持警惕。因为我国的汽车业发展主要以中低端汽车为主,因而在产品过剩,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各个企业竞相降低价格。同时,我国汽车出口的国家也大多集中在中东、东南亚、非洲等不发达、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这就导致了我国汽车产品出口市场相对狭隘,狭小的海外市场对价格的需求弹性不高,从而低价策略对销量的影响不大,反而会使利润降低。如图1,在恶性价格竞争的情况下,我国汽车产量的不断增长,即生产可能性边界由L1变为L2时,价格便由P1变为P2,但是我国汽车的出口增加不但不会升高收入,还有可能降低我国国民福利,即国内的福利由U1降至U2。

  二)制约自主创新

  我国大部分汽车生产企业的缺乏自主开发能力,因而只能被动地、高成本地引进技术和产品,这种生产模式使得自主品牌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 没有自主创新,我国的汽车企业就无法形成有竞争力的差异产品,而是把产能集中在了没有竞争力的无效产能上,从而带来更加严重的产能过剩,如此往复,形成了自主创新缺乏导致的恶性循环。

  四、对通过对外贸易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建议

  通过对外贸易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政策,因而,通过政府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可以促进我国汽车出口,抑制国内产能过剩。

  (一)努力解决内外部规模经济效应的问题

  第一,要扩大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控制产能过剩要推动汽车工业兼并重组,特别要重点解决汽车企业数量过多,规模过小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得资源集中在有竞争力的企业中,使得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

  第二,要注重外部规模经济的形成。通过实现企业集群式发展,从而达到技术外溢的效果,使得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得到提高。国家可以计划选择汽车和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比较集中的、初步能够形成产业集中群的地区,设立国家级的汽车和零配件的出口基地,大力培育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重点企业。

  (二)支持自主品牌的发展

  国家应该积极支持自主品牌的汽车产品出口,发挥自主品牌的优势。因为自主品牌拥有更多的定价自主权,参与国际竞争的态度更加积极。因此,国家应在税收、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优惠,加大出口的力度和规模。

  结语

  总之,面对汽车行业过剩问题,并不能一味的阻止企业进入,而应当是运用国家的宏观调控手段,间接的控制市场,引导市场,再通过市场机制,达到产能的平衡与资源的最优配置。汽车行业既是支柱产业又是幼稚产业,应以国家政策扶持为主,各种非关税保护手段为辅,扶持自主品牌企业的发展,促使企业参与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从而缓解汽车产业产能过剩的状况。

  参考文献

  [1] 佟家栋.国际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2] 张明生.我国汽车工业产能过剩问题分析对策[J].上海汽车.2010(4):1-23.

  [3] 彭浪.中国汽车产能过剩分析[J].中国市场[J].2008(9):18-19.

猜你喜欢:

3494397